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本文就温补肾阳法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终末期进行了研究探讨,并做如下报告。
关键词:温补肾阳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中图分类号】R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8801(2014)04-0338-01
COPD是一种具有气流受限特征的可以预防和治疗的疾病,气流受限不完全可逆、呈进行性发展,与肺部对香烟烟雾等有害气体或有害颗粒的异常炎症反应有关。COPD主要累及肺脏,但也可引起全身(或称肺外)的不良效应。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由于其患病人数多,死亡率高,社会经济负担重,已成为一个重要的公共卫生问题。世界银行/世界卫生组织公布,至2020年COPD将位居世界疾病经济负担的第5位,COPD目前居全球死亡原因的第4位。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是慢阻肺患者死亡的重要原因,也是慢阻肺患者治疗费用居高不下的重要原因。AECOPD对患者的生活质量、肺功能、疾病进程和社会经济负担产生严重的负面影响。
根据中国2011 GOLD指南修订版,已经不再单独以肺功能作为评估,而分为ABCD四级,对于D级4分级类型,即肺功能处于第四级,每年住院次数大4于次,平时需使用舒利迭及思力华控制,但仍效果欠佳。所谓四级,即终末期慢阻肺。终末期慢阻肺由于心肺功能已经接近衰竭,无论是加大抗感染力度以及激素用量,甚至使用呼吸机,均无法得到较好的疗效。
慢阻肺终末期,目前暂时没有专门的研究论述以及辩证推广,究其病因,多由久咳、久喘、久哮等肺系疾病反复发作、迁延不愈发展而成,关乎五脏,以肺脾肾三脏为主,其根本原因还是在于肾阳虚衰。肾为先天之本,水火之脏,清·陈士锋《石室秘录》指出:“命门,先天之火也……肺得命门而治节…… 无不借助命门之火而温养之。”由此可以看出肺功能的正常运转,有赖于命门真阳的温养。《医贯·喘》曰:“真元损耗,喘出于肾气之上奔……乃气不归元也”。说明肾纳气功能直接影响肺主气功能。[1]肾之元阳为一身阳气的根本,一旦肾阳虚衰,不能温煦肺阳、脾阳;脾为后天之本,在宗气生成、水液代谢方面与肺气功能密切,脾为肺之母,脾阳不足,导致肺阳不固。而阳气虚衰,无力祛痰散瘀,致使痰瘀胶结,伏着于肺,痰瘀为阴邪,阴胜则阳病,阳虚更甚,形成恶性循环。
现在由于经济上的原因,很多养殖户不断地使用抗生素、雌激素等喂养动物,故导致平时饮食摄入,导致长期暗耗阳气,而且目前处于D级患者,由于反复急性加重,且多由细菌感染诱发,故临床反复使用抗生素,临床上以患者多咳嗽、咯黄痰,辩证多以痰热,使用如痰热清等清热解毒之品,损伤阳气,导致疾病处于一个恶性循环。终末期慢阻肺,急性加重,出现发热,咳痰黄稠,究其根本,仍属于肾虚,水湿不化,郁久生热,其肾虚为本,所谓痰热,其热在局部,而全身皆虚损,仍需以重用温阳,温化痰饮,阳气得温运,气化有司,则痰饮得化,且温补肾阳,得以纳气平喘,而得以取良效。
部分临床医家,亦考虑到患者阳气损耗,但使用类似真武汤加减,但临床疗效甚微,究其根源,或多因温阳力度不足,李可老中医在扶阳论坛里面明确提出,仲景之方,后世难得其效,其根源在于剂量不足也,其详细分析了各个经方,并指出当时由于李时珍对度量衡的转换亦不太明确,故指出:“古方用一两,今用一钱可也”[2]故后世之人,多谨慎对待,然疗效亦因此而欠佳。比如久饿之人,仅以粥水喂之,尽管服之日久,然终不得饱。现代医家李可老中医,提出“扶阳论坛”,指出现代人体质多虚,阳虚者十之八九,阴虚者百难一见,主张以大剂量附子,温补阳气,则阳气足则可以温化水饮,固肾纳气,则气归其根,而痰液不能而生,故临床多有佳效。
典型病例:李某,男,74岁。反复咳嗽、气促6年余,咳嗽以夜间为甚,咳甚则呕吐痰涎,每因气候变化或饮食生冷,肥甘油腻之物而诱发或加剧,稍活动即气促加重,全胸片示:慢性肺气肿体征。西医诊断:慢性阻塞性肺疾病,长期住院及门诊治疗,每次住院均需使用抗生素,大剂量激素、或雾化治疗,治疗后症状好转,但反复,最近发展到几乎每个月住院1次。就诊时见患者:咳嗽阵作,咳声重浊,喉中痰鸣,咯痰不爽,偶咯出黄白相问粘痰,气促,张口抬肩,畏寒、肢冷,口渴,喜热饮,夜尿频多,纳查,大便秘结。观其颜面泛如红妆,舌质淡,苔白厚腻,脉沉迟无力。之前亦曾服用中药,医师见其痰黄,面红且间中有热像,给予清热之品,症状反而加重。就诊时考虑患者久病及肾,肾阳虚衰,不能温化水饮,故水气化生为痰,痰湿停留日久,则化热,故痰黄白相间,肾阳虚损,故夜尿多,畏寒、肢冷,虚阳外越,则面红如妆,而非有热,且兼感寒邪,外邪引动内饮,则咳喘不止,证乃:肾阳虚衰,水饮凌心,兼感外邪之象。方去小青龙汤重加附子温阳,并使用龙骨、牡蛎、磁石纳气4,药用:白附片120g先煎,麻黄45g,芍药15,干姜30,炙甘草15,五味子10,细辛15,肉桂15,生姜100g,龙骨30先煎,牡蛎30先煎,磁石30先煎,3剂,患者服用后咳嗽、咯痰明显减少,气促减轻,面色不再有发红,畏寒、肢冷有所改善,再继续服用3剂,无诉气促,可以自行缓慢行走,仅偶有咳嗽,之后间中服药控制,已有一年未有再住院。
参考文献
[1] 万文蓉.论阳虚痰瘀是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基本病机[J]中医药学刊,2005,23(9)
[2] 李可.首届扶阳论坛《思路与方法》
关键词:温补肾阳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中图分类号】R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8801(2014)04-0338-01
COPD是一种具有气流受限特征的可以预防和治疗的疾病,气流受限不完全可逆、呈进行性发展,与肺部对香烟烟雾等有害气体或有害颗粒的异常炎症反应有关。COPD主要累及肺脏,但也可引起全身(或称肺外)的不良效应。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由于其患病人数多,死亡率高,社会经济负担重,已成为一个重要的公共卫生问题。世界银行/世界卫生组织公布,至2020年COPD将位居世界疾病经济负担的第5位,COPD目前居全球死亡原因的第4位。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是慢阻肺患者死亡的重要原因,也是慢阻肺患者治疗费用居高不下的重要原因。AECOPD对患者的生活质量、肺功能、疾病进程和社会经济负担产生严重的负面影响。
根据中国2011 GOLD指南修订版,已经不再单独以肺功能作为评估,而分为ABCD四级,对于D级4分级类型,即肺功能处于第四级,每年住院次数大4于次,平时需使用舒利迭及思力华控制,但仍效果欠佳。所谓四级,即终末期慢阻肺。终末期慢阻肺由于心肺功能已经接近衰竭,无论是加大抗感染力度以及激素用量,甚至使用呼吸机,均无法得到较好的疗效。
慢阻肺终末期,目前暂时没有专门的研究论述以及辩证推广,究其病因,多由久咳、久喘、久哮等肺系疾病反复发作、迁延不愈发展而成,关乎五脏,以肺脾肾三脏为主,其根本原因还是在于肾阳虚衰。肾为先天之本,水火之脏,清·陈士锋《石室秘录》指出:“命门,先天之火也……肺得命门而治节…… 无不借助命门之火而温养之。”由此可以看出肺功能的正常运转,有赖于命门真阳的温养。《医贯·喘》曰:“真元损耗,喘出于肾气之上奔……乃气不归元也”。说明肾纳气功能直接影响肺主气功能。[1]肾之元阳为一身阳气的根本,一旦肾阳虚衰,不能温煦肺阳、脾阳;脾为后天之本,在宗气生成、水液代谢方面与肺气功能密切,脾为肺之母,脾阳不足,导致肺阳不固。而阳气虚衰,无力祛痰散瘀,致使痰瘀胶结,伏着于肺,痰瘀为阴邪,阴胜则阳病,阳虚更甚,形成恶性循环。
现在由于经济上的原因,很多养殖户不断地使用抗生素、雌激素等喂养动物,故导致平时饮食摄入,导致长期暗耗阳气,而且目前处于D级患者,由于反复急性加重,且多由细菌感染诱发,故临床反复使用抗生素,临床上以患者多咳嗽、咯黄痰,辩证多以痰热,使用如痰热清等清热解毒之品,损伤阳气,导致疾病处于一个恶性循环。终末期慢阻肺,急性加重,出现发热,咳痰黄稠,究其根本,仍属于肾虚,水湿不化,郁久生热,其肾虚为本,所谓痰热,其热在局部,而全身皆虚损,仍需以重用温阳,温化痰饮,阳气得温运,气化有司,则痰饮得化,且温补肾阳,得以纳气平喘,而得以取良效。
部分临床医家,亦考虑到患者阳气损耗,但使用类似真武汤加减,但临床疗效甚微,究其根源,或多因温阳力度不足,李可老中医在扶阳论坛里面明确提出,仲景之方,后世难得其效,其根源在于剂量不足也,其详细分析了各个经方,并指出当时由于李时珍对度量衡的转换亦不太明确,故指出:“古方用一两,今用一钱可也”[2]故后世之人,多谨慎对待,然疗效亦因此而欠佳。比如久饿之人,仅以粥水喂之,尽管服之日久,然终不得饱。现代医家李可老中医,提出“扶阳论坛”,指出现代人体质多虚,阳虚者十之八九,阴虚者百难一见,主张以大剂量附子,温补阳气,则阳气足则可以温化水饮,固肾纳气,则气归其根,而痰液不能而生,故临床多有佳效。
典型病例:李某,男,74岁。反复咳嗽、气促6年余,咳嗽以夜间为甚,咳甚则呕吐痰涎,每因气候变化或饮食生冷,肥甘油腻之物而诱发或加剧,稍活动即气促加重,全胸片示:慢性肺气肿体征。西医诊断:慢性阻塞性肺疾病,长期住院及门诊治疗,每次住院均需使用抗生素,大剂量激素、或雾化治疗,治疗后症状好转,但反复,最近发展到几乎每个月住院1次。就诊时见患者:咳嗽阵作,咳声重浊,喉中痰鸣,咯痰不爽,偶咯出黄白相问粘痰,气促,张口抬肩,畏寒、肢冷,口渴,喜热饮,夜尿频多,纳查,大便秘结。观其颜面泛如红妆,舌质淡,苔白厚腻,脉沉迟无力。之前亦曾服用中药,医师见其痰黄,面红且间中有热像,给予清热之品,症状反而加重。就诊时考虑患者久病及肾,肾阳虚衰,不能温化水饮,故水气化生为痰,痰湿停留日久,则化热,故痰黄白相间,肾阳虚损,故夜尿多,畏寒、肢冷,虚阳外越,则面红如妆,而非有热,且兼感寒邪,外邪引动内饮,则咳喘不止,证乃:肾阳虚衰,水饮凌心,兼感外邪之象。方去小青龙汤重加附子温阳,并使用龙骨、牡蛎、磁石纳气4,药用:白附片120g先煎,麻黄45g,芍药15,干姜30,炙甘草15,五味子10,细辛15,肉桂15,生姜100g,龙骨30先煎,牡蛎30先煎,磁石30先煎,3剂,患者服用后咳嗽、咯痰明显减少,气促减轻,面色不再有发红,畏寒、肢冷有所改善,再继续服用3剂,无诉气促,可以自行缓慢行走,仅偶有咳嗽,之后间中服药控制,已有一年未有再住院。
参考文献
[1] 万文蓉.论阳虚痰瘀是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基本病机[J]中医药学刊,2005,23(9)
[2] 李可.首届扶阳论坛《思路与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