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环境教育是以人类与环境的关系为核心,以解决环境问题和实现可持续发展为目的,以提高人们的环境意识和有效参与能力、普及环境保护知识与技能、培养环境保护人才为任务,以教育为手段而展开的一种社会实践活动过程。《21世纪议程》指出:教育是促进可持续发展和提高人们解决环境与发展问题能力的关键。小学是人的环境意识、环境素养形成的重要阶段。
本文结合甘孜藏族自治州得荣县子庚乡的实际情况,引入藏族生态伦理这一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联系农牧民生活实际,探求适应小学生学习规律的环境保护教育方式。
一、严峻的生态形势使环境保护教育成为小学教育的重要内容
得荣县,位于四川省西南部,属金沙江干旱河谷区,像一个楔子深深地嵌入云南的香格里拉和德钦之间,又像一个半岛与四川的巴塘和乡城紧紧相连,东北部与稻城毗邻,正好处在川滇香格里拉的中间。特殊的自然地理条件,不仅使得荣具备了从亚热带到寒带的多种生态群落和生物资源,也构成了独特的自然景观,使它享有“太阳谷”的美誉。
近年来,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人与自然的矛盾日益凸显,得荣藏区生态环境不容乐观。具体表现在:
第一,森林生态系统退化、生态经济功能明显降低。据历史记载,得荣县河谷地带曾经有森林和灌木覆盖,生态系统相对稳定,水土流失相对较少。但由于多年来的毁林滥伐、开荒、森林植被遭到严重破坏,森林面积减少。森林生态、经济功能明显降低。
第二,草地生态系统退化。多年以来,由于对草地资源重用轻管,超载放牧、挖药、毁草开荒等人为因素的影响,加上鼠虫害严重、投入低、建设滞后等原因,草地生态系统明显退化。中高山区植被稀疏,草层低矮,盖度小,产草量低,草质差,部分草地地表裸露,牧草地严重退化。
第三,水土流失面积大,危害严重。因长期对森林植被的砍伐、破坏、过度放牧、陡坡耕作等人为因素和特殊的自然地理、地质条件的制约,水土流失面积不断增加。
第四,干旱、泥石流等灾害频繁发生。由于得荣县地处西南干旱中心,是全省降雨量最少的地区,春旱、夏旱、伏旱、冬旱发生频率高。得荣县重大泥石流灾害、洪灾每年均有发生,给人民生产、生活造成极大损失,据不完全统计,从1984年至1998年直接经济损失就达近1亿元。
第五,农地地力下降。得荣县有耕地面积3.53万亩。其中水浇地1.26万亩,干地1.54万亩。土壤石砾含量高,蓄水保肥能力差,加之改土、施肥等措施跟不上,广种薄收,对地力消耗较大,造成耕地地力下降,农作物产量不高。
作为世代生活在这片土地上的一员,我们教师和学生对环境的日益恶化有着切身的体会,如何使家乡在经济发展的同时,保有青山绿水,成为困扰我们的一个重要问题。在小学生中开展以“爱家乡、爱生态,保护环境”为主题的环境保护教育,既是现实的要求,也是每一个教师的自发行动。我们配合国家“长江上游天然林保护工程”、“退耕还林”等重大政策的宣传,积极探索在小学生中推广环境保护理念的教育,并尝试将藏族传统生态伦理引入课堂。
二、藏族传统生态伦理是藏区环境保护教育的生动教材
藏族生态伦理,构成了藏族对自然的一种价值观念,一种生活方式。自古以来生活在高原上的藏族民众,对高原生态环境的脆弱和自然资源的珍贵有着深切的感受。如何在脆弱而有限的自然环境中生存,是藏族自古以来一直面临的重大问题。
德荣藏民世代生存于高山峡谷,千百年来形成了丰富的崇拜自然、认识自然和利用自然的知识体系,它包括对神山圣湖的信仰、自然资源的本土认知和生活环境的传统管理制度、知识和技术等。
藏学专家南文渊教授将藏族生态伦理概括为以下几点:藏族生态伦理提出了崇敬自然、尊重生命、万物一体的价值观念;构建了自然-人文生态系统,使人与自然融为一体;主张奉行和谐、节制的生活方式,实现人与社会的和谐、形成了适应高原环境的耕作和游牧方式;创造了人与自然和谐统一的审美境界。
这种生态伦理,固然与现代生态文明有很大的差异,但它很好的适应了高原自然生态环境,在许多方面具有可以吸取的合理价值,提供了一种可供参考的价值体系。研究和挖掘藏族生态伦理,是保护藏区生态环境,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需要,也是在新形势下建设生态文明、树立新的生态伦理的需要。作为康巴藏区重要组成部分的得荣县,挖掘和整理传统中有益于生态保护的文化内核,并将之作为乡土教材的一部分,易于被学生接受。通过环境保护课程的宣讲,影响学生的生活习惯,具有重要的社会意义。
三、藏族地区小学中开展环境保护教育的尝试
作为山区小学的子庚乡中心校缺乏从事环境教育的专职教师,并且现有的环境教育教材与现实脱节,在实际教育中收效不大。加强小学环境教育,改善当前的情况,需要改进现有的教育教学模式。
目前,公认的环境教育课程模式主要有两类:一是多学科模式,即将环境教育内容渗透到各门学科之中,通过各门学科课程化整为零地实施环境教育,无需专门的师资和时间,教育成本较低。二是跨学科模式,又称单一学科课程模式,即从各学科中选取有关环境科学的概念、内容合为一体,组成一门独立课程。然而,这就必须投入相应的人力和物力,还会增加学习者的负担。
同时抽出专门时间,请政府相关部门、农林水利部门和来此考察的专家学者开设专门的环境保护课程,师生一起接受环境保护的新知识。
环境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必备条件,环境保护是我国的基本国策,为了更好地向小学生进行环保教育,保护藏族世代生息的青山绿水,借鉴传统伦理中的合理内核,在藏区小学中开展环境教育,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尤为重要。我们已经进行了一些尝试,在今后的教学中,我们将继续坚持环境保护教育的日常化和系统化,真正发挥学校教育的优势,使环境保护成为学生和家长的自觉行动。
参考文献:
[1] 藏族传统文化中的环境意识.《西藏艺术研究》.2001.1
[2] 南文淵. 《藏族生态伦理》. 民族出版社,2007.1
[3] 亓殿强. 《小学环境教育的实践与思考》.《教育发展研究》,2003.4
[4] 国家环保局、中共中央宣传部、国家教委. 《全国环境宣传教育行动纲要》.1996
[5] 《可持续发展教育教师培训手册》.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1999
本文结合甘孜藏族自治州得荣县子庚乡的实际情况,引入藏族生态伦理这一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联系农牧民生活实际,探求适应小学生学习规律的环境保护教育方式。
一、严峻的生态形势使环境保护教育成为小学教育的重要内容
得荣县,位于四川省西南部,属金沙江干旱河谷区,像一个楔子深深地嵌入云南的香格里拉和德钦之间,又像一个半岛与四川的巴塘和乡城紧紧相连,东北部与稻城毗邻,正好处在川滇香格里拉的中间。特殊的自然地理条件,不仅使得荣具备了从亚热带到寒带的多种生态群落和生物资源,也构成了独特的自然景观,使它享有“太阳谷”的美誉。
近年来,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人与自然的矛盾日益凸显,得荣藏区生态环境不容乐观。具体表现在:
第一,森林生态系统退化、生态经济功能明显降低。据历史记载,得荣县河谷地带曾经有森林和灌木覆盖,生态系统相对稳定,水土流失相对较少。但由于多年来的毁林滥伐、开荒、森林植被遭到严重破坏,森林面积减少。森林生态、经济功能明显降低。
第二,草地生态系统退化。多年以来,由于对草地资源重用轻管,超载放牧、挖药、毁草开荒等人为因素的影响,加上鼠虫害严重、投入低、建设滞后等原因,草地生态系统明显退化。中高山区植被稀疏,草层低矮,盖度小,产草量低,草质差,部分草地地表裸露,牧草地严重退化。
第三,水土流失面积大,危害严重。因长期对森林植被的砍伐、破坏、过度放牧、陡坡耕作等人为因素和特殊的自然地理、地质条件的制约,水土流失面积不断增加。
第四,干旱、泥石流等灾害频繁发生。由于得荣县地处西南干旱中心,是全省降雨量最少的地区,春旱、夏旱、伏旱、冬旱发生频率高。得荣县重大泥石流灾害、洪灾每年均有发生,给人民生产、生活造成极大损失,据不完全统计,从1984年至1998年直接经济损失就达近1亿元。
第五,农地地力下降。得荣县有耕地面积3.53万亩。其中水浇地1.26万亩,干地1.54万亩。土壤石砾含量高,蓄水保肥能力差,加之改土、施肥等措施跟不上,广种薄收,对地力消耗较大,造成耕地地力下降,农作物产量不高。
作为世代生活在这片土地上的一员,我们教师和学生对环境的日益恶化有着切身的体会,如何使家乡在经济发展的同时,保有青山绿水,成为困扰我们的一个重要问题。在小学生中开展以“爱家乡、爱生态,保护环境”为主题的环境保护教育,既是现实的要求,也是每一个教师的自发行动。我们配合国家“长江上游天然林保护工程”、“退耕还林”等重大政策的宣传,积极探索在小学生中推广环境保护理念的教育,并尝试将藏族传统生态伦理引入课堂。
二、藏族传统生态伦理是藏区环境保护教育的生动教材
藏族生态伦理,构成了藏族对自然的一种价值观念,一种生活方式。自古以来生活在高原上的藏族民众,对高原生态环境的脆弱和自然资源的珍贵有着深切的感受。如何在脆弱而有限的自然环境中生存,是藏族自古以来一直面临的重大问题。
德荣藏民世代生存于高山峡谷,千百年来形成了丰富的崇拜自然、认识自然和利用自然的知识体系,它包括对神山圣湖的信仰、自然资源的本土认知和生活环境的传统管理制度、知识和技术等。
藏学专家南文渊教授将藏族生态伦理概括为以下几点:藏族生态伦理提出了崇敬自然、尊重生命、万物一体的价值观念;构建了自然-人文生态系统,使人与自然融为一体;主张奉行和谐、节制的生活方式,实现人与社会的和谐、形成了适应高原环境的耕作和游牧方式;创造了人与自然和谐统一的审美境界。
这种生态伦理,固然与现代生态文明有很大的差异,但它很好的适应了高原自然生态环境,在许多方面具有可以吸取的合理价值,提供了一种可供参考的价值体系。研究和挖掘藏族生态伦理,是保护藏区生态环境,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需要,也是在新形势下建设生态文明、树立新的生态伦理的需要。作为康巴藏区重要组成部分的得荣县,挖掘和整理传统中有益于生态保护的文化内核,并将之作为乡土教材的一部分,易于被学生接受。通过环境保护课程的宣讲,影响学生的生活习惯,具有重要的社会意义。
三、藏族地区小学中开展环境保护教育的尝试
作为山区小学的子庚乡中心校缺乏从事环境教育的专职教师,并且现有的环境教育教材与现实脱节,在实际教育中收效不大。加强小学环境教育,改善当前的情况,需要改进现有的教育教学模式。
目前,公认的环境教育课程模式主要有两类:一是多学科模式,即将环境教育内容渗透到各门学科之中,通过各门学科课程化整为零地实施环境教育,无需专门的师资和时间,教育成本较低。二是跨学科模式,又称单一学科课程模式,即从各学科中选取有关环境科学的概念、内容合为一体,组成一门独立课程。然而,这就必须投入相应的人力和物力,还会增加学习者的负担。
同时抽出专门时间,请政府相关部门、农林水利部门和来此考察的专家学者开设专门的环境保护课程,师生一起接受环境保护的新知识。
环境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必备条件,环境保护是我国的基本国策,为了更好地向小学生进行环保教育,保护藏族世代生息的青山绿水,借鉴传统伦理中的合理内核,在藏区小学中开展环境教育,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尤为重要。我们已经进行了一些尝试,在今后的教学中,我们将继续坚持环境保护教育的日常化和系统化,真正发挥学校教育的优势,使环境保护成为学生和家长的自觉行动。
参考文献:
[1] 藏族传统文化中的环境意识.《西藏艺术研究》.2001.1
[2] 南文淵. 《藏族生态伦理》. 民族出版社,2007.1
[3] 亓殿强. 《小学环境教育的实践与思考》.《教育发展研究》,2003.4
[4] 国家环保局、中共中央宣传部、国家教委. 《全国环境宣传教育行动纲要》.1996
[5] 《可持续发展教育教师培训手册》.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19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