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河下游水环境与社会经济关系探讨

来源 :人民黄河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jb200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作为“四渎之宗”,黄河既是母亲河,孕育了华夏文明,推动了沿岸社会经济的发展;黄河又是灾害河,两千多年来下游河道的频繁水患导致百姓流离失所、经济凋敝。人类在适应黄河生态环境的进程中不断做出改变,又在改变中深化认识和完善自我,二者间是一种对立统一的关系。系统研究人与黄河的关系,对推进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国家战略具有借鉴意义。《明清时期黄河水患与下游地区城市变迁研究》一书从黄河水患入手,以城市变迁为主线,通过对黄河水文与水患、黄河水患与城市形态变迁、城市经济与社会变迁等问题的探讨,系统分析了黄河水患与下游社会经济间的关系。
  通过该书的具体事例分析可知,历史上黄河水患频发,是自然和人为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水利兴盛和衰败是人为因素中的重要环节,而在自然因素中,气候起到决定性作用。历史上气候变迁影响了中下游水量、沙量,季风气候导致降水量和干湿状况的显著季节性差异,雨量时空分布不均衡造成水患频发。而黄河水患对于人类社会的影响是多方面且连锁性的。自然和社会生态系统需在一定承载阈值内才能保持稳态,若超出阈值,原有平衡将被破坏。持续的水患必然导致社会生态发生巨大变化,其中农业领域所受影响最为显著。明清时期频发的水患淹没了农田,导致地形改变、河湖淤塞、土地沙化和盐碱化加重,使原有灌溉工程大多淤塞失去了灌溉便利,湖泽及河流淤浅,排水系统陷入混乱。黄泛区大片土地变成沙荒地、淤地和盐碱地,诱发旱、蝗等次生灾害。在水患冲击下,农业劳动力大为减少,政府动用大量资金治河消耗了本该用于农业生产的财力。最终农业生产无法开展,导致农业经济恢复渺茫。没有了农业支撑,手工业和商业随之萎缩。水运功能因水患丧失,失去了原有发展条件和保障的城镇经济辉煌不再,进而引发文化习俗的转变。一方面,黄泛区大量迁出人口依然保留着原有文化生态和思维方式,对迁入地风俗习惯无疑会产生较大影响。另一方面,黄泛区内民众的文化习俗变化呈现被动性、沉重性和多面性的特点,日常营生、饮食起居、出游赏玩等无不与水患休戚相关,民众变得好斗、尚武,且更加消极厌世,社会矛盾凸显,只能通过河神崇拜让恐惧心理得到安慰。总之,“水利不修,河患频仍,旱灾屡至,丰歉不常,生计日啬,贫者不谋朝夕,富者亦鲜巨资,然多安土重迁,纵凶荒亦少去其乡者”,这句古语精准概括了水利—河患—社会经济—文化风俗间的因果联系。
  面对恶化的环境条件,黄河下游民众也非完全消极对待,而是充分利用有限的技术手段积极应对。在生产上,或修筑水利工程或推广种植冬小麦避开夏秋水患多发期,或种植能适应黄泛区环境的棉花和甘薯,一定程度上弥补了土地利用不足,带来了农业经济新增长点。在生活上,或选用成本低的草房降低水患损失,或在盐碱地区利用混合麦秸草、麦穰的泥土层层夯实墙体防止盐分上浸,或设计建造“台房”抵御洪水冲击。社会层面则呈现各界广泛参与救助的局面,既有官方为主导,又有地方士绅参与配合,既有备灾仓储建设,又有其他灵活措施。但应对措施不当也会带来负面影响,如为防御洪水而盲目砍伐树木,森林被破坏,自然生态逐渐恶化,土地失去了屏障,狂風一起飞沙蔽天,农业生产衰退,削弱了社会可持续发展的经济基础,失去了发展的内源动力。
  以史为鉴,今后要想将黄河对社会经济的负面影响最小化,必须坚持黄河流域综合治理与开发,处理好保护与发展的矛盾,兼顾沿黄九省区协调发展。推进上中游地区水土保持工作,做好流域内生态环境保护、水安全保障等专项规划以及防洪防灾体系建设,完善气候对全流域影响的研判机制。沿线地区应尽快完善农业现代化水利联动机制,构建特色可持续农业产业体系。同时应充分认识到实现黄河文化的创新性转化与创造性发展,是落实保护与弘扬黄河文化、讲好黄河故事、提升文化软实力功能的关键。在理清黄河文化发展规律和明确黄河文化体系基础上,深入推进文化产业和文旅融合是实现该目标的关键。通过深挖沿黄文化资源,建设沿黄景区,开发地域特色鲜明、文化底蕴深厚的精品文化旅游产品等,充分展现黄河文化的魅力,带动文旅产业持续健康发展,以文化熏陶逐步引导民众转变行为习惯,积极投身到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进程中。
  基金项目:河南省高等教育教学改革研究与实践项目“黄河文化多维度融入高校课程体系育人模式教学探索与实践研究”(2019SJGLX289);河南省高校青年骨干教师培养计划项目“基于区块链的黄河生态文化遗产保护利用与产业发展研究”(2020GGJS102)
  作者简介:陈超(1984—),男,河南平顶山人,河南农业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博士后,华北水利水电大学人文艺术教育中心副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研究方向为黄河文化、文旅融合
其他文献
21世纪是数字化信息时代,计算机、网络技术成为各行各业发展都在使用的辅助工具,计算机和网络也不断融入人们的生活、工作和学习中,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同样,计算机技术、互联网等相关应用也在水利工程建设管理中得到广泛应用。对于水利工程来说,影响其运行安全与效益发挥的因素主要是水利工程建设施工质量,如何加强水利工程建设过程的有效监管是水利工程建设及工程运行安全的重要保证。水利工程是复杂的系
期刊
摘 要:为研究戽流消能时戽面脉动压强特征及变化情况,结合实际工程,建立1∶60物理模型,应用DJ800多功能采集系统,对自由戽流、附着戽流、临界戽流及稳定戽流流态时戽面脉动压强进行观测。对戽面脉动强度特征、概率密度特征及频谱特性等参数进行统计,结果表明:戽流流态发生变化时戽面脉动压强随之发生变化,在泄流平顺的条件下,戽面脉动压强由大到小依次为稳定戽流>临界戽流>附着戽流≈自由戽流。戽面脉动压强概率
期刊
摘 要:为缓解水资源供需矛盾与水资源压力,评价矿井水开发利用现状,挖掘其潜力,是开展矿井水资源化利用的重要工作。梳理总结矿井水资源利用及相关概念与内涵,指出矿井水资源可利用量是开发利用能力的函数,对应开发利用能力的矿井水资源可划分为可利用量和不可利用量两部分。采用极限分析理论,推理辨析矿井水现状利用量、理论利用量及潜力等概念和定量关系,完善和统一了矿井水资源利用的概念体系和评价方法。以石圪台矿区为
期刊
摘 要:我国水库总量较大,病险水库较多,其运行期的溃坝与非溃坝风险分析与处置是水库运行管理的关键技术。针对病险库坝材料老化特性,提出了基于随机有限元法的重力坝可靠度计算分析方法。以HYT電站为例,对左岸非溢流坝段抗滑稳定和坝体强度可靠指标进行了计算分析;并考虑了材料参数随运行时间的变化,进而对运行期的可靠度时程变化规律进行了分析。结果显示,校核洪水位工况层面抗滑稳定可靠指标和坝顶浆砌石部分单轴拉伸
期刊
摘 要:闸门漏水一直缺乏科学有效的检测方法,无法及时准确地发现问题,从而导致闸门运行中产生各类安全隐患。针对闸门止水性能检测问题,基于涡流传感技术研制了一种简单易用的闸门止水检测装置,采用灵敏度高、计量精确的蜗轮式水流量传感器;通过对船闸尺度、闸阀门设计标准等的分析,提出闸门漏水情况评价标准,为是否需要进行闸门修复提供可靠的判断和评价依据。通过开展现场应用检测闸门止水漏水情况,发现装置运行正常,漏
期刊
在科技、经济飞速发展的现代社会,互联网的出现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诸多的便利,各行各业都在与信息时代接轨,引入计算机技术,进行信息化管理。我国水利工程建设也引入了计算机技术进行信息化管理,虽然相较于发达国家运用的时间短,但经过不断地探究和研发,逐步提升了我国水利工程信息化管理的水平。水利工程的价值不能仅用市场经济价值来体现,它们是保障民生、防洪减灾的重要工程。《水利工程管理》一书将实际应用作为教学的重
期刊
摘 要:地基酸碱污染已成为环境岩土工程领域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采用室内模拟方法,用不同酸碱度的盐酸溶液浸泡黄土,研究酸性溶液对黄土基本物理化学力学性质的影响,并通过扫描电镜试验对其进行微观研究。试验表明:随着酸性溶液酸性增强和浸泡时间的增长,黄土中交换性阳离子增多,有机质含量降低,土粒颗粒相对密度减小,黏粒含量增大,液限、塑限均增大,渗透性增强,抗剪强度降低;SEM图像显示随着酸性增强和浸泡时间增
期刊
新时期我国的经济飞速发展,水利事业的发展更是关乎国民经济命脉,是我国经济的生命线。水利施工企业的稳定发展面临着巨大的挑战,要想在竞争中得到发展的机会,就要加强思想政治教育,提高员工的整体素质,增强员工的责任意识和自我教育意识,提高参与工作的自觉性和积极性。《水利思想文化建设理论与实践》一书针对水利行业优秀思想政治工作与水文化进行研究,收录了水利系统2016年度优秀水利思想政治工作及水文化研究成果和
期刊
水利工程管理作为一个国家基础设施建设运营的重要部分,其管理水平的高低直接关系到能否安全持续为用户提供优质的水资源。因此,相关水利工程管理单位要充分发挥现代人工智能技术的价值作用,科学高效解决以往水利工程管理中存在的现实问题,全面提升水利工程的智能化管理水平,创造出更大的社会经济效益。由李京文等编著的《水利工程管理发展战略》共分为六章,第一章阐述了工程、水利工程和水利工程管理的概念、内容和目标;第二
期刊
摘 要:为研究坝前淤泥土在不同荷载下固结-渗透耦合特性,对分别取自10、50、100 cm深度处的坝前淤泥土样进行固结-渗透耦合试验,研究其孔隙比、渗透系数随固结压力的变化规律以及不同深度处孔隙比与渗透系数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在同一荷载作用下,随着深度的增加,淤泥土样的变形量逐渐减小,当荷载达到800 kPa时,10 cm深度处的压缩变形量为5.32 mm,50 cm深度处的压缩变形量为4.92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