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思政融入《应用文写作》课程教学的探索

来源 :锦绣·中旬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kartist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本文从《应用文写作》课程教学的四个环节进行课程思政教学的探索,旨在阐明如何在课程的教学中融入思政元素,从而帮学生增强“四个自信”,建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关键词:课程思政 应用文写作 探索
  课程思政是将各类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的一种综合教育理念。目前,这个教育理念正在各个院校、各个专业、各门课程的教学中展开。《应用文写作》作为一门广泛开设的通识课,自然也是思政教育的重要阵地,本文将从《应用文写作》课程教学的四个环节来探索如何将课程思政融入本课程的教学。
  (一)深化教学目标。
  2020年5月,教育部印发《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强调,“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必须将价值塑造、知识传授和能力培养三者融为一体、不可割裂。”因此,应用文写作的教学目标不仅仅只是让学生掌握应用文写作的基础理论以及写作格式和规范,更重要的 是通过课程教学,帮助学生塑造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增强职业责任感,在今后的工作中能够遵守各行业的职业规范。
  (二)优化课程内容。
  1.引入传统文化
  《应用文写作》的课程内容往往是选取现代应用文,对于学生来说,文章的形式比较单一,其实,应用文古已有之且形式多样,如奏、表、疏等,教师可以选取其中的优秀篇章加入应用文写作的教学。比如,讲到公文时,可以带领学生学习《谏太宗十思疏》。唐代魏征为了劝谏唐太宗居安思危,让他明白“水能载舟,亦能覆舟”的道理,专门写了《谏太宗十思疏》,通过讲解这篇文章,可以为学生再现魏征忧国忧民的形象,增强学生为国家、为民族复兴而奋斗的使命感;在讲书信时,教师可以加入司马迁的《报任安书》,通过阅读文章,学生可以更加深刻地理解什么才是崇高的理想和信念,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
  2.引入地方特色
  《应用文写作》课程学起来往往比较枯燥,为了增加课程的趣味性,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教师可以与本地独有的地域文化进行结合,以特产、特色、城市地标等为切入点进行讲解。比如,讲授“解说词”时,让学生为黄鹤楼、东湖或是古琴台等著名景点撰写一份独具地方特色的解说词;或是在讲授广告策划时,让学生为本地的特色食品制作一套别具风格的推广策划方案。这些内容的加入,不仅考察了学生对于课程内容的掌握程度,同时,让学生在进行学习的过程中,通过查找资料,深入了解本地特色文化,增强学生对于国家的文化自信。
  3.引入中国精神
  课程思政其中一个很重要的内容就是培养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通过课堂这个主战场,“引导学生把国家、社会、公民的价值要求融为一体,提高个人的爱国、敬业、诚信、友善修养,自觉把小我融入大我,不断追求国家的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和社会的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化为精神追求、外化为自觉行动。”因此,教师在讲授《应用文写作》时,可以把长久以来中国共产党在艰苦奋斗中形成的优秀中国精神引入课堂。
  4.引入时事热点
  教师在进行课程内容设置时,可以适当联系时事、热点。比如,在讲“新闻”时,要求学生分享近期看到的、全民广泛关注的、引起社会热议的新闻,像今年的奥运会、抗洪、防疫抗疫等,引导学生多关注国家和社会,让学生更加深切地体会到中国的奥运精神、抗洪精神和抗击精神,激发学生的国家自豪感,增强制度自信,提升学生的大局意识。
  (三)改革教学方法
  随着课程思政元素融入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也应同时进行调整,以便更好地发挥课程的育人功能。
  1.结合专业,进行情境式教学。
  《应用文写作》是一门面向所有专业开设的公共课,理论性很强,为了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更好地帮助学生掌握应用文,让他们会使用應用文,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专业属性,设置真实情境,增加学生的体验感和实践性。比如,在给商务英语专业的学生教授“经济合同”时,可以给他们设置一个外贸公司的情境,给出真实材料,让他们以商务文员的身份去完成一份外贸合同。在整个的过程中,教师要按照外贸公司商务文员的工作流程设置教学内容,引导学生带着完成实际工作任务和解决实际工作问题的渴望,在具体的工作情景中训练学生的写作技能和综合素质,实现课堂情景与职业情景、专业学习与职业活动紧密衔接。情境式教学中,学生为学习的主体,教师指引学生学习,帮助学生了解了相关专业和行业领域的国家战略、法律法规和相关政策,引导学生深入社会实践,提高了学生的职业素养。
  2.跳出课堂,进行沉浸式教学。
  《应用文写作》既是一门理论课,也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仅仅局限在课堂上是不可能取得非常好的效果的,跳出课堂,进入真实的工作环境进行沉浸式教学,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实践机会。比如,教授“公文”时,可以跟学生所在的专业和院系联系,为学生提供实践机会,让学生在真实的工作环境中,判断公文不同文种的适用范围,掌握请示、报告、出通知等文种的写作方法和注意事项,让学生熟悉公文处理的流程。通过沉浸式教学,学生不仅能够更好地掌握课程内容,还能够帮助他们增强勇于探索的创新精神,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提高他们解决问题的实践能力,培养他们的职业意识和职业规范。
  (四)调整考核方式
  《应用文写作》课程的考核方式也应随着思政元素的融入进行相应调整。原有的传统考核方式是考核总成绩=平时考勤(10%)+课堂表现(20%)+课堂任务(30%)+期末考核(40%),调正后的考核方式为考核总成绩=课程思政(30%)+课程任务(30%)+期末考核(40%)。课程思政主要考核学生课堂考勤、上课礼仪、价值观念、职业素养等方面,课程任务主要考核的内容包括课内任务和课外任务,其中课外任务是学生在进行沉浸式教学时要完成的任务,这部分的分数由下达任务的行政人员来打。
  综上所述,只有在教学目标、课程内容、教学方法、考核方式这四个教学环节中都融入思政元素,才能够让《应用文写作》课程真正地与思政课程同向同行,共同帮助学生塑造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参考文献
  [1]赵继伟.“课程思政”:涵义、理念、问题与对策[J].教育学研究,2019(2):114-119.
  [2]习近平提出坚定文化自信推动社会主义文化繁荣兴盛[N].新华网.[2017-10-18]
  [3]袁静云,曾娟娟,江秋兰.《应用文写作》课程思政教学改革探究[J].课程教育研究,2019(49):89.
其他文献
摘要:本文旨在对比分析韩中两国第二人称代词,分别从分类和使用范围两个方面进行分析,从中寻找两国语言的异同之处。通过对比研究揭示两国的文化及人们的思想差异,从而对两国语言学习者语言的学习起到一定帮助。  关键词:韩中;对比;第二人称代词  一、韩中第二人称代词的分类  韩语中敬语的广泛使用在第二人称代词中也有显著的体现。根据听者身份不同,可将第二人称代词分为三个等级:听者身份为话者上位,此时为最高敬
期刊
摘要:研学旅行不仅是中国基础教育领域的一次重大突破,也是教育+旅游融合的一种新业态。丹东是我国青少年革命传统教育基地之一,富含着浓厚的红色文化底蕴,也是青少年红色研学旅行的主要目的地。但是红色研学旅行的需求与发展之间还存在着一定的不对称性。因此,本文通过对丹东红色研学旅行的发展现状进行研究,尝试提出一些建议及对策。  关键词:红色旅游;研学旅行;丹东  一、丹东红色研学旅行发展背景  丹东有丰富深
期刊
摘要:大学英语写作课目前普遍存在的问题是学生无话可写,写出的文章千篇一律。传统的应试教育模式无法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主动性,课堂气氛沉闷。头脑风暴写作法则有可能让学生从打破常规的角度去思考,去突破思维上的束缚。翻转课堂可以更多给予学生自主性,更好的激发其学习兴趣。两者相结合应用于写作课教学不失为一种好的教学尝试,对于改变写作课堂现状有一定的裨益。  关键词:头脑风暴写作法;翻转课堂;写作教学 
期刊
摘要:“双师型”教师已成为高职教育教师队伍建设的重点和特色,“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迫在眉睫。但我国目前对于“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仍不成熟。本文通过了解“双师型”教师及其队伍建设现状,发现其存在评定政策不统一、教师团队两极化、教师培训形式化等诸多问题;笔者针对上述问题,从国家、政府、学校、院系、教师多方面进行探索,提出“雙师型”教师队伍建设相关举措意见。  关键字:双师型教师;教师队伍;广告学  一
期刊
摘要:数学是一门研究数与量之间关系的学科,具有较强的逻辑性,在高中数学课堂教学中,除了要引导学生理解掌握数学知识,更重要的就是培养学生数学综合能力,能够将数学知识灵活运用于实际问题当中去。近些年随着我国新高考改革的不断发展,考核形式也发生了相应的转变,在我国传统应试教育中,多关注于学生基础知识的掌握,将重点都放置在了数学知识概念教学上,导致教学出现题海战术的现象,严重制约了学生思维的发展。新高考改
期刊
摘要:在我国新时期的发展背景下,我国戏剧影视文学经过不断的改革创新,有了日新月异的变化。在经济社会大环境的不断发展之下,人们对于日常生活质量要求也越来越高,人们不再只是追求物质的享受,更在追求精神世界的丰富。新时期,我国戏剧影视文学也顺应时代的发展潮流,做出了一系列的改革措施,旨在能够满足人们对戏剧影视文学的追求,发展大众喜闻乐见的戏剧影视文学形式。  关键词:新时期背景;戏剧影视文学;艺术特征 
期刊
摘要:大学英语教学应体现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通过经典的中外文学作品的渗透不仅让学习者更有效地掌握英语语言技能,更能提升学习者的人文素养、批判性和创造性,从而实现教育的本质。  关键词:大学英语教学;文学作品;渗透  自1862年第一所正式的英语教学组织京师同文馆的建立至今,英语教学已成为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这其中,大学英语作为大多数非英语专业学生在本科教育阶段必修的公共基础课程,在人才培养方面书
期刊
摘要:随着互联网技术的普及,现已出现了新的志愿服务形式,且参加志愿服务的主体中大学生占比逐渐增大。在“互联网+”的大背景下,诸多因素都影响着大学生参与志愿服务的想法,此时新型的志愿服务就越发重要。本文旨在创新大学生志愿服务形式,通过“互联网+”,更大限度地发挥当代大学生的价值。  关键词:“互联网+”;大学生志愿者;志愿服务;线上志愿  大学生作为当今社会志愿服务的主力军,在志愿服务活动中贡献自己
期刊
摘要:基于“中国知网”的文献检索与分析,发现基于 U 校园智慧教学云平台的大学英语读写混合式教学实践研究较少。本文以河北农业大学现代科技学院学生为教学对象,开展教学实践和研究,以读写教学中的词汇教学为例,从预习词汇、课前小测、小组讨论+教师答疑、头脑风暴四个教学环节进行了实践,并分析了教学效果:成绩提升、掌握了必备的词汇学习策略,增强了可持续发展能力。  关键词:U校园;大学英语;读写教学  引言
期刊
摘要:2021年,伟大的中国共产党迎来了百年华诞。本文主要研究党史教育重大意义和高校思政课教学中党史教育存在的问题,如学时有限,内容零散,枯燥乏味;教学形式单一,直接生硬,学生主体性作用难以发挥;实践性教学不足,学生体验感和获得感差等问题,以期通过进一步研究探索思政教学融合党史教育的新路径。  关键词:思政课教学;党史教育;融合;问题  一、高校思政课要用好党史教科书,上好党史大课  中国共产党在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