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作文教学是语文教学的一个薄弱环节,尤其是初中生作文,更是“望题兴叹”了。学生的写作兴趣、素材积累、说写合一、以改助写等成了作文教学中难以突破的“瓶颈”。为此,笔者不断探索、实践,经过几年的摸索积累,现将突破初中生写作“瓶颈”的实践过程与方法阐述如下。
1 调动激情,培养学生习作兴趣
生活是作文的源泉,作文是生活的反映,是真情实感的流露,这是人人皆知的道理,可是绝大多数学生一提到作文却感到头疼,无话可说,至于对写作的兴趣,就更不用提了。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没有兴趣怎能爱写作文,怎能写好作文?为此,笔者认为首先也是最关键的是要把他们的写作激情调动起来,那么怎样才能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呢?
首先,创设情境,激发兴趣。教师应有意识地为学生创造生活,同时“以动促思维,以动促学习。”让学生在活动中活跃身心,增加才干,开阔视野,获得丰富的写作材料。记得一次作文课上,一上课笔者就问:“同学们,今天我们先不写作文,先进行一个小小的比赛,好不好?”同学们顿时欢呼雀跃,兴趣盎然。笔者接着说:“但是我有个小小的要求,每组推选出一个同学表演一个自己最拿手的节目,看看哪个同学表演的最精彩,同时要注意每一个表演者的动作、神情等,然后每组再推选一个代表对他们的表演进行一下点评。”比赛结束后,同学们展开了热烈的讨论,纷纷发表自己的看法。最后笔者给同学们留了个作文题目—— 《一节特殊的作文课》。这次作文,由于同学们身临其境,他们都在轻松愉快中完成了作文,大大提高了写作兴趣。
其次,关心社会,观察生活。世界不缺少美,只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为了激发学生的写作激情,笔者要求他们留意身边的一草一木,要求他们在参加劳动时,在走亲访友时,在外出购物时,在尽情玩耍时,去体验一下自己的价值;去捕捉社会生活的气息,这样就大大丰富了学生的写作题材。现在课本每单元都有语文综合实践活动,它也是引导学生走入生活,改变生活的一条途径。
总之,调动学生的写作激情,就要与广阔的社会接轨,让学生看到四周是一个多姿多彩的世界,只要积极投入,认真观察,用心思考,就可以获得取之不尽的写作素材,真正做到有物可写,有事可叙,有人可赞,有情可抒。
2 阅读积累,提高学生写作能力
俗话说:“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学生不喜欢写作文,作文水平差还与学生缺少写作材料,不懂布局谋篇,不会遣词造句有一定的关系,因此,要想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首先必须指导学生阅读,让学生在阅读中多积累一些写作素材。教师要引导学生多读书,不仅读课本中好文佳段美句;还要读古今中外的优秀文学作品。
为了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笔者每天都要求学生抽出半小时看书并做摘抄,有时笔者给他们定主题,有时让学生自己拟主题。比如:让学生摘抄有关夏天的内容,学生找来了许多从不同角度描写夏天景色的词句,有的是描写动物的,有的是描写植物的,有的是描写公园景色,有的是描写街景的……真是说之不尽。
其次在阅读的基础上,有时还让学生进行仿写,如在学习了《故宫博物院》这篇课文后,安排学生写《我们的学校》,要求学习原文按空间顺序描写和介绍,注意条理清楚,主次分明,这样就把阅读与写作结合起来了。南宋哲学家朱熹说:“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在作文教学中,利用课外阅读,让学生积累大量的词汇和写作素材,借鉴和提高写作技巧。为作文教学开辟坦途,使学生在写作时能有话可说,有事可写,才能切实提高写作水平。
3 畅所欲言,引导学生敞开心扉
写文章只有写真人真事,抒真情才能感人。可是初中学生随着年龄的增长,学生说话逐渐失去了童年的率直真实,写作也不能敞开心扉,笔者记得一次作文课,笔者让同学们写“二十年后的我”全班五十多个学生,写自己是学者,是专家,是医生,是科学家,是工程师,是农民,是市长,是省长,是教师等等,只有一个比较顽皮的学生说自己二十年后当了爸爸如何赚钱,如何治家,如何教育子女。难道其他同学没有想到这些吗?不是,是他们不好意思说。如此讳饰能显露个性风采吗?于是在课堂上,笔者特意表扬了这位同学,并告诉同学们敞开心扉,写出自己的所思所想,不但没人嘲笑,反而会写出好文章。于是我们又重新写了这篇作文,这次每个同学都能各抒己见,敢说敢写,结果每个同学都写得内容充实丰富,语言活泼生动。因此,教师要尽量引导鼓励学生畅所欲言,写想写之事,说想说之话,把心中的感情,倾泄出来,流于笔端。
4 教师示范,教学生自改作文
传统作文教学把批改作文当作仅仅是老师的“义务”,教师对作文进行修改,无论是精批细改,还是多就少改,都是以教师为主,笔者以往也是如此。可是作文本发下之后,学生只关注分数或者是老师给他下的等次,对于老师的眉批和总批根本毫不理会,更不关心自己文章的不足之处。这怎能提高写作水平?教师的批改又有何用?基于此,笔者想到了让学生自己批改,好文章有时是改出来的而不仅仅是写出来的,但是从没改过文章的初中生,由于缺乏这方面的实践和自身水平的限制,往往不知道怎么改和改什么,针对这种情况,笔者是这样指导学生具体修改的。例如,笔者选一篇学生作文,印发给大家,组织全班同学一起修改。先确定修改的内容,并且让学生参考笔者的批改标准来修改,然后要求学生分组讨论交流自己修改的成果和看法;最后笔者再引导学生进行最后一轮的修改。经过这样的几次专门训练和综合训练后,学生逐渐学会了根据自己的写作意图和老师的参考意见修改自己作文的主旨、材料、结构和语言等。学生学会修改文章的方法之后,笔者就让同桌同学交换修改,互相商讨,交流心得,不断提高修改水平。修改好文章之后再交给作者本人,然后根据同学的修改再重新写这篇作文。第二次写出的作文果然进步很多。经过一年多的训练,学生不但喜欢上了作文课,爱上了写作文,而且写作水平和阅读理解的能力都提高了很多,使学生有了写作后成功感和自豪感。
1 调动激情,培养学生习作兴趣
生活是作文的源泉,作文是生活的反映,是真情实感的流露,这是人人皆知的道理,可是绝大多数学生一提到作文却感到头疼,无话可说,至于对写作的兴趣,就更不用提了。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没有兴趣怎能爱写作文,怎能写好作文?为此,笔者认为首先也是最关键的是要把他们的写作激情调动起来,那么怎样才能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呢?
首先,创设情境,激发兴趣。教师应有意识地为学生创造生活,同时“以动促思维,以动促学习。”让学生在活动中活跃身心,增加才干,开阔视野,获得丰富的写作材料。记得一次作文课上,一上课笔者就问:“同学们,今天我们先不写作文,先进行一个小小的比赛,好不好?”同学们顿时欢呼雀跃,兴趣盎然。笔者接着说:“但是我有个小小的要求,每组推选出一个同学表演一个自己最拿手的节目,看看哪个同学表演的最精彩,同时要注意每一个表演者的动作、神情等,然后每组再推选一个代表对他们的表演进行一下点评。”比赛结束后,同学们展开了热烈的讨论,纷纷发表自己的看法。最后笔者给同学们留了个作文题目—— 《一节特殊的作文课》。这次作文,由于同学们身临其境,他们都在轻松愉快中完成了作文,大大提高了写作兴趣。
其次,关心社会,观察生活。世界不缺少美,只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为了激发学生的写作激情,笔者要求他们留意身边的一草一木,要求他们在参加劳动时,在走亲访友时,在外出购物时,在尽情玩耍时,去体验一下自己的价值;去捕捉社会生活的气息,这样就大大丰富了学生的写作题材。现在课本每单元都有语文综合实践活动,它也是引导学生走入生活,改变生活的一条途径。
总之,调动学生的写作激情,就要与广阔的社会接轨,让学生看到四周是一个多姿多彩的世界,只要积极投入,认真观察,用心思考,就可以获得取之不尽的写作素材,真正做到有物可写,有事可叙,有人可赞,有情可抒。
2 阅读积累,提高学生写作能力
俗话说:“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学生不喜欢写作文,作文水平差还与学生缺少写作材料,不懂布局谋篇,不会遣词造句有一定的关系,因此,要想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首先必须指导学生阅读,让学生在阅读中多积累一些写作素材。教师要引导学生多读书,不仅读课本中好文佳段美句;还要读古今中外的优秀文学作品。
为了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笔者每天都要求学生抽出半小时看书并做摘抄,有时笔者给他们定主题,有时让学生自己拟主题。比如:让学生摘抄有关夏天的内容,学生找来了许多从不同角度描写夏天景色的词句,有的是描写动物的,有的是描写植物的,有的是描写公园景色,有的是描写街景的……真是说之不尽。
其次在阅读的基础上,有时还让学生进行仿写,如在学习了《故宫博物院》这篇课文后,安排学生写《我们的学校》,要求学习原文按空间顺序描写和介绍,注意条理清楚,主次分明,这样就把阅读与写作结合起来了。南宋哲学家朱熹说:“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在作文教学中,利用课外阅读,让学生积累大量的词汇和写作素材,借鉴和提高写作技巧。为作文教学开辟坦途,使学生在写作时能有话可说,有事可写,才能切实提高写作水平。
3 畅所欲言,引导学生敞开心扉
写文章只有写真人真事,抒真情才能感人。可是初中学生随着年龄的增长,学生说话逐渐失去了童年的率直真实,写作也不能敞开心扉,笔者记得一次作文课,笔者让同学们写“二十年后的我”全班五十多个学生,写自己是学者,是专家,是医生,是科学家,是工程师,是农民,是市长,是省长,是教师等等,只有一个比较顽皮的学生说自己二十年后当了爸爸如何赚钱,如何治家,如何教育子女。难道其他同学没有想到这些吗?不是,是他们不好意思说。如此讳饰能显露个性风采吗?于是在课堂上,笔者特意表扬了这位同学,并告诉同学们敞开心扉,写出自己的所思所想,不但没人嘲笑,反而会写出好文章。于是我们又重新写了这篇作文,这次每个同学都能各抒己见,敢说敢写,结果每个同学都写得内容充实丰富,语言活泼生动。因此,教师要尽量引导鼓励学生畅所欲言,写想写之事,说想说之话,把心中的感情,倾泄出来,流于笔端。
4 教师示范,教学生自改作文
传统作文教学把批改作文当作仅仅是老师的“义务”,教师对作文进行修改,无论是精批细改,还是多就少改,都是以教师为主,笔者以往也是如此。可是作文本发下之后,学生只关注分数或者是老师给他下的等次,对于老师的眉批和总批根本毫不理会,更不关心自己文章的不足之处。这怎能提高写作水平?教师的批改又有何用?基于此,笔者想到了让学生自己批改,好文章有时是改出来的而不仅仅是写出来的,但是从没改过文章的初中生,由于缺乏这方面的实践和自身水平的限制,往往不知道怎么改和改什么,针对这种情况,笔者是这样指导学生具体修改的。例如,笔者选一篇学生作文,印发给大家,组织全班同学一起修改。先确定修改的内容,并且让学生参考笔者的批改标准来修改,然后要求学生分组讨论交流自己修改的成果和看法;最后笔者再引导学生进行最后一轮的修改。经过这样的几次专门训练和综合训练后,学生逐渐学会了根据自己的写作意图和老师的参考意见修改自己作文的主旨、材料、结构和语言等。学生学会修改文章的方法之后,笔者就让同桌同学交换修改,互相商讨,交流心得,不断提高修改水平。修改好文章之后再交给作者本人,然后根据同学的修改再重新写这篇作文。第二次写出的作文果然进步很多。经过一年多的训练,学生不但喜欢上了作文课,爱上了写作文,而且写作水平和阅读理解的能力都提高了很多,使学生有了写作后成功感和自豪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