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听力一直以来是英语教学的薄弱环节,如何提高学生的听力水平是当前广大师生面临的一个重要问题,作者结合教学实践经验,总结了学生在听力中遇到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关键词: 高中英语听力教学 听力障碍 应对策略
听、说、读、写是英语技能教学的四大要素,是学生语言综合运用能力的基础,其中听处于最基础的地位,是人们进行言语交际的主要手段,是人们学习、吸收原因的主要途径之一。随着新课程改革的进一步发展,加强学生的听力理解水平,已经受到广大英语教师的高度重视。因此,清楚学生听力理解的问题所在,想出应对的策略已经成为英语教师的一项重要任务。
一、听力中常见的问题
1.心理上的障碍。
听力材料稍瞬即逝,无法像阅读材料一样进行反复阅读,致使学生在进行听力测试时处于过分紧张状态。此外,不少学生对自己缺少信心,夸大听力的难度,产生畏难情绪,从心理上排斥所要听的内容。
2.语音、词汇、语法障碍。
(1)语音方面
要提高听力,首先要过好语音关。发音不准,就不能听懂,不能正确理解所听到发音标准的内容。有些学生在平时的学习中没有掌握单词的正确发音,不会正确区分单词的重弱读、同化、省音、爆破及失去爆破,不会辨别句子的连续、节奏及语调的变化等,听音时便不知所云。
(2)词汇方面
单词和短语掌握的熟练程度直接影响到听力的理解和速度。大多数学生的听力词汇还不及阅读词汇的一半,而且很多学生对单词的掌握是一词一义。
(3)语法方面
有不少学生语法知识薄弱,在听时往往由于概念模糊或者错误理解句子的语法结构而误解句子的本意。
3.学生英语文化背景知识的缺乏。
在听力过程中,文化背景知识会在很大程度上影响正确理解。如果缺乏对英语国家的文化背景、历史知识、风土人情、宗教信仰、礼仪等方面知识的了解及在特定语境中的语言交际功能,学生就会错误地根据自己的文化背景去理解,因而造成一知半解,甚至完全错误的理解。
4.考试技巧的不足。
一些学生在做题时,由于没有听清或者听懂材料中的某一内容,或对所听到的某个单词或句子苦思冥想而造成不必要的时间浪费,从而跟不上节奏,直接影响到题目的解答。
二、应对策略
1.加强对学生听力心理的指导。
良好的应试心理是正常发挥听力水平的有力保证。针对学生心理过分紧张的情况,首先,教师要知道学生树立坚定的自信心,坚信自己能听懂。其次,教师要训练学生养成一旦坐下来听音,就要专心致志地听的好习惯。告诉学生不必过分注意每個细节,听时注意力要集中到内容上而不是语言上,大意上而不是细节上,正在听的材料上而不是已听过的材料上。
2.加强学生语言技能的训练。
首先要掌握单词的正确发音。在高一教授新课前集中上几节语音课,复习国际音标,让学生掌握基本的语音知识,能正确区分单词的重弱读、连读、爆破及失去爆破等语音知识。词汇教学方面,可通过同音词、读音相近的词对比,提高学生的辨音辩词能力,同时要尽力扩大学生的词汇量。语法教学要系统化,强调以运用为主。
3.增强课堂上英语的运用,加强学生对文化背景知识的了解。
英语新教材的突出特点就是侧重对学生的听说训练,因此教师在课堂上应加强使用英语进行教学。高中英语教师应尽可能多地使用课堂用语。此外,对于中国学生来说,学英语必须具备一定的英美历史和文学知识,英语教学中应当重视有关背景知识的介绍,让学生了解英语国家的社会制度、生活习惯、风土人情、人们的思维方式及价值观念等。
4.加强学生应试技巧的指导。
在平时进行听力训练时,要指导学生善于总结做题时的技能技巧。
听前要预览、预测,带着问题听录音。听力训练开始前几分钟,把题目要求及所给选项迅速浏览一遍。通过所给的题目就能预测将听到的材料是关于哪一方面的。另外,学生在听前浏览题目及选项时,为了提高速度及清晰度,可以抓住关键词,减少浪费的时间,例如时间、地点、人物、关系、主题、原因、身份职业等。预览时还可以在重要处或者几个选项中的不同处画线,听音时就更有针对性和目的性。
在听的过程中做简要记录。高考英语听力不仅考查学生听的能力,而且考查其短时间的记忆能力。听力材料播放时,要记录听力材料中的关键词,特别要记录与大意及一些重要细节有关的短语。另外,为了提高记录速度,可教学生使用一些常见的缩略短语和符号。
整体把握,适当放弃。在听长对话或独白时,注意捕捉主题句和关键词,抓整体理解,尤其注意倾听首句或首段。对于一些听不懂的词语,要果断放弃,接着往下听,到听第二遍时验证处理。
5.加强听力技能的训练。
(1)坚持精听与泛听相结合
精听,即让学生不仅要听懂文章的意思,还要听懂每一个句子、每一个单词。一般来讲精听的材料应具有一定的代表性,要求学生多听几遍,了解所听内容及所听材料的题材特点。泛听是一种无意听力练习行为,可要求学生随时随地地多听英语,听原汁原味的英语,目的是让学生熟悉地道自然的口语和语速,把握英美人的停顿习惯和发音习惯,以及一些连读、弱读、重音转移等语音语调变化,熟悉英语的句式结构、词序,排除母语的干扰。
(2)坚持听说训练
听力训练的根本目的还是练习口语,听说原本就是互通的,只听不说是难以提高听力成绩的。课堂上教师应尽量用英语授课,让学生多做些朗读、听写、对话、听说练习,如回答问题、复述课文或所听内容等。课外应多看多听英语文章、歌曲、电影等,增加接触英语的机会,形成语感。
总之,提高英语听力水平是一项长期的艰巨的工程,教师应结合实际需要,灵活而有创造性地使用教材,提高听力教学的有效性,激发学生听的兴趣和提高听的技能。只要教师与学生在平时的教学与训练中充分重视并通力合作,就一定能取得良好的成绩。
关键词: 高中英语听力教学 听力障碍 应对策略
听、说、读、写是英语技能教学的四大要素,是学生语言综合运用能力的基础,其中听处于最基础的地位,是人们进行言语交际的主要手段,是人们学习、吸收原因的主要途径之一。随着新课程改革的进一步发展,加强学生的听力理解水平,已经受到广大英语教师的高度重视。因此,清楚学生听力理解的问题所在,想出应对的策略已经成为英语教师的一项重要任务。
一、听力中常见的问题
1.心理上的障碍。
听力材料稍瞬即逝,无法像阅读材料一样进行反复阅读,致使学生在进行听力测试时处于过分紧张状态。此外,不少学生对自己缺少信心,夸大听力的难度,产生畏难情绪,从心理上排斥所要听的内容。
2.语音、词汇、语法障碍。
(1)语音方面
要提高听力,首先要过好语音关。发音不准,就不能听懂,不能正确理解所听到发音标准的内容。有些学生在平时的学习中没有掌握单词的正确发音,不会正确区分单词的重弱读、同化、省音、爆破及失去爆破,不会辨别句子的连续、节奏及语调的变化等,听音时便不知所云。
(2)词汇方面
单词和短语掌握的熟练程度直接影响到听力的理解和速度。大多数学生的听力词汇还不及阅读词汇的一半,而且很多学生对单词的掌握是一词一义。
(3)语法方面
有不少学生语法知识薄弱,在听时往往由于概念模糊或者错误理解句子的语法结构而误解句子的本意。
3.学生英语文化背景知识的缺乏。
在听力过程中,文化背景知识会在很大程度上影响正确理解。如果缺乏对英语国家的文化背景、历史知识、风土人情、宗教信仰、礼仪等方面知识的了解及在特定语境中的语言交际功能,学生就会错误地根据自己的文化背景去理解,因而造成一知半解,甚至完全错误的理解。
4.考试技巧的不足。
一些学生在做题时,由于没有听清或者听懂材料中的某一内容,或对所听到的某个单词或句子苦思冥想而造成不必要的时间浪费,从而跟不上节奏,直接影响到题目的解答。
二、应对策略
1.加强对学生听力心理的指导。
良好的应试心理是正常发挥听力水平的有力保证。针对学生心理过分紧张的情况,首先,教师要知道学生树立坚定的自信心,坚信自己能听懂。其次,教师要训练学生养成一旦坐下来听音,就要专心致志地听的好习惯。告诉学生不必过分注意每個细节,听时注意力要集中到内容上而不是语言上,大意上而不是细节上,正在听的材料上而不是已听过的材料上。
2.加强学生语言技能的训练。
首先要掌握单词的正确发音。在高一教授新课前集中上几节语音课,复习国际音标,让学生掌握基本的语音知识,能正确区分单词的重弱读、连读、爆破及失去爆破等语音知识。词汇教学方面,可通过同音词、读音相近的词对比,提高学生的辨音辩词能力,同时要尽力扩大学生的词汇量。语法教学要系统化,强调以运用为主。
3.增强课堂上英语的运用,加强学生对文化背景知识的了解。
英语新教材的突出特点就是侧重对学生的听说训练,因此教师在课堂上应加强使用英语进行教学。高中英语教师应尽可能多地使用课堂用语。此外,对于中国学生来说,学英语必须具备一定的英美历史和文学知识,英语教学中应当重视有关背景知识的介绍,让学生了解英语国家的社会制度、生活习惯、风土人情、人们的思维方式及价值观念等。
4.加强学生应试技巧的指导。
在平时进行听力训练时,要指导学生善于总结做题时的技能技巧。
听前要预览、预测,带着问题听录音。听力训练开始前几分钟,把题目要求及所给选项迅速浏览一遍。通过所给的题目就能预测将听到的材料是关于哪一方面的。另外,学生在听前浏览题目及选项时,为了提高速度及清晰度,可以抓住关键词,减少浪费的时间,例如时间、地点、人物、关系、主题、原因、身份职业等。预览时还可以在重要处或者几个选项中的不同处画线,听音时就更有针对性和目的性。
在听的过程中做简要记录。高考英语听力不仅考查学生听的能力,而且考查其短时间的记忆能力。听力材料播放时,要记录听力材料中的关键词,特别要记录与大意及一些重要细节有关的短语。另外,为了提高记录速度,可教学生使用一些常见的缩略短语和符号。
整体把握,适当放弃。在听长对话或独白时,注意捕捉主题句和关键词,抓整体理解,尤其注意倾听首句或首段。对于一些听不懂的词语,要果断放弃,接着往下听,到听第二遍时验证处理。
5.加强听力技能的训练。
(1)坚持精听与泛听相结合
精听,即让学生不仅要听懂文章的意思,还要听懂每一个句子、每一个单词。一般来讲精听的材料应具有一定的代表性,要求学生多听几遍,了解所听内容及所听材料的题材特点。泛听是一种无意听力练习行为,可要求学生随时随地地多听英语,听原汁原味的英语,目的是让学生熟悉地道自然的口语和语速,把握英美人的停顿习惯和发音习惯,以及一些连读、弱读、重音转移等语音语调变化,熟悉英语的句式结构、词序,排除母语的干扰。
(2)坚持听说训练
听力训练的根本目的还是练习口语,听说原本就是互通的,只听不说是难以提高听力成绩的。课堂上教师应尽量用英语授课,让学生多做些朗读、听写、对话、听说练习,如回答问题、复述课文或所听内容等。课外应多看多听英语文章、歌曲、电影等,增加接触英语的机会,形成语感。
总之,提高英语听力水平是一项长期的艰巨的工程,教师应结合实际需要,灵活而有创造性地使用教材,提高听力教学的有效性,激发学生听的兴趣和提高听的技能。只要教师与学生在平时的教学与训练中充分重视并通力合作,就一定能取得良好的成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