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养学生“音乐的耳朵”

来源 :教育·综合视线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yllovezk131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人类的精神生活离不开音乐欣赏。音乐欣赏也是唤起人们对音乐的激情,走进音乐世界的重要途径。只要有一定的听力,每个人都可以欣赏音乐,享受音乐的美。有的人在欣赏音乐时,只能一般地直接感知音响运动产生的变化,感受到生理上的快感;有的人却能从人文的层次上把握作品内蕴的含义,有着较高的鉴别评价音乐及音乐表演的能力。那是他们因为欣赏水平差异而产生了欣赏层次的差别。“七弦为益友,两耳是知音”。如果我们想通过聆听深刻地感受体验理解音乐,就需要具有“音乐的耳朵”,否则,即使我们再多的聆听音乐,也只能发出“嗟余有两耳,未省听丝篁”的感叹。
  产生欣赏水平不同的原因也是多方面的。从学校教育的角度看,关键在于要通过课堂音乐教育,特别是通过欣赏音乐的学习,培养学生聆听音乐,体验音乐,理解音乐,最终成为具备“音乐耳朵”的人。怎样才能培养学生“音乐的耳朵”呢?笔者认为最重要的是倾听音乐。美国作曲家艾伦·科普兰在《怎样欣赏音乐》中指出:“如果你要更好地理解音乐,再没有比倾听音乐更重要了。什么也代替不了倾听音乐。”怎样更好地倾听音乐呢?笔者结合平时的教学工作总结出几点感悟。
  反复听
  倾听音乐是需要反复的,要初听、复听、重要的地方还需要多听几遍,并且有分析地去听。欣赏课的教学中,要在科学合理设计的基础上,让学生反复聆听音乐作品,从作品的内容、风格、结构等方面去感知音乐,理解音乐,从而提高学生的音乐鉴赏能力,丰富学生的审美经验。例如,在欣赏《森林狂想曲》时,首先要完整地欣赏曲子,让学生从整体去把握乐曲,感受乐曲的风格、情绪等特点。接下来,重点听赏乐曲的两个不同主题,引导学生用不同的动作来表现这两个主题,第一主题可以用跺脚拍手捻指的方式,第三主题可以让学生选择合适的打击乐器来伴奏。最后,再完整地欣赏乐曲,在不同主题出现时做出不同的反应,了解曲子的结构。这样一来,学生们就会更深刻地欣赏体验。
  主动听
  除了反复听,我们还要想办法吸引学生主动去聆听。对音乐作品进行分析,是我们吸引学生聆听的重要方法之一。比如,分析作品中使用的音响,人声与乐器的类别、音色;分析音乐中的节拍、节奏、旋律、音程、和弦、和声等。在聆听音乐的时候,还可以利用语音、动作等描述音乐中内容,以此表现出对所欣赏音乐的感知、记忆力等,也可以成为吸引学生反复聆听音乐的好方法。例如,欣赏琵琶协奏曲《草原小姐妹》时,可以结合欣赏动画片《草原英雄小姐妹》,让学生对作品表达的内容先有一个感性的认识。学生在欣赏时会有更高的兴趣。在欣赏时,重点欣赏第一部分《草原放牧》,通过分析主题旋律出现了几次,是不是曾经有这样的音乐记忆,和歌曲《草原赞歌》进行对比欣赏等方式,吸引学生自觉地欣赏音乐而不是被动。琵琶和管弦乐队不同音色的对比感受,也可以吸引学生主动地参与到欣赏音乐的活动中来。
  另外,我们还要考虑到学生的年龄特征,低年级的儿童聆听音乐时间可以短一些,或者只听曲子的一部分。我们要帮助并吸引他们理解音乐,使他们产生聆听音乐的兴趣和习惯。
  各种类别的听
  倾听音乐除了反复听,还需要多听不同种类风格的音乐,不断扩大学生的欣赏面。科普兰说:“全部投入音乐意味着要扩大自己的趣味,只喜欢传统类型的音乐是不够的。”
  我国著名音乐家朱践耳先生也建议:要听古典音乐的;听现代音乐的;听民间音乐、民族音乐的;听流行音乐的。只有广泛地倾听各类型和不同风格的音乐,才能增进学生对音乐的爱好和兴趣,提高对音乐作品的比较与鉴别能力。我们有很多中小学生虽然很喜欢欣赏音乐,但大多都存在着热衷流行通俗音乐的倾向,他们对艺术性高、内涵丰富的高雅音乐几乎都不愿欣赏,这样他们音乐欣赏能力就很难得到提高。
  因此,我们必须采取积极主动引导的方法和措施,不断扩大他们的音乐欣赏面,让他们多听各种类别的好的代表性作品,逐步使他们建立起对音樂作品以及音乐表演的质量和音乐表演的效果的评价标准,并能在欣赏与表演中应用这些评价标准,让他们的音乐审美趣味、审美能力在音乐欣赏过程中得到发展和提高。
  随时听
  除了在课堂上让学生欣赏优秀的音乐作品,我们还要创造条件,让好的音乐能渗透到学生的生活中去,使聆听音乐的机会与学生的生活紧密结合在一起。例如,可以在学校广播台的时候播放优秀音乐作品,设置每周一歌栏目,或者听众点歌等环节。用优美的音乐声替代刺耳的上下课铃声,让学生无时无刻不沉浸在音乐带来的美好之中。另外,还可以组织学生观看一些好的音乐剧、音乐电影等。总之,要在学校生活中定期或随时创造欣赏优秀音乐作品的机会。
  通过音乐欣赏教学,培养学生“音乐的耳朵”。让他们通过自己的“音乐之耳”对大千世界有更敏锐的感受和洞察;让他们的“音乐之耳”具有对声音的选择、筛选的能力;不仅可以感受大自然中的“交响曲”,更可以享受音乐作品海洋中的“浪花朵朵”。
  (作者单位:江苏省扬州市江都区丁伙中心小学)
其他文献
3月28日.局重塑”为主题以“X使命.格.斗山工程机械2013年新产品暨品牌战略发布会在北京新地标水立方盛大举行。中国工程机械工业协会会长祁俊、斗山工程机械高管和代理商代表.以
《职业道德与法律》是中职学校德育系列课程的必修课之一,中职学生通过学习这门课程,能够提高自身的职业道德品质和法制意识。但由于《职业道德与法律》是一门理论性很强的课程,如果只是按照传统的教学模式进行授课,学生很难产生学习兴趣,而且不容易理解,也很难接受。因此,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要打破传统的教学模式,开展体验式教学,以期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  何为体验式教学  体验式教学,是学生亲身实践获得学习体验,
权力、市场、技术、专业的逻辑与话语在液态的传播图景下相互作用,新闻从业者与受众在争夺话语空间的过程中进一步加剧了"专业控制"与"开放参与"之间的矛盾,"受众"这一概念也
摘 要:从快直播发展到如今的慢直播,其不仅可以应用在旅游报道领域,也可以应用在文化传播领域,比起以往的快直播,慢直播以其即拍即播、无人为干预、自然态记录的长视频报道形式成为2020年“最火直播”,广受好评。慢直播一定程度上是监控的再升级,不只传媒行业,慢直播将会参与各行各业,具有巨大的发展前景。本文将从监控的劣势来探讨慢直播的机遇与挑战。  关键词:慢直播;监控;机遇  中图分类号:G206.2
作文是小学语文教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作文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充分关注学生的学习情况与成长情况,及时了解学生的情感需求与物质需求,以多种多样、丰富多彩的教学形式与教学内容组织教学活动,让课程内容吸引、推动学生积极参与,使学生在学习中不断提高对世界对人情的认知,在不断的认识中丰富自身情感与提升个人综合能力,从而逐步构建起完整的知识体系,进一步提高作文水平与写作能力。而“生本教育”能够有效提高学生对作文
摘 要: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央坚持反腐的高压态势,反腐工作取得明显成效,通过对案件的分析,大部分的腐败案件都存在官商勾结,权钱交易的现象。这和我国政府和企业之间的关系有着一定的联系,我国当前处于转型期,政府政策还不够透明,权力仍然过大,制度不够完善。同时,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在发展的过程中存在一些实际的困难,希望获得政府支持,但也有部分商人走违法的捷径来解决问题,企业的生存过于依赖政府,就会形成不
柏拉图说:“良好的开端,等于成功的一半”。一堂成功的课,开始是关键,巧妙、精彩的导入,是开启新课的金钥匙,它能迅速集中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活跃课堂气氛,为整堂课的有效教学打好基础。小学生思维活跃、求知欲强、乐于表达、愿意交流。那么,语文课堂怎样才能精彩导入,像磁石一般把学生牢牢地吸引住呢?  巧妙设疑,引出课题  学贵在疑,“疑”是点燃思维探索的火花。巧设疑问是语文教学的至高境界,它能
【摘 要】论文论述了泰州机械装备制造业运用知识产权调查现状,针对存在问题提出对策,对推进泰州装备制造企业知识产权密集型培育具有指导作用。  【Abstract】This paper discusses the current situation of the use of intellectual property rights in Taizhou machinery and equipment
在教学实践中,常常发现,历史作业成了课堂知识的机械重复,千篇一律,形式单一,作业内容上也多是枯燥的重复性练习。再加上历史学科不被重视,很多学生对作业没有兴趣,不交作业
新课程标准倡导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变被动为主动。教师要利用教学资源引导学生积极发现和提出问题,从而有效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学习能力和学习品质,提升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促进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提高。  培养“问题意识”的重要性  问题意识是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是在认识活动过程中产生的一种心理状态,驱使学生积极思维,不断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问题意识的培养对于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