家庭环境与儿童道德观培养

来源 :cookie world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ala60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前苏联著名教育学家苏霍姆林斯基曾把儿童比作一块大理石,他说,把这块大理石塑造成一座雕像需要六位雕塑家:
  1.家庭;
  2.学校;
  3.儿童所在的集体;
  4.儿童本人;
  5.书籍;
  6.偶然出现的因素。
  从排列顺序上看,家庭被列在首位,可以看得出家庭在塑造儿童的过程中起到很重要的作用,在这位教育学家心中占据相当的地位。为此家长了解家庭教育的重要性是十分必要的。
  由此看来,家庭教育一不可替代,二影响深远,对孩子的道德成长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儿童道德发展的历程
  
  儿童的道德形成是一个发展的过程,它在出生时萌芽,不断发展直至成年。这一过程划分为两个阶段。
  
  道德形成的基础阶段:从出生到三岁
  对道德发展而言至关重要的事情发生在人生的最初三年。这时孩子与照顾者建立了联系,学会走路与理解语言,产生独立意识并伴有反抗,不断尝试各种社会化和与他人的合作。这个阶段,孩子们可以进行很多的道德学习,他们能学会一些规则和限则。
  
  道德推理阶段:从学龄前至成年阶段
  阶段1:无原则的服从(幼儿园时期)——我应该按大人告诉我的去做避免麻烦。
  阶段2:这对我有什么好处(小学低年级)——我应该为自己打算,要公平对待那些公平对待我的人,自私自利对我有什么好处。
  阶段3:人际服从(小学高年级和初中生)——我应该做一个好人,满足我所认识和关心我的人对我的期待。这样的话,别人才会认为我是好孩子(社会认同)。我也认为自己不错(自尊)。
  阶段4:对系统负责(高中生)——我应该对自己所在的社会或价值系统负责,维护系统的动作。
  阶段5:良知原则(刚刚成年)——我应该尽可能维护每个人的权利尊严,应该支持保护人权,应尊重所有人。
  上面是根据儿童道德发展心理学对儿童道德的发展历程及特点进行简单描述。道德推理每一新阶段的形成,都带领人们向品德的全面发展前进一步。不过需要指出的是,人们无需根据孩子的实际年龄来确定他的道德阶段,因为孩子处于道德的成长过程中,其道德发展的表现是非常不稳定的,有时会表现出前一阶段或后一阶段的特征。
  
  培养儿童道德观的方法
  
  爱与尊重
  教育孩子是一项极为复杂的事情,但若说简单就可以用一个字代替:“爱”。爱孩子是教育孩子的最基本方法的手段。那么怎样才算爱孩子?爱孩子的基础是与孩子保持最密切的联系;对孩子各方面的表现最真诚的关心,渴望了解孩子的一切变化;爱孩子的原则是爱与严格要求相结合。
  目前,爱孩子有几个误区——偏爱:只满足孩子的生活上的物质要求,而忽视孩子心理上的精神需求;单爱:只爱孩子,而孩子不知道爱父母或照顾者;溺爱:过分迁就孩子,满足孩子所有的要求。孩子的要求未必都是合理的,有的甚至是无理要求,面对孩子的无理要求家长或照顾者一定不要满足,要敢于对孩子说“不”。告诉孩子哪些要求不能满足及不满足的理由,还要限制孩子的某些行为,并说明理由。
  爱孩子的方式要根据不同年龄阶段,方式应有相应的变化,孩子小时,要给生命之爱;孩子长大些,要给内心世界,情感之爱;孩子再大些,要给孩子独立之爱。
  通过爱孩子来培养孩子关于爱的情感,具有爱心,这一点非常重要,这是道德教育的核心。但只爱孩子还不够,还应重视孩子,孩子是人,应把孩子作为一个人来看待。孩子有自己的权利,而不是成人的附属品和物。
  教育孩子要尊重自己,尊重父母,尊重别人,尊重一切生命形式及它们的生活环境。
  在尊重方面,中国的孩子是比较差的,有一项对中、美、日三国中小学生的调查研究,美国孩子第一位尊重的是球星,第二位是父母;日本孩子第一位尊重的是父亲;而中国孩子在他尊重的前十名中却找不到父母亲。中国的父母亲对孩子的爱与照顾并不少,可换回的是什么呢?这值得引起反思。
  
  榜样与说服
  儿童从道德认识转变成道德行为的最可靠的方法之一是用榜样来教育。即教育者要成为孩子的榜样和表率,要求孩子怎么做自己首先要做到。如:要求孩子要诚实,自己就不能说谎;教育孩子不要拿人家的东西,自己就不能拿人家或公家的东西。
  儿童时期对语言缺少理解和接受,特别喜欢模仿,大人怎么做孩子就怎么学。所以,孔子曰:“其身正不令而从,其身不正虽令不从。”作为教育者如果自身有很多缺点和毛病,那么再好的教育方法也没用。
  对孩子进行道德教育不仅需要教育者的行动,也需要教育者的语言,直接通过说服来教育孩子,直接告诉孩子你的想法。如果教育者对孩子不给予直接的道德指导,那就是不负责任。教育这一方面要教给孩子自己的道德观,同时还要告诉孩子自己并不完美,把自己的经验教训告诉孩子。
  另一方面,当教育者说的话孩子不听时,千万不要气馁,尤其是在小孩子身上。“不听”有时是孩子显示其独立性的假姿态,其实他们在仔细地领会教育者所说的话。
  
  道德辩论
  道德辩论的目的是帮助孩子学会思考。孩子做错了事,教育者不仅仅只是要求孩子停止错误的行为,还要反复问孩子:“如果有人那样对你,你的感觉会是怎样的。”这样就给孩子一个反思的机会,同时也把自己置于别人的位置上,进行换位思考。
  帮助孩子学会思考的一个很重要的方法就是道德难题的辩论:比如:一个学生在空无一人的教室里捡到100元钱后,立刻把钱交给了学校,另一个学生捡到一个钱包,他打开钱包数了数钱包里共有1000元钱,数钱时老师正好在身边,这个同学也把钱交给了学校,这两个学生哪个学生的行为更值得表扬。
  再比如:一个小女孩的同桌是一个非常捣乱的小男孩,经常把文具、书等放到小女孩的桌上,不管不顾。你要是小女孩的话,应该怎么办?
  关于道德讨论方面的内容有很多,既可以是日常生活中的人和事,也可以是影视作品中描写的人和事。道德讨论时,教育者不应直接告诉孩子应采取什么态度和行为,而应让孩子思考并发表白己的看法。
  
  劳动与负责
  当今孩子的责任感甚差,我们时常听到某些家长这样责怪孩子:“都这么大了,什么活也不干,什么事也不管,只知吃好的,穿好的”。的确,该孩子自己干的活自己不干,该自己负责的事不负责的现象仍普遍存在。学习之后从不收拾学习用具,起床后不整理自己的被褥,该自己洗的袜子、衬衫却乱丢一气。在校轮到自己扫除、擦玻璃时却花钱雇值日生,更有甚者竟然花钱雇人写作业、答卷子……
  忽视劳动教育,过多过细对孩子照顾的偏颇的家庭教养方式,使孩子以为家人生来是为他们服务的,他们接受关怀和照顾是天经地义的,衣来伸手,饭来张口已成习惯。他们很少有回报他人的实践,所以也就很少有负责任的意识,或许他们觉得自己活着就是对父母的“恩典”。这样一个被娇惯的,自私索取,只图享受,不会劳动的人,将来对家庭对社会以至对自己能承担起多大的责任呢?   应该让孩子在劳动中学会负责
  独立完成自我服务性劳动
  指导督促孩子完成经常性的家务劳动
  鼓励孩子积极参加公益劳动
  
  奖励与惩罚
  奖励是对人的某种行为给以肯定,使其行为得以继续发展;惩罚是对人的某种行为给予否定,使该行为受到抑制。二者是相对的教育方法。有些教育者多把注意力集中在孩子的错误和缺点上,认为教育就是纠正孩子不良行为,多采用惩罚。其实,教育中应更多用奖励,少用惩罚,有句话讲:“数子十过,不如奖子一长”。
  那么如何动用奖励呢?
  奖励勤奋 孩子行为的各方面都需要和可能受到奖励,尤其应该注意表扬孩子勤奋。孩子取得了什么成果,这并不重要,重要的是为了达到目的而付出的努力。可是许多教育者只是在孩子取得成绩时才进行表扬。如果孩子在做某一件事情时付出了很大的努力,即使失败了也要表扬,使孩子感受到努力过程本身就是一种愉快的情感体验,并使孩子形成这样一种观念,学习活动的结果很重要,勤奋努力的过程更重要。
  奖励成就 在孩子的行为活动过程中,取得任何一个,甚至是最微不足道的成就,教育者都应及时地进行积极评价,以巩固比较完善的行为和一切良好行为的开端。
  物质奖励 要与精神奖励结合,提高奖励的价值和作用奖励的形式很多,有物质奖励,如玩具、漫画书、食物、衣服等;有精神奖励,如亲吻、鼓掌、夸奖、称赞等。只有物质奖励不能满足孩子的心理需求;只有精神奖励,又不能满足孩子的生理需求。教育者只有真正地了解孩子当时最近切的需要,并在奖励时尽可能给予满足,这样才能激发孩子良好的行为动机,充分调动孩子的积极性,从而提高奖励的价值和作用。
  奖励要考虑儿童的个性奖励的方法、手段、强度对孩子来说是否合适、正确,这就要考虑到儿童的心理特点和个性品质特征。有些孩子的特点是不果断和懦弱,不善于独立活动,把任何事情看得很复杂,做什么事情在刚开始就担心失败。对这样的孩子要事先夸奖;有些孩子的特点是有条理性但很刻板,对别人要求过高,不能原谅自己的错误,力图去完成任何工作,但由于不善于区分主次,虽然花了很大的力气,却常常达不到预期的目的。对这类孩子应该更多地夸奖,但是决不能夸奖他工作一开始就取得的成绩,比较好的方法是在整个工作过程中不断地给他们一些小的奖励;有些孩子很自信,他们常常不需要特别努力就能获得成功。对这类孩子的夸奖不能过分,否则就容易使孩子养成不能专心致志地持久工作的毛病。
  某些心理学家认为,最正确的教育是没有惩罚的教育。可是,完全不采用惩罚手段似乎非常困难。应当指出一点,惩罚动用得越少,方式越意想不到,越个别化,则效果越好。
  当孩子犯错误时,教育者不急于加以惩罚,而是努力加强孩子思想中积极的、进步的方面。使孩子体验到犯错误是一种痛苦的事情,自己下决心改正错误,并保证今后不再重犯,这种惩罚形式对较大的孩子,小学生、少年特别适宜。要想惩罚运用得当、正确合理、具有创造性,应注意:
  惩罚的施行 必须及时它能使孩子把过错和愧疚联系起来,加深对过错的记忆和认识。如果在孩子忘记过错后再去惩罚他,就不会有什么好的效果。最好不要当着客人的面惩罚孩子,这样会伤害孩子的自尊心。
  必须讲道理,让孩子明白为什么被惩罚告诉孩子犯了什么错误,错误的严重程度,有什么危害,惩罚的目的,同时指出他们应该怎样做等等。从而提高孩子辨别是非的能力。
  惩罚要考虑行为的动机比如:有的孩子是为帮助妈妈打扫房间,不小心打碎了花瓶;而有的孩子是跟父母生气,想报复父母,而有意打碎花瓶。对前者的惩罚要轻些,要把握好分寸,同时要保护孩子劳动的积极性,教育孩子懂得做事要小心谨慎,而对后者惩罚要重些。
  惩罚必须具有一致性和一贯性惩罚要前后一致,这样能使孩子知道无论何时犯错误,都将受到惩罚,不会有侥幸心理。如果孩子做错了事,父母高兴时不闻不问,情绪不佳时就滥用惩罚,那只会把孩子教得表里不一,专看教育者的脸色行事。
  惩罚不要借助于他人的权威如:威胁孩子说要告诉父亲、老师或警察,这是毫无权威的教育者经常做的。这样的惩罚不仅无效,而且会培植孩子对他人不该有的恐惧感和不信任感。
  惩罚的强度和方式应考虑到孩子的性格一般来说,开朗活泼、乐观、淘气、性格外向的孩子,惩罚可重一些、严一些;胆小软弱、总闷声不响、性格内向的孩子,惩罚他们则要小心谨慎,否则,会使孩子在心理上产生抗拒感,不接受惩罚,难以抑制不良行为的发生,甚至会给孩子造成精神创伤。
其他文献
从幼儿园进入小学,是孩子人生很关键的一步,如何有意识地培养孩子的能力,帮助孩子顺利度过入学适应期呢?下面根据开学第一个月可能出现的各种“状况”,给家长一些温馨提醒。    1 培养孩子自理能力    典型现象:孩子早上起来不会穿衣服,有些孩子不洗脸刷牙,被子不叠,课本文具随便往书包一塞就去上课;寝室里乱七八糟,什么都不收拾,更别说打扫卫生了……  专家锦囊:家长可以逐步让孩子做自己的事和做一些简单
期刊
德国是原料缺乏的国家,虽然今天它所取得的经济成就主要依靠的是受过良好教育的专业力量,但家庭教育与职业引导所起的作用也是不容低估的。  德国提倡的口号是:培养一个完整的人,因为孩子是一个活泼的完整的人,德国儿童教育的特色是,把教育的责任归之于父母,认为儿童阶段父母是家庭教育的主人。德国宪法明文规定 教养儿童是父母的自然权利和义务,政府对孩子的教育站在辅助的立场上,真正担当教育责任的是父母。  德国
期刊
视觉-空间智能是指准确地感觉视觉空间,并把所知觉到的表现出来的能力。这项智能包括对色彩、线条、形状、形式、空间及它们之间关系的敏感性,也包括将视觉和空间的想法具体的在脑中呈现出来,以及在一个空间的矩阵中很快找出方向的能力。  视觉-空间智能是宝宝们必须要具备的能力之一。如果没有很好地掌握空间概念,宝宝将来上学以后,会在理解老师的指令、阅读和学习数学等方面表现出困难。    视觉-空间智能的五个学习
期刊
也许你已经发现了,你的宝贝很有些戏剧演员的天赋:情绪化、喜怒无常……因为孩子们的表达能力和词汇量都比较有限,只能以行动来传达他想传达的重点。你想不想知道宝贝内心世界发生的一切?    场景一:母女间的小较量     孩子的行为:你1岁的孩子一进卧室就一头扑向一叠你刚刚叠好的干净衣服。你温和地对她说:“宝贝儿,别碰那些衣服。”她回头冲你笑笑。你的声音变得更加严厉了:“你离那些衣服远点儿!”她却开始用
期刊
qq  在新一期园刊的筹稿阶段,我接到了企划部刘老师的约稿电话,但因为一直忙着“六一”演出的各项事宜,稿子迟迟没有动笔。“六一”演出一结束,家长的感慨、教师的感动,让我有了想说一说的冲动——和大家分享我们的感受。  2011年5月28日、29日,对于北苑园来说是骄人的两天。全园十五个班级(其中托班7个,小班7个,中班1个)约300名幼儿分两场在北苑宾馆礼堂为家长隆重演出。演出的效果怎样?请看家长的
期刊
        
期刊
编者按:  每年九月,都会有一批两三岁的宝宝进入到幼儿园这个新环境中,接受3-4年正规而系统的学前教育。在这些年里,他们与老师和小朋友朝夕相处,会发生许多成年以后回味无穷的事情;很多人生的初次体验也发生在这个时期,比如第一次做集体游戏、第一次排练节目、比如第一次在家以外的地方过夜,比如试图掩盖尿床的串实,比如“争宠”,比如“拉帮结派”;他们也将有意无意地构建自己最基本的知识体系;他们将养成影响一生
期刊
每年十月,共和国birthday,蓝天白云下的天安门广场花团锦簇、摩肩接踵,这时如果请80后、90后们选择一种颜色来形容北京的秋天,恐怕他们要脱口而出colourful!  又有多少人会从箱底翻出前人骚客那篇《故都的秋》呢,通篇便是只记住这一句“北国的清秋的佳日,是一年之中最好也没有的Golden Days”也够了。  彩色的炫目,金色的典雅,都是这个时节北京最好的注脚。您拿在手里的这本关于家庭关
期刊
俄罗斯人非常注重培养孩子的艺术感受力和鉴赏力,他们为少年儿童的全面发展和特长的发挥形成了综合的教育网络。业余音乐、美术、体育学校和少年宫不计其数,这为孩子们选择喜爱的活动和发挥特长提供了广阔天地。全国一流的乐队给少儿进行专场演出,首席演奏家们在音乐教师的讲解中为孩子们演奏;博物馆让学生免费参观,资深专业人员作讲解员;学生编排普希金话剧片段,著名导演坐镇指导。高素质人才的参与,提高了启蒙的起点。  
期刊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