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合作学习是新课改倡导的一种新型学习方式,是提高初中历史教学水平的有效途径之一。合作学习顺应了时代要求,不仅受到了教师的青睐,也是学生乐于接受的一种有效学习方式。但目前初中历史教学中合作学习的现状不容乐观,还有待教师进一步深入探究,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合作学习。那么初中历史教学中如何实施合作学习呢?本文主要结合自身教学实践,对初中历史教学中实施合作学习进行深入思考。
关键词:初中历史;合作学习
随着新课改的推进,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都发生了变化,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成为新课程所倡导的。其中合作学习不仅是一种学习方式,还隐含着丰富的教学内涵。合作学习是以学生为主体,学生在小组中为了完成共同的任务,有明确责任分工的互助性学习。合作学习顺应了时代要求,不仅受到了教师的青睐,也是学生乐于接受的一种有效学习方式。初中历史作为一门基础性学科,致力于培養学生的人文素质和历史意识,以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合作学习作为一种新的学习方式,在历史教学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也是提高初中历史教学水平的有效途径之一。但教学实践中有的教师认为合作学习就是形式化的活动,只是让学生简单分组,简单布置一些任务让学生讨论,教师则不监控学生的举动,注重的是小组活动的结果,而不在乎过程,使得课堂中普遍存在“有合作之形,无合作之实”的问题。因此,我们必须对历史教学中的合作学习进行深入的思考,以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合作学习,使之富有实效。
一、主题明确
实践证明,合作学习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教学组织形式,但要开展合作学习,必须有一个前提,即确定主题。没有主题,合作学习就没有中心,就无法开展。合作学习其实就是发挥集体优势去探究学习,主要形式是讨论交流,所以要有一个主题来引导学生展开讨论,激发学生的参与兴趣。首先主题应有开放性和讨论的价值。如教学“辽、西夏与北宋并立”时,针对如何评价“澶渊之盟”开展合作学习,可以让学生课前搜集有关澶渊之盟的历史资料,包括历史上的一些评价。课堂教学中教师不直接给出澶渊之盟的历史影响,而是让学生先交流收集的资料。教师提出问题让学生合作思考并交换意见。教师设计的问题和活动也要有一定新意,如果简单让学生说说“澶渊之盟的意义”显得枯燥,不妨让学生假设自己就是当时的一位百姓,一名士兵,甚至是大臣,皇帝等,再来谈谈对和议的看法。其次主题应有探究性和挑战性。合作学习探究的主题,如果比较简单,学生通过自主学习就能解决,就没有必要开展合作学习了。如果合作学习后还不能正确理解,就要教师来启发了。如教学“日本明治维新”时,可以这样设计合作主题:中国和日本都是闭关锁国的国家,为什么日本明治维新成功了,而中国维新变法则失败了?这样的主题具有挑战性,需要学生深入思考和教师的引导。
二、合理分组
合理分组是决定合作学习效果的关键,因此应成立科学、合理、有序的合作小组。首先注重小组结构的合理性。一般小组人数以4到6人为宜,按照学生的能力高低和个性差异进行互补分组,这样有利于学生之间的交流和讨论。其次分组按照组内异质,组间同质的原则进行。分组前教师必须充分了解学生的认知能力、知识水平、性格特征等,确保组内成员之间互补,使每个小组实力相当,为组间的公平竞争打下基础。再次组内分工明确。小组要充分发挥每一位成员的优势,明确分工,尽可能要按照成员的爱好、特长来划分职责。
三、有效预习
做好课前预习是保证合作学习有效的前提。这是因为新知识需要旧知识做基础,预习能发现自己旧知识结构中的不足,课堂上迅速补充。学生自主学习新知识,不仅能温故知新,还能提高自己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学生预习中会遇到一些难点,带着难点听课,会使学习更具有针对性。合作学习是以学生为主体的学习,学生只有充分预习,才能进行自主学习,在自主学习后才能在课堂上进行有质量的交流讨论,从而提高课堂质量。对学生的预习,教师要给予指导,帮学生扫除预习中的障碍。一般来说,教师教学中指导学生预习可以采用“导学案”的方式。导学案就是指导方案,学生在合作学习中根据导学案预习,并根据导学案的要求开展合作学习。
四、营造氛围
教学实践表明,宽松、和谐、民主的氛围,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历史课堂教学中,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应以平和的心态激发学生的参与热情,尽力营造和谐的氛围,对合作学习中学困生表现出来的兴奋、惊讶等,应作出鼓励的微笑,调动学生的参与积极性,从而提高教学效果。同时教师应做好自身的角色定位,学生合作学习中,教师不是旁观者,应平等的参与到合作学习中,并对小组合作进行指导,使每个学生都能体会到学习的乐趣。
五、精讲点拨
历史教学中的合作学习有自身的特点,通常学生能够读懂历史事件,对一些历史事件的发生发展过程,教师不需要过多讲解,学生自己能看明白。但学生学习历史的难点在于不了解历史事件发生的原因和现代意义。如教学“五四运动”时,教材详细介绍了五四运动的起因和发展过程,学生在合作学习中很容易就解决了,但对五四运动的意义不甚理解,需要教师的点拨,引导学生从五四运动对中国革命的影响这个角度去思考。历史合作学习中,教师应进行精讲,对学生能通过合作学习理解的问题,教师只需点拨即可;而学生合作学习后仍不能理解的问题,教师则要引导启发。
六、积极评价
合作学习结束后要进行评价,而如何对合作学习进行评价,又会直接影响合作学习的质量。合作学习的目的是让每个学生都能参与到课堂,每个学生都能体验学习的乐趣,体验成功的喜悦。而学生成功的喜悦与教师评价有着密切关系,因此教师应积极评价,在评价中注意激励学生,尽量减少学生的挫折感,是人文精神和科学精神在教育上的反映:首先对个人表现评价,注重的是个人参与积极性和表现能力;其次对小组整体评价,积极肯定表现优异的小组,对表现不足的小组应一起寻找原因;再次对合作学习进行多元化评价,不仅有教师评价,还可以自我评价、生生评价、小组评价等,还有过程评价与结果评价,这样多元评价能使结果更为客观、公正。
参考文献:
[1]沈如安.论对初中历史合作学习的几点尝试[J].新课程学习,2013(12)
[2]陈延业.浅析初中历史课堂合作学习的实施策略[J].吉林教育,2010(13)
关键词:初中历史;合作学习
随着新课改的推进,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都发生了变化,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成为新课程所倡导的。其中合作学习不仅是一种学习方式,还隐含着丰富的教学内涵。合作学习是以学生为主体,学生在小组中为了完成共同的任务,有明确责任分工的互助性学习。合作学习顺应了时代要求,不仅受到了教师的青睐,也是学生乐于接受的一种有效学习方式。初中历史作为一门基础性学科,致力于培養学生的人文素质和历史意识,以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合作学习作为一种新的学习方式,在历史教学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也是提高初中历史教学水平的有效途径之一。但教学实践中有的教师认为合作学习就是形式化的活动,只是让学生简单分组,简单布置一些任务让学生讨论,教师则不监控学生的举动,注重的是小组活动的结果,而不在乎过程,使得课堂中普遍存在“有合作之形,无合作之实”的问题。因此,我们必须对历史教学中的合作学习进行深入的思考,以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合作学习,使之富有实效。
一、主题明确
实践证明,合作学习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教学组织形式,但要开展合作学习,必须有一个前提,即确定主题。没有主题,合作学习就没有中心,就无法开展。合作学习其实就是发挥集体优势去探究学习,主要形式是讨论交流,所以要有一个主题来引导学生展开讨论,激发学生的参与兴趣。首先主题应有开放性和讨论的价值。如教学“辽、西夏与北宋并立”时,针对如何评价“澶渊之盟”开展合作学习,可以让学生课前搜集有关澶渊之盟的历史资料,包括历史上的一些评价。课堂教学中教师不直接给出澶渊之盟的历史影响,而是让学生先交流收集的资料。教师提出问题让学生合作思考并交换意见。教师设计的问题和活动也要有一定新意,如果简单让学生说说“澶渊之盟的意义”显得枯燥,不妨让学生假设自己就是当时的一位百姓,一名士兵,甚至是大臣,皇帝等,再来谈谈对和议的看法。其次主题应有探究性和挑战性。合作学习探究的主题,如果比较简单,学生通过自主学习就能解决,就没有必要开展合作学习了。如果合作学习后还不能正确理解,就要教师来启发了。如教学“日本明治维新”时,可以这样设计合作主题:中国和日本都是闭关锁国的国家,为什么日本明治维新成功了,而中国维新变法则失败了?这样的主题具有挑战性,需要学生深入思考和教师的引导。
二、合理分组
合理分组是决定合作学习效果的关键,因此应成立科学、合理、有序的合作小组。首先注重小组结构的合理性。一般小组人数以4到6人为宜,按照学生的能力高低和个性差异进行互补分组,这样有利于学生之间的交流和讨论。其次分组按照组内异质,组间同质的原则进行。分组前教师必须充分了解学生的认知能力、知识水平、性格特征等,确保组内成员之间互补,使每个小组实力相当,为组间的公平竞争打下基础。再次组内分工明确。小组要充分发挥每一位成员的优势,明确分工,尽可能要按照成员的爱好、特长来划分职责。
三、有效预习
做好课前预习是保证合作学习有效的前提。这是因为新知识需要旧知识做基础,预习能发现自己旧知识结构中的不足,课堂上迅速补充。学生自主学习新知识,不仅能温故知新,还能提高自己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学生预习中会遇到一些难点,带着难点听课,会使学习更具有针对性。合作学习是以学生为主体的学习,学生只有充分预习,才能进行自主学习,在自主学习后才能在课堂上进行有质量的交流讨论,从而提高课堂质量。对学生的预习,教师要给予指导,帮学生扫除预习中的障碍。一般来说,教师教学中指导学生预习可以采用“导学案”的方式。导学案就是指导方案,学生在合作学习中根据导学案预习,并根据导学案的要求开展合作学习。
四、营造氛围
教学实践表明,宽松、和谐、民主的氛围,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历史课堂教学中,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应以平和的心态激发学生的参与热情,尽力营造和谐的氛围,对合作学习中学困生表现出来的兴奋、惊讶等,应作出鼓励的微笑,调动学生的参与积极性,从而提高教学效果。同时教师应做好自身的角色定位,学生合作学习中,教师不是旁观者,应平等的参与到合作学习中,并对小组合作进行指导,使每个学生都能体会到学习的乐趣。
五、精讲点拨
历史教学中的合作学习有自身的特点,通常学生能够读懂历史事件,对一些历史事件的发生发展过程,教师不需要过多讲解,学生自己能看明白。但学生学习历史的难点在于不了解历史事件发生的原因和现代意义。如教学“五四运动”时,教材详细介绍了五四运动的起因和发展过程,学生在合作学习中很容易就解决了,但对五四运动的意义不甚理解,需要教师的点拨,引导学生从五四运动对中国革命的影响这个角度去思考。历史合作学习中,教师应进行精讲,对学生能通过合作学习理解的问题,教师只需点拨即可;而学生合作学习后仍不能理解的问题,教师则要引导启发。
六、积极评价
合作学习结束后要进行评价,而如何对合作学习进行评价,又会直接影响合作学习的质量。合作学习的目的是让每个学生都能参与到课堂,每个学生都能体验学习的乐趣,体验成功的喜悦。而学生成功的喜悦与教师评价有着密切关系,因此教师应积极评价,在评价中注意激励学生,尽量减少学生的挫折感,是人文精神和科学精神在教育上的反映:首先对个人表现评价,注重的是个人参与积极性和表现能力;其次对小组整体评价,积极肯定表现优异的小组,对表现不足的小组应一起寻找原因;再次对合作学习进行多元化评价,不仅有教师评价,还可以自我评价、生生评价、小组评价等,还有过程评价与结果评价,这样多元评价能使结果更为客观、公正。
参考文献:
[1]沈如安.论对初中历史合作学习的几点尝试[J].新课程学习,2013(12)
[2]陈延业.浅析初中历史课堂合作学习的实施策略[J].吉林教育,201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