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乡村仪式歌谣主要是在举行某种活动仪式时所唱的歌谣。如建盖新房、婚庆、丧事、传统节日等。以歌唱的形式来表示祝愿、庆贺、祈福、赞美、吉祥如意、大吉大利,或表示惋惜哀悼。
盖新房。《点梁歌》:“小小红公鸡,身穿一身红毛衣。不是我要你,是魯班师傅要你做点梁鸡。左点青龙龙抬头,辈辈儿孙要封侯;右点青龙龙摆尾,辈辈儿孙有出息;中点龙腰龙翻身,龙头龙尾一齐起。”此歌谣由建房的掌墨的木匠师傅来念,木匠师傅右手拿鸡,左手指甲掐破鸡冠,把鸡血点在正梁上,边点边念,表达大吉大利的意思。
点完梁,接下来举行上梁仪式。上梁前,木匠师傅要讲吉利,木匠师傅大声喊到“上梁啦,大吉大利”,其他人用绳子把正梁缓缓升起,这时鞭炮“噼啪啪”,响声大震,与此同时,木匠师傅开始唱《上梁歌》:“紫金梁,紫金梁,生在深山,长在青山。鲁班师傅选定你,请得能工巧匠,把你请在木场上。大锯子锯得叮叮当当,小锯子锯得双风朝阳;大推刨推得直直苗苗,小推刨推得光光滑滑。今日来把梁安上,辈辈儿孙得久长;今日来把梁安上,大吉大利大吉祥。小小木马三只脚,中梁对着中柱脚。空中放下一对索。什么索?金骨老龙玉带索。左拴青龙龙抬头,右拴青龙龙摆尾,龙头龙尾一齐起。”
把正梁敲入榫里,然后是撒五谷。房主把五谷、瓜子、松子、爆米花,里面还要放一些小镍币装在提篮里交给木匠师傅。撒的时候会引来一大群小孩来哄抢,来的人越多,房主越高兴。只要听说哪家上梁撒五谷,小孩老早就来等候,脖子伸得像长颈鹿似的,望穿秋水。
《上梁撒五谷歌》“一撒东方甲乙木,富贵荣华添福禄;二撒南方丙丁火,主人的麦面正在起;三撒西方庚辛金,辈辈儿孙福禄兴;四撒北方壬癸水,后辈儿孙万年春;五撒中央戊己土,金银财宝堆满屋。金银财宝堆在家,全家老小笑哈哈。”木匠师傅把五谷撒向东,人群涌向东,撒向西人群就撵到西,人们争抢,嬉笑着,热闹非凡,特别是小孩子抢到小镍币,高兴得像一只骄傲的大公鸡。
结婚仪式。把新娘迎娶到新郎家门前,摆一个案桌,中央用托盘装上五谷,两边砍来筋竹,扎成拱形。亲朋好友要来“挂红”(主要是被面子、毛毯,颜色以红色居多)。主持婚礼的司仪唱《挂新郎》“小小花红长又长,出在苏州大染行,黑布白布都不染,染匹红布挂新郎。一挂天长地久,二挂地久天长,三挂荣华富贵,四挂儿孙满堂,五挂五子登科,六挂禄位高升,七挂天上七姊妹,八挂神仙吕洞宾,九挂九龙归海,十挂十个儿子住北京,十一挂十二挂挂得好,挂个珍珠配玛瑙。”新郎挂完红臃肿得像一个葫芦,既滑稽又好笑。
挂完红,接下来就是撒五谷,司仪边把五谷撒向新郎新娘,边唱歌谣。《十撒歌》:“一撒金,二撒银,撒天撒地请诸神,花轿临门鼓乐喧,灯笼火把照满村,媳妇轿窗偷看人,婆家门前真热闹,心里喜得把嘴抿。三撒铁,四撒铜。左撒右撒谢乡邻,亲朋好友聚门前,红毡铺地迎新人。媳妇急着要进门,门口摆着旺火盆,跳过旺火莫回头,过门成了一家人。五撒晋,六撒秦,秦晋连理五福临,新人进院开红运,家兴财旺日月新。七撒风,八撒云,撒南撒北敬谷神。春耕夏耘丰稔岁,顺天应时土生金。成家立业要务本,男耕女织贵在勤,夫孝妻贤好家风,勤劳节俭聚宝盆。九撒子,十撒寅,子丑寅卯去时辰,一拜天地感造化,二拜高堂恩情深。夫妻对拜表诚信,地久天长心相印,洞房花烛风流夜,麒麟送子前程锦。”司仪撒完五谷,新郎新娘进家门,新娘跨马鞍,过火盆,新郎新娘入洞房。整个过程热闹喜庆,特别是小孩,司仪念一句,围观的小孩就会七嘴八舌,鹦鹉学舌的附和一句,引来了大人们的哈哈大笑,笑声就像温暖的阳光,洒满了整个村庄。
过年除夕夜打醋炭。在我的记忆中,每年的腊月二十九,母亲都要交给我一件事去做,到我读书的小学去砍一些柏树枝,还要到家门前的小河里去捞三颗光滑的鹅卵石,找来一匹板瓦、皂荚几个。这些准备工作是为了年夜饭之后的打醋炭。母亲每年除夕夜都打醋炭,打醋炭之前母亲先把三颗鹅卵石放在炉子火里烧红,然后用火钳把鹅卵石夹在板瓦上,在放上柏树枝、皂荚,柏树枝遇到火红的鹅卵石就噼哩啪啦响起来,几股青烟袅袅升起。母亲把瓦片放在锅铲上,左手抬锅铲,右手端一碗清水。打醋炭时,从正明间堂屋开始,先对着“天地”拜三拜,然后含一口水噗的喷向板瓦,柏树枝发出“嗞嗞嗞”声音,烟雾缭绕。母亲开时念起来:“打醋炭,打醋炭,一打就热,一打就烫。病病通通打出去(去,读ke,方言),黄脸婆娘打出去,口舌是非打出去,金银财宝打进来。”喷一口水念一遍,打完正明间,然后是卧室耳房灶房牲口圈,打完之后把打醋炭用的东西送到村边的田埂上。柏树枝燃烧的青香,弥漫在屋里直到新的一年的到来,打醋炭表达的是对美好生活的追求,祈求幸福、平安、团圆。
夜哭帖。在农村小孩夜晚睡不好觉或是啼哭不睡觉,大人就会找端公或者是师娘来念夜哭帖,念完之后用黄纸写上几张夜哭帖,一张贴在小孩睡觉的床头,另外几张贴在树上、电线杆、墙上。夜哭帖是一种心理安慰,有的小孩贴上夜哭帖,一觉就睡到了大天亮。夜哭帖在农村是很普遍的,我小时候随口就能背出。“天皇皇,地皇皇,我家有个小儿郎,过路君子念一遍,一觉睡到大天光,一觉睡到大天光!”
划拳令。划拳又叫猜拳,属酒令的一种,是宴席上助兴取乐的饮酒游戏。最早源于西周,完善于隋唐。行酒令的方式五花八门,无论南方北方,在市井中最流行就是划拳。划拳规则十分简单,对饮的两人同时伸出手指,口中报一数字,与双方伸指数目之和符合者胜,不胜者罚酒。猜拳的辞令从零到十,多含典故,均有祝福吉祥之意。
在乡村的闲时农家小院子,讨亲嫁女乡村宴席的酒桌上。在浓烈的苞谷酒香中,酒歌飘荡起来,土墙、青砖、黛瓦、石磨、水碾、鸡鸣、狗吠,憨厚的农家汉子,酒歌与酒香,弥漫在农家的上空。
“鲜花的酒呀,两朵的梅呀,二红四喜二朵梅呀,新柿花的酒呀,请呀,敬呀,新柿花的酒呀。三星照,新柿花的酒呀。四季财,新柿花的酒呀。大哥来敬酒呀,小弟来接酒呀。喝了这杯不服气嘛,再来来两小拳呀,请呀,敬呀,再来两小拳呀。”农家汉子的划拳声,是乡村最醇厚的乡音,是对生活的热爱与赞美,是乐观与豪迈。在田间地头,农家汉子也会划两拳“庄稼人,好划拳,吆起牛儿去耕田,牛儿拴在田埂上,梭下田埂划三拳。”划拳声如穿透心灵的蛙声一般。
在我的家乡,现在的小孩变成了“低头族”,沉溺于手机、电视、网络。在他们的世界里,已经不知道如山涧清泉般悦耳动听的乡村仪式歌谣,但这些歌谣却穿透我的骨髓,永驻我的心间。
——选自《石林》2019年第四期
盖新房。《点梁歌》:“小小红公鸡,身穿一身红毛衣。不是我要你,是魯班师傅要你做点梁鸡。左点青龙龙抬头,辈辈儿孙要封侯;右点青龙龙摆尾,辈辈儿孙有出息;中点龙腰龙翻身,龙头龙尾一齐起。”此歌谣由建房的掌墨的木匠师傅来念,木匠师傅右手拿鸡,左手指甲掐破鸡冠,把鸡血点在正梁上,边点边念,表达大吉大利的意思。
点完梁,接下来举行上梁仪式。上梁前,木匠师傅要讲吉利,木匠师傅大声喊到“上梁啦,大吉大利”,其他人用绳子把正梁缓缓升起,这时鞭炮“噼啪啪”,响声大震,与此同时,木匠师傅开始唱《上梁歌》:“紫金梁,紫金梁,生在深山,长在青山。鲁班师傅选定你,请得能工巧匠,把你请在木场上。大锯子锯得叮叮当当,小锯子锯得双风朝阳;大推刨推得直直苗苗,小推刨推得光光滑滑。今日来把梁安上,辈辈儿孙得久长;今日来把梁安上,大吉大利大吉祥。小小木马三只脚,中梁对着中柱脚。空中放下一对索。什么索?金骨老龙玉带索。左拴青龙龙抬头,右拴青龙龙摆尾,龙头龙尾一齐起。”
把正梁敲入榫里,然后是撒五谷。房主把五谷、瓜子、松子、爆米花,里面还要放一些小镍币装在提篮里交给木匠师傅。撒的时候会引来一大群小孩来哄抢,来的人越多,房主越高兴。只要听说哪家上梁撒五谷,小孩老早就来等候,脖子伸得像长颈鹿似的,望穿秋水。
《上梁撒五谷歌》“一撒东方甲乙木,富贵荣华添福禄;二撒南方丙丁火,主人的麦面正在起;三撒西方庚辛金,辈辈儿孙福禄兴;四撒北方壬癸水,后辈儿孙万年春;五撒中央戊己土,金银财宝堆满屋。金银财宝堆在家,全家老小笑哈哈。”木匠师傅把五谷撒向东,人群涌向东,撒向西人群就撵到西,人们争抢,嬉笑着,热闹非凡,特别是小孩子抢到小镍币,高兴得像一只骄傲的大公鸡。
结婚仪式。把新娘迎娶到新郎家门前,摆一个案桌,中央用托盘装上五谷,两边砍来筋竹,扎成拱形。亲朋好友要来“挂红”(主要是被面子、毛毯,颜色以红色居多)。主持婚礼的司仪唱《挂新郎》“小小花红长又长,出在苏州大染行,黑布白布都不染,染匹红布挂新郎。一挂天长地久,二挂地久天长,三挂荣华富贵,四挂儿孙满堂,五挂五子登科,六挂禄位高升,七挂天上七姊妹,八挂神仙吕洞宾,九挂九龙归海,十挂十个儿子住北京,十一挂十二挂挂得好,挂个珍珠配玛瑙。”新郎挂完红臃肿得像一个葫芦,既滑稽又好笑。
挂完红,接下来就是撒五谷,司仪边把五谷撒向新郎新娘,边唱歌谣。《十撒歌》:“一撒金,二撒银,撒天撒地请诸神,花轿临门鼓乐喧,灯笼火把照满村,媳妇轿窗偷看人,婆家门前真热闹,心里喜得把嘴抿。三撒铁,四撒铜。左撒右撒谢乡邻,亲朋好友聚门前,红毡铺地迎新人。媳妇急着要进门,门口摆着旺火盆,跳过旺火莫回头,过门成了一家人。五撒晋,六撒秦,秦晋连理五福临,新人进院开红运,家兴财旺日月新。七撒风,八撒云,撒南撒北敬谷神。春耕夏耘丰稔岁,顺天应时土生金。成家立业要务本,男耕女织贵在勤,夫孝妻贤好家风,勤劳节俭聚宝盆。九撒子,十撒寅,子丑寅卯去时辰,一拜天地感造化,二拜高堂恩情深。夫妻对拜表诚信,地久天长心相印,洞房花烛风流夜,麒麟送子前程锦。”司仪撒完五谷,新郎新娘进家门,新娘跨马鞍,过火盆,新郎新娘入洞房。整个过程热闹喜庆,特别是小孩,司仪念一句,围观的小孩就会七嘴八舌,鹦鹉学舌的附和一句,引来了大人们的哈哈大笑,笑声就像温暖的阳光,洒满了整个村庄。
过年除夕夜打醋炭。在我的记忆中,每年的腊月二十九,母亲都要交给我一件事去做,到我读书的小学去砍一些柏树枝,还要到家门前的小河里去捞三颗光滑的鹅卵石,找来一匹板瓦、皂荚几个。这些准备工作是为了年夜饭之后的打醋炭。母亲每年除夕夜都打醋炭,打醋炭之前母亲先把三颗鹅卵石放在炉子火里烧红,然后用火钳把鹅卵石夹在板瓦上,在放上柏树枝、皂荚,柏树枝遇到火红的鹅卵石就噼哩啪啦响起来,几股青烟袅袅升起。母亲把瓦片放在锅铲上,左手抬锅铲,右手端一碗清水。打醋炭时,从正明间堂屋开始,先对着“天地”拜三拜,然后含一口水噗的喷向板瓦,柏树枝发出“嗞嗞嗞”声音,烟雾缭绕。母亲开时念起来:“打醋炭,打醋炭,一打就热,一打就烫。病病通通打出去(去,读ke,方言),黄脸婆娘打出去,口舌是非打出去,金银财宝打进来。”喷一口水念一遍,打完正明间,然后是卧室耳房灶房牲口圈,打完之后把打醋炭用的东西送到村边的田埂上。柏树枝燃烧的青香,弥漫在屋里直到新的一年的到来,打醋炭表达的是对美好生活的追求,祈求幸福、平安、团圆。
夜哭帖。在农村小孩夜晚睡不好觉或是啼哭不睡觉,大人就会找端公或者是师娘来念夜哭帖,念完之后用黄纸写上几张夜哭帖,一张贴在小孩睡觉的床头,另外几张贴在树上、电线杆、墙上。夜哭帖是一种心理安慰,有的小孩贴上夜哭帖,一觉就睡到了大天亮。夜哭帖在农村是很普遍的,我小时候随口就能背出。“天皇皇,地皇皇,我家有个小儿郎,过路君子念一遍,一觉睡到大天光,一觉睡到大天光!”
划拳令。划拳又叫猜拳,属酒令的一种,是宴席上助兴取乐的饮酒游戏。最早源于西周,完善于隋唐。行酒令的方式五花八门,无论南方北方,在市井中最流行就是划拳。划拳规则十分简单,对饮的两人同时伸出手指,口中报一数字,与双方伸指数目之和符合者胜,不胜者罚酒。猜拳的辞令从零到十,多含典故,均有祝福吉祥之意。
在乡村的闲时农家小院子,讨亲嫁女乡村宴席的酒桌上。在浓烈的苞谷酒香中,酒歌飘荡起来,土墙、青砖、黛瓦、石磨、水碾、鸡鸣、狗吠,憨厚的农家汉子,酒歌与酒香,弥漫在农家的上空。
“鲜花的酒呀,两朵的梅呀,二红四喜二朵梅呀,新柿花的酒呀,请呀,敬呀,新柿花的酒呀。三星照,新柿花的酒呀。四季财,新柿花的酒呀。大哥来敬酒呀,小弟来接酒呀。喝了这杯不服气嘛,再来来两小拳呀,请呀,敬呀,再来两小拳呀。”农家汉子的划拳声,是乡村最醇厚的乡音,是对生活的热爱与赞美,是乐观与豪迈。在田间地头,农家汉子也会划两拳“庄稼人,好划拳,吆起牛儿去耕田,牛儿拴在田埂上,梭下田埂划三拳。”划拳声如穿透心灵的蛙声一般。
在我的家乡,现在的小孩变成了“低头族”,沉溺于手机、电视、网络。在他们的世界里,已经不知道如山涧清泉般悦耳动听的乡村仪式歌谣,但这些歌谣却穿透我的骨髓,永驻我的心间。
——选自《石林》2019年第四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