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农民增收的关键在于提升农民自身所具备的人力资本,结合建国以来党在农民增收问题上的经验及启示,提出了当前促进农民增收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农民增收; 人力资本; 对策建议
[中图分类号]F304.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1962(2008)22-0028-02
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解决好农业、农村、农民问题,事关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大局,必须始终作为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并进一步提出要“以促进农民增收为核心,发展乡镇企业,壮大县域经济,多渠道转移农民就业。”然而,长期以来。农民增收难一直是各级政府在切实解决“三农”问题、推进新农村建设中亟待解决的首要问题。如何从根本上解决这一问题,是值得我们认真研究的。
一、农民收入增长根本取决于农民自身所具备的人力资本
工业化国家的历史经验和我国的实践都表明,在工业化的进程中。农村中的富余劳动力必然要从农业部门向非农业部门转移,从农村向城镇或城市转移。我国农民已经形成了人数众多、声势浩大的“民工”,他们进城打工的收入和非农收入占农民总收入的比重已经越来越大。
那么,在农村劳动力从农业部门向非农业部门转移的过程中。能够影响并决定着农民就业和收入的关键性因素是什么呢?那就是人力资本。
人力资本理论认为,劳动者的保健、教育和技能的改善可以显著地提高生产率,人力资本是影响收入水平,缩小收入差距的关键因素。从人力资本理论中我们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农村劳动力从农业部门向非农业部门转移,其就业能否顺利,收入能否增长、增长程度如何,这一切,除了制度约束外,其根本就在于农民自身所具备的人力资本,在于农村劳动力接受职业教育和技能培训的程度。
从我国实际情况看也是这样。目前我国有超过13亿的人口,其中9亿在农村,当前农村富余劳动力约为1.5亿人,每年还要产生600-700万人。这些人口必须尽快地由农业部门转向非农业部门。但是,由于农村富余劳动力中的绝大多数文化素质较低,受学历结构和技能结构的限制,他们进城务工所从事的一般都是准入门槛较低,对教育程度、劳动技能要求不高的工作,这些工作的共同特点是工资低、流动性较大、受经济周期影响较大、稳定性差。与此同时,随着经济的发展,社会各方面对劳动力素质的要求越来越高,这使得技能水平较低的体力型进城务工人员,在城市求职和发展变得十分困难,并由此造成新的相对贫困和社会不公,最终影响社会的全面进步。
因此,要加快农村劳动力的转移步伐,解决他们的就业。提高他们的收入,关键在于加强他们的科技文化素质,提升其人力资本。应该说无论是政府还是个人,对农村劳动力进行人力资本投资都是最明智的选择。
二、建国以来党在开发人力资本促进农民增收方面的经验及启示
如何使广大农民脱贫增收,始终是毛泽东考虑中国重大问题的出发点和着眼点。新中国成立后,毛泽东一再强调:“我国有五亿多农业人口,农民的情况如何,对于我国经济的发展和政权的巩固,关系极大。”(《毛泽东著作选读》下册,人民出版社1986年版,第773页)1955年后,毛泽东又从社会实践模式和党的方针政策上对如何使广大农民尽快脱贫增收进行了多方面探索和创新。
毛泽东认为只有社会主义才是广大农民脱贫增收的制度保证,农民中蕴涵着极大的社会主义热情,把他们组织起来走合作化道路,是实现农民脱贫增收的必由之路。在教育、医疗、救济等方面当时也采取了多种具体措施,以提升农民的人力资本,帮助农民脱贫增收,成效十分显著。如毛泽东对农民教育问题极为重视,建国初期全国农村普遍开展扫盲运动,1955年,毛泽东还亲自制定“每人必须认识1500到2000个字”的扫盲标准,事实证明,当年这一系列做法,极大地提高了农民群众科技文化素质,对推动农业生产的发展。对广大农民脱贫增收,积极投身到社会主义建设之中,确实发挥了重要作用。在医疗卫生方面,毛泽东非常关心农村的医疗卫生状况和农民因病致贫的现象,到20世纪70年代末,全国绝大多数地方都办起了县、乡、村三级合作医疗,极大改善了农村的医疗卫生状况,在很大程度上也减少了一部分农民陷入因病致贫的困境。
以邓小平为核心的第二代领导集体,同样高度重视农民脱贫增收的问题。邓小平旗帜鲜明地提出,贫穷不是社会主义。明确提出实现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本质要求,并把共同富裕作为一种执政理念贯彻始终。首先,邓小平尊重农民的首创精神。对农民发起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给予充分肯定和积极支持。事实表明,农村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是深受广大农民欢迎的有效的脱贫增收致富的创新模式,短短几年内广大农民大幅度地提高了家庭收入,从而使1978—1985年成为我国农民脱贫致富效果最为显著的一段时期。(刘冬梅:《中国农村反贫困与政府干预》,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3年第1版,第43页)在此基础上,邓小平热情支持乡镇企业的异军突起,为增加农民收入、实现脱贫致富打下了一定基础。其次,邓小平把发展农村科技教育事业放在非常重要的地位,认为普及农村基础教育是提高农民素质的主要途径,1980年他做出了“全国要在1990年以前基本实现普及初等文化教育”的重大决定。第三,邓小平还提出国家应当从各方面帮助贫困地区,明确我国扶贫工作要突出重点,纠正单纯救济的观点,应集中力量解决十几个连片贫困地区的问题。
以江泽民为核心的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面对我国经济发展新阶段上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针对农民收入增长缓慢,采取了一系列的重要措施,千方百计开辟农民增收的新途径和新领域。其一,积极促进和保护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就业。其二,把发展乡镇企业同发展小城镇结合起来,使他们在增加农民收入方面发挥更大作用。其三,积极探索改革和规范农村税费制度,减轻农民负担。其四,探索建立与我国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的农村社会保障体系。
综上所述,我们可以得到以下几点启示:第一,无论什么时候。只要正确认识开发农民人力资本问题的重要性并制定相应的政策,就能保证中国共产党在农村顺利开展各项工作,反之,党在农业方面的各项工作就会受到影响。第二,要重视农民的实际利益。农民的合法利益得到了保护,农民的收入得到了增加,农民的积极性得到了调动;农业生产和农民的各项工作就能得到快速发展。第三,要充分尊重农民的主体地位,保护农民的积极性和首创精神。第四,在开发农民人力资本和促进农民增收方面要不断创新,与时俱进。
三、把提升人力资本作为农民增收的治本之策
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高度重视农民增收问题,提出“没有农民的小康就没有全国人民的小康”,大力推行农村税费改革,于2006年废止了农业税,2007年全国农村免除了义务教育学杂费,同时加大对农民补贴方式的改革,使农民群众真正得到实惠,在此基础上开发农民人力资本的各项活动都取得了丰硕成果。
目前,各地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的形式多种多样,有许多经验值得互相学习和借鉴,为更好地进行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提出如下对策建议:
第一,继续加大政府公共财政支持力度,形成多元化投资机制。一是政府要继续加大对转移培训的投资力度,用于补贴个人、改善培训条件、增加必要的培训设施,对特别紧缺的工种和专业的培训,政府要予以重点扶持,采用政府购买教育培训成果的方式支持培训。二是设立“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专项基金”,用于鼓励支持开展农村劳动力的职业培训工作。还可以根据国外针对移民培训扶持的政策经验。建立脱产农民工的生活补助基金,以切实解决农民工参加教育培训的后顾之忧。
第二,对培训机构进行合理分工、统筹安排,建立科学完善的培训机构体系。不仅要形成市、区县、乡镇、村(居)4级培训机构网络,而且还要进行合理分工,有的搞研发,有的做实际工作,做到各级培训机构充分发挥自身优势,各司其职,各负其责。
第三,统筹城乡农民工培训,逐步推行学分制,实行弹性学制,探索建立跨校选修、学分互认的制度。这样方便农民工实行半工半读、工学交替、分阶段完成学业。
第四,为解决技能人才紧缺的现象,应大张旗鼓地宣传技能人才的重要性,形成全社会重视技能人才、重视技术工人的社会氛围,营造有利于技能人才培养与使用以及职业技能教育发展的良好环境。
(作者单位:首都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教育学院)
责任编辑 余 岩
[关键词]农民增收; 人力资本; 对策建议
[中图分类号]F304.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1962(2008)22-0028-02
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解决好农业、农村、农民问题,事关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大局,必须始终作为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并进一步提出要“以促进农民增收为核心,发展乡镇企业,壮大县域经济,多渠道转移农民就业。”然而,长期以来。农民增收难一直是各级政府在切实解决“三农”问题、推进新农村建设中亟待解决的首要问题。如何从根本上解决这一问题,是值得我们认真研究的。
一、农民收入增长根本取决于农民自身所具备的人力资本
工业化国家的历史经验和我国的实践都表明,在工业化的进程中。农村中的富余劳动力必然要从农业部门向非农业部门转移,从农村向城镇或城市转移。我国农民已经形成了人数众多、声势浩大的“民工”,他们进城打工的收入和非农收入占农民总收入的比重已经越来越大。
那么,在农村劳动力从农业部门向非农业部门转移的过程中。能够影响并决定着农民就业和收入的关键性因素是什么呢?那就是人力资本。
人力资本理论认为,劳动者的保健、教育和技能的改善可以显著地提高生产率,人力资本是影响收入水平,缩小收入差距的关键因素。从人力资本理论中我们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农村劳动力从农业部门向非农业部门转移,其就业能否顺利,收入能否增长、增长程度如何,这一切,除了制度约束外,其根本就在于农民自身所具备的人力资本,在于农村劳动力接受职业教育和技能培训的程度。
从我国实际情况看也是这样。目前我国有超过13亿的人口,其中9亿在农村,当前农村富余劳动力约为1.5亿人,每年还要产生600-700万人。这些人口必须尽快地由农业部门转向非农业部门。但是,由于农村富余劳动力中的绝大多数文化素质较低,受学历结构和技能结构的限制,他们进城务工所从事的一般都是准入门槛较低,对教育程度、劳动技能要求不高的工作,这些工作的共同特点是工资低、流动性较大、受经济周期影响较大、稳定性差。与此同时,随着经济的发展,社会各方面对劳动力素质的要求越来越高,这使得技能水平较低的体力型进城务工人员,在城市求职和发展变得十分困难,并由此造成新的相对贫困和社会不公,最终影响社会的全面进步。
因此,要加快农村劳动力的转移步伐,解决他们的就业。提高他们的收入,关键在于加强他们的科技文化素质,提升其人力资本。应该说无论是政府还是个人,对农村劳动力进行人力资本投资都是最明智的选择。
二、建国以来党在开发人力资本促进农民增收方面的经验及启示
如何使广大农民脱贫增收,始终是毛泽东考虑中国重大问题的出发点和着眼点。新中国成立后,毛泽东一再强调:“我国有五亿多农业人口,农民的情况如何,对于我国经济的发展和政权的巩固,关系极大。”(《毛泽东著作选读》下册,人民出版社1986年版,第773页)1955年后,毛泽东又从社会实践模式和党的方针政策上对如何使广大农民尽快脱贫增收进行了多方面探索和创新。
毛泽东认为只有社会主义才是广大农民脱贫增收的制度保证,农民中蕴涵着极大的社会主义热情,把他们组织起来走合作化道路,是实现农民脱贫增收的必由之路。在教育、医疗、救济等方面当时也采取了多种具体措施,以提升农民的人力资本,帮助农民脱贫增收,成效十分显著。如毛泽东对农民教育问题极为重视,建国初期全国农村普遍开展扫盲运动,1955年,毛泽东还亲自制定“每人必须认识1500到2000个字”的扫盲标准,事实证明,当年这一系列做法,极大地提高了农民群众科技文化素质,对推动农业生产的发展。对广大农民脱贫增收,积极投身到社会主义建设之中,确实发挥了重要作用。在医疗卫生方面,毛泽东非常关心农村的医疗卫生状况和农民因病致贫的现象,到20世纪70年代末,全国绝大多数地方都办起了县、乡、村三级合作医疗,极大改善了农村的医疗卫生状况,在很大程度上也减少了一部分农民陷入因病致贫的困境。
以邓小平为核心的第二代领导集体,同样高度重视农民脱贫增收的问题。邓小平旗帜鲜明地提出,贫穷不是社会主义。明确提出实现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本质要求,并把共同富裕作为一种执政理念贯彻始终。首先,邓小平尊重农民的首创精神。对农民发起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给予充分肯定和积极支持。事实表明,农村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是深受广大农民欢迎的有效的脱贫增收致富的创新模式,短短几年内广大农民大幅度地提高了家庭收入,从而使1978—1985年成为我国农民脱贫致富效果最为显著的一段时期。(刘冬梅:《中国农村反贫困与政府干预》,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3年第1版,第43页)在此基础上,邓小平热情支持乡镇企业的异军突起,为增加农民收入、实现脱贫致富打下了一定基础。其次,邓小平把发展农村科技教育事业放在非常重要的地位,认为普及农村基础教育是提高农民素质的主要途径,1980年他做出了“全国要在1990年以前基本实现普及初等文化教育”的重大决定。第三,邓小平还提出国家应当从各方面帮助贫困地区,明确我国扶贫工作要突出重点,纠正单纯救济的观点,应集中力量解决十几个连片贫困地区的问题。
以江泽民为核心的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面对我国经济发展新阶段上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针对农民收入增长缓慢,采取了一系列的重要措施,千方百计开辟农民增收的新途径和新领域。其一,积极促进和保护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就业。其二,把发展乡镇企业同发展小城镇结合起来,使他们在增加农民收入方面发挥更大作用。其三,积极探索改革和规范农村税费制度,减轻农民负担。其四,探索建立与我国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的农村社会保障体系。
综上所述,我们可以得到以下几点启示:第一,无论什么时候。只要正确认识开发农民人力资本问题的重要性并制定相应的政策,就能保证中国共产党在农村顺利开展各项工作,反之,党在农业方面的各项工作就会受到影响。第二,要重视农民的实际利益。农民的合法利益得到了保护,农民的收入得到了增加,农民的积极性得到了调动;农业生产和农民的各项工作就能得到快速发展。第三,要充分尊重农民的主体地位,保护农民的积极性和首创精神。第四,在开发农民人力资本和促进农民增收方面要不断创新,与时俱进。
三、把提升人力资本作为农民增收的治本之策
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高度重视农民增收问题,提出“没有农民的小康就没有全国人民的小康”,大力推行农村税费改革,于2006年废止了农业税,2007年全国农村免除了义务教育学杂费,同时加大对农民补贴方式的改革,使农民群众真正得到实惠,在此基础上开发农民人力资本的各项活动都取得了丰硕成果。
目前,各地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的形式多种多样,有许多经验值得互相学习和借鉴,为更好地进行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提出如下对策建议:
第一,继续加大政府公共财政支持力度,形成多元化投资机制。一是政府要继续加大对转移培训的投资力度,用于补贴个人、改善培训条件、增加必要的培训设施,对特别紧缺的工种和专业的培训,政府要予以重点扶持,采用政府购买教育培训成果的方式支持培训。二是设立“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专项基金”,用于鼓励支持开展农村劳动力的职业培训工作。还可以根据国外针对移民培训扶持的政策经验。建立脱产农民工的生活补助基金,以切实解决农民工参加教育培训的后顾之忧。
第二,对培训机构进行合理分工、统筹安排,建立科学完善的培训机构体系。不仅要形成市、区县、乡镇、村(居)4级培训机构网络,而且还要进行合理分工,有的搞研发,有的做实际工作,做到各级培训机构充分发挥自身优势,各司其职,各负其责。
第三,统筹城乡农民工培训,逐步推行学分制,实行弹性学制,探索建立跨校选修、学分互认的制度。这样方便农民工实行半工半读、工学交替、分阶段完成学业。
第四,为解决技能人才紧缺的现象,应大张旗鼓地宣传技能人才的重要性,形成全社会重视技能人才、重视技术工人的社会氛围,营造有利于技能人才培养与使用以及职业技能教育发展的良好环境。
(作者单位:首都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教育学院)
责任编辑 余 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