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本文以中国教育的发展历程为线索,主要针对中国教育发展的现状进行分析,从而反思中国教育的发展。
关键词:中国;教育;反思
教育在我们原古时期就出现了,由于当时的社会生产力低下,对人们的教育也仅仅局限于长辈向晚辈传授一些生活技能,如木器、石器的使用、火的使用和狩猎的经验和技术等,显而易见当时的教育是为适应社会生产、社会生活服务的。夏、商、周时期,尤其是西周,我们的教育开始由官方把持,民间无学术,只有贵族的子女才有受教育的权利,于是当时的教育特点是“学在官府”,为贵族阶级服务。春秋战国时期,官学衰微,私学兴起,百家争鸣。在这一时期,教育得到了很大的发展,除了出现孔子、孟子、墨子、荀子等教育大家,相对来说创造了一个相对宽松的学术氛围。尤其是孔子提出的“有教无类 ”的思想,扩大了教育对象的范围,促进了文化学术的下移,给劳动人民有了受教育的机会,这是我们教育的一大进步。秦朝“焚书坑儒”、魏晋南北朝的“九品中正制”都使得人才的缺失,直到明清时期的实施科举制才使人才的选拔得到发挥。
通过历史的借鉴,我们可以得出几个结论:第一,教育的发展与人才的培养与我国国家政策有非常大的关系。古代教育是掌握在统治者的手中,就比如魏晋南北朝时期的“九品中正制”,这个选士制度导致“上品无寒门,下品无世族”的现象。明清时期的科举制度对人才的选拔及培养相对来说是公平的,虽然仍然有很多的弊端,但是科举制依然盛行了两千多年。所以,我们的教育发展及人才的培养与国家政策息息相关。朱永新在他的博客“我们需要什么样的教育”中提到政府对教育财政投入的问题,他说,近年来,政府一直在加大对教育的投入,尤其在义务教育上,投入很大财力。即便教育财政支出占了GDP的4%,这些钱也远远不够教育发展。教育经费在实际的投入方向上是不均衡的,对高等教育投入的多,对基础教育投入的少,对城市投入多,对农村投入少。很多学校在获得教育经费后,不是把这些经费用在图书管及教师身上,而仅仅是用在校园的建设上。很多各大高校建设的比大学还要辉煌,绿化环境非常优美,但是图书馆却仅仅是校园的一角,尤其是一些三本院校。我们很多同学在走进大学都会感叹:说它是个大学,不如说它是个居民区来的可靠。现在的大学校园占地面积极大,里面各种小吃店、商品店、手机营业厅等,装饰的已经不像个读书的地方,更像是享受生活的地方。大家都知道,好的院校名校,它们的图书馆永远是学校各种建筑中最好的、最大的。前段时间在微博上看到云南大学新建的图书馆,那才真正叫做读书的好地方。
第二,我国教育的发展与行政机关紧密联系。在中国古代,我们的教师通常是由行政官员来兼职的,成为最初的“兼职教师”,所以教师的地位是非常高的,一旦教师成为一个独立的职业,脱离官师一体的制度,教师的地位往往就变得低下了。如元朝“九儒十丐”就说明了这一点。现在中国的教育也受古代的影响,很多大学的校长都是行政级别的,教师也由院长担任。这些使得教育不是单纯的为教育而教育。我国资产阶级民主主义革命教育家蔡元培在1923年的《新教育》杂志上发表一篇名为《教育独立议》的论文,提出教育要独立于政党,应当完全交给教育家去办,保有独立的地位。他认为教育以人为本,而政党以事业为本;教育求远效,而政党求近功,二者在方向上就有矛盾。现在的中国教育功利色彩是非常浓厚的,虽然刚刚我们提到政府在教育上的财政投资多,但是在教師、教学上的投入是非常小的。因为对教育的投资不是一下就能看到成效的,它是一个非常缓慢的,相对于工业、房地产等行业来说,更多人是愿意把钱投入这些成效快的行业。
第三,我国教育目的与当时国家所处的环境有密切的联系。原古时期的教育是为了培养适应生活、生产的人们。春秋战国时期,孔子提出“学而优则仕”,指出教育是为了做官,培养为统治阶级服务的人才。清朝闭关锁国,落后就要挨打的教训告诉我们要学习西方的先进技术,洋务运动、维新运动都是为了维护清朝统治,因此教育的目的也是培养人才来维护清朝统治。新文化运动时期,我国充满着爱国主义的激情与民主、科学思想,教育的目的是以资产阶级教育代替封建教育。那个时期的资产阶级民主主义思想家推行的基本上是平民教育、乡村教育、生活教育,希望广大劳动人民都有受教育的权利,促进教育公平,从而培养优秀的人才。现在,中国的教育目的是培养社会主义的接班人,但是中国的教育在应试教育的影响下使得人才得不到好的培养,应试教育下的学生把全部精力倾注于升学考试,把取得高学历视为教育的最高目标,把学生的考试成绩作为评价学生优劣、教师优劣、学校优劣的第一标准。孔子的核心思想是“仁者,爱人”,一个人要怎样做到心存仁爱,孔子指出两点:首先,“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就是说自己要立足,也让别人立足;自己要通达,也让别人通达。在自己谋求生存发展的同时,也要帮助他人生存发展,不能只为了满足自己的欲望而忽视了他人。然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说的是自己不想做的事情,不要把它强加在他人的身上。朱熹从“存天理,灭人欲”的教育宗旨出发,为培养“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统治人才,把道德教育放在首要位置。明代大思想家王阳明指出教师的作用极大,并且有两个大任务:传道授业以“成德”和移风易俗以“复民性”。教师必须向学生传“良知”之道,授“致良知”之业。中国古代的教育是人文主义教育,它以做人为教育目的,强调道德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如今的教育,已经忽视学生的道德教育,甚至一些老师都没有做到以身作则,道德素质极差。就比如2012年浙江温岭城西街道蓝孔雀幼儿园教师颜某虐童,在活动室里把一小孩的两只耳朵拎着往上提。老师体罚学生、唾骂学生等这些行为都严重影响孩子的身心发展,所以,我们的教育体制是出了严重的问题。
中国在教育上的改革之路可谓是任重而道远,是否应该取消高考?是否应该复兴国学?怎样改革中国教育?这些问题都是我们现在教育的应该着手处理的。应试教育下的学生只知道一加一等于二,却不知一加一可以大于二,这样的教育制度培养下的人才缺乏创新精神,不敢大胆假设,提出问题。第二,只注重书本上的知识,不注重实践。第三,教学方法采用满堂灌的方式,没有发挥学生的主动性。我认为,中国教育改革之路漫长而坎坷,中国的教育必须本着为教育而教育的思想,才能从形式主义官僚制度的步伐中独立出来,只有这样,我们的教育才能更好的发展。
关键词:中国;教育;反思
教育在我们原古时期就出现了,由于当时的社会生产力低下,对人们的教育也仅仅局限于长辈向晚辈传授一些生活技能,如木器、石器的使用、火的使用和狩猎的经验和技术等,显而易见当时的教育是为适应社会生产、社会生活服务的。夏、商、周时期,尤其是西周,我们的教育开始由官方把持,民间无学术,只有贵族的子女才有受教育的权利,于是当时的教育特点是“学在官府”,为贵族阶级服务。春秋战国时期,官学衰微,私学兴起,百家争鸣。在这一时期,教育得到了很大的发展,除了出现孔子、孟子、墨子、荀子等教育大家,相对来说创造了一个相对宽松的学术氛围。尤其是孔子提出的“有教无类 ”的思想,扩大了教育对象的范围,促进了文化学术的下移,给劳动人民有了受教育的机会,这是我们教育的一大进步。秦朝“焚书坑儒”、魏晋南北朝的“九品中正制”都使得人才的缺失,直到明清时期的实施科举制才使人才的选拔得到发挥。
通过历史的借鉴,我们可以得出几个结论:第一,教育的发展与人才的培养与我国国家政策有非常大的关系。古代教育是掌握在统治者的手中,就比如魏晋南北朝时期的“九品中正制”,这个选士制度导致“上品无寒门,下品无世族”的现象。明清时期的科举制度对人才的选拔及培养相对来说是公平的,虽然仍然有很多的弊端,但是科举制依然盛行了两千多年。所以,我们的教育发展及人才的培养与国家政策息息相关。朱永新在他的博客“我们需要什么样的教育”中提到政府对教育财政投入的问题,他说,近年来,政府一直在加大对教育的投入,尤其在义务教育上,投入很大财力。即便教育财政支出占了GDP的4%,这些钱也远远不够教育发展。教育经费在实际的投入方向上是不均衡的,对高等教育投入的多,对基础教育投入的少,对城市投入多,对农村投入少。很多学校在获得教育经费后,不是把这些经费用在图书管及教师身上,而仅仅是用在校园的建设上。很多各大高校建设的比大学还要辉煌,绿化环境非常优美,但是图书馆却仅仅是校园的一角,尤其是一些三本院校。我们很多同学在走进大学都会感叹:说它是个大学,不如说它是个居民区来的可靠。现在的大学校园占地面积极大,里面各种小吃店、商品店、手机营业厅等,装饰的已经不像个读书的地方,更像是享受生活的地方。大家都知道,好的院校名校,它们的图书馆永远是学校各种建筑中最好的、最大的。前段时间在微博上看到云南大学新建的图书馆,那才真正叫做读书的好地方。
第二,我国教育的发展与行政机关紧密联系。在中国古代,我们的教师通常是由行政官员来兼职的,成为最初的“兼职教师”,所以教师的地位是非常高的,一旦教师成为一个独立的职业,脱离官师一体的制度,教师的地位往往就变得低下了。如元朝“九儒十丐”就说明了这一点。现在中国的教育也受古代的影响,很多大学的校长都是行政级别的,教师也由院长担任。这些使得教育不是单纯的为教育而教育。我国资产阶级民主主义革命教育家蔡元培在1923年的《新教育》杂志上发表一篇名为《教育独立议》的论文,提出教育要独立于政党,应当完全交给教育家去办,保有独立的地位。他认为教育以人为本,而政党以事业为本;教育求远效,而政党求近功,二者在方向上就有矛盾。现在的中国教育功利色彩是非常浓厚的,虽然刚刚我们提到政府在教育上的财政投资多,但是在教師、教学上的投入是非常小的。因为对教育的投资不是一下就能看到成效的,它是一个非常缓慢的,相对于工业、房地产等行业来说,更多人是愿意把钱投入这些成效快的行业。
第三,我国教育目的与当时国家所处的环境有密切的联系。原古时期的教育是为了培养适应生活、生产的人们。春秋战国时期,孔子提出“学而优则仕”,指出教育是为了做官,培养为统治阶级服务的人才。清朝闭关锁国,落后就要挨打的教训告诉我们要学习西方的先进技术,洋务运动、维新运动都是为了维护清朝统治,因此教育的目的也是培养人才来维护清朝统治。新文化运动时期,我国充满着爱国主义的激情与民主、科学思想,教育的目的是以资产阶级教育代替封建教育。那个时期的资产阶级民主主义思想家推行的基本上是平民教育、乡村教育、生活教育,希望广大劳动人民都有受教育的权利,促进教育公平,从而培养优秀的人才。现在,中国的教育目的是培养社会主义的接班人,但是中国的教育在应试教育的影响下使得人才得不到好的培养,应试教育下的学生把全部精力倾注于升学考试,把取得高学历视为教育的最高目标,把学生的考试成绩作为评价学生优劣、教师优劣、学校优劣的第一标准。孔子的核心思想是“仁者,爱人”,一个人要怎样做到心存仁爱,孔子指出两点:首先,“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就是说自己要立足,也让别人立足;自己要通达,也让别人通达。在自己谋求生存发展的同时,也要帮助他人生存发展,不能只为了满足自己的欲望而忽视了他人。然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说的是自己不想做的事情,不要把它强加在他人的身上。朱熹从“存天理,灭人欲”的教育宗旨出发,为培养“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统治人才,把道德教育放在首要位置。明代大思想家王阳明指出教师的作用极大,并且有两个大任务:传道授业以“成德”和移风易俗以“复民性”。教师必须向学生传“良知”之道,授“致良知”之业。中国古代的教育是人文主义教育,它以做人为教育目的,强调道德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如今的教育,已经忽视学生的道德教育,甚至一些老师都没有做到以身作则,道德素质极差。就比如2012年浙江温岭城西街道蓝孔雀幼儿园教师颜某虐童,在活动室里把一小孩的两只耳朵拎着往上提。老师体罚学生、唾骂学生等这些行为都严重影响孩子的身心发展,所以,我们的教育体制是出了严重的问题。
中国在教育上的改革之路可谓是任重而道远,是否应该取消高考?是否应该复兴国学?怎样改革中国教育?这些问题都是我们现在教育的应该着手处理的。应试教育下的学生只知道一加一等于二,却不知一加一可以大于二,这样的教育制度培养下的人才缺乏创新精神,不敢大胆假设,提出问题。第二,只注重书本上的知识,不注重实践。第三,教学方法采用满堂灌的方式,没有发挥学生的主动性。我认为,中国教育改革之路漫长而坎坷,中国的教育必须本着为教育而教育的思想,才能从形式主义官僚制度的步伐中独立出来,只有这样,我们的教育才能更好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