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小学;数学教学;自主学习能力;培养方式
【中图分类号】G62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8877(2020)21-0154-01
学习本是一项自主性活动,是彰显学生个性与自身能力的重要途径。但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在课堂中“大包大揽”,限制了学生的自主选择权与学习权,他们在学习中不得不依赖老师,变为学习的“机器”,一旦脱离教师的引导和帮助,就会失去学习能力,无法独立完成学习任务。在新课程改革下,教师要做好教学反思,从反思中认识到教学方式中存在的弊端,将传统的灌输式教学变为引导式教学,在此基础上构建以学生为主体的新型数学课堂,使他们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1.开展自主学习的实践活动
通过实践证明,动手操作活动能够将复杂的问题简单化,起到锻炼学生思维,提高智力水平的作用。因此,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要想实现培養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教学目标,教师要重视实践活动的开展与实施,借此简化复杂、抽象的数学知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例如,在“图形的拼组”教学中,教师要一改教学常态,从单调的折纸变为七巧板拼凑,让学生事先准备好七巧板。在正式教学中,首先让学生说出七巧板中各个图形的名称,说一说各个图形有哪些特点;然后让学生按照老师的指令拼凑出不同的图形,如正方形、长方形、梯形等;最后让学生说出自己拼得的图形有哪些特征等内容。除此之外,教师还要鼓励学生提出质疑,积极与老师或同学进行探讨,如此一来,在激发学生数学学习兴趣,提高他们课堂参与度的同时,还可以培养他们的创新思维、创造能力以及思考能力,促进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养成。
2.创设多种多样的教学情境
在新课程改革的影响下,许多小学数学教师意识到传统教学理念中存在的弊端,在进行创新之余,还借鉴和引入了多种多样的教学方法。通过教学实践证明,在众多的教学方法中,情境教学法的运用与实施,能够极大限度的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提高课堂教学质量与有效性。故此,教师在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时,要根据实际情况,对情境教学法进行有效运用,例如,在教学“轴对称图形”时,在了解教学中的重点与难点内容后,教师要创设问题情境,通过各种各样的问题对学生进行引导,帮助他们养成自主学习、独立思考的好习惯。如:在我们的生活中,有哪些轴对称图形?这些图形有什么共同的特征?我们使用的课本、桌子、椅子等用品,属于轴对称图形吗?为什么?等。为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可以让他们以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对提出的问题进行探讨,当学生积极踊跃回答后,教师要及时评价,在纠正错误的同时,还要给予学生适当的鼓励与肯定。若想帮助学生巩固新知,加深他们对知识的理解,教师还可以创设游戏情境,在课件中放置对称图形其中的一半,让学生通过画一画、连连看等游戏方式找出另一半。在这种学习环境中,学生会主动参与到教学中,使自己的自主学习能力与数学思维得到有效提升。
3.传授科学合理的学习方法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养成除了与教学方式有关外,与所使用的学习方法也有着密切的联系。因此,在实际教学中,教师有必要将多元化的学习方法传授给学生,借此提高他们的学习效率与有效性。例如,学生在解决相遇问题时,由于相遇问题具有一定的难度,学生在解决问题时会有一定的难度,所以教师在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学习时,要传授他们行之有效的学习方法,如数形结合法,让学根据题目中的已知条件画出线段图,通过一系列的分析、思考后明确解题思路,最终得出正确答案;再如,学生在练习四则运算相关习题时,教师要让他们熟记四则运算的顺序和方法,如:如果只有加、减或只有乘、除,要从左往右计算;如果一级运算和二级运算同时存在,要先算二级运算;如果有算式中有括号,要先算括号内的数值;等等。在这种情况下,不仅能够降低习题的错误率,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还能够提高学生的学习质量与效率,为数学学习成绩的提高奠定良好的基础。
4.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具备,不仅可以提升他们的数学综合能力,发展数学素养,还可以促进教学质量与有效性的提高,达到教学目的。因此,教师在开展教学活动时,要意识到教学中存在的弊端,调整现有的教学模式,通过多样化的教学方法对学生进行引导,进而提高他们的自主学习能力,使其逐渐成为社会发展需要的优秀人才。
参考文献
[1]宋国仕.小学高年级数学自主学习能力培养模式分析[J].发现(教育版)2016.12(11):128-130
[2]张新培.浅谈在小学高年级数学课堂中如何提高学生发言的积极性[J].课程·小学,2015.18(02):445-447
[3]丁小波.小学高年级数学自主学习能力培养模式探究[J].数学教学通讯2016.19(22):231-2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