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饮水安全事关重大,进行农村饮水现状调查可以查清区域内农村饮水现状,饮水不安全人口的数量、分布、饮水不安全类型,为确定农村饮水不安全人口提供基础数据,为解决农村饮水不安全问题提供技术支撑。本文通过对师宗县农村饮水现状进行调查,分析了饮水现状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解决师宗县农村饮水安全问题的具体措施。
关键词:师宗;农村饮水;调查;评价
中图分类号:S-3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0118(2010)-06-0055-02
世界各国和一些国际组织对影响到人的健康甚至生命的饮水安全问题非常重视。据世界卫生组织(WHO)统计,全球80%的疾病与直接饮用不清洁的饮用水有关,截止2004年底全球范围内仍有1l亿人口得不到安全的饮水,26亿人缺基本的卫生条件[1]。欧盟组织对各成员国饮用水水源地进行取样分析,发布了饮水水质的综合报告,报告综述了欧洲饮水水质改善的水平[2] 。美国国会1974年通过了安全饮用水法,并于1986年和1996年,先后两次修改安全饮用水法.该法授权美国环保署建立基于保证人体健康的国家饮用水标准.以防止饮用水中自然和人为的污染,同时要求美国环保署、各州和供水系统互相协作、共同努力.以确保饮用水符合上述标准[3]。我国对饮水安全问题也高度重视, “十五”期间制定并实施了“农村饮水解困”、 “农村饮水安全应急规划”等计划,解决了5600多万农村人口的饮水问题及1100多万人的农村饮水安全问题,取得了较大的成效[4]。
进行农村饮水现状调查可以摸清区域内农村饮水现状,饮水不安全人口的数量、分布、饮水不安全类型,为确定农村饮水不安全人口提供基础数据,为解决农村饮水不安全问题提供技术支撑。
一、师宗县农村供水和饮水概况
目前师宗县共建成集中式供水工程188处,受益人口11.02万人,其中:取用地表水类人口9.68万人,取用地下水人口1.34万人。
分散式供水人口23.30万人,其中饮用井水人口5.52万人,引泉供水人口1.45万人,集雨供水人口3.48万人,无设施人口12.86万人。量大面广的无设施人口大多分布在经济落后,水源条件差的地方,其饮用水存在着细菌学指标严重超标、缺水特别严重、用水极不方便以及水源保证率不达标等单一或综合问题。
二、调查内容
(一)摸清全县农村饮水状况和供水基本情况,掌握和了解全县农村饮水现状,掌握农村人口饮水安全的普及程度,农村自来水普及情况及人均日生活用水量。
(二)主要调查了解全县农村饮水不安全人数、范围、问题的类型及其成因和危害。根据师宗县农村饮水的现状,重点摸清饮用未经处理的Ⅳ类及超Ⅳ类地表水、细菌学指标超标严重未经处理的地表水、其他水质超标等三类不安全水的人口及其分布,以及无供水设施和取水极不方便的人口,还有经常发生季节性缺水的人口及其分布。
(三)了解全县农民对解决饮水不安全问题的看法、积极性和真实意愿,摸清农村饮水工程建设和管理的经验及存在的主要问题。
三、调查结果
经过从村到乡到县深入调查,统计汇总后得出的各种不安全类型及人数,全县饮水安全和基本安全人口为26.56万人,占总人口的67%,其中:自来水受益农村人口12.47万人,占农村总人口的36%。全县还有农村饮水不安全人口13.04万人,占农村总人口的38%。其中:4.19万饮用未经处理的IV类及超IV类地表水、污染严重未经处理的地下水及其他饮水水质超标问题,3.99万人水源保证率不达标,4.41万人用水方便程度不达标,0.45万人水量不达标。
农村学校:农村学校饮用水不安全人口为8177人,占农村总人口的2.37%。其中:1826人饮用未经处理的IV类及超IV类地表水、污染严重未经处理的地下水及其他饮水水质超标问题,6351人方便程度、水源保证率、水量不达标。
农林场:农林场饮用水不安全人口为631人,用水方便程度不达标85人,水源保证率不达标546人。
根据调查的水质资料,按地表水和地下水两种类型及河流水系分布,全县水质状况主要有5个方面的问题。
一是属地表水的境内河流,除子午河、雨柱河、瓦鲁河外,其他河流水源水质大多只存在细菌学指标超标问题。子午河、雨柱河、瓦鲁河因污染较为严重,水质存在硫酸盐、砷、锰及细菌学指标等超标问题。发源于师宗县境内的其他河流,因沿河两岸工业欠发达,工业项目极少,污染不大,水质作简单消毒杀菌处理后,可作为人畜饮水使用。
二是属地表水的泉水、箐沟水,水质较好。全县的集中式供水和引泉供水工程大多以此作为水源,以五龙、高良、龙庆三个民族乡的农村供水较为典型,龙庆、彩云、竹基的集镇集中式供水也是用此类水源,此类水源是解决农村饮水的首选水源。
三是属地表水的水库水,水质一般较好。全县有部分地方的饮水水源为水库水,通过常规杀菌处理就可直接饮用。但同属地表水的大部分坝塘水,因补给水不足,库区腐殖物多,加之人畜活动影响大,其水质一般都很差,为Ⅳ类及超Ⅳ类水。
四是属地表水的煤矿工业区的水源水质较差。师宗县以雄壁镇为重点的煤工业区,受原煤中所含的氟化物、硫化物等有害物的先天污染,水质存在氟化物、硫酸盐、总硬度、锰等严重超标,未经特殊处理不能作为饮用水。
五是县境内的地下水,一般水质较好。师宗县葵山、丹凤、竹基、彩云的部分农村集中供水都使用此类地下水。此类水源水质是理想的饮水水源。
四、 师宗县农村饮水不安全问题分析
我县的农村饮水存在资源性、工程性和水质性缺水问题并存,无设施饮水人口多,饮水水量和水质没有保证。部分区域、地段水污染严重。
(一)饮用水水质超标问题
造成这些饮水水质不安全问题的因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一些地方矿区、矿带的自然分布,致使区域内水源先天含有的氟、铁、锰等超标,当地群众饮用水中微量元素过多或严重缺乏而引起的地方性非传染性疾病。
2、大量农药、化肥的使用使水体污染严重。我县为传统农业县,人们一味地在追求农作物高产量、不发生病虫害,从而无节制地使用化肥,农药,杀虫剂,使水源周边的水体严重污染,致使饮水水质超标。
3、大部份农村周围的坑塘、池窖、井等地表水或浅层地下水的水源周围无保护措施,存在人畜活动、农村厕所以及生产生活污水造成的水源污染,细菌学指标超标问题在大部分地方都不同程度存在。
4、农村供水设施简陋,除8个乡镇8个自来水厂有常规水处理设施外,其余的都只是简易处理或无水处理设施,只是水龙头入户或集中供水村,暂时解决了饮水困难问题,但饮水不安全问题依然存在。
5、工业发展虽然带动了地方经济的短时间内增长,但滞后的环境保护意识使得工业所产生的废水、废渣使农村饮用水质水源受到污染,也是农村饮水不安全问题产生的因素之一。
(二)水量不达标、水源保证率不达标、用水方便程度等方面的缺水问题
师宗县多年平均降雨量为1127毫米,且降雨时空分布不均,大部分水量集中在汛期随洪水流失,特别是部分乡镇,地处山区及半山区,地形复杂,河网分布稀疏,无就近水源,地质属岩溶地区,地面存不住水,地下水贫乏,且开采难度大,加上山高谷深,水土流失严重,水源涵养能力极度减退,致使以上山区及半山区季节性缺水相当明显,水源保证率远远低于90%,用水量低于农村饮水基本安全保障的35L/人.d,每年都会出现季节性“水荒”,部分群众长达三个月要外出找水、背水,更有甚者,每年为了使山区人民在干旱的季节能有水饮用,派消防车从坝区运水以解决山区无饮水之困难。总体来说,一是由于自然地理条件限制,取水点距离大多在1500米以上,人力取水即使走平坦的大路也要25分钟左右;二是就近根本找不到充足水源,只能暂时利用不稳定的有限水源(如地表径流水)缓解饮水困难,每年的3、4月就会枯竭;三是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口的增长及商业、服务业等的发展,供水矛盾日益突出。
(三)农村饮水安全技术方面的问题
农村饮水安全技术方面的问题,主要是:
1、缺乏总体规划。目前我县还没有完整的水系规划,缺乏对全县水资源进行统一管理、合理开发的科学依据。
2、解决方案不合理。全县已建的管引工程,有的地方盲目追求吃自来水,明知水源水量不足,却硬性兴建管引工程,建成之日就不能正常使用,导致工程毁坏,投资流失,若用建水窖的办法和技术方案就能彻底解决问题。
3、新技术、新工艺和新材料推广慢。一些国内外先进技术未能及时得到人们的认可和使用。我县已建工程中,有的对新技术接受积极性不高,一味地只用老套路,造成工程质量低下和投资浪费。
四、解决农村饮水安全问题的对策
(一)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建设要本着因地制宜的原则,根据不同的地形、饮水安全类别,采取合理的工程技术措施。坚持可持续发展战略,使农民可持续获得安全饮用水。
(二)据工程类型和规模,按照有利于群众使用,有利于发挥工程效益,有利于农村经济发展的原则,明确工程产权和管理方式,精心管护,确保工程可持续利用。
(三)农村饮水安全工程是农村小型基础设施,投资量较大,回收期长,收益低,因此,人畜饮水工程投资应广辟渠道,扩大人饮水利专项投资。
参考文献:
[1]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 and UNICEF 2006.MDG Drinking Water and Sanitation Target:The Urban and Rural Challenge of the Decade,MDG Assessment Report,2006.
[2]Ir Adriana D Hulsmann.Synthesis Report on the Quality of Drinking Water in the European Union Period 1996—1998(Directives 80/778/EEC and 91/692/EEC),2002.
[3]刘曼明.美国安全饮用水法简介.海河水利,2002,(4):68-69.
[4]杨龙,贺光华.农村饮水安全问题.水利规划与设计.2006,(3):l-3.
关键词:师宗;农村饮水;调查;评价
中图分类号:S-3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0118(2010)-06-0055-02
世界各国和一些国际组织对影响到人的健康甚至生命的饮水安全问题非常重视。据世界卫生组织(WHO)统计,全球80%的疾病与直接饮用不清洁的饮用水有关,截止2004年底全球范围内仍有1l亿人口得不到安全的饮水,26亿人缺基本的卫生条件[1]。欧盟组织对各成员国饮用水水源地进行取样分析,发布了饮水水质的综合报告,报告综述了欧洲饮水水质改善的水平[2] 。美国国会1974年通过了安全饮用水法,并于1986年和1996年,先后两次修改安全饮用水法.该法授权美国环保署建立基于保证人体健康的国家饮用水标准.以防止饮用水中自然和人为的污染,同时要求美国环保署、各州和供水系统互相协作、共同努力.以确保饮用水符合上述标准[3]。我国对饮水安全问题也高度重视, “十五”期间制定并实施了“农村饮水解困”、 “农村饮水安全应急规划”等计划,解决了5600多万农村人口的饮水问题及1100多万人的农村饮水安全问题,取得了较大的成效[4]。
进行农村饮水现状调查可以摸清区域内农村饮水现状,饮水不安全人口的数量、分布、饮水不安全类型,为确定农村饮水不安全人口提供基础数据,为解决农村饮水不安全问题提供技术支撑。
一、师宗县农村供水和饮水概况
目前师宗县共建成集中式供水工程188处,受益人口11.02万人,其中:取用地表水类人口9.68万人,取用地下水人口1.34万人。
分散式供水人口23.30万人,其中饮用井水人口5.52万人,引泉供水人口1.45万人,集雨供水人口3.48万人,无设施人口12.86万人。量大面广的无设施人口大多分布在经济落后,水源条件差的地方,其饮用水存在着细菌学指标严重超标、缺水特别严重、用水极不方便以及水源保证率不达标等单一或综合问题。
二、调查内容
(一)摸清全县农村饮水状况和供水基本情况,掌握和了解全县农村饮水现状,掌握农村人口饮水安全的普及程度,农村自来水普及情况及人均日生活用水量。
(二)主要调查了解全县农村饮水不安全人数、范围、问题的类型及其成因和危害。根据师宗县农村饮水的现状,重点摸清饮用未经处理的Ⅳ类及超Ⅳ类地表水、细菌学指标超标严重未经处理的地表水、其他水质超标等三类不安全水的人口及其分布,以及无供水设施和取水极不方便的人口,还有经常发生季节性缺水的人口及其分布。
(三)了解全县农民对解决饮水不安全问题的看法、积极性和真实意愿,摸清农村饮水工程建设和管理的经验及存在的主要问题。
三、调查结果
经过从村到乡到县深入调查,统计汇总后得出的各种不安全类型及人数,全县饮水安全和基本安全人口为26.56万人,占总人口的67%,其中:自来水受益农村人口12.47万人,占农村总人口的36%。全县还有农村饮水不安全人口13.04万人,占农村总人口的38%。其中:4.19万饮用未经处理的IV类及超IV类地表水、污染严重未经处理的地下水及其他饮水水质超标问题,3.99万人水源保证率不达标,4.41万人用水方便程度不达标,0.45万人水量不达标。
农村学校:农村学校饮用水不安全人口为8177人,占农村总人口的2.37%。其中:1826人饮用未经处理的IV类及超IV类地表水、污染严重未经处理的地下水及其他饮水水质超标问题,6351人方便程度、水源保证率、水量不达标。
农林场:农林场饮用水不安全人口为631人,用水方便程度不达标85人,水源保证率不达标546人。
根据调查的水质资料,按地表水和地下水两种类型及河流水系分布,全县水质状况主要有5个方面的问题。
一是属地表水的境内河流,除子午河、雨柱河、瓦鲁河外,其他河流水源水质大多只存在细菌学指标超标问题。子午河、雨柱河、瓦鲁河因污染较为严重,水质存在硫酸盐、砷、锰及细菌学指标等超标问题。发源于师宗县境内的其他河流,因沿河两岸工业欠发达,工业项目极少,污染不大,水质作简单消毒杀菌处理后,可作为人畜饮水使用。
二是属地表水的泉水、箐沟水,水质较好。全县的集中式供水和引泉供水工程大多以此作为水源,以五龙、高良、龙庆三个民族乡的农村供水较为典型,龙庆、彩云、竹基的集镇集中式供水也是用此类水源,此类水源是解决农村饮水的首选水源。
三是属地表水的水库水,水质一般较好。全县有部分地方的饮水水源为水库水,通过常规杀菌处理就可直接饮用。但同属地表水的大部分坝塘水,因补给水不足,库区腐殖物多,加之人畜活动影响大,其水质一般都很差,为Ⅳ类及超Ⅳ类水。
四是属地表水的煤矿工业区的水源水质较差。师宗县以雄壁镇为重点的煤工业区,受原煤中所含的氟化物、硫化物等有害物的先天污染,水质存在氟化物、硫酸盐、总硬度、锰等严重超标,未经特殊处理不能作为饮用水。
五是县境内的地下水,一般水质较好。师宗县葵山、丹凤、竹基、彩云的部分农村集中供水都使用此类地下水。此类水源水质是理想的饮水水源。
四、 师宗县农村饮水不安全问题分析
我县的农村饮水存在资源性、工程性和水质性缺水问题并存,无设施饮水人口多,饮水水量和水质没有保证。部分区域、地段水污染严重。
(一)饮用水水质超标问题
造成这些饮水水质不安全问题的因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一些地方矿区、矿带的自然分布,致使区域内水源先天含有的氟、铁、锰等超标,当地群众饮用水中微量元素过多或严重缺乏而引起的地方性非传染性疾病。
2、大量农药、化肥的使用使水体污染严重。我县为传统农业县,人们一味地在追求农作物高产量、不发生病虫害,从而无节制地使用化肥,农药,杀虫剂,使水源周边的水体严重污染,致使饮水水质超标。
3、大部份农村周围的坑塘、池窖、井等地表水或浅层地下水的水源周围无保护措施,存在人畜活动、农村厕所以及生产生活污水造成的水源污染,细菌学指标超标问题在大部分地方都不同程度存在。
4、农村供水设施简陋,除8个乡镇8个自来水厂有常规水处理设施外,其余的都只是简易处理或无水处理设施,只是水龙头入户或集中供水村,暂时解决了饮水困难问题,但饮水不安全问题依然存在。
5、工业发展虽然带动了地方经济的短时间内增长,但滞后的环境保护意识使得工业所产生的废水、废渣使农村饮用水质水源受到污染,也是农村饮水不安全问题产生的因素之一。
(二)水量不达标、水源保证率不达标、用水方便程度等方面的缺水问题
师宗县多年平均降雨量为1127毫米,且降雨时空分布不均,大部分水量集中在汛期随洪水流失,特别是部分乡镇,地处山区及半山区,地形复杂,河网分布稀疏,无就近水源,地质属岩溶地区,地面存不住水,地下水贫乏,且开采难度大,加上山高谷深,水土流失严重,水源涵养能力极度减退,致使以上山区及半山区季节性缺水相当明显,水源保证率远远低于90%,用水量低于农村饮水基本安全保障的35L/人.d,每年都会出现季节性“水荒”,部分群众长达三个月要外出找水、背水,更有甚者,每年为了使山区人民在干旱的季节能有水饮用,派消防车从坝区运水以解决山区无饮水之困难。总体来说,一是由于自然地理条件限制,取水点距离大多在1500米以上,人力取水即使走平坦的大路也要25分钟左右;二是就近根本找不到充足水源,只能暂时利用不稳定的有限水源(如地表径流水)缓解饮水困难,每年的3、4月就会枯竭;三是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口的增长及商业、服务业等的发展,供水矛盾日益突出。
(三)农村饮水安全技术方面的问题
农村饮水安全技术方面的问题,主要是:
1、缺乏总体规划。目前我县还没有完整的水系规划,缺乏对全县水资源进行统一管理、合理开发的科学依据。
2、解决方案不合理。全县已建的管引工程,有的地方盲目追求吃自来水,明知水源水量不足,却硬性兴建管引工程,建成之日就不能正常使用,导致工程毁坏,投资流失,若用建水窖的办法和技术方案就能彻底解决问题。
3、新技术、新工艺和新材料推广慢。一些国内外先进技术未能及时得到人们的认可和使用。我县已建工程中,有的对新技术接受积极性不高,一味地只用老套路,造成工程质量低下和投资浪费。
四、解决农村饮水安全问题的对策
(一)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建设要本着因地制宜的原则,根据不同的地形、饮水安全类别,采取合理的工程技术措施。坚持可持续发展战略,使农民可持续获得安全饮用水。
(二)据工程类型和规模,按照有利于群众使用,有利于发挥工程效益,有利于农村经济发展的原则,明确工程产权和管理方式,精心管护,确保工程可持续利用。
(三)农村饮水安全工程是农村小型基础设施,投资量较大,回收期长,收益低,因此,人畜饮水工程投资应广辟渠道,扩大人饮水利专项投资。
参考文献:
[1]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 and UNICEF 2006.MDG Drinking Water and Sanitation Target:The Urban and Rural Challenge of the Decade,MDG Assessment Report,2006.
[2]Ir Adriana D Hulsmann.Synthesis Report on the Quality of Drinking Water in the European Union Period 1996—1998(Directives 80/778/EEC and 91/692/EEC),2002.
[3]刘曼明.美国安全饮用水法简介.海河水利,2002,(4):68-69.
[4]杨龙,贺光华.农村饮水安全问题.水利规划与设计.2006,(3):l-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