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随着新时代的飞速发展,学生的独立意识越来越强,而学校对学生的教育也不再仅限于传授学生基础知识,还要注重学生德育水平的提升。在教学活动中,加强学生自我管理和自我教育的能力,是新形势教育背景下加强学生德育教育的重要教学手段,可以有效促进学生独立人格的形成,并在此过程中加强学生的思辨能力,充分体现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地位,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进而实现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能力的提升。本文将阐述学生自我教育和自我管理的概念,分析学生加强自我管理自我教育的重要意义。笔者根据自身的教学经验,对加强学生自我管理自我教育的研究方向和实践策略进行深入的探讨和研究。
关键词:自我管理 自我教育 研究方向 实践策略
在传统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模式的德育教育中,强调的是学生对教师的尊重,将教师对学生的管理和教育作为提升学生德育水平的主要手段,忽视了学生主观能动性的发挥。为此,在新课程改革中,教育者明确强调了学生的主体地位,指出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引导作用,而加强学生的自我管理和自我教育的能力,可以有效培养学生的主人翁意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加强学生自我控制和自我约束能力,极大降低了学生不良行为的出现,加强了学生的德育水平。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应该积极探索加强学生自我管理自我教育的研究方向和实践策略,旨在提升德育教育的质量与效率。
一、自我教育和自我管理的概念
自我教育和自我管理都是学校进行德育教育的重要教学方法。在自我教育的过程中,需要教师依据学生的身心发展,对学生进行适当地引导,帮助学生将教学要求转化成自身的学习目标,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是非观,加强学生自我认识、监督和评价的综合能力,让学生在自我批评中进行反思与改正。而自我管理的概念,即学生利用自己的内在力量,对自己的行为、思想、心理活动等进行约束、激励和控制,实现学生自己对自己的管理约束和奋斗目标。
二、加强学生自我管理自我教育的意义
班级管理是教学活动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教师通过班级管理工作,观察学生的身心发展情况,并根据了解到的具体情况,对学生进行有针对性的引导,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然而在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的过程中,只有教师的引导是远远不够的,还需要学生的主动配合,因此教师在开展德育教育的过程中,应该加强学生自我教育和自我管理的能力,积极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提升学生的社会责任感,有效减少学生不良行为的出现,促进学生综合素质和能力的培養。
三、加强学生自我管理自我教育的研究方向
(一)加强教师的引导手段
在传统的班级管理过程中,多数教师都是以说教的形式对学生进行管理和指导,学生容易反感甚至产生叛逆心理,使得教育效果大打折扣。为此,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应该注重自身教学素养的提升,明确自身的引导作用,并通过多样化的引导手段,加强学生的自主能力,进而有效提升学生自我管理和自我教育能力。
(二)加强学生的三观教育
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是组织学生开展教学教育的最终目的。在目前的信息大爆炸时代中,各种不良信息充斥着网络世界,对学生的三观教育产生了严重的消极影响,使得学生在学习和发展的过程中缺乏大局观念,对自身思想和行为的认知出现了偏差。因此,教师应该加强对学生的三观教育,根据学生的心理特点和性格特征,结合多样化的引导手段,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情感态度,促进学生自主意识的形成,进而能够有效加强学生的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能力,实现学生的全面健康发展。
(三)加强学生的规划教育
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中,学生都是跟随教师的脚步进行学习的,对自身的发展路线没有确切的规划,完全不知道在自身的成长过程中,什么时候应该做什么事,浪费年华、虚度光阴,非常不利于学生的长远发展。所以,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不应该只注重眼下学生的学习成绩,而是应该培养学生的规划能力,引导学生根据自身的学习情况和发展需求,对自己的未来进行合理的规划,以此来加强学生的自我管理自我教育的意识和能力,为学生以后步入社会打好基础。
四、加强学生自我管理自我教育的实践策略
(一)加强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在教学的过程中,要想加强学生的自我管理和自我教育的能力,最有效的策略就是加强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通过加强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可以有效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加强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让学生主动对自己的行为、意识进行约束和反省,进而能够有效提升学生的知识水平和德育水准,实现学生的素质教育。
(二)加强学生的自我觉悟能力
加强学生自我管理和自我教育的重要前提,就是启发学生的感悟能力,教师可以通过日常学习和生活中发生的事情或现象,与学生进行有效的沟通,寻找现象发生的根本原因,从而可以做到因势利导,启发学生的觉悟能力,让学生通过对自身行为、意识的反省和改正,加强对自我的认知能力,进而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行为准则,有效提升学生的德育水平,实现学生的全面健康发展。例如在信息时代背景下,手机成为学生的日常使用物品,使得课堂上低头族越来越多,严重影响学生的学习效率和教师的教学秩序。而强制性的没收或缴纳,有时不仅杜绝不了此类现象的发生,还会引起学生的叛逆心理。为此,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开展主题班会,为学生普及低头族的危害,对学生的手机使用习惯进行规范,帮助学生对自我的行为进行反省,进而加强学生自我管理自我教育的意识和能力。
(三)加强学生的主人翁意识
随着教育新形势的发展,学生的独立思维意识越来越强,他们不喜欢有人低估他们的能力,限制他们的自由发展。而在加强学生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能力的过程中,教师可以充分利用学生的这一心理特点,加强与学生之间的沟通,根据学生的兴趣和特长,为学生分配不同的班级管理任务,加强学生在班集体中的主人翁意识,充分发挥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进而有效加强学生的自我管理能力。例如在班级管理活动中,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实行班长轮流制,让每一位学生都能够在自己担任班长的过程中,了解班级的发展情况,加强自身的责任感,提升学生的主人翁意识,进而加强学生对自我行为的规范,发挥每一位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实现学生德育教育的高效性。
五、结语
综上所述,在新形势下加强学生的自我管理自我教育,可以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突出学生在教学活动中的主体地位,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三观,加强学生对自我行为的认识和约束,有效减少学生不良行为的出现。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通过多样化的引导手段、正确的三观教育和规划教育,从多个方面对学生进行教育和指导,进而有效加强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感悟能力和主人翁意识,让学生加强自我管理自我教育的能力。
参考文献:
[1]刘志国.大学生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能力的培育[J].黑龙江高教研究,2014(04).
[2]叶荣国.思想政治教育视阈下:大学生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的思考[J].阜阳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01).
[3]陈光军.和谐校园视野下大学生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过程论[J].河北北方学院学报,2009(02).
[4]陈光军.和谐校园建设中的大学生自我教育自我管理必要性研究[J].黔东南民族职业技术学院学报(综合版),2008(02).
(作者简介:李玉秀,女,硕士研究生,广西城市职业大学,讲师,研究方向: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
关键词:自我管理 自我教育 研究方向 实践策略
在传统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模式的德育教育中,强调的是学生对教师的尊重,将教师对学生的管理和教育作为提升学生德育水平的主要手段,忽视了学生主观能动性的发挥。为此,在新课程改革中,教育者明确强调了学生的主体地位,指出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引导作用,而加强学生的自我管理和自我教育的能力,可以有效培养学生的主人翁意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加强学生自我控制和自我约束能力,极大降低了学生不良行为的出现,加强了学生的德育水平。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应该积极探索加强学生自我管理自我教育的研究方向和实践策略,旨在提升德育教育的质量与效率。
一、自我教育和自我管理的概念
自我教育和自我管理都是学校进行德育教育的重要教学方法。在自我教育的过程中,需要教师依据学生的身心发展,对学生进行适当地引导,帮助学生将教学要求转化成自身的学习目标,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是非观,加强学生自我认识、监督和评价的综合能力,让学生在自我批评中进行反思与改正。而自我管理的概念,即学生利用自己的内在力量,对自己的行为、思想、心理活动等进行约束、激励和控制,实现学生自己对自己的管理约束和奋斗目标。
二、加强学生自我管理自我教育的意义
班级管理是教学活动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教师通过班级管理工作,观察学生的身心发展情况,并根据了解到的具体情况,对学生进行有针对性的引导,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然而在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的过程中,只有教师的引导是远远不够的,还需要学生的主动配合,因此教师在开展德育教育的过程中,应该加强学生自我教育和自我管理的能力,积极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提升学生的社会责任感,有效减少学生不良行为的出现,促进学生综合素质和能力的培養。
三、加强学生自我管理自我教育的研究方向
(一)加强教师的引导手段
在传统的班级管理过程中,多数教师都是以说教的形式对学生进行管理和指导,学生容易反感甚至产生叛逆心理,使得教育效果大打折扣。为此,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应该注重自身教学素养的提升,明确自身的引导作用,并通过多样化的引导手段,加强学生的自主能力,进而有效提升学生自我管理和自我教育能力。
(二)加强学生的三观教育
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是组织学生开展教学教育的最终目的。在目前的信息大爆炸时代中,各种不良信息充斥着网络世界,对学生的三观教育产生了严重的消极影响,使得学生在学习和发展的过程中缺乏大局观念,对自身思想和行为的认知出现了偏差。因此,教师应该加强对学生的三观教育,根据学生的心理特点和性格特征,结合多样化的引导手段,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情感态度,促进学生自主意识的形成,进而能够有效加强学生的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能力,实现学生的全面健康发展。
(三)加强学生的规划教育
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中,学生都是跟随教师的脚步进行学习的,对自身的发展路线没有确切的规划,完全不知道在自身的成长过程中,什么时候应该做什么事,浪费年华、虚度光阴,非常不利于学生的长远发展。所以,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不应该只注重眼下学生的学习成绩,而是应该培养学生的规划能力,引导学生根据自身的学习情况和发展需求,对自己的未来进行合理的规划,以此来加强学生的自我管理自我教育的意识和能力,为学生以后步入社会打好基础。
四、加强学生自我管理自我教育的实践策略
(一)加强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在教学的过程中,要想加强学生的自我管理和自我教育的能力,最有效的策略就是加强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通过加强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可以有效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加强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让学生主动对自己的行为、意识进行约束和反省,进而能够有效提升学生的知识水平和德育水准,实现学生的素质教育。
(二)加强学生的自我觉悟能力
加强学生自我管理和自我教育的重要前提,就是启发学生的感悟能力,教师可以通过日常学习和生活中发生的事情或现象,与学生进行有效的沟通,寻找现象发生的根本原因,从而可以做到因势利导,启发学生的觉悟能力,让学生通过对自身行为、意识的反省和改正,加强对自我的认知能力,进而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行为准则,有效提升学生的德育水平,实现学生的全面健康发展。例如在信息时代背景下,手机成为学生的日常使用物品,使得课堂上低头族越来越多,严重影响学生的学习效率和教师的教学秩序。而强制性的没收或缴纳,有时不仅杜绝不了此类现象的发生,还会引起学生的叛逆心理。为此,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开展主题班会,为学生普及低头族的危害,对学生的手机使用习惯进行规范,帮助学生对自我的行为进行反省,进而加强学生自我管理自我教育的意识和能力。
(三)加强学生的主人翁意识
随着教育新形势的发展,学生的独立思维意识越来越强,他们不喜欢有人低估他们的能力,限制他们的自由发展。而在加强学生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能力的过程中,教师可以充分利用学生的这一心理特点,加强与学生之间的沟通,根据学生的兴趣和特长,为学生分配不同的班级管理任务,加强学生在班集体中的主人翁意识,充分发挥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进而有效加强学生的自我管理能力。例如在班级管理活动中,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实行班长轮流制,让每一位学生都能够在自己担任班长的过程中,了解班级的发展情况,加强自身的责任感,提升学生的主人翁意识,进而加强学生对自我行为的规范,发挥每一位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实现学生德育教育的高效性。
五、结语
综上所述,在新形势下加强学生的自我管理自我教育,可以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突出学生在教学活动中的主体地位,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三观,加强学生对自我行为的认识和约束,有效减少学生不良行为的出现。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通过多样化的引导手段、正确的三观教育和规划教育,从多个方面对学生进行教育和指导,进而有效加强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感悟能力和主人翁意识,让学生加强自我管理自我教育的能力。
参考文献:
[1]刘志国.大学生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能力的培育[J].黑龙江高教研究,2014(04).
[2]叶荣国.思想政治教育视阈下:大学生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的思考[J].阜阳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01).
[3]陈光军.和谐校园视野下大学生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过程论[J].河北北方学院学报,2009(02).
[4]陈光军.和谐校园建设中的大学生自我教育自我管理必要性研究[J].黔东南民族职业技术学院学报(综合版),2008(02).
(作者简介:李玉秀,女,硕士研究生,广西城市职业大学,讲师,研究方向: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