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作为“四渎之宗”,黄河既是母亲河,孕育了华夏文明,推动了沿岸社会经济的发展;黄河又是灾害河,两千多年来下游河道的频繁水患导致百姓流离失所、经济凋敝。人类在适应黄河生态环境的进程中不断做出改变,又在改变中深化认识和完善自我,二者间是一种对立统一的关系。系统研究人与黄河的关系,对推进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国家战略具有借鉴意义。《明清时期黄河水患与下游地区城市变迁研究》一书从黄河水患入手,以城市变迁为主线,通过对黄河水文与水患、黄河水患与城市形态变迁、城市经济与社会变迁等问题的探讨,系统分析了黄河水患与下游社会经济间的关系。
通过该书的具体事例分析可知,历史上黄河水患频发,是自然和人为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水利兴盛和衰败是人为因素中的重要环节,而在自然因素中,气候起到决定性作用。历史上气候变迁影响了中下游水量、沙量,季风气候导致降水量和干湿状况的显著季节性差异,雨量时空分布不均衡造成水患频发。而黄河水患对于人类社会的影响是多方面且连锁性的。自然和社会生态系统需在一定承载阈值内才能保持稳态,若超出阈值,原有平衡将被破坏。持续的水患必然导致社会生态发生巨大变化,其中农业领域所受影响最为显著。明清时期频发的水患淹没了农田,导致地形改变、河湖淤塞、土地沙化和盐碱化加重,使原有灌溉工程大多淤塞失去了灌溉便利,湖泽及河流淤浅,排水系统陷入混乱。黄泛区大片土地变成沙荒地、淤地和盐碱地,诱发旱、蝗等次生灾害。在水患冲击下,农业劳动力大为减少,政府动用大量资金治河消耗了本该用于农业生产的财力。最终农业生产无法开展,导致农业经济恢复渺茫。没有了农业支撑,手工业和商业随之萎缩。水运功能因水患丧失,失去了原有发展条件和保障的城镇经济辉煌不再,进而引发文化习俗的转变。一方面,黄泛区大量迁出人口依然保留着原有文化生态和思维方式,对迁入地风俗习惯无疑会产生较大影响。另一方面,黄泛区内民众的文化习俗变化呈现被动性、沉重性和多面性的特点,日常营生、饮食起居、出游赏玩等无不与水患休戚相关,民众变得好斗、尚武,且更加消极厌世,社会矛盾凸显,只能通过河神崇拜让恐惧心理得到安慰。总之,“水利不修,河患频仍,旱灾屡至,丰歉不常,生计日啬,贫者不谋朝夕,富者亦鲜巨资,然多安土重迁,纵凶荒亦少去其乡者”,这句古语精准概括了水利—河患—社会经济—文化风俗间的因果联系。
面对恶化的环境条件,黄河下游民众也非完全消极对待,而是充分利用有限的技术手段积极应对。在生产上,或修筑水利工程或推广种植冬小麦避开夏秋水患多发期,或种植能适应黄泛区环境的棉花和甘薯,一定程度上弥补了土地利用不足,带来了农业经济新增长点。在生活上,或选用成本低的草房降低水患损失,或在盐碱地区利用混合麦秸草、麦穰的泥土层层夯实墙体防止盐分上浸,或设计建造“台房”抵御洪水冲击。社会层面则呈现各界广泛参与救助的局面,既有官方为主导,又有地方士绅参与配合,既有备灾仓储建设,又有其他灵活措施。但应对措施不当也会带来负面影响,如为防御洪水而盲目砍伐树木,森林被破坏,自然生态逐渐恶化,土地失去了屏障,狂風一起飞沙蔽天,农业生产衰退,削弱了社会可持续发展的经济基础,失去了发展的内源动力。
以史为鉴,今后要想将黄河对社会经济的负面影响最小化,必须坚持黄河流域综合治理与开发,处理好保护与发展的矛盾,兼顾沿黄九省区协调发展。推进上中游地区水土保持工作,做好流域内生态环境保护、水安全保障等专项规划以及防洪防灾体系建设,完善气候对全流域影响的研判机制。沿线地区应尽快完善农业现代化水利联动机制,构建特色可持续农业产业体系。同时应充分认识到实现黄河文化的创新性转化与创造性发展,是落实保护与弘扬黄河文化、讲好黄河故事、提升文化软实力功能的关键。在理清黄河文化发展规律和明确黄河文化体系基础上,深入推进文化产业和文旅融合是实现该目标的关键。通过深挖沿黄文化资源,建设沿黄景区,开发地域特色鲜明、文化底蕴深厚的精品文化旅游产品等,充分展现黄河文化的魅力,带动文旅产业持续健康发展,以文化熏陶逐步引导民众转变行为习惯,积极投身到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进程中。
基金项目:河南省高等教育教学改革研究与实践项目“黄河文化多维度融入高校课程体系育人模式教学探索与实践研究”(2019SJGLX289);河南省高校青年骨干教师培养计划项目“基于区块链的黄河生态文化遗产保护利用与产业发展研究”(2020GGJS102)
作者简介:陈超(1984—),男,河南平顶山人,河南农业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博士后,华北水利水电大学人文艺术教育中心副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研究方向为黄河文化、文旅融合
通过该书的具体事例分析可知,历史上黄河水患频发,是自然和人为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水利兴盛和衰败是人为因素中的重要环节,而在自然因素中,气候起到决定性作用。历史上气候变迁影响了中下游水量、沙量,季风气候导致降水量和干湿状况的显著季节性差异,雨量时空分布不均衡造成水患频发。而黄河水患对于人类社会的影响是多方面且连锁性的。自然和社会生态系统需在一定承载阈值内才能保持稳态,若超出阈值,原有平衡将被破坏。持续的水患必然导致社会生态发生巨大变化,其中农业领域所受影响最为显著。明清时期频发的水患淹没了农田,导致地形改变、河湖淤塞、土地沙化和盐碱化加重,使原有灌溉工程大多淤塞失去了灌溉便利,湖泽及河流淤浅,排水系统陷入混乱。黄泛区大片土地变成沙荒地、淤地和盐碱地,诱发旱、蝗等次生灾害。在水患冲击下,农业劳动力大为减少,政府动用大量资金治河消耗了本该用于农业生产的财力。最终农业生产无法开展,导致农业经济恢复渺茫。没有了农业支撑,手工业和商业随之萎缩。水运功能因水患丧失,失去了原有发展条件和保障的城镇经济辉煌不再,进而引发文化习俗的转变。一方面,黄泛区大量迁出人口依然保留着原有文化生态和思维方式,对迁入地风俗习惯无疑会产生较大影响。另一方面,黄泛区内民众的文化习俗变化呈现被动性、沉重性和多面性的特点,日常营生、饮食起居、出游赏玩等无不与水患休戚相关,民众变得好斗、尚武,且更加消极厌世,社会矛盾凸显,只能通过河神崇拜让恐惧心理得到安慰。总之,“水利不修,河患频仍,旱灾屡至,丰歉不常,生计日啬,贫者不谋朝夕,富者亦鲜巨资,然多安土重迁,纵凶荒亦少去其乡者”,这句古语精准概括了水利—河患—社会经济—文化风俗间的因果联系。
面对恶化的环境条件,黄河下游民众也非完全消极对待,而是充分利用有限的技术手段积极应对。在生产上,或修筑水利工程或推广种植冬小麦避开夏秋水患多发期,或种植能适应黄泛区环境的棉花和甘薯,一定程度上弥补了土地利用不足,带来了农业经济新增长点。在生活上,或选用成本低的草房降低水患损失,或在盐碱地区利用混合麦秸草、麦穰的泥土层层夯实墙体防止盐分上浸,或设计建造“台房”抵御洪水冲击。社会层面则呈现各界广泛参与救助的局面,既有官方为主导,又有地方士绅参与配合,既有备灾仓储建设,又有其他灵活措施。但应对措施不当也会带来负面影响,如为防御洪水而盲目砍伐树木,森林被破坏,自然生态逐渐恶化,土地失去了屏障,狂風一起飞沙蔽天,农业生产衰退,削弱了社会可持续发展的经济基础,失去了发展的内源动力。
以史为鉴,今后要想将黄河对社会经济的负面影响最小化,必须坚持黄河流域综合治理与开发,处理好保护与发展的矛盾,兼顾沿黄九省区协调发展。推进上中游地区水土保持工作,做好流域内生态环境保护、水安全保障等专项规划以及防洪防灾体系建设,完善气候对全流域影响的研判机制。沿线地区应尽快完善农业现代化水利联动机制,构建特色可持续农业产业体系。同时应充分认识到实现黄河文化的创新性转化与创造性发展,是落实保护与弘扬黄河文化、讲好黄河故事、提升文化软实力功能的关键。在理清黄河文化发展规律和明确黄河文化体系基础上,深入推进文化产业和文旅融合是实现该目标的关键。通过深挖沿黄文化资源,建设沿黄景区,开发地域特色鲜明、文化底蕴深厚的精品文化旅游产品等,充分展现黄河文化的魅力,带动文旅产业持续健康发展,以文化熏陶逐步引导民众转变行为习惯,积极投身到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进程中。
基金项目:河南省高等教育教学改革研究与实践项目“黄河文化多维度融入高校课程体系育人模式教学探索与实践研究”(2019SJGLX289);河南省高校青年骨干教师培养计划项目“基于区块链的黄河生态文化遗产保护利用与产业发展研究”(2020GGJS102)
作者简介:陈超(1984—),男,河南平顶山人,河南农业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博士后,华北水利水电大学人文艺术教育中心副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研究方向为黄河文化、文旅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