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提高小学生参与体育活动的兴趣

来源 :名校·上旬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hm20063099020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年来,在片面追求升学率的应试教育的导向下,各门文化课教学中都有学生厌学的问题,甚至在体育课上同样有“厌学”的现象。从理论和实践上讲,小学生应该是最喜欢体育的人群。我们常常可以看到,在体育游戏中小学生是那样情不自禁地全力投入。由此可见,学生并不是从内心讨厌体育活动或体育课,而是对一些体育教师在体育课上教的内容、教的方法感到枯燥厌倦甚至反感。这是体育教学中教与学的对立。因此,体育课如何吸引学生,是一个值得研究的课题。
  如何提高小学生体育活动的兴趣呢?我的做法和体会是:
  一、“磁化”是前提
  所谓“磁化”,就是增加教学的吸引力。罗伯特*特拉费斯说过:“教学是一种独具特色的表演艺术,它区别与其它的表演艺术,这是由于教师与那些观看表演的人的关系所决定的。”体育课表演的技巧性、和谐性和美感愉悦性的特点,就是教师内在的人格显露。教师的表演同演员一样在声、神、行等方面具有艺术修养,向学生展示自己的能力和真实情感,只不过不像演员那样“自我”罢了。我认为学生对体育课缺乏兴趣,与其责怪学生,不如反问自己。要使体育教学有实效,第一要紧的是要把学生的心“磁化”过来,使学生乐学。这样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之间便形成合力,产生“磁化”效应,从而产生师生间的情感共鸣。
  二、“变化”是关键
  所谓“变化”,就是根据教学对象和教学内容的特点,变换教学方法,以求取得最佳的教学效果,也就是我们经常说的,教学有法,教无定法,贵在得法。
  1、把猜谜、讲故事引进体育课。
  目前,体育教学方法基本上是教师讲解动作概念、要领,示范,然后学生随教师进行模仿练习,方法单调,吸引不住学生的兴趣,学生的自觉性和主动性得不到充分的发挥。如果采用提问式教学,可收到良好的效果。针对低年级学生喜欢听故事、猜谜语的特点,我在教《前滚翻》时,出了个谜语让学生猜:“两手用力撑,两脚迅速蹬,团身如球滚,展体似雄鹰。”谜语一出,学生的注意力集中了,积极性调动起来了,这样不仅激发了学生的兴趣,活跃了课堂气氛,而且使学生对所学的东西易学易记,从而达到了寓教于学的目的。因此,教师要根据教学内容设计教法,要有选择性和针对性,常变常新,步步深入,始终吸引学生的学习兴趣,进而把教学过程变成学生想学、乐学的自觉行动。
  2、做一些集中注意力的练习。
  由于学生注意力容易分散,上课时往往是“人到课堂心未到”。特别是每逢星期一上课,这种注意力不集中的情况就更加严重,甚至连队伍都排不好。针对这一情况,我根据教材内容,编一些韵律操,配上音乐或指挥学生做反口令练习、模仿动物动作等各种新颖、有趣的集中注意力的练习,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3、多采用小型竞赛。
  低年级学生争强好胜,热衷于小型竞赛,教学中可以充分利用他们的这一心理特点。如:当学生掌握快速跑动作后,就可以组织他们进行直线接力跑、十字接力跑;单脚跳可演变成跳进去拍人和斗鸡;投掷小垒球可组织学生打坦克、打飞机比赛,由于比赛激烈,学生就能较好地全身心投入。又如:学生甲在走廊上玩,学生乙在其背后打了一下,只见甲猛一转身,拔腿就追,直到甲、乙两人都气喘嘘嘘地趴在地上为止。此种在操场上屡见不鲜的镜头引起我们的思考:为什么学生在学习起跑时反应就不那么快?为什么学生练习耐久跑时就不能那样卖力?其实,学生在玩耍时都显露出其个性心理特征,如果教学过程能适应其个性,能激发其个性倾向性,那么教学效果就会大大的提高。
  三、“感化”是目的
  教学活动中,良好的师生关系具体表现为向师性和向生性。这就是教师和学生之间感情融洽、心理相容、形成愉快和谐的课堂气氛。苏霍姆费斯基说过“教育技巧的全部奥妙就在于如何爱护学生。”教师在教学中,从爱护学生出发才能客观地一视同仁地对待每一个学生。使他们能感受到教师的关心和爱护。特别是对一些“问题学生”,教师只要把全部的爱心献给他们,对他们给予了解、尊重和信任,时刻关注他们的点滴进步,给予肯定和表扬,就能把问题学生转变过来。
  在我所教的班级中有几个“问题学生”,这些学生的特征是:无组织无纪律,学习态度不认真,把老师的批评教育当耳边风。l同学就是其中的一个典型,曾有一段时间经常逃课。班主任到处找他,但一见到班主任就躲,真拿他没办法。在一次课外活动时,我有意的接近他,“l同学,你的灵活性很好,欢迎你加入排球队。”一听这话,他来劲了,开心了。然后我话锋一转,“l同学,李老师可以跟你聊聊吗?我们到那边草地上坐坐好吗?”他点了点头,跟着我来到草地上。“某某,李老师很孤独,很想跟你交个朋友,你能答应我吗?”说完用期待的眼神望着他。“李老师,其实我也很孤单,我们班的同学个个都不愿意跟我玩,而且妈妈又出差了,我很想念她,恨不得跑到她身边去,可是学校又不让,所以我天天逃课。”“你觉得逃课这种行为对吗?还有,同学们为什么不跟你玩?”“不是的,上次我的手受伤的时候,同学们个个都很关心我,对我很好的,可是我的手好了以后,他们就……”就这样不知不觉我们在草地上坐了差不多一个钟头。经过这次的交谈,l同学愿意上体育课了。有一次我走在路上,突然后面有一个人大声的喊:“李老师,我最喜欢你,也最喜欢上体育课。”我回过头一看,原来是l同学。听了这话,我心里甜滋滋的,突然间使我更进一步的体会到一名人民教师是多么的神圣、多么的自豪,更加强了我当好一名人民教师的信念。
其他文献
摘 要:《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指出,动手实际、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本文以“可能性”教学为例,探究了小学合作学习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的实际应用,以供参考。  关键词:目标引领;小组合作;分层达标  中图分类号:G4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9192(2021)05-0023-
期刊
摘 要:为了调动学生学习数学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有效提高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数学能力,教师要重视小学数学实验教学的有效性,引导小学生在数学实验中系统地学习数学知识,形成数学思维,并能够利用数学思维来看待和解决学习和生活中出现的问题。本文论述了笔者对小学实验教学的实践与思考,以供参考。  关键词:小学数学;实验教学;价值追求;自主探究  中图分类号:G420 文献标识码
期刊
在新课程理念下,课堂教学发生了重大转变,已经由以往的“主导主体”发展为今天的“师生交往互动、共同发展”,更多地强调师生之间的相互沟通、相互交流和相互理解。而课堂教学中教师的引导性语言实际上是实现师生交往互动、沟通交流、理解与对话的重要手段,也是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合作交流能力的重要途径。因而,实现课堂教学的有效引导就成为提高新课程下课堂教学有效性的主渠道之一。一节教学环节条理紧凑、引人入胜的好课,教
期刊
词汇教学是比较乏味的。如何有效地教授小学英语词汇,继而激发和保持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是每位英语教师必须研究的重要课题。随着时代的发展、教学的深入,词汇教学当然也要因地因时、因人而异,其教法需要不断地改进或发展。  一、小学英语词汇教学中的存在问题  1、教师孤立教词,讲得过多。  孤立地教词、孤立地讲解,是以往词汇教学中普遍存在的一大弊病。这种教法让教师的讲解占用了过多时间,使学生记忆一堆互不联系
期刊
摘 要:阅读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占据着重要位置,既是培养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重要途径,又是学生学习语文知识、提高遣词造句能力的重要方法。初中语文课外阅读教学要激发学生阅读兴趣、培养学生阅读习惯,使学生运用相应的技巧进行阅读,从而感受到课外阅读蕴含的美。本文将以初中语文课外阅读教学为立足点,探索具体的教学方法。  关键词:初中语文;阅读教学;课外阅读;教学策略  中图分类号:G427
期刊
文言文作为高中语文的重要组成部分,既是教学的重点,也是教学的难点。在目前的高中语文文言文教学中,由于种种原因,出现了一些不尽如人意的问题,如学生死记硬背、生搬硬套、翻译艰涩、语句不通、教学效率低下等等。如何提高文言文的教学水平,已经成为摆在高中语文教师面前的重要课题。笔者现结合自身的教学实践,对这一问题进行了阐述,以期为同行提供参考。  一、文言文的特点与难点  文言是我国古代各种文献资料所使用的
期刊
摘 要:低年级图形与几何教学要把握好《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以下简称《课程标准》)的具体要求,并符合低年级学生思维的特点,重视学生形象思维的培养。具体而言,在教学活动中,教师应在情境导入中激活学生的形象思维;在操作探究中发展学生的形象思维;在巩固应用中提升学生的形象思维。  关键词:形象思维;认识线段;情境创设;操作探究;巩固应用  中图分类号:G427
期刊
摘 要:在素质教育背景下,教学更加侧重于对学生能力的培养,而在数学教学中数学思维能力尤为重要。数学思维能力对学生各方面能力的提升具有非常大的帮助。因此,教师要重视学生数学思维的培养,尤其是在农村小学数学教学中。从农村小学生的实际情况来看,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普遍较差。因此,在农村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要注重对学生数学思维能力的培养,进而有效提升学生的数学思维水平,让校园开满数学智慧之花。  关键词:小
期刊
摘 要:网络是一把“双刃剑”,从积极层面而言,网络加速了信息的传播与流动,提高了人们生活的便捷程度;从消极层面而言,网络中的负面内容对小学生的健康成长产生了巨大的危害。基于此,本文首先分析了网络环境下小学班主任德育面临的挑战,如沉迷游戏、网络暴力、错误观念等,继而探讨了网络环境下小学班主任的德育对策,包括以立德树人为宗旨、以科学用网为关键、以家校合作为保障等。  关键词:网络环境;德育;小学班主任
期刊
小学数学应用题是教学的重点,又是教学的难点。因此在总复习中它至关重要。应用题的系统复习有助于学生理解概念,掌握数量关系,培养和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现就多年来的教学实践,对应用题的复习教学浅淡几点体会。  一、强化基础训练,掌握数量关系  基本的数量关系是指加、减、乘、除法的基本应用,比如:求两个数量相差多少,用减法解答;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百分之几,用除法解答;求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用乘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