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我的那些难忘故事

来源 :椰城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ianghh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的老家在安徽宣城,现在,定居在海口。许多人问我,当初,你为什么要闯海南?
  我一概回答,主要是当时年轻气盛,在机关坐腻烦了,想换一换千篇一律的生活方式。
  上个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适逢海南建省办经济特区初期,百业待兴,有许多不甘寂寞的热血青年告别故土,投入到南海上这片热土的怀抱。这些人当中有一个戴眼镜的青年——他,就是我。
  1990年3月,我乘船登岛。站在海口新港码头,看到一个大标语一欢迎你来海南开发建设,一下就激动起来,海南啊,从此我就要投靠你了!
  一开始,我住在长堤路临江楼(现为“海南博物馆酒店”所在地),客房价8元一晚。没几天,我的积蓄所剩无几。没奈何,我只得搬到钟楼对面的一个招待所,8人一间,一天4元房费。
  这时候,我心里开始发慌。身在异乡,举目无亲,谁肯借钱给我?谁会收留我?我不敢往下想。
  于是,我帶上作品和各种证书,一家报社一家报社挨个找工作。所有的报社接待人员不是说人满了,就是问我拉广告厉不厉害,对我的作品看都没看一眼。我很懊恼,甚至怀疑刚上岛时看到的标语是否具有真实性。到这时,我才明白当时岛上流行的“海南不相信眼泪”这句话的含义。
  傍晚,我拖着疲惫的双腿回到招待所,望着破旧的天花板,伤心得快要流泪。不一会儿,招待所的工作人员催我交房费了,我摸了摸口袋里仅剩的8块钱,非常心疼地递给她一半。已经一天没吃东西了,肚子早就饿得咕咕叫,剩下的4块钱,我是去喝一碗稀饭呢,还是不吃不喝留着明天交房费?
  我也不知道下一步该怎么走。是打道回府,还是继续留下来?回家的话,路费又在哪里?再说,来的时候在同事、朋友面前摆出那么自信满满的神情,现在哪有脸面再回去见“江东父老”?留下来呢,明天的饭钱在哪里?房费又如何去交?况且这里的工作又非常难找!我真正到了山穷水尽的地步。
  我就这么躺着,带着几分忧伤和劳累,迷迷糊糊地进入了梦乡……
  忽然,“咣当”一声,有人用力推门的声音把我从梦中惊醒。睁开眼看看,一位朴素的青年冲我友善地笑了笑,说,打扰你了,然后又指了指我对面的床铺说,我睡这里。
  他说的是我家乡的口音,他是我老乡!是安徽人啊,没错!在距老家千里之外的海南,在我处境极度困难的时候,听到这亲切的乡音,见到一位老乡,真不亚于见到天外来客一样,令人兴奋。
  我一骨碌从床上坐起来,与他寒暄,说起了家乡话。他告诉我,他是安徽省当涂县一家乡镇企业的推销员,长年在外推销一种用于切割钢材的刀片。我则把几天来的遭遇一五一十地告诉了他。因为实在饿得不行,我也顾不上斯文了,对他说自己一天没吃饭,实在没有力气说话了。他非常热情地说,我们下楼去吃饭吧。
  我们来到离招待所不远的水巷口,他请我吃了一顿饭,这是我在海南吃到的第一顿猪脚饭,也是我有生以来吃到的最香的一顿饭。我急不可耐,把肉汁拌到饭里,三两口就吃完了。没有经历过饥饿的人,是不能体会到我当时对一碗米饭的那种感情。饿了一天,第一次真心感受到了一碗米饭的珍贵。
  我在家是独子,在内地党报当记者时的待遇也很不错,以前,何曾饿过肚子?正因为初上岛时的这个经历,让我后来一直保持着珍惜每一粒米的好习惯。
  这位不速之客,住了一晚就走了。毕竟是老乡啊,他把自己外出用来做饭的一只铁饭盒和一只酒精炉,都送给了我,还掏出了50块钱递至0我的手里。
  这以后,我用这位素不相识的老乡送我的50元钱,买了5斤米、一瓶酒精和几斤榨菜,足足吃了一个星期。这一个星期,我卯足了劲儿去找工作,功夫不负有心人。没过几天,我就被一家报社录用了,算是在海南落下了脚。
  曾经当过推销员
  我的一些朋友只知道我做过报社记者——无冕之王,却不知道我在海南还当过推销员呢,曾经沿街叫卖。
  上世纪90年代初,在海南当记者或编辑,工资每月只有400元左右。那点儿工资只够勉强糊口,要想再图发展,根本不可能。所以,我下了决心,决定不干新闻了,去当推销员。
  海南天气热,饮料的销路好,我选择推销的产品就是一种碳酸饮料。推销饮料,需要用自行车载着饮料箱子,一家店铺、一家店铺挨个上门直销。我花了近10天的时间,跑遍了一般推销员不愿去跑的地方,那些路远的,路难走的,新开发区,偏僻的乡村和街巷等等,凡是我知道的、被别人忽视的地方,我决不放过。
  推销员不仅要吃得了常人吃不了的苦,还要守时、讲信用和具有特别的忍耐心,把店主当成上帝。为了能按时去客户的门店。每天天不亮就得起床,即使是生病发烧,夜里失眠,也不能例外。否则,你的客户就要被其他推销员拉去,那时候,真的不可思议,每天来来回回要奔波上百里路,只有等到天完全黑下来,才能收工。
  海口毒辣辣的太阳直射头顶,加上骑自行车载着沉甸甸的货赶路,我的衣服被汗水浸湿了又晒干,晒干了又湿透,整个人也晒得像戏台上那黑脸的包公。
  那段时间,我确实脱胎换骨了。早上,为抢时间,我就着自来水,吃5角钱一个的北方馒头,中午和晚上,坐在街边的椰子树下,吃两元钱一盒的廉价快餐,根本不知道什么叫苦了。
  以前在报社上班,每月尽管只有四五百元,但花销起来一点也不觉心痛;现在当推销员每月可挣到三四千元,我却舍不得乱花一分钱,因为推销一盒饮料才能赚三到五分钱,太不容易了!
  尽管我当推销员的时间并不长,但回想起来,感觉收获却很大。一个囊中羞涩、远离家乡的人,要在当初的海南立足,是多么的辛苦和不容易。这段经历,让我对后来亲手创造的幸福生活无比珍惜。
  白手建起一个家
  闯海南的人,对当初生活印象最深的,大概是频繁的搬家了。结婚之前作为单身汉,生活动荡就不必说了。单是结婚后短短的三年里,我那小小的家就先后搬过三次。
  最早住在单位的集体宿舍里。所谓的家,只不过是一张有上下铺的铁床、一张花50元从旧货市场淘来的书桌,还有一件特殊的“家具”——那是朋友送给我的,一个用来放衣服和书的电视机包装纸箱。   作为一个男人、一个丈夫,我常常自责与内疚。尤其是当我走进别人家,看到里面装修得富丽堂皇,大厅里摆着各类高档名牌家电的时候,这种自责和自卑,就压得我透不过气来。
  稍稍值得安慰的是:我的原籍是安徽,亲戚朋友一般不会千里迢迢地来看我,也就无从了解我的窘况。然而,让我心烦意乱的是,我的妻子是地地道道的海南人。那时候我最担心她的同学、亲戚到我们家来做客。不是因为我招待不起一顿饭,而是我不愿让那些人知道她嫁给我这样一个家徒四壁的“大陆仔”。我的自尊心受不了!再则,万一有她的亲戚、朋友要在我们家过夜怎么办,哪里有地方可以安置?这种担忧,让我焦躁不安,经常失眠。
  那時也想租一套漂漂亮亮的房子,把家里搞得尽量体面一些。就在这种心理支配下,我终于横下心,辞去了报社工作,毅然下海经商。
  我所租住的地方,在龙舌坡菜市场旁边,是个两室一厅带电话、卫生间的套房。房东说租给别人2000元,看我是读书人,厚道,每月只收1800元。那段时间,我身兼数职,每天在椰城毒辣辣的太阳下四处奔波,把一个好端端的白面书生,烤晒得如同非洲的黑人。在街上偶遇老朋友,他们会握住我布满茧子的一双糙手,为我惋惜。那时我,凭意志、咬着牙,继续做那一份本不适合我干、但又不得不干的活计。
  就这样,我没日没夜、风里雨里、近乎自虐地忙碌了整整三年。终于在1994年秋,那个金灿灿的季节里,买到了一套属于自己的公寓房。
  当我拿到房子钥匙的那一夜,激动得无法入眠,好几次眼泪打湿了枕巾——男儿有泪不轻弹,但我实在是忍不住了!
  “祖宗海”的来龙去脉
  上世纪90年代末,我在海南琼海潭门,还从事过一段海洋观赏鱼养殖。在那里一共呆了五年,有了关于渔业的丰富生活积累,才有了我后来写的成名之作《南海,我的祖宗海》。
  当时,给我供货的是一位叫阿财的渔民。他有一个哥哥,高高瘦瘦的,平时话不多。他哥哥是船长,常年出海捕鱼,弟弟阿财则负责销售。我和他们熟了,经常和兄弟俩光着膀子,在鱼排上大碗喝着海南本地产的地瓜酒。
  有一次,台风过后,我和阿财喝酒时,他一声不吭。喝到最后,阿财忍不住趴在桌子上呜呜哭起来,我从没有见过他这么伤心。阿财告诉我,他哥哥的船被台风打翻了,再也回不来了!我为之深深震撼,一个鲜活的生命,竟能突然从生活里完全消失掉。那一瞬间,我很伤感,忍不住泪水夺眶而出。
  《南海,我的祖宗海》的创作,就与渔民的生活有关,接触的多了,常常想把他们写进作品里去。在南海不平静的那个时候,我受触动,热血涌上来,一气呵成,写下了《南海,我的祖宗海》这首诗。
  “祖宗海”这个词,是我忽然想到的。我们渔民的船打翻了,葬身大海,他们在岸上的坟墓只是衣冠冢。出海的渔民不仅可能会遇到台风,还有可能遇到海盗、暗礁,会因此而丧命,但是他们仍然那么热爱大海。俗话说,靠山吃山,靠海吃海。大海就像他们的“祖宗地”一样。“祖宗海”的灵感,就来源于此。
  《南海,我的祖宗海》写成后,我贴到了网上,没想到很短的时间内,就有3万人跟帖,很多诗人还写了评论文章。后来人民网、新华网、凤凰网等主流媒体,也对这首长诗的创作进行了报道。到现在,在“百度”上搜索关键词“南海,我的祖宗海”,可以看到,有超过100万个页面对这酋诗加以转载和引用。
  我在潭门的那段时间,恰逢潭门在规划建设一个开发区,对外招商,土地只要一万元一亩。当时,我正想建一家水族用品厂。于是,和一位朋友每人出资5万元买了10亩地。买下地后,我们并没有马上建厂,而是在等待观望。我们一共等了三年,开发区依然是一片荒凉。朋友实在等不及了,亏本把土地转让了。半年后我也将我的那5亩地转让了。
  转眼到了2015年秋天,我去琼海博鳌参加读书会,有位在潭门从事工艺品生意的老乡,邀请我去参观。
  潭门大变样了,我已经认不出来了!我惊叹着,指指当年的开发区问老乡,现在这里的土地多少钱一亩?
  360多万。老乡说。
  ——这等于我在潭门白白丢掉了1800多万元!
  不过,我并不懊悔。生活就是这样,有失便有得。我在这块土地上,收获了打动千万人的诗歌《南海,我的祖宗海》。现在回过头来想,这也许就是冥冥之中命运的安排吧。
其他文献
王世虎,1994年出生,甘肅山丹人。现就读于西北师范大学知行学院。  影子  落雨之后,一个人演绎一个人春天的秘史  滴答敲响的是一块长板和短板的交集。  壮志难酬的才子是戈壁里的石头,  是怀才不遇的胡杨在风沙里为四季牧歌。  微微暗暗的灯火曾不断渲染史册,  史册的字眼里是诗人孤苦的影子,  苦水叠叠。  同一种色料里绘制着对影成三人的方圆,  卸下月亮,将会露出阿妹忧伤的参数。  天圆地方。
期刊
涂拥,四川泸州人。2015年重新习诗,归来后诗作散见于 《诗刊》 《解放军文艺》 《星星》 《草堂》 等报刊。  夕 阳  阳光将最后一块亮点  伏在了高高杉树尖上  树下人影变得模糊  看着一根根杉树,往山上爬去  年迈的父母,说就不走了  他们习惯在夕阳下散步  哪怕来到了凉爽景区  自己成为夕阳的一部分,也浑然不觉  落日久久不愿离去  而最幸福的事情,应该是在灿烂中  还能自由走动  高原
期刊
何真宗,中国诗歌学会理事、万州区作协副主席。著有诗集《我的城乡地理》、小说 《城市,也是我们的》 等。  走出北京西站  到了北京西站  从列车里出来  在站台  我让诗人柏铭久  用手机定格  我首次进京的瞬间  我是一个背着行李  曾经“南漂”的打工仔  在一个又一个车站  一不小心  就把青春弄丢了  走出西站  我暗暗发誓  在北京,我不能  再丢下什么了  在北京  在北京  我最佩服的
期刊
赵泽波,生于上世纪70年代,现供职于广安市委巡察办。系四川省作协会员、省散文学会会员。先后在 《人民日报》 《作家文摘》《四川文学》 《星星诗刊》 等300余家报刊发表散文、诗歌、时评杂谈、小说、纪实文学等各类作品2000余篇(首)。  孩子,告诉我你的家  孩子 天快黑了  那些白天飞出的小鸟  也都回家了  可你 怎么还不回去  你在守望什么呢  是什么使你幼小的心  如此坚定 忘记孤独和寒冷
期刊
惊 长  煤油灯在三十平的瓦房里变暗  我 天空唯一的缺席者  惊长的梦里从没有  一双翅膀愿意临幸我  我只能奔跑,在恐惧和求生中  走到哪里哪里就是禁空区  一片枯叶,一个人的十七秋天  父亲的舞蹈在我的内部暴走  它已然将我的鞋底掏出窟窿  将我的哭声掏得嘶哑  还要将我推向挂着天梯  且不可测量的深渊  在反复的梦境中  我遇崖便跳,轻车熟路  旧时随母亲打铁矿的山崖  成为了我梦里跳崖的
期刊
黄官品,供职于 《曲靖日报》,作品散见于 《大西南文学》 《滇池》 《星星诗刊》《厦门文学》 等刊物。  初春的河滩  冬天伏在河滩上  看着光滑圆润的石头  站起抽身借道走了  身后丢下  一条逆流而上的小鱼  睡河岸挣扎着醒来的春天  绿了半身的树  紧紧握着意念出来的根  想大声喊谁  旁边花满身的桃树  一字不露  离群独行而来的人  背靠着自己  摸进初春的河滩  将远处忽隱忽现的山峦 
期刊
有种奇怪的现象,随着年龄的增长,儿时的一些生活片段逐渐由模糊变得清晰,往往不经意地,黑白默片一样在脑海里一帧帧打开,而且频率越来越高。触动老旧的放映机开关的,可能是一首老歌、一张旧照片,或者是一个即将到来的传统节日。  我6岁以前的时光,是在一个偏僻小山村的贫穷小院里度过的。我后来知道,这样的院子叫四合院,尽管他与大都市里富贵人家的四合院相比太过寒酸,但承载的欢乐与希望却毫不逊色。  厚重的大青石
期刊
1  孤旅向来无趣,且又漫长,于是这次回乡,企盼遇上个能说话解闷儿同伴的奢望,便如儿时老屋篱前的春藤,悄然自心底葳蕤疯长开了。  火车廊道亘古不变地继承了狭窄逼仄的百年传统,驮包挟裹的男女旅客呼朋引伴,蜂拥而上,使这节原本空荡安宁的车厢,刹时便陷入了喧嚣的声浪海洋。  正满怀期待地张望寻觅哩,邻座早以一身与众不同的装束,锥尖般,火燎燎地刺入我的眼帘。勉强按捺住坠落谷底的心情,我伸手拍拍椅背,努嘴示
期刊
公元1994年11月,我背着装满书籍的行囊,毅然登上去往海南的列车。环顾站台,没有一个亲人,没有一个朋友。宛若一株浮萍,孤立水中。喧嚣的站台,在我眼里是那样的冰冷,一切都不属于卑微的生命,能够留念的惟剩下一丝牵挂,对父母的牵挂,对兄弟姐妹的牵挂。  当我乘车到达广东徐闻海安镇时,看到来自全国各地的民工集聚这里,等着过轮渡去对面的海岸。心中莫名升起一种像海水一样的澎湃,激动地流下热泪。在人堆里我偶然
期刊
萤火虫打起灯笼在村道、树林中夜游的时候,女知青来到了庄子里。  其时,我们正醉心于夏夜的捉迷藏游戏。突然在牲口圈门前明亮的灯光下看到一个高挑身材、齐耳短发、肩搭毛巾、身背斗笠、手提网兜的年轻女子。我们的脚板像是被钉了钉子,都不动了。我们以为,这不是电影《杜鹃山》里的柯湘走出了银幕,就是《洪湖赤卫队》里的韩英来到人间。旁边站着我的父亲,他是大队党支部书记。  父亲指着牲口圈门外的一间低矮的泥土屋,用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