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目的:探讨彩超对肝脓肿的诊断价值。方法:对39例肝脓肿的二维图像、彩色血流及血流频谱进行分析。结果:彩超可作为诊断肝脓肿最普遍、经济和有效的方法之一,在动态观察及时发现并发疹的同时,有助于对早期肝脓肿和肝癌作有效鉴别。
关键词 肝脓肿 彩色血流 血流频谱
资料与方法
2000年1月~2008年1月收治肝脓肿39例均为彩超或CT确诊,男21例,女18例,年龄14~62岁,平均33岁。均有发热、右上腹疼痛、周身不适及消化道症状;腹痛呈持续性且多伴有右肩牵涉痛。18例患者合并胆结石或胆管结石,5例出现黄疸,3例肝右叶脓肿患者合并右侧胸腔积液。实验室检查WBC均明显升高且核左移,2例AFP出现假阳性。39例患者经抗感染、介入穿刺引流或切开引流并支持疗法治疗后,明显好转或痊愈后出院。
仪器及方法:使用Nemio30或NemioXG彩超,3.5MHz探头。患者取仰卧位或左侧卧位,探头于肝区行多方位、多切面扫查,重点观察脓肿的形态、大小、内部回声、病灶边缘及后方回声等情况;并利用彩色多谱勒超声观察及测量病灶内部和周围动脉血流的收缩期最大血流速度(PSV)、指数阻力(RI),取样容积尽量接近所測量血管的内径,声速与血流的夹角<60°。
结 果
一般情况:39例患者中单发37例,多发2例;其中病灶位于肝右叶33例,肝左叶6例,左右叶均有者2例;脓肿直径25~90mm。
二维超声表现:病灶回声情况:25例呈低回声,内部回声欠均一,后方回声略增强;10例呈混合性回声,内可见大小不等的无回声区,后方回声增强;2例呈无回声区,后方回声明显增强。
彩色血流及频谱改变:39例肝脓肿中29例病灶内部或其边缘检出短线状、短弧状血流信号,平均PSV为0.38m/秒,平均RI为0.18,其中2例PSV高达0.58m/秒。
讨 论
临床上肝脓肿并不少见,其病灶呈球形或类球形,声像图常与病程及脓肿的液化程度有关。①病程初期,病变区呈分布不均匀的低至中等回声,与周围肝组织之间有一不规则而模糊的边界。②随着病程的进展,脓肿区开始出现坏死液化,超声检查时可见呈蜂窝状结构回声较低,液化区出现无回声区。③液化范围较广泛时出现典型肝脓肿声像图,病灶内部回声降低并可见散在光点;脓肿壁因炎症性及反应性变化,出现回声增强、增厚或增密现象,以至与周围组织分界不清。④脓液稠厚时常呈不规则及随机分布的低回声,周围为纤维结缔组织包裹而呈一圈较清晰的中等回声;脓液稀薄时常呈大片的低回声间以稀疏的中低回声。⑤肝脓肿恢复期:无回声区病灶缩小,最后消失,代之以增强的中小光点或纤维条索。⑥彩色多谱勒血流(CDFI)检查大多显示为低速血流,低阻力频谱(PW);本文2例PSV较高考虑为早中期病变区处于充血状态,血流量增加所致[1]。
与肝癌的鉴别:肝脓肿病程初期和脓液稠厚时,其声像图与肝肿瘤相似而难以鉴别,以下数点对于鉴别有一定的参考价值。①检查时嘱患者快速侧动体位或快速深呼吸,观察病灶内有无光点漂浮或分层现象。②肝脓肿脓腔壁见皱折且不规则,慢性者可见钙化,肝癌则无此现象。③肝脓肿一般有明显发热、右上腹疼痛病史,早中期肝癌无明显不适症状。④肝脓肿检查肿瘤相关标志物AFP、CEA、SF显示为正常或略偏高,而肝癌则明显增高。⑤肝脓肿声像图随病程进展及脓肿的液化程度而出现相应改变,并经抗生素治疗约1周后缩小,且多伴有后方回声增强效应,肝癌则无上述特征性改变。⑥病灶内部及周围血流信号显示:肝脓肿为低速度,低阻力频谱;肝癌为高速血流(0.77m/秒),高阻力频谱(0.69)[2]。⑦超声造影检查肝癌显示为“快进快出”的特征性表现,肝脓肿则否。⑧作CT检查或增强扫描以鉴别诊断。⑨必要时在超声引导下作穿刺活检以明确诊断。
与肝囊肿继发感染的鉴别:无论肝囊肿是否继发感染均表现为边界清晰的薄壁无回声区,感染时内见絮状回声,抗感染治疗后囊腔不变小,CDFI示其内无血流信号。以上特点与肝脓肿鉴别较为容易。
参考文献
1 扬涛,孔相亭,吕明贵等.B超对肝脓肿诊断价值的评价.中国冶金工业医学杂志,1997,14(4):502.
2 陆永萍,黄道中,邓又斌等.肝癌肿瘤血管血流动力学的彩色多谱勒超声研究.中华超声影像学杂志,2003,12(11):668-671.
关键词 肝脓肿 彩色血流 血流频谱
资料与方法
2000年1月~2008年1月收治肝脓肿39例均为彩超或CT确诊,男21例,女18例,年龄14~62岁,平均33岁。均有发热、右上腹疼痛、周身不适及消化道症状;腹痛呈持续性且多伴有右肩牵涉痛。18例患者合并胆结石或胆管结石,5例出现黄疸,3例肝右叶脓肿患者合并右侧胸腔积液。实验室检查WBC均明显升高且核左移,2例AFP出现假阳性。39例患者经抗感染、介入穿刺引流或切开引流并支持疗法治疗后,明显好转或痊愈后出院。
仪器及方法:使用Nemio30或NemioXG彩超,3.5MHz探头。患者取仰卧位或左侧卧位,探头于肝区行多方位、多切面扫查,重点观察脓肿的形态、大小、内部回声、病灶边缘及后方回声等情况;并利用彩色多谱勒超声观察及测量病灶内部和周围动脉血流的收缩期最大血流速度(PSV)、指数阻力(RI),取样容积尽量接近所測量血管的内径,声速与血流的夹角<60°。
结 果
一般情况:39例患者中单发37例,多发2例;其中病灶位于肝右叶33例,肝左叶6例,左右叶均有者2例;脓肿直径25~90mm。
二维超声表现:病灶回声情况:25例呈低回声,内部回声欠均一,后方回声略增强;10例呈混合性回声,内可见大小不等的无回声区,后方回声增强;2例呈无回声区,后方回声明显增强。
彩色血流及频谱改变:39例肝脓肿中29例病灶内部或其边缘检出短线状、短弧状血流信号,平均PSV为0.38m/秒,平均RI为0.18,其中2例PSV高达0.58m/秒。
讨 论
临床上肝脓肿并不少见,其病灶呈球形或类球形,声像图常与病程及脓肿的液化程度有关。①病程初期,病变区呈分布不均匀的低至中等回声,与周围肝组织之间有一不规则而模糊的边界。②随着病程的进展,脓肿区开始出现坏死液化,超声检查时可见呈蜂窝状结构回声较低,液化区出现无回声区。③液化范围较广泛时出现典型肝脓肿声像图,病灶内部回声降低并可见散在光点;脓肿壁因炎症性及反应性变化,出现回声增强、增厚或增密现象,以至与周围组织分界不清。④脓液稠厚时常呈不规则及随机分布的低回声,周围为纤维结缔组织包裹而呈一圈较清晰的中等回声;脓液稀薄时常呈大片的低回声间以稀疏的中低回声。⑤肝脓肿恢复期:无回声区病灶缩小,最后消失,代之以增强的中小光点或纤维条索。⑥彩色多谱勒血流(CDFI)检查大多显示为低速血流,低阻力频谱(PW);本文2例PSV较高考虑为早中期病变区处于充血状态,血流量增加所致[1]。
与肝癌的鉴别:肝脓肿病程初期和脓液稠厚时,其声像图与肝肿瘤相似而难以鉴别,以下数点对于鉴别有一定的参考价值。①检查时嘱患者快速侧动体位或快速深呼吸,观察病灶内有无光点漂浮或分层现象。②肝脓肿脓腔壁见皱折且不规则,慢性者可见钙化,肝癌则无此现象。③肝脓肿一般有明显发热、右上腹疼痛病史,早中期肝癌无明显不适症状。④肝脓肿检查肿瘤相关标志物AFP、CEA、SF显示为正常或略偏高,而肝癌则明显增高。⑤肝脓肿声像图随病程进展及脓肿的液化程度而出现相应改变,并经抗生素治疗约1周后缩小,且多伴有后方回声增强效应,肝癌则无上述特征性改变。⑥病灶内部及周围血流信号显示:肝脓肿为低速度,低阻力频谱;肝癌为高速血流(0.77m/秒),高阻力频谱(0.69)[2]。⑦超声造影检查肝癌显示为“快进快出”的特征性表现,肝脓肿则否。⑧作CT检查或增强扫描以鉴别诊断。⑨必要时在超声引导下作穿刺活检以明确诊断。
与肝囊肿继发感染的鉴别:无论肝囊肿是否继发感染均表现为边界清晰的薄壁无回声区,感染时内见絮状回声,抗感染治疗后囊腔不变小,CDFI示其内无血流信号。以上特点与肝脓肿鉴别较为容易。
参考文献
1 扬涛,孔相亭,吕明贵等.B超对肝脓肿诊断价值的评价.中国冶金工业医学杂志,1997,14(4):502.
2 陆永萍,黄道中,邓又斌等.肝癌肿瘤血管血流动力学的彩色多谱勒超声研究.中华超声影像学杂志,2003,12(11):668-6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