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真武汤出自于《伤寒论》,当前临床很多疾病,只要满足肾阳亏损,造成阳虚水泛的病理,都可以运用真武汤加以治疗。本文我就真武汤的临床应用展开分析及论述,列举真武汤常用于的几种临床病症。
关键词:真武汤 老年人高血压 眩晕 糖尿病足 泌尿系统感染 心源性水肿 张仲景
【中图分类号】R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8801(2014)04-0334-01
1 真武汤的由来及临床应用依据
真武汤方载自汉代医圣张仲景《伤寒论》,原文述“少阴病二三日不已,至四五日,腹痛,小便不利,四肢沉重疼痛自下利者此为有水气。其人或咳,或小便利,或下利,或呕者真武汤主之。”真武汤证,病位在肾、涉及心、脾胃、肺等诸多脏腑。乃临床上治疗阳虚水泛之代表方剂。方用大辛大热之附子温阳化气行水,此为君药;茯苓甘淡渗利,健脾利湿,以驱逐水邪;主水在肾,制水在脾,脾恶湿,得阳则运,故佐以苦甘性温之白术健脾燥湿,扶土以制水泛;生姜味辛性温温中散水走而不守,既可助附子温阳祛寒,又助茯苓、白术健运行水;三者共为臣药合收培土制水之功。君臣相配可使肾阳复脾运健,气化行,水道利。白芍苦酸微寒,敛阴和营,与附子同用,破阴结而布阳和,使邪水去而真阴不伤。临床实践表明真武汤并非只局限在治疗肾系疾病,对于临床上各系疾病均可以应用真武汤加减进行辨证论治。
《医宗金鉴》云“真武者,北方司水之神也,以其名汤者赖以镇水之义也。用附子之辛热壮肾之阳而水有所主矣;白术之苦燥建立中土,而水有所制矣。生姜之辛散,佐附子以补阳,温中有散水之意;茯苓之淡渗,佐白术以健土制水之中有利水之道焉。而尤妙在芍药之酸敛加于制水主水药中,一以泻水,使子盗母虚,得免妄行之患;一以敛阳,使归根于阴,更无飞越之虞。孰谓寒阴之品无益于阳乎。”
2 真武汤的临床应用举例
2.1 治疗老年人高血压。病例:张某,男67岁,2009年10月初诊,头晕不适一年,眼睑及双下肢浮肿三天,加重一天。既往高血压史一年,口服硝苯地平控释片坚持至今,血压维持140/100mmHg。一月前浴后,感觉腿沉走路乏力,未见其它不适没在意,三天前起床出现眼睑和双下肢浮肿走路沉重乏力,因十一长假未去医院,来诊要求暂时口服中药,待上班后系统检查后诊治。刻诊:面色光白、眼睑及双下肢浮肿,按之没指、畏寒、头晕、心悸、口不渴、小便尿少而清、舌质淡苔白滑、脉沉迟无力。测血压:150/100mmHg,此属脾肾阳虚、水气内停。治以温阳利水。
处方:真武汤合五苓散加味:炮附子30g(先煎1小时)、芍药20g、白术15 g、茯苓15g、泽泻20g、桂枝10g、三七末5g(冲服)、黄芪30g、生姜30g(后下),药用五剂后,头晕、心悸及眼睑浮肿症状消失,畏寒、下肢浮肿去其大半,心情愉快,要求复诊继续服药,继以真武汤随症略作加减,共服药十八余剂,诸症消失,神清体健。测血压130/83mmHg,无明显不适症状,电话随访,未见复发。
2.2 治疗风湿性心脏病。患者,女,73岁。风湿性心脏病史40年,喘促,心悸,颜面及下肢水肿,腹胀满,不能平卧,舌质紫暗,苔白腻,脉沉结代。长期服用强心、利尿、抗凝、改善心肌重塑之剂,效果不佳。证属阳虚水停血瘀,给予真武汤化裁:茯苓12g,赤药15g,白术9g,生姜9g,炮附子(先煎)25g,丹参20g,红花10,桃仁10g,泽泻15g,肉桂10g,牛膝10g。7剂水煎服,原口服药未变。7日后患者水肿消退大半,可平卧,喘促明显减轻,舌质暗淡,苔白,脉结代。继服15剂后,无水肿。去牛膝、桃仁,做散剂,每日10g,早晚分服,后病情平稳地高辛减为每日0.0625mg,利尿剂每周服3天,持续3年未加重。
2.3 真武汤治疗老年人泌尿系统感染。病例:孙某,女56岁,2011年6月初诊。小便频急短涩,每天二三十次。滴沥不尽已有半年,常有便意却欲解不下。腹胀怕冷,经西药治疗不见好转。
处方:处方:制附子(先煎)10g,茯苓30g,白术30g,干姜10g,白芍30g,鹿角霜15g,泽泻20g,当归15g,败酱草30g,炙甘草10g,桂枝15g,水煎服,每日一剂。十多天后,所有症状减轻要求继续服药巩固疗效,药证相符,原法不变,加服五剂后得以痊愈。
2.4 治疗心源性水肿。病例:张某,男78岁,2010年7月初诊。患者舌质淡白,苔略薄腻,脉沉滑微数。饮食一般,小便略少,大便正常,稍走即累,略有胸闷心悸。双腿自脚至膝已肿胀,一按一个深坑不起。
处方:制附子30g,茯苓30g,苍白术各15g,白芍15g,高丽参3g,车前子10g,葶苈子10g,干姜15g,生姜15g,三剂,水煎服,每日三剂。三日后复诊,水肿已退到膝盖以下。效不更方。上方不动,加入丹参15g,大腹皮15g,坤草30g,行气活血,五剂。服用之后,双腿水肿巳退至脚踝,原方加服五剂,仅脚面还有些微肿,中病即止,易方十全大补汤10剂善后得以痊愈。
3 结束语
机体津液代谢关乎肺、脾、肾、三焦、膀胱,但肾为主宰。《黄帝内经·素问》云“肾者,水脏,主津液”。《医宗金鉴》云“真武者,北方司水之神也,以其名汤者赖以镇水之义也。用附子之辛热壮肾之阳而水有所主矣;白术之苦燥建立中土,而水有所制矣。生姜之辛散,佐附子以补阳,温中有散水之意;袂等之淡渗,佐白术以健土制水之中有利水之道焉。而尤妙在芍药之酸敛加于制水主水药中,一以泻水,使子盗母虚,得免妄行之患;一以敛阳,使归根于阴,更无飞越之虞。孰谓寒阴之品无益于阳乎?由此看来真武一方真乃为北方行水而设是治疗阳虚水泛之要方。临床诸多疾病,凡损及肾阳,最终导致阳虚水泛根据“异病同治”的原理,皆可应用真武汤加减施治疗效确切。
参考文献
[1] 黄靖.加味真武汤治疗心肾阳虚型慢性心衰的临床疗效观察[D].湖南中医药大学,2013
[2] 黄悦.真武汤的临床应用举隅[J].光明中医,2012,12:2535-2536
[3] 陈云志.基于药证探讨真武汤临床拓展运用[A].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诊断专业委员会.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第六届全国诊断学术会议论文集[C].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诊断专业委员会:,2012:4
关键词:真武汤 老年人高血压 眩晕 糖尿病足 泌尿系统感染 心源性水肿 张仲景
【中图分类号】R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8801(2014)04-0334-01
1 真武汤的由来及临床应用依据
真武汤方载自汉代医圣张仲景《伤寒论》,原文述“少阴病二三日不已,至四五日,腹痛,小便不利,四肢沉重疼痛自下利者此为有水气。其人或咳,或小便利,或下利,或呕者真武汤主之。”真武汤证,病位在肾、涉及心、脾胃、肺等诸多脏腑。乃临床上治疗阳虚水泛之代表方剂。方用大辛大热之附子温阳化气行水,此为君药;茯苓甘淡渗利,健脾利湿,以驱逐水邪;主水在肾,制水在脾,脾恶湿,得阳则运,故佐以苦甘性温之白术健脾燥湿,扶土以制水泛;生姜味辛性温温中散水走而不守,既可助附子温阳祛寒,又助茯苓、白术健运行水;三者共为臣药合收培土制水之功。君臣相配可使肾阳复脾运健,气化行,水道利。白芍苦酸微寒,敛阴和营,与附子同用,破阴结而布阳和,使邪水去而真阴不伤。临床实践表明真武汤并非只局限在治疗肾系疾病,对于临床上各系疾病均可以应用真武汤加减进行辨证论治。
《医宗金鉴》云“真武者,北方司水之神也,以其名汤者赖以镇水之义也。用附子之辛热壮肾之阳而水有所主矣;白术之苦燥建立中土,而水有所制矣。生姜之辛散,佐附子以补阳,温中有散水之意;茯苓之淡渗,佐白术以健土制水之中有利水之道焉。而尤妙在芍药之酸敛加于制水主水药中,一以泻水,使子盗母虚,得免妄行之患;一以敛阳,使归根于阴,更无飞越之虞。孰谓寒阴之品无益于阳乎。”
2 真武汤的临床应用举例
2.1 治疗老年人高血压。病例:张某,男67岁,2009年10月初诊,头晕不适一年,眼睑及双下肢浮肿三天,加重一天。既往高血压史一年,口服硝苯地平控释片坚持至今,血压维持140/100mmHg。一月前浴后,感觉腿沉走路乏力,未见其它不适没在意,三天前起床出现眼睑和双下肢浮肿走路沉重乏力,因十一长假未去医院,来诊要求暂时口服中药,待上班后系统检查后诊治。刻诊:面色光白、眼睑及双下肢浮肿,按之没指、畏寒、头晕、心悸、口不渴、小便尿少而清、舌质淡苔白滑、脉沉迟无力。测血压:150/100mmHg,此属脾肾阳虚、水气内停。治以温阳利水。
处方:真武汤合五苓散加味:炮附子30g(先煎1小时)、芍药20g、白术15 g、茯苓15g、泽泻20g、桂枝10g、三七末5g(冲服)、黄芪30g、生姜30g(后下),药用五剂后,头晕、心悸及眼睑浮肿症状消失,畏寒、下肢浮肿去其大半,心情愉快,要求复诊继续服药,继以真武汤随症略作加减,共服药十八余剂,诸症消失,神清体健。测血压130/83mmHg,无明显不适症状,电话随访,未见复发。
2.2 治疗风湿性心脏病。患者,女,73岁。风湿性心脏病史40年,喘促,心悸,颜面及下肢水肿,腹胀满,不能平卧,舌质紫暗,苔白腻,脉沉结代。长期服用强心、利尿、抗凝、改善心肌重塑之剂,效果不佳。证属阳虚水停血瘀,给予真武汤化裁:茯苓12g,赤药15g,白术9g,生姜9g,炮附子(先煎)25g,丹参20g,红花10,桃仁10g,泽泻15g,肉桂10g,牛膝10g。7剂水煎服,原口服药未变。7日后患者水肿消退大半,可平卧,喘促明显减轻,舌质暗淡,苔白,脉结代。继服15剂后,无水肿。去牛膝、桃仁,做散剂,每日10g,早晚分服,后病情平稳地高辛减为每日0.0625mg,利尿剂每周服3天,持续3年未加重。
2.3 真武汤治疗老年人泌尿系统感染。病例:孙某,女56岁,2011年6月初诊。小便频急短涩,每天二三十次。滴沥不尽已有半年,常有便意却欲解不下。腹胀怕冷,经西药治疗不见好转。
处方:处方:制附子(先煎)10g,茯苓30g,白术30g,干姜10g,白芍30g,鹿角霜15g,泽泻20g,当归15g,败酱草30g,炙甘草10g,桂枝15g,水煎服,每日一剂。十多天后,所有症状减轻要求继续服药巩固疗效,药证相符,原法不变,加服五剂后得以痊愈。
2.4 治疗心源性水肿。病例:张某,男78岁,2010年7月初诊。患者舌质淡白,苔略薄腻,脉沉滑微数。饮食一般,小便略少,大便正常,稍走即累,略有胸闷心悸。双腿自脚至膝已肿胀,一按一个深坑不起。
处方:制附子30g,茯苓30g,苍白术各15g,白芍15g,高丽参3g,车前子10g,葶苈子10g,干姜15g,生姜15g,三剂,水煎服,每日三剂。三日后复诊,水肿已退到膝盖以下。效不更方。上方不动,加入丹参15g,大腹皮15g,坤草30g,行气活血,五剂。服用之后,双腿水肿巳退至脚踝,原方加服五剂,仅脚面还有些微肿,中病即止,易方十全大补汤10剂善后得以痊愈。
3 结束语
机体津液代谢关乎肺、脾、肾、三焦、膀胱,但肾为主宰。《黄帝内经·素问》云“肾者,水脏,主津液”。《医宗金鉴》云“真武者,北方司水之神也,以其名汤者赖以镇水之义也。用附子之辛热壮肾之阳而水有所主矣;白术之苦燥建立中土,而水有所制矣。生姜之辛散,佐附子以补阳,温中有散水之意;袂等之淡渗,佐白术以健土制水之中有利水之道焉。而尤妙在芍药之酸敛加于制水主水药中,一以泻水,使子盗母虚,得免妄行之患;一以敛阳,使归根于阴,更无飞越之虞。孰谓寒阴之品无益于阳乎?由此看来真武一方真乃为北方行水而设是治疗阳虚水泛之要方。临床诸多疾病,凡损及肾阳,最终导致阳虚水泛根据“异病同治”的原理,皆可应用真武汤加减施治疗效确切。
参考文献
[1] 黄靖.加味真武汤治疗心肾阳虚型慢性心衰的临床疗效观察[D].湖南中医药大学,2013
[2] 黄悦.真武汤的临床应用举隅[J].光明中医,2012,12:2535-2536
[3] 陈云志.基于药证探讨真武汤临床拓展运用[A].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诊断专业委员会.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第六届全国诊断学术会议论文集[C].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诊断专业委员会:,201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