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10年12月17日,厦门入冬以来最寒冷的一天刚刚过去,在灿烂明媚的午后阳光里,来自全国二十多所学校的校长和老师陆续抵达厦门东渡二小旁边的酒店,准备参加18、19日在东渡二小举办的“全国生命化教育合作学校校长联席会议”。当晚,生命化教育的倡导者张文质与部分老师在酒店大厅开了个小型茶话会,为第二天的正式会议作“非正式”暖场。
18日上午是教育教学研讨会,先由东渡二小的康英兰老师执教《自己去吧》一课,然后是大家一起评课。康老师在询问孩子们“此时的”感受中渐渐进入课堂,引导孩子对“自己”二字进行学习,然后以各种不同的形式带领学生朗读课文,有单个朗读、分组朗读、角色扮演朗读、全班齐读、老师导读、全班自由练习等种种方式。
在孩子们对课文已经比较熟悉时,康老师引导学生“能不能学着课文编一下童话故事”?因为前面有了对课文故事了解的铺垫,许多孩子迫不及待地要与大家分享自己的故事。课堂的最后阶段,康老师通过投影仪布置了课堂作业——“写下来:(A)谁学会了什么(B)什么时候,谁在哪里学会了什么本领”。在孩子们做作业的时候,康老师走到学生中间,逐个巡查,指点,并纠正孩子的坐姿,随后她收集了部分已经完成的作业,并当堂评点和批改了三四份作业。
上午9点半,张文质就康英兰老师的课堂做了延伸性的点评。首先,张老师和大家分享了他这么多年来听课和研究的经验,他认为“小学教育蕴含着教育的所有规律”,且“小学教育中的规律是教育中的普遍规律”,比如孩子“需要一种良好的奖励方式”“要常用启发式、渐进式等教学方法”。同时他还认为,“小学教育中的经验不会过时”,因为孩子“在学习过程中所获得的学习方法、喜悦感,获得鼓励形成的良好的学习心态,不会过时”。这也是对康英兰老师本堂课的一种肯定。
随后张老师提出教育要回到原点:“每一个人的发展是不脱离原点的发展,不脱离原点,就不会脱离人性。”“回到原点就是回到人的个体性,回到特殊性。”教育并不回避谈论方法,但“方法是根据人性特点而形成的方法,方法是为了人的发展更良好而创造的一种方法”,方法并不是一种固定不变的死板的行动模式。
从这个意义上而言,“生命化教育一直没有形成一种模本”,张老师坦诚说到,“可能因为她是无力的,缓慢的,犹豫、缺乏自信心的”,但这并不意味着生命化教育实践本身的消极。倡导“教育是慢的艺术”,是因为生命化教育认识到“高效运行起来的东西,可能被窄化”,这样,在追求效率优先的时候,“很多困难、差异,会被放在第二位去考虑”,教育因此就渐渐远离了“人”。
生命化教育实践了十来年,她确实“缓慢”,但并不乏“效果”,这么多年来,“从生命化教育中成长起来的老师,可能个性更加突出,个人特别柔韧、顽强、卓越”。这种成长可能要归功于生命化教育从来都是直面现实的,不表演,不为了他人的参观而做足面子工程,“就像今天的东渡二小,她呈现的完全就是一个原生态的校园”。生命化教育就是“对能够改善的地方有所改善”,“把教育探索变成一种日常的生活方式,让自己成为自觉意义上的探索者,而不是他律的”,这几乎是张老师走到任何地方都要不断重复的提醒。
最后,张老师谈到自己内心的期待,“生命化教育的教师要成为野生植物,他们不是被文化约束的,不是被宰制的,他们能够利用最有限的条件,找到自己的发展方式”。生命化教育是在寻找一种“共生”模式,不指望谁代替谁,不指望任何教育实践的凯旋,不指望一所“优秀的”学校被所有的人认同,也不指望哪一种教学方式成为最佳的教学方式。生命化教育从一开始就具有一种强烈的实践品格,生命化教育意味着“在现有的情形下,不是去寻找你的对立面,而是寻找改善的空间”。
张老师说:“凭着自己的心态去参与,量力而行,按着自己喜欢的方式来介入。”“能做多少就做多少,这不是消极,而是一种耐心、温润。”有了这种意识,意味着生命化教育在任何地方都有了实践的可能。
评点完康英兰老师的课之后,张老师把话题拉到本次“全国生命化教育合作学校校长联席会议”的主题——“生命化教育的再出发”上来。张老师先是回溯了生命化教育的来路,把1992年到2003年称作“十年的孕育期”,其中标志性的事件是与黄克剑老师的对话,黄克剑老师提出的“授受知识、开启智慧、点化和润泽生命”成了生命化教育实践一直以来坚实的理论基础。
在回首自己对教育的认识历程时,张老师说,“90年代看教育,更消极,找不到光明,找不到真正改变的地方”。直至他意识到教育不能回避现实,必须从可以改变的地方做起,他才明白,“其实是因为当时心太大了”。
如何从批判者变为了一个建设者?张老师的观点是,“无论什么时候都要把自己放进去,遇到任何事情都觉得自己有责任,时刻想着‘我是其中一员,我是当事人,我是具有责任的人’,这既是对他人的提醒,也是对自我的一种提醒”。
最后,张老师又重申了“生态性的植入”这一概念,他认为教育的改革要“寻找最佳的结合,共生共融”“不是居高临下、俯冲式的、与老师为敌的方式”“不要轻易地以为,你的观点是先进于他人的”。
将来,如何使生命化教育的道路变得更加明晰?如何使自己的教育之路变得更加明晰?这些问题依旧是生命化教育团队乃至整个中国教育都要思考的问题,这或许也是生命化教育再出发必须面对的一个无法预知答案的原点。
责任编辑 赵霭雯
18日上午是教育教学研讨会,先由东渡二小的康英兰老师执教《自己去吧》一课,然后是大家一起评课。康老师在询问孩子们“此时的”感受中渐渐进入课堂,引导孩子对“自己”二字进行学习,然后以各种不同的形式带领学生朗读课文,有单个朗读、分组朗读、角色扮演朗读、全班齐读、老师导读、全班自由练习等种种方式。
在孩子们对课文已经比较熟悉时,康老师引导学生“能不能学着课文编一下童话故事”?因为前面有了对课文故事了解的铺垫,许多孩子迫不及待地要与大家分享自己的故事。课堂的最后阶段,康老师通过投影仪布置了课堂作业——“写下来:(A)谁学会了什么(B)什么时候,谁在哪里学会了什么本领”。在孩子们做作业的时候,康老师走到学生中间,逐个巡查,指点,并纠正孩子的坐姿,随后她收集了部分已经完成的作业,并当堂评点和批改了三四份作业。
上午9点半,张文质就康英兰老师的课堂做了延伸性的点评。首先,张老师和大家分享了他这么多年来听课和研究的经验,他认为“小学教育蕴含着教育的所有规律”,且“小学教育中的规律是教育中的普遍规律”,比如孩子“需要一种良好的奖励方式”“要常用启发式、渐进式等教学方法”。同时他还认为,“小学教育中的经验不会过时”,因为孩子“在学习过程中所获得的学习方法、喜悦感,获得鼓励形成的良好的学习心态,不会过时”。这也是对康英兰老师本堂课的一种肯定。
随后张老师提出教育要回到原点:“每一个人的发展是不脱离原点的发展,不脱离原点,就不会脱离人性。”“回到原点就是回到人的个体性,回到特殊性。”教育并不回避谈论方法,但“方法是根据人性特点而形成的方法,方法是为了人的发展更良好而创造的一种方法”,方法并不是一种固定不变的死板的行动模式。
从这个意义上而言,“生命化教育一直没有形成一种模本”,张老师坦诚说到,“可能因为她是无力的,缓慢的,犹豫、缺乏自信心的”,但这并不意味着生命化教育实践本身的消极。倡导“教育是慢的艺术”,是因为生命化教育认识到“高效运行起来的东西,可能被窄化”,这样,在追求效率优先的时候,“很多困难、差异,会被放在第二位去考虑”,教育因此就渐渐远离了“人”。
生命化教育实践了十来年,她确实“缓慢”,但并不乏“效果”,这么多年来,“从生命化教育中成长起来的老师,可能个性更加突出,个人特别柔韧、顽强、卓越”。这种成长可能要归功于生命化教育从来都是直面现实的,不表演,不为了他人的参观而做足面子工程,“就像今天的东渡二小,她呈现的完全就是一个原生态的校园”。生命化教育就是“对能够改善的地方有所改善”,“把教育探索变成一种日常的生活方式,让自己成为自觉意义上的探索者,而不是他律的”,这几乎是张老师走到任何地方都要不断重复的提醒。
最后,张老师谈到自己内心的期待,“生命化教育的教师要成为野生植物,他们不是被文化约束的,不是被宰制的,他们能够利用最有限的条件,找到自己的发展方式”。生命化教育是在寻找一种“共生”模式,不指望谁代替谁,不指望任何教育实践的凯旋,不指望一所“优秀的”学校被所有的人认同,也不指望哪一种教学方式成为最佳的教学方式。生命化教育从一开始就具有一种强烈的实践品格,生命化教育意味着“在现有的情形下,不是去寻找你的对立面,而是寻找改善的空间”。
张老师说:“凭着自己的心态去参与,量力而行,按着自己喜欢的方式来介入。”“能做多少就做多少,这不是消极,而是一种耐心、温润。”有了这种意识,意味着生命化教育在任何地方都有了实践的可能。
评点完康英兰老师的课之后,张老师把话题拉到本次“全国生命化教育合作学校校长联席会议”的主题——“生命化教育的再出发”上来。张老师先是回溯了生命化教育的来路,把1992年到2003年称作“十年的孕育期”,其中标志性的事件是与黄克剑老师的对话,黄克剑老师提出的“授受知识、开启智慧、点化和润泽生命”成了生命化教育实践一直以来坚实的理论基础。
在回首自己对教育的认识历程时,张老师说,“90年代看教育,更消极,找不到光明,找不到真正改变的地方”。直至他意识到教育不能回避现实,必须从可以改变的地方做起,他才明白,“其实是因为当时心太大了”。
如何从批判者变为了一个建设者?张老师的观点是,“无论什么时候都要把自己放进去,遇到任何事情都觉得自己有责任,时刻想着‘我是其中一员,我是当事人,我是具有责任的人’,这既是对他人的提醒,也是对自我的一种提醒”。
最后,张老师又重申了“生态性的植入”这一概念,他认为教育的改革要“寻找最佳的结合,共生共融”“不是居高临下、俯冲式的、与老师为敌的方式”“不要轻易地以为,你的观点是先进于他人的”。
将来,如何使生命化教育的道路变得更加明晰?如何使自己的教育之路变得更加明晰?这些问题依旧是生命化教育团队乃至整个中国教育都要思考的问题,这或许也是生命化教育再出发必须面对的一个无法预知答案的原点。
责任编辑 赵霭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