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目的:探讨隐形脊椎裂的影像学表现与临床症状的相关性,以便追踪其治疗上的合理性。方法:通过对本院已实施手术的38例隐形脊椎裂患者进行影像学检查结果的分析,以及临床表现出的症候群进行对比归纳总结,评判两者的关联性。结果:X线片诊断脊椎裂分六型,各型从骨质结构上分别表现不同,与其对应的临床症状表现也各有特点;MSCT空间分辨率高,并通过后处理技术可获得高质量的脊柱骨骼的结构;MRI对隐形脊椎裂合并脊髓畸形、硬膜粘连、硬膜下囊肿脂肪瘤、脊髓栓系具有重要的诊断价值,三者检查不能互为替代,影像学的表现也决定着临床症状的轻重。结论:隐形脊椎裂的影像学表现与临床症状的多寡、轻重有一定的关联性,对于手术治疗有决定性的作用。
【关键词】 隐形脊椎裂; 影像学表现; MSCT; MRI; 临床症状; 相关性
脊椎裂发生率约为20%[1],临床上分显性和隐性两类,显性脊椎裂出生后即被发现,且能得到早期治疗,本文作者已有专门文章论述[2],在此不再赘述。隐性脊椎裂最为多见,约占成活新生儿的1/1000,多发生于腰骶部,有一个或数个椎板闭合不全,椎管内容物不膨出。可以没有任何外部表现,多在摄片时偶尔发现。偶尔腰骶部皮肤有色素沉着,皮肤呈脐形陷窝,毛发过度生长或有皮肤脂肪垫等。故隐性脊椎裂患者,不能早期发现,只有在出现临床症状时或体检时才被发现,对于有症状性的隐性脊椎裂的治疗问题,本为作者也有相关文章论述[3-4]。本文只重点探讨隐形脊椎裂的影像学表现与临床症状的关联性。隐性脊椎裂因为关节稳定性弱,易发生劳损、粘连引起腰腿痛。临床认为对有进行性神经症状的患者应尽早手术。所以对成年腰腿痛患者应注意有无隐性脊椎裂的发生并进一步分型,在无腰椎其他病变的基础上脊椎裂可能是疼痛原因[5]。传统X线片可对隐性脊椎裂作出诊断,但是结构重叠、图像变形,难以清楚显示其病变。目前可以选择CT和MRI检查以弥补X线图像信息的局限以及放射诊断医师的忽略而造成漏诊的问题。现笔者总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文收集2003年4月-2013年6月本院收治并已进行手术治疗的脊椎裂患者38例进行分析,不包括门诊病例及体检而发现的病例。这些病例在手术前均经平片、螺旋CT和MRI检查,且在手术前已得到明确诊断。本组病例中,男22例,女16例,年龄16~39岁。有症状病史1~5年不等,这组病例的畸形部位均在腰骶节段。
1.2 影像学检查方法
1.2.1 使用意大利GMM悬吊式DR进行平片检查。
1.2.2 使用GE Lightspeed VCT 64 螺旋CT扫描仪进行扫描,扫描参数:120 kV,400 mA,层厚0.625 mm,准直器宽/螺距64×0.625 mm/1.375。
1.2.3 使用GE Sigin1.5T超导核磁,常规腰椎线圈、自旋回波(SE)序列矢状位T1WI,快速自旋回波(FSE)序列矢状位轴位T1W2、T2WI,层厚3~4 mm无间隔扫描,个别加扫冠状位。
1.3 临床症状的记录 把出现的临床症状归纳为以下几类,分别记录在患者相应的名下,再结合其影像学表现,进行总结分析。
1.3.1 腰痛 呈缓慢进程,但较顽固,于同一个姿势时间过长或活动时加重,经休息后可缓解。检查局部常无固定压痛点,范围弥散,重点在腰骶段。
1.3.2 神经系统表现 遗尿和鞍区感觉障碍。
1.3.3 局部皮肤改变 病变部位皮肤有小凹陷、皱褶瘢痕、色素沉着、一簇毛发或多毛、皮下脂肪瘤或血管瘤等,可单一出现,也可多个出现。
1.3.4 脊髓栓系综合征 是隐性脊椎裂最常见的一个重要合并症。
2 结果
2.1 隐形脊椎裂的影像学表现
2.1.1 平片表现 平片可以显示隐性脊椎裂,其分型为:(1)单侧型,椎板一侧与棘突融合,另侧椎板发育不良而与棘突融合,形成正中旁裂隙,见图1。此型有9例。(2)浮棘型,两侧椎板均发育不全,其中形成一条较宽的裂隙,棘突呈游离漂浮状态,两侧椎板与之有纤维膜样组织相连,见图2。本组有7例属于此型。(3)吻棘型,骶1骶椎双侧椎板发育不全,棘突缺如,第5腰椎的棘突较长,嵌至第一骶椎后方裂隙中,见图3。有5例是此型。(4)完全脊柱裂型,双侧椎板发育不全伴有棘突缺如者,形成一长形裂隙,见图4。有16例为此型。(5)混合型,骶1呈浮棘型隐裂,同时合并腰5双侧椎弓峡部裂,见图5。本组只发现1例。(6)全骶椎裂型,骶1至骶5双侧椎板部分缺损,部分棘突缺如,部分呈浮棘,见图6。本组无此病例。
2.1.2 CT表现 CT扫描显示出椎管畸形、棘突及椎板缺损等立体结构。CT具有较高的空间分辨力,可较好地显示脊柱骨骼的结构。二维CT虽然可以避免前后重叠因素,但显示的是一系列二维断层图像,缺乏立体感和直观感,对于观察小的脊柱裂其效果不理想。随着螺旋CT的发展,通过计算机将螺旋CT容积扫描采集到的信息进行重建,从而产生了直观、清晰、高质量的多平面三维重建图像[6]。多平面重建图像是在薄层重建图像的基础上生成,从冠状、矢状和任意位置观察病变,可以了解椎体及附件的缺损部位、范围和程度;三维重建是以最易理解的形式立体显示病变及其周围结构的关系,可以进行旋转以多方位观察,可全景地反映脊柱裂的缺损情况。三维图像重建后显示包括二维、三维两种方式,三维显示的是2帧图像视觉上的重叠,其信噪比为每帧图像信噪比的平均值,恢复了图像的深度信息,图像的清晰度、表面分辨率得到提高,并且可以获得骨骼在空间的相互关系,对于脊柱骨骼病变采用三维显示更清晰、直观。再合理使用MSCT图形后处理技术有利于显示椎体的复杂病变;MPR可现实椎板缺损的准确位置,棘突与椎板的关系,以及脊膜和周围软组织的情况;MIP对比度高,以椎板后缘为中心,30 mm层厚的冠状MIP可减少与前方椎体的重叠,同时将椎板及棘突大部分投影显示最佳;VRT采用不同的色彩、色度、灰度级透明度更直观显示椎板缺损的位置、范围及形态[7]。
【关键词】 隐形脊椎裂; 影像学表现; MSCT; MRI; 临床症状; 相关性
脊椎裂发生率约为20%[1],临床上分显性和隐性两类,显性脊椎裂出生后即被发现,且能得到早期治疗,本文作者已有专门文章论述[2],在此不再赘述。隐性脊椎裂最为多见,约占成活新生儿的1/1000,多发生于腰骶部,有一个或数个椎板闭合不全,椎管内容物不膨出。可以没有任何外部表现,多在摄片时偶尔发现。偶尔腰骶部皮肤有色素沉着,皮肤呈脐形陷窝,毛发过度生长或有皮肤脂肪垫等。故隐性脊椎裂患者,不能早期发现,只有在出现临床症状时或体检时才被发现,对于有症状性的隐性脊椎裂的治疗问题,本为作者也有相关文章论述[3-4]。本文只重点探讨隐形脊椎裂的影像学表现与临床症状的关联性。隐性脊椎裂因为关节稳定性弱,易发生劳损、粘连引起腰腿痛。临床认为对有进行性神经症状的患者应尽早手术。所以对成年腰腿痛患者应注意有无隐性脊椎裂的发生并进一步分型,在无腰椎其他病变的基础上脊椎裂可能是疼痛原因[5]。传统X线片可对隐性脊椎裂作出诊断,但是结构重叠、图像变形,难以清楚显示其病变。目前可以选择CT和MRI检查以弥补X线图像信息的局限以及放射诊断医师的忽略而造成漏诊的问题。现笔者总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文收集2003年4月-2013年6月本院收治并已进行手术治疗的脊椎裂患者38例进行分析,不包括门诊病例及体检而发现的病例。这些病例在手术前均经平片、螺旋CT和MRI检查,且在手术前已得到明确诊断。本组病例中,男22例,女16例,年龄16~39岁。有症状病史1~5年不等,这组病例的畸形部位均在腰骶节段。
1.2 影像学检查方法
1.2.1 使用意大利GMM悬吊式DR进行平片检查。
1.2.2 使用GE Lightspeed VCT 64 螺旋CT扫描仪进行扫描,扫描参数:120 kV,400 mA,层厚0.625 mm,准直器宽/螺距64×0.625 mm/1.375。
1.2.3 使用GE Sigin1.5T超导核磁,常规腰椎线圈、自旋回波(SE)序列矢状位T1WI,快速自旋回波(FSE)序列矢状位轴位T1W2、T2WI,层厚3~4 mm无间隔扫描,个别加扫冠状位。
1.3 临床症状的记录 把出现的临床症状归纳为以下几类,分别记录在患者相应的名下,再结合其影像学表现,进行总结分析。
1.3.1 腰痛 呈缓慢进程,但较顽固,于同一个姿势时间过长或活动时加重,经休息后可缓解。检查局部常无固定压痛点,范围弥散,重点在腰骶段。
1.3.2 神经系统表现 遗尿和鞍区感觉障碍。
1.3.3 局部皮肤改变 病变部位皮肤有小凹陷、皱褶瘢痕、色素沉着、一簇毛发或多毛、皮下脂肪瘤或血管瘤等,可单一出现,也可多个出现。
1.3.4 脊髓栓系综合征 是隐性脊椎裂最常见的一个重要合并症。
2 结果
2.1 隐形脊椎裂的影像学表现
2.1.1 平片表现 平片可以显示隐性脊椎裂,其分型为:(1)单侧型,椎板一侧与棘突融合,另侧椎板发育不良而与棘突融合,形成正中旁裂隙,见图1。此型有9例。(2)浮棘型,两侧椎板均发育不全,其中形成一条较宽的裂隙,棘突呈游离漂浮状态,两侧椎板与之有纤维膜样组织相连,见图2。本组有7例属于此型。(3)吻棘型,骶1骶椎双侧椎板发育不全,棘突缺如,第5腰椎的棘突较长,嵌至第一骶椎后方裂隙中,见图3。有5例是此型。(4)完全脊柱裂型,双侧椎板发育不全伴有棘突缺如者,形成一长形裂隙,见图4。有16例为此型。(5)混合型,骶1呈浮棘型隐裂,同时合并腰5双侧椎弓峡部裂,见图5。本组只发现1例。(6)全骶椎裂型,骶1至骶5双侧椎板部分缺损,部分棘突缺如,部分呈浮棘,见图6。本组无此病例。
2.1.2 CT表现 CT扫描显示出椎管畸形、棘突及椎板缺损等立体结构。CT具有较高的空间分辨力,可较好地显示脊柱骨骼的结构。二维CT虽然可以避免前后重叠因素,但显示的是一系列二维断层图像,缺乏立体感和直观感,对于观察小的脊柱裂其效果不理想。随着螺旋CT的发展,通过计算机将螺旋CT容积扫描采集到的信息进行重建,从而产生了直观、清晰、高质量的多平面三维重建图像[6]。多平面重建图像是在薄层重建图像的基础上生成,从冠状、矢状和任意位置观察病变,可以了解椎体及附件的缺损部位、范围和程度;三维重建是以最易理解的形式立体显示病变及其周围结构的关系,可以进行旋转以多方位观察,可全景地反映脊柱裂的缺损情况。三维图像重建后显示包括二维、三维两种方式,三维显示的是2帧图像视觉上的重叠,其信噪比为每帧图像信噪比的平均值,恢复了图像的深度信息,图像的清晰度、表面分辨率得到提高,并且可以获得骨骼在空间的相互关系,对于脊柱骨骼病变采用三维显示更清晰、直观。再合理使用MSCT图形后处理技术有利于显示椎体的复杂病变;MPR可现实椎板缺损的准确位置,棘突与椎板的关系,以及脊膜和周围软组织的情况;MIP对比度高,以椎板后缘为中心,30 mm层厚的冠状MIP可减少与前方椎体的重叠,同时将椎板及棘突大部分投影显示最佳;VRT采用不同的色彩、色度、灰度级透明度更直观显示椎板缺损的位置、范围及形态[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