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村口有条花阶路。花阶路连接村庄与外界,外界并不遥远,不过就是两三里远的集镇、学校和更大的村寨。小路的一端是我出生、成长的寨子。寨子不大,二十余户人家,寨脚是吊脚楼,砌石为墙,依山而建;寨中是清一色的开口屋,就地取势,毗邻成群。寨子高处,山峦脚下,散布三五栋木楼,吊脚悬空,居高临下,颇有镇寨之势。小时候,我们常到溪边玩,春天捉鱼虾,夏天游泳,秋天找鸣蝉,冬天滑冰。村口那条小河和小河边上的那条花阶路,承载了我们许多童年的欢喜与快乐。
花阶路外侧是一道丈余高的土坎,坎子边上长满了各种各样的果树,桃树、梨树、杏树居多,果木高大,枝繁叶茂,郁郁葱葱。每到春夏之交,花儿绽放,粉红雪白,深褐浅黄,姹紫嫣红,交相辉映。花阶路里侧是一片草坪,紧贴一道丈余高的土坎,土坎长满了杂草与野花。阳光暴晒,果木参天,浓荫匝地,人行小路,清幽凉快。
小路的确小,路宽两尺不到,鹅卵石铺满小径,拼成各种图案,比如龙凤呈祥、二龙戏珠、牛郎织女、八卦星相……我和伙伴们并不知道匠人为什么要拼成这些图案,只是觉得好看、好玩。光着脚丫踩上去,暗暗地有点痛,有点痒,但是喜欢这条路,来回走动、小跑,晚上回到家里后,将小脚丫浸泡在热水里,舒服极了。就像几十年后的今天,我在宿舍附近的花园里散步,总喜欢赤足快走一段弯弯曲曲的花阶路一样,时髦的说法是足底按摩,舒筋活血,提振精神啊。小时候的我们,不知道按摩,只晓得好玩。
最好玩的当然是骑牛。下午放牛回来,总要骑着牛,走在狭长的花阶路上,牛不比人,走得慢,不时摇摆,小孩坐在牛背上,颤颤悠悠,摇摇晃晃,荡秋千一样好玩。要是小黄牛,性子比较躁,走路快,一脚重一脚轻,身子起伏,又不按规矩走花阶路,不时践踏旁边的草地,动作迅猛的话,很容易将牛背上的人摔下来。摔在草地上还好一点,要是摔在花阶路上,与鹅卵石亲密接触,那可就要哎呦连天,伤人流血了。老水牛最温顺,骑在背上,走得又慢,规规矩矩,稳稳当当,走在花阶路,要是稍有偏差,你只要大吼一声“嘿!转喽”根本不用扯牛绳,它就会乖乖听话,踩回花阶路来。我家养了一头大水牛,胆小的我,每次坐在牛背上,不敢挺直身子,只是双脚夹紧牛身,弯腰俯身,双手抓着牛绳,撑住牛背,格外小心,生怕摔下牛背去。但是,放牛到河里洗澡,情况就大不一样了。我骑在牛背上,与伙伴们打水仗,大声叫喊;兴致高的时候,甚至站在牛背上,挺直身子,和伙伴们比试谁更勇敢,全然不顾老水牛的反应。有时摔在水里,毫发无损,几下工夫又翻身骑在牛背上。老水牛很听话,随你怎样翻身,抓爬,它一动不动,泡在水里,似乎很享受你的挠痒呢。
冬天,我们在花阶路上溜冰。将两片两尺来长的竹篾对半折弯,做成两片简易道具,人蹲下,两只脚踩在竹篾弯曲处,两只手牢牢抓住竹篾上段,任凭竹篾从高处往低处滑行,人也随竹篾滑行,非常惬意。要是平路,后面一个人推着前面蹲着的人滑行,后面的人因为踩着冰面,路滑,不时滑倒,人仰马翻,顺带也将前面蹲着的人推翻在雪地上。那情景很刺激,很好玩。
我们也在结冰的花阶路上骑高脚马比赛,看谁骑得快,骑得稳,动作顺溜,不摔倒 ;看谁的高脚马更高,骑起来更显得高大、威武,也看谁更敢冒险。高脚马,我们家乡叫脚棒,就是用两根细小的圆木做成,在距离圆木底端一尺来长的位置砍削一個浅浅的凹槽,再用另外两块短板插进凹槽,外用铁丝或硬质的绳索捆绑牢实,人呢,就可以双手抓住圆木上段,双脚踩在短板上面,离地一尺,悬空走路。踩着脚棒走在冰面上,咔嚓咔嚓,踏地有声,韵律和谐,响亮动听。有的小伙伴为了增强脚棒的稳定性与抓地性,就在圆木底端安装一些锐状器物,比如铁钉,脚棒踩踏地面时,铁钉就会陷进地里,从而稳住脚棒;也有小伙伴为了减少脚棒底端的磨损,会在底端包上一层铁皮,类似于车夫给马脚钉上铁掌一样。不过这种脚棒冬天地面结冰的时候是不敢踩的,很光滑,很危险。平常日子,大家也喜欢聚集在宽敞的院坝里,踩着脚棒,互相追赶、玩闹、嬉戏,谁先摔下脚棒,谁就输了这场游戏。
花阶路的一端,长着一株高大的龙爪树,树身硕大,三人合围才够得上,树高五六丈,枝丫斜出,枝叶繁茂。龙爪树,顾名思义,树梢结实,果实累累,一串一串排列,分枝开丫,像云遮雾绕之中显露出来的神龙爪子。山里有一种小动物叫白面狸,常常趁着夜深人静的时候,溜上树去吃“龙爪”。村里人知道这个小家伙的爱好,常常拿着木棍,蹲在树下隐蔽起来,一旦发现树上的白面狸,便团团围住龙爪树,唆使大狗小狗一齐狂吠,人喊狗叫,响声震天。白面狸一不小心就会从高高的龙爪树上掉下来,摔得头破血流。也有的白面狸,吓破了胆,躲在树丫枝叶掩映的地方,一动不动,但还是不能逃脱村人敏锐的眼光和周密的抓捕。村人会用长长的竹竿使劲扑打高高的树丫,硬是将白面狸驱赶下来,这时,白面狸就会给守候多时的猎狗逮个正着。好几个夏天的夜晚,我和大人一起隐伏在龙爪树下、花阶路边,感受到了那种人欢狗叫,全村沸腾的情景。
我们村有一条狗很有名,名字就叫做断尾巴狗,为什么呢?还是与白面狸有关。一个晚上,人们聚集龙爪树下,围捕白面狸。白面狸很狡猾,从树上溜下来,趁着夜晚人群混乱,狗叫连天,逃跑了。这个行为被一条眼光敏锐的猎狗发现了,猎狗一跃而起,追出去,不知追了多远的山路,不知追到了哪个地方,猎狗可能是咬住了白面狸的尾巴,白面狸也转过头来咬住了猎狗的尾巴,狗和狸打成一团,结果是,白面狸逃脱了,猎狗回到村里。人们发现,这只追逐白面狸的猎狗尾巴竟然断掉了一大截。后来,猎狗伤口好了,只剩下半截尾巴。因此,村里大人小孩都亲切地叫这只猎狗为断尾巴。断尾巴很喜欢和小孩子玩,脾气好,不咬人,不乱叫,特别听话。伙伴们只要手里有零食,朝断尾巴一挥,它就会飞跑过来,舔扯你的衣袖裤脚,点头哈腰,摇头摆尾,向小孩讨吃的,特别可爱。小孩叫它跑向哪里,它总是跑向哪里。比如,下午去山上找牛,小孩一边跑,一边哞哞喊叫,断尾巴也跟着跑,大声狂叫,叫声传遍沟谷、山岭。牛要是听见了,说不定也呼应一两声。这样,小孩就很容易找到牛了。 断尾巴也喜欢和孩子们在花阶路上玩。梨子成熟的时候,孩子总是嘴馋的,喜欢爬上树去,坐在枝丫间,伸手摘梨子吃,也会随手扔下几个给蹲坐在花阶路上的断尾巴,它张着嘴,准确地接住小孩从树上丢下来的梨子。如果小孩丢偏了,断尾巴会敏锐地跳起来接住,狗和人的配合简直默契极了,像玩魔术一样神奇。有时候,小孩会拿着长长的竹竿扑打树上的梨子,扑通扑通,几下工夫,梨子像下雨一样跌落在草丛里、土坎间、田土里,地上的孩子到处翻找,断尾巴也跟着小孩到处找,用嘴衔着梨子,向人报功呢。当然,前提是它得吃饱了。我喜欢那种冒着梨雨,到处找梨子的情景。梨子砸在头上、肩上、背上,不痛不痒,很享受,为啥,因为你很快就可以捡到这些梨子。要是掉到花街路上,一颗颗都砸得稀烂,让人痛心啊。我们打梨子,各有分工,有人负责扑打,有人负责捡拾,有人负责洗净,最后大家一块享用,当然也会给断尾巴和我们一样的待遇。
花阶路里外两侧的土坎,长满了杂草与地枇杷,地枇杷是一种藤状植物,伏地生长,四处蔓延,深藏草丛之中,所结果实也叫做枇杷,与生长在地上的枇杷树所结的果实不一样,前者比后者要小得多,秋季成熟,通红透亮,滋味甜爽。我们在花阶路边放牛,牛在吃草,我们就匍匐在土坎上,寻找地枇杷,翻开杂草,顺藤摸瓜,很容易寻到一粒一粒的地枇杷。嘴饞的小孩连洗都不洗,顺手将地枇杷的皮一剥就往嘴里送,甜滋滋,喜上眉梢。一般来说,不到半小时工夫,就可以摘到一小口袋地枇杷。
当然,这种伏地工作也很危险,有时会遇到蚂蚁,一般蚂蚁倒还好,有一种蛰人的蚂蚁,一旦碰触,它会死死蛰住你不放,而且还会发出信号,让更多的蚂蚁前来增援。很多蚂蚁爬到你的身上,拼命地蛰你,让你疼得难受,赶快溜走。最后的结果是,你的手上、脚上、身上,到处长满包包,红红的,发热、发痒。牛吃草的时候,太过贪婪,大嘴掘地三尺,似乎要将草根一块吃掉,免不了触碰成堆的蚂蚁,蚂蚁轰动,全往牛嘴上、鼻子上跑,全都死命蛰住牛鼻子、牛嘴巴,疼得牛一个劲地摇头摆尾,鼻子喷气,嘴巴哞哞直叫。我们有经验,一旦看到牛发疯一般地晃动头部,就知道是蚂蚁对它发动了攻击。呵呵,庞然大物竟然敌不过一群小小的蚂蚁。
狗喜欢吃屎,臭嘴哄哄,对着草丛屎堆拱,蚂蚁喜欢逐臭,两者可谓“臭味相投”,各不相让。狗对付蚂蚁毫无办法,蚂蚁群起而攻之,猛蛰狗嘴,一时间,疼痛发作,狗发出阵阵哀嚎,实在凄惨。每当这个时候,我们也是大声学狗叫,笑翻天,气死它。
草丛中,最让人感到害怕的就是蜈蚣,蜈蚣一旦咬伤了人,毒性像毒蛇一样厉害,很快蔓延,四肢、面目浮肿,反胃恶心,直想呕吐,要是不及时赶往医院救治的话,可能就会危及生命。但是很幸运,我们翻找地枇杷,从来没有发现过蜈蚣,倒是经常见到一些毛茸茸的虫子,形状有点像蜈蚣,对人没有攻击性。
我们在成长,童年在远去,花阶路在改变。“文革”期间,路边的果树全被村人砍去烧火、烧炭去了。“破四旧”的时候,有人将花阶路全部捣烂,理由是那些精致的图案包含封建迷信思想,是毒素,要清除。花阶路非常硬杂,经历了许多风风雨雨,但还是抵挡不住轰轰烈烈的运动,从人们的视野中渐渐消失了。现在,每当我回到乡下老家,走过面目全非的花阶路,总会想起那些有趣的故事来,每一块鹅卵石,每一株果树,每一头牛,还有那条悲壮的断尾巴狗和那条可怜的白面狸。
(责任编辑 徐参文)
花阶路外侧是一道丈余高的土坎,坎子边上长满了各种各样的果树,桃树、梨树、杏树居多,果木高大,枝繁叶茂,郁郁葱葱。每到春夏之交,花儿绽放,粉红雪白,深褐浅黄,姹紫嫣红,交相辉映。花阶路里侧是一片草坪,紧贴一道丈余高的土坎,土坎长满了杂草与野花。阳光暴晒,果木参天,浓荫匝地,人行小路,清幽凉快。
小路的确小,路宽两尺不到,鹅卵石铺满小径,拼成各种图案,比如龙凤呈祥、二龙戏珠、牛郎织女、八卦星相……我和伙伴们并不知道匠人为什么要拼成这些图案,只是觉得好看、好玩。光着脚丫踩上去,暗暗地有点痛,有点痒,但是喜欢这条路,来回走动、小跑,晚上回到家里后,将小脚丫浸泡在热水里,舒服极了。就像几十年后的今天,我在宿舍附近的花园里散步,总喜欢赤足快走一段弯弯曲曲的花阶路一样,时髦的说法是足底按摩,舒筋活血,提振精神啊。小时候的我们,不知道按摩,只晓得好玩。
最好玩的当然是骑牛。下午放牛回来,总要骑着牛,走在狭长的花阶路上,牛不比人,走得慢,不时摇摆,小孩坐在牛背上,颤颤悠悠,摇摇晃晃,荡秋千一样好玩。要是小黄牛,性子比较躁,走路快,一脚重一脚轻,身子起伏,又不按规矩走花阶路,不时践踏旁边的草地,动作迅猛的话,很容易将牛背上的人摔下来。摔在草地上还好一点,要是摔在花阶路上,与鹅卵石亲密接触,那可就要哎呦连天,伤人流血了。老水牛最温顺,骑在背上,走得又慢,规规矩矩,稳稳当当,走在花阶路,要是稍有偏差,你只要大吼一声“嘿!转喽”根本不用扯牛绳,它就会乖乖听话,踩回花阶路来。我家养了一头大水牛,胆小的我,每次坐在牛背上,不敢挺直身子,只是双脚夹紧牛身,弯腰俯身,双手抓着牛绳,撑住牛背,格外小心,生怕摔下牛背去。但是,放牛到河里洗澡,情况就大不一样了。我骑在牛背上,与伙伴们打水仗,大声叫喊;兴致高的时候,甚至站在牛背上,挺直身子,和伙伴们比试谁更勇敢,全然不顾老水牛的反应。有时摔在水里,毫发无损,几下工夫又翻身骑在牛背上。老水牛很听话,随你怎样翻身,抓爬,它一动不动,泡在水里,似乎很享受你的挠痒呢。
冬天,我们在花阶路上溜冰。将两片两尺来长的竹篾对半折弯,做成两片简易道具,人蹲下,两只脚踩在竹篾弯曲处,两只手牢牢抓住竹篾上段,任凭竹篾从高处往低处滑行,人也随竹篾滑行,非常惬意。要是平路,后面一个人推着前面蹲着的人滑行,后面的人因为踩着冰面,路滑,不时滑倒,人仰马翻,顺带也将前面蹲着的人推翻在雪地上。那情景很刺激,很好玩。
我们也在结冰的花阶路上骑高脚马比赛,看谁骑得快,骑得稳,动作顺溜,不摔倒 ;看谁的高脚马更高,骑起来更显得高大、威武,也看谁更敢冒险。高脚马,我们家乡叫脚棒,就是用两根细小的圆木做成,在距离圆木底端一尺来长的位置砍削一個浅浅的凹槽,再用另外两块短板插进凹槽,外用铁丝或硬质的绳索捆绑牢实,人呢,就可以双手抓住圆木上段,双脚踩在短板上面,离地一尺,悬空走路。踩着脚棒走在冰面上,咔嚓咔嚓,踏地有声,韵律和谐,响亮动听。有的小伙伴为了增强脚棒的稳定性与抓地性,就在圆木底端安装一些锐状器物,比如铁钉,脚棒踩踏地面时,铁钉就会陷进地里,从而稳住脚棒;也有小伙伴为了减少脚棒底端的磨损,会在底端包上一层铁皮,类似于车夫给马脚钉上铁掌一样。不过这种脚棒冬天地面结冰的时候是不敢踩的,很光滑,很危险。平常日子,大家也喜欢聚集在宽敞的院坝里,踩着脚棒,互相追赶、玩闹、嬉戏,谁先摔下脚棒,谁就输了这场游戏。
花阶路的一端,长着一株高大的龙爪树,树身硕大,三人合围才够得上,树高五六丈,枝丫斜出,枝叶繁茂。龙爪树,顾名思义,树梢结实,果实累累,一串一串排列,分枝开丫,像云遮雾绕之中显露出来的神龙爪子。山里有一种小动物叫白面狸,常常趁着夜深人静的时候,溜上树去吃“龙爪”。村里人知道这个小家伙的爱好,常常拿着木棍,蹲在树下隐蔽起来,一旦发现树上的白面狸,便团团围住龙爪树,唆使大狗小狗一齐狂吠,人喊狗叫,响声震天。白面狸一不小心就会从高高的龙爪树上掉下来,摔得头破血流。也有的白面狸,吓破了胆,躲在树丫枝叶掩映的地方,一动不动,但还是不能逃脱村人敏锐的眼光和周密的抓捕。村人会用长长的竹竿使劲扑打高高的树丫,硬是将白面狸驱赶下来,这时,白面狸就会给守候多时的猎狗逮个正着。好几个夏天的夜晚,我和大人一起隐伏在龙爪树下、花阶路边,感受到了那种人欢狗叫,全村沸腾的情景。
我们村有一条狗很有名,名字就叫做断尾巴狗,为什么呢?还是与白面狸有关。一个晚上,人们聚集龙爪树下,围捕白面狸。白面狸很狡猾,从树上溜下来,趁着夜晚人群混乱,狗叫连天,逃跑了。这个行为被一条眼光敏锐的猎狗发现了,猎狗一跃而起,追出去,不知追了多远的山路,不知追到了哪个地方,猎狗可能是咬住了白面狸的尾巴,白面狸也转过头来咬住了猎狗的尾巴,狗和狸打成一团,结果是,白面狸逃脱了,猎狗回到村里。人们发现,这只追逐白面狸的猎狗尾巴竟然断掉了一大截。后来,猎狗伤口好了,只剩下半截尾巴。因此,村里大人小孩都亲切地叫这只猎狗为断尾巴。断尾巴很喜欢和小孩子玩,脾气好,不咬人,不乱叫,特别听话。伙伴们只要手里有零食,朝断尾巴一挥,它就会飞跑过来,舔扯你的衣袖裤脚,点头哈腰,摇头摆尾,向小孩讨吃的,特别可爱。小孩叫它跑向哪里,它总是跑向哪里。比如,下午去山上找牛,小孩一边跑,一边哞哞喊叫,断尾巴也跟着跑,大声狂叫,叫声传遍沟谷、山岭。牛要是听见了,说不定也呼应一两声。这样,小孩就很容易找到牛了。 断尾巴也喜欢和孩子们在花阶路上玩。梨子成熟的时候,孩子总是嘴馋的,喜欢爬上树去,坐在枝丫间,伸手摘梨子吃,也会随手扔下几个给蹲坐在花阶路上的断尾巴,它张着嘴,准确地接住小孩从树上丢下来的梨子。如果小孩丢偏了,断尾巴会敏锐地跳起来接住,狗和人的配合简直默契极了,像玩魔术一样神奇。有时候,小孩会拿着长长的竹竿扑打树上的梨子,扑通扑通,几下工夫,梨子像下雨一样跌落在草丛里、土坎间、田土里,地上的孩子到处翻找,断尾巴也跟着小孩到处找,用嘴衔着梨子,向人报功呢。当然,前提是它得吃饱了。我喜欢那种冒着梨雨,到处找梨子的情景。梨子砸在头上、肩上、背上,不痛不痒,很享受,为啥,因为你很快就可以捡到这些梨子。要是掉到花街路上,一颗颗都砸得稀烂,让人痛心啊。我们打梨子,各有分工,有人负责扑打,有人负责捡拾,有人负责洗净,最后大家一块享用,当然也会给断尾巴和我们一样的待遇。
花阶路里外两侧的土坎,长满了杂草与地枇杷,地枇杷是一种藤状植物,伏地生长,四处蔓延,深藏草丛之中,所结果实也叫做枇杷,与生长在地上的枇杷树所结的果实不一样,前者比后者要小得多,秋季成熟,通红透亮,滋味甜爽。我们在花阶路边放牛,牛在吃草,我们就匍匐在土坎上,寻找地枇杷,翻开杂草,顺藤摸瓜,很容易寻到一粒一粒的地枇杷。嘴饞的小孩连洗都不洗,顺手将地枇杷的皮一剥就往嘴里送,甜滋滋,喜上眉梢。一般来说,不到半小时工夫,就可以摘到一小口袋地枇杷。
当然,这种伏地工作也很危险,有时会遇到蚂蚁,一般蚂蚁倒还好,有一种蛰人的蚂蚁,一旦碰触,它会死死蛰住你不放,而且还会发出信号,让更多的蚂蚁前来增援。很多蚂蚁爬到你的身上,拼命地蛰你,让你疼得难受,赶快溜走。最后的结果是,你的手上、脚上、身上,到处长满包包,红红的,发热、发痒。牛吃草的时候,太过贪婪,大嘴掘地三尺,似乎要将草根一块吃掉,免不了触碰成堆的蚂蚁,蚂蚁轰动,全往牛嘴上、鼻子上跑,全都死命蛰住牛鼻子、牛嘴巴,疼得牛一个劲地摇头摆尾,鼻子喷气,嘴巴哞哞直叫。我们有经验,一旦看到牛发疯一般地晃动头部,就知道是蚂蚁对它发动了攻击。呵呵,庞然大物竟然敌不过一群小小的蚂蚁。
狗喜欢吃屎,臭嘴哄哄,对着草丛屎堆拱,蚂蚁喜欢逐臭,两者可谓“臭味相投”,各不相让。狗对付蚂蚁毫无办法,蚂蚁群起而攻之,猛蛰狗嘴,一时间,疼痛发作,狗发出阵阵哀嚎,实在凄惨。每当这个时候,我们也是大声学狗叫,笑翻天,气死它。
草丛中,最让人感到害怕的就是蜈蚣,蜈蚣一旦咬伤了人,毒性像毒蛇一样厉害,很快蔓延,四肢、面目浮肿,反胃恶心,直想呕吐,要是不及时赶往医院救治的话,可能就会危及生命。但是很幸运,我们翻找地枇杷,从来没有发现过蜈蚣,倒是经常见到一些毛茸茸的虫子,形状有点像蜈蚣,对人没有攻击性。
我们在成长,童年在远去,花阶路在改变。“文革”期间,路边的果树全被村人砍去烧火、烧炭去了。“破四旧”的时候,有人将花阶路全部捣烂,理由是那些精致的图案包含封建迷信思想,是毒素,要清除。花阶路非常硬杂,经历了许多风风雨雨,但还是抵挡不住轰轰烈烈的运动,从人们的视野中渐渐消失了。现在,每当我回到乡下老家,走过面目全非的花阶路,总会想起那些有趣的故事来,每一块鹅卵石,每一株果树,每一头牛,还有那条悲壮的断尾巴狗和那条可怜的白面狸。
(责任编辑 徐参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