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你喜欢上语文课吗?”我常常用这个问题咨询我的学生。在我的教学工作中,“学生喜欢语文课”一直是我的目标和追求,一切的教学过程和方法都围绕它展开。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不是件容易的事情,但是我们要努力做下去,要活用激趣,善用激趣。
活用“激趣”:
讲《桃花源记》,给学生找来马季的相声《新桃花源记》听;讲《勇气》,找来法国片《虎口脱险》片断观看,学生开怀大笑;讲《愚公移山》,给学生听江涛演唱的《愚公移山》,歌曲唱得很是雄壮;讲《陋室铭》,先放悠扬的古筝曲,再配上一幅清雅的竹林图,气氛浓极了;讲《黔之驴》,让学生先看两幅可爱的动物图(老虎和驴子),再宣布它们是课文的主角,学生觉得兴趣盎然……
在轻松的气氛中,学生不知不觉地进入学习的情景,大大提高了语文学习兴趣。激趣的手段还有很多,这方面,语文教师都有自己的办法。活用“激趣”对提高学生的学习热情真的很有用。
但我想说的是,“激趣”不能一味地迎合学生的口味,把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作简单处理,使其低俗化;或者过分张扬,结果喧宾夺主,本末倒置。“激趣”一定要在教师引导和点拨中进行,不能放任自流随意发挥,要符合教学的目的要求,善用“激趣”才能使“激趣”真正到位。我认为,在激趣时必须把握住两个基本原则:
第一,要深入钻研教材,把握住教材的基本特点,恰当地选择激趣切入点。曾听过一位老师上《陋室铭》,上课前他就让学生依据课文内容画出陋室,上课时把图片投影出来。许多学生完全是机械地依葫芦画瓢,画了一间破旧不堪的草房,还有几棵竹子。结果,学生越看越搞笑,课堂上笑成一片。有趣倒是有趣,但营造的气氛与课文风格完全是风马牛不相及,对学生后面的课文学习产生了负效应:不少学生在学习课文时还拿同学的画来逗笑取乐,难以进入课文所表现的意境中。
以我对《陋室铭》的理解,我觉得本课的教学中,理解作者的情感、体会作者的高雅情趣是个难点。因此,在激趣时就要抓住教材的这个特点,创设适宜的情境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为此,我在上课时让学生先听典雅的古筝曲,看清雅的图画,课件也以淡雅的绿作为主色调,既使学生受到美的感染与熏陶,又有效地创设了富有高雅情调的课堂氛围,从而帮助学生尽快地用心走进文本,为他们对作者高雅情趣的领悟和理解作了铺垫。
第二,激趣资料的引入要符合学生的心理特点,要注意深层内涵的挖掘。如讲《愚公移山》一课,我抓住学生爱听流行歌曲的心态,找来江涛演唱的《愚公移山》放给他们听。歌中唱道:“听起来是离奇,讲起来是笑谈,任凭那扁担把脊背压弯,任凭那脚板把木屣磨穿,面对着王屋与太行,凭着是一身肝胆。想起来不是奇离,讲起来不是笑谈。望望头上天外天,走走脚下一马平川 ,面对着满堂儿孙,喔!了却了心中所愿。望望头上天外天,走走脚下一马平川,无路难呀,开路更难,所以后来人,为你感叹 。”这形象化的歌词再配上铿锵有力的旋律,着实把学生打动了,他们初步感受到了愚公精神的那种震撼力。有了这感情震撼作铺垫,他们对愚公的兴趣陡增几倍。我们学完这篇课文后,学生背书都比平时积极了许多,对“愚公”是彻底的一个“服”字。
孔子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提高学生对语文课堂学习的热情,激发学生对语文学习的兴趣,这是我们语文教师最基本的教学任务。我们要活用“激趣”、善用“激趣”,在培养学生语文学习的兴趣上,把步子迈得更大些,走得更好些。
(作者单位:广东珠海市香洲区教育科研培训中心)
责任编辑邹韵文
活用“激趣”:
讲《桃花源记》,给学生找来马季的相声《新桃花源记》听;讲《勇气》,找来法国片《虎口脱险》片断观看,学生开怀大笑;讲《愚公移山》,给学生听江涛演唱的《愚公移山》,歌曲唱得很是雄壮;讲《陋室铭》,先放悠扬的古筝曲,再配上一幅清雅的竹林图,气氛浓极了;讲《黔之驴》,让学生先看两幅可爱的动物图(老虎和驴子),再宣布它们是课文的主角,学生觉得兴趣盎然……
在轻松的气氛中,学生不知不觉地进入学习的情景,大大提高了语文学习兴趣。激趣的手段还有很多,这方面,语文教师都有自己的办法。活用“激趣”对提高学生的学习热情真的很有用。
但我想说的是,“激趣”不能一味地迎合学生的口味,把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作简单处理,使其低俗化;或者过分张扬,结果喧宾夺主,本末倒置。“激趣”一定要在教师引导和点拨中进行,不能放任自流随意发挥,要符合教学的目的要求,善用“激趣”才能使“激趣”真正到位。我认为,在激趣时必须把握住两个基本原则:
第一,要深入钻研教材,把握住教材的基本特点,恰当地选择激趣切入点。曾听过一位老师上《陋室铭》,上课前他就让学生依据课文内容画出陋室,上课时把图片投影出来。许多学生完全是机械地依葫芦画瓢,画了一间破旧不堪的草房,还有几棵竹子。结果,学生越看越搞笑,课堂上笑成一片。有趣倒是有趣,但营造的气氛与课文风格完全是风马牛不相及,对学生后面的课文学习产生了负效应:不少学生在学习课文时还拿同学的画来逗笑取乐,难以进入课文所表现的意境中。
以我对《陋室铭》的理解,我觉得本课的教学中,理解作者的情感、体会作者的高雅情趣是个难点。因此,在激趣时就要抓住教材的这个特点,创设适宜的情境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为此,我在上课时让学生先听典雅的古筝曲,看清雅的图画,课件也以淡雅的绿作为主色调,既使学生受到美的感染与熏陶,又有效地创设了富有高雅情调的课堂氛围,从而帮助学生尽快地用心走进文本,为他们对作者高雅情趣的领悟和理解作了铺垫。
第二,激趣资料的引入要符合学生的心理特点,要注意深层内涵的挖掘。如讲《愚公移山》一课,我抓住学生爱听流行歌曲的心态,找来江涛演唱的《愚公移山》放给他们听。歌中唱道:“听起来是离奇,讲起来是笑谈,任凭那扁担把脊背压弯,任凭那脚板把木屣磨穿,面对着王屋与太行,凭着是一身肝胆。想起来不是奇离,讲起来不是笑谈。望望头上天外天,走走脚下一马平川 ,面对着满堂儿孙,喔!了却了心中所愿。望望头上天外天,走走脚下一马平川,无路难呀,开路更难,所以后来人,为你感叹 。”这形象化的歌词再配上铿锵有力的旋律,着实把学生打动了,他们初步感受到了愚公精神的那种震撼力。有了这感情震撼作铺垫,他们对愚公的兴趣陡增几倍。我们学完这篇课文后,学生背书都比平时积极了许多,对“愚公”是彻底的一个“服”字。
孔子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提高学生对语文课堂学习的热情,激发学生对语文学习的兴趣,这是我们语文教师最基本的教学任务。我们要活用“激趣”、善用“激趣”,在培养学生语文学习的兴趣上,把步子迈得更大些,走得更好些。
(作者单位:广东珠海市香洲区教育科研培训中心)
责任编辑邹韵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