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目的:探讨针对小儿前臂双骨折患者,观察选择闭合复位髓内固定方法完成治疗后的临床效果表现。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11月—2014年11月小儿前臂双骨折患者120例。通过随机数表法对前臂双骨折患儿进行随机分组。C1组(观察组 60例):临床选择闭合复位髓内固定的方法进行治疗;C2组(对照组 60例):临床选择普通钢板固定的方法进行治疗。对比两组前臂双骨折患儿在治疗优良率以及愈合时间等方面存在的差异。结果:两组前臂双骨折患儿分别完成临床治疗后,在治疗优良率方面,C1组高于C2组患儿明显(P<0.05);在患者临床愈合时间方面,C1组短于C2组患儿明显(P<0.05)。结论:针对小儿前臂双骨折患者,临床选择闭合复位髓内固定的方法进行治疗,对患者造成的创伤较小,表现出较高的治疗优良率,患者的临床疼痛症状获得有效减轻,能够快速愈合,凸显此种方法临床应用价值。
关键词:闭合复位髓内固定;小儿;前臂双骨折
前臂双骨折属于临床骨科较为普遍的一种骨折,于青壮年人群中表现出较高的发病率。在发挥手部功能的过程中,前臂旋转功能发挥至关重要的作用。患者出现骨折之后的复位以及骨折愈合对患者前臂以及功能的恢复具有重要的价值【1】。为了研究有效方法对前臂双骨折患儿进行治疗,本文主要针对我院收治的小儿前臂双骨折患者,临床选择闭合复位髓内固定的方法完成治疗后,在改善患者临床疼痛症状以及提高患者临床治疗优良率等方面,发挥显著价值,现将临床研究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2年11月—2014年11月120例小儿前臂双骨折患者。通过随机数表法对前臂双骨折患儿进行随机分组。在C1组60例骨折患儿中,年龄范围为7岁-16岁,患儿的平均年龄为(11.9±1.5)岁;导致患儿骨折的原因为:因为跌倒受伤的患儿25例,因为撞伤的患儿12例,因为车祸受伤的患儿16例,因为砸伤的患儿7例。在C2组60例骨折患儿中,年龄范围为8岁-17岁,患儿的平均年龄为(11.3±1.3)岁;导致患儿骨折的原因为:因为跌倒受伤的患儿23例,因为撞伤的患儿13例,因为车祸受伤的患儿17例,因为砸伤的患儿7例。对比两组小儿前臂双骨折患儿的一般资料,于临床表现出均衡性(P>0.05)。
1.2 方法
针对C2组前臂双骨折患儿,临床选择普通钢板固定的方法进行治疗。在常规手术入路条件下,选择普通六孔钢板对患儿实施内固定治疗。针对C1组前臂双骨折患儿,临床选择闭合复位髓内固定的方法进行治疗。具体步骤为:对患儿实施臂丛麻醉或者实施静脉复合麻醉。于患儿骨骺线上方0.5厘米-1.0厘米的位置作为进针点,患儿的挠背侧即为桡骨,患儿的尺背侧即为尺骨【2】。首先利用直径合理的三棱针制作骨道,保证同患儿骨干纵轴之间的角度为30度,要求角度最大不大于45度。完成后将三棱针拔出,将其尖端折弯,呈弧形,保证其与髓腔弧度有效吻合,之后将其打入患儿髓腔,要求速度缓慢。准备对患儿的尺骨骨折位置进行复位,完成复位后,保证三棱针尖端的少许进入到患者的近折端。之后准备对患儿实施桡骨复位,将一枚三棱针穿入,要求直径合理。对桡骨实施复位,尖端的少许穿入到患儿的近折端。于电透的引导下将旋转畸形进行认真矫正,之后于远折端将两枚三棱针穿入【3】。
1.3 观察指标
对两组前臂双骨折患儿的临床愈合率以及骨折愈合时间进行观察,并且进行组间对比。
1.4 疗效判断标准
优:患儿的腕关节功能、前臂旋转功能以及指关节功能全部恢复,患儿达到骨折解剖复位或者骨折与解剖复位相接近;良:患儿的腕关节功能、以及指关节功能恢复较好,患儿前臂旋转功能恢复状态良好,患儿骨折对对线象表现良好;可:患儿腕关节功能以及指关节功能恢复程度不明显,患儿前臂旋转功能表现出明显受限的情况,患儿的骨折对位对线较好;差:患儿的腕关节功能以及指关节功能未得到恢复,患儿的前臂旋转功能表现为受限,患儿的骨折对位对线较差【4】。
1.5 统计学方法
本次研究中,选择统计学软件SPSS15.0完成前臂双骨折患儿的临床数据分析,以t检验凭借形式表示计量资料,以X2检验凭借%形式表示计数资料,以P<0.05为存在明显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两组前臂双骨折患儿分别完成临床治疗后,在治疗优良率方面,C1组高于C2组患儿明显(P<0.05),见表1;在患者临床愈合时间方面,C1组患儿完成手术后的(4.5±1.2)个月痊愈,C2组患儿完成手术后的(6.9±1.5)个月;C1组短于C2组患儿明显(P<0.05)。
C1组与C2组前臂双骨折患儿治疗优良率的临床对比 [n(%)]
3、 讨论
小儿前臂双骨折属于临床较为普遍的一种骨折类型,临床针对其选择闭合复位髓内固定的方法完成治疗后,临床获得的治疗效果满意。针对小儿骨折患者,在出现骨折的三周后,于骨折周围便会表现出骨痂的现象,但是对于内骨痂现象则不明显,从而证明在小儿骨折愈合过程中,小儿外骨膜占有主导地位。针对患儿实施闭合复位,可以对患儿的外骨膜进行有效保护,从而促进骨折的快速愈合【5】。
选择此种方法对患儿进行治疗发现,对患儿实施手术的时间较短,对患儿造成的创伤较小,于电透引导下实施复位,临床表现出较高的治疗成功率。此外,能够轻易取出,对患儿造成的创伤较小,通常在45d便会表现出明显骨痂的现象,无需对患儿实施麻醉处理,于门诊可以有效完成拔针。本次研究中,两组前臂双骨折患儿分别完成临床治疗后,在治疗优良率方面,C1组高于C2组患儿明显(P<0.05);在患者临床愈合时间方面,C1组短于C2组患儿明显(P<0.05)。有效证明闭合复位髓内固定的临床应用价值。
总而言之,针对小儿前臂双骨折患者,临床选择闭合复位髓内固定的方法进行治疗,对患儿造成的创伤较小,临床治疗优良率显著,凸显闭合复位髓内固定方法的临床应用价值。
参考文献:
[1]文朝,潘会琴,梁兴森等.小夹板改良外固定治疗小儿前臂双骨折的临床观察[J].中国骨伤,2013,23(8):624-625.
[2]李鼎斌.手法复位加宽掌背侧夹板固定治疗小儿前臂双骨折31例[J].广西中医药,2013,27(4):22-23.
[3]张中礼,杨建平,蔡少华等.弹性钉与钢板固定治疗大年龄儿童前臂双骨折的疗效比较[J].中华小儿外科杂志,2012,30(8):510-513.
[4]陈伯祥,裴生太,朱建明等.拔伸提按复位法治疗小儿前臂远端双骨折87例体会[J].甘肃中医,2013,16(12):15.
[5]吴欣乐,张德文,刘正全等.儿童桡骨头脱位伴前臂双骨折或多节段骨折[J].中华小儿外科杂志,2012,23(5):442-444.
关键词:闭合复位髓内固定;小儿;前臂双骨折
前臂双骨折属于临床骨科较为普遍的一种骨折,于青壮年人群中表现出较高的发病率。在发挥手部功能的过程中,前臂旋转功能发挥至关重要的作用。患者出现骨折之后的复位以及骨折愈合对患者前臂以及功能的恢复具有重要的价值【1】。为了研究有效方法对前臂双骨折患儿进行治疗,本文主要针对我院收治的小儿前臂双骨折患者,临床选择闭合复位髓内固定的方法完成治疗后,在改善患者临床疼痛症状以及提高患者临床治疗优良率等方面,发挥显著价值,现将临床研究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2年11月—2014年11月120例小儿前臂双骨折患者。通过随机数表法对前臂双骨折患儿进行随机分组。在C1组60例骨折患儿中,年龄范围为7岁-16岁,患儿的平均年龄为(11.9±1.5)岁;导致患儿骨折的原因为:因为跌倒受伤的患儿25例,因为撞伤的患儿12例,因为车祸受伤的患儿16例,因为砸伤的患儿7例。在C2组60例骨折患儿中,年龄范围为8岁-17岁,患儿的平均年龄为(11.3±1.3)岁;导致患儿骨折的原因为:因为跌倒受伤的患儿23例,因为撞伤的患儿13例,因为车祸受伤的患儿17例,因为砸伤的患儿7例。对比两组小儿前臂双骨折患儿的一般资料,于临床表现出均衡性(P>0.05)。
1.2 方法
针对C2组前臂双骨折患儿,临床选择普通钢板固定的方法进行治疗。在常规手术入路条件下,选择普通六孔钢板对患儿实施内固定治疗。针对C1组前臂双骨折患儿,临床选择闭合复位髓内固定的方法进行治疗。具体步骤为:对患儿实施臂丛麻醉或者实施静脉复合麻醉。于患儿骨骺线上方0.5厘米-1.0厘米的位置作为进针点,患儿的挠背侧即为桡骨,患儿的尺背侧即为尺骨【2】。首先利用直径合理的三棱针制作骨道,保证同患儿骨干纵轴之间的角度为30度,要求角度最大不大于45度。完成后将三棱针拔出,将其尖端折弯,呈弧形,保证其与髓腔弧度有效吻合,之后将其打入患儿髓腔,要求速度缓慢。准备对患儿的尺骨骨折位置进行复位,完成复位后,保证三棱针尖端的少许进入到患者的近折端。之后准备对患儿实施桡骨复位,将一枚三棱针穿入,要求直径合理。对桡骨实施复位,尖端的少许穿入到患儿的近折端。于电透的引导下将旋转畸形进行认真矫正,之后于远折端将两枚三棱针穿入【3】。
1.3 观察指标
对两组前臂双骨折患儿的临床愈合率以及骨折愈合时间进行观察,并且进行组间对比。
1.4 疗效判断标准
优:患儿的腕关节功能、前臂旋转功能以及指关节功能全部恢复,患儿达到骨折解剖复位或者骨折与解剖复位相接近;良:患儿的腕关节功能、以及指关节功能恢复较好,患儿前臂旋转功能恢复状态良好,患儿骨折对对线象表现良好;可:患儿腕关节功能以及指关节功能恢复程度不明显,患儿前臂旋转功能表现出明显受限的情况,患儿的骨折对位对线较好;差:患儿的腕关节功能以及指关节功能未得到恢复,患儿的前臂旋转功能表现为受限,患儿的骨折对位对线较差【4】。
1.5 统计学方法
本次研究中,选择统计学软件SPSS15.0完成前臂双骨折患儿的临床数据分析,以t检验凭借形式表示计量资料,以X2检验凭借%形式表示计数资料,以P<0.05为存在明显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两组前臂双骨折患儿分别完成临床治疗后,在治疗优良率方面,C1组高于C2组患儿明显(P<0.05),见表1;在患者临床愈合时间方面,C1组患儿完成手术后的(4.5±1.2)个月痊愈,C2组患儿完成手术后的(6.9±1.5)个月;C1组短于C2组患儿明显(P<0.05)。
C1组与C2组前臂双骨折患儿治疗优良率的临床对比 [n(%)]
3、 讨论
小儿前臂双骨折属于临床较为普遍的一种骨折类型,临床针对其选择闭合复位髓内固定的方法完成治疗后,临床获得的治疗效果满意。针对小儿骨折患者,在出现骨折的三周后,于骨折周围便会表现出骨痂的现象,但是对于内骨痂现象则不明显,从而证明在小儿骨折愈合过程中,小儿外骨膜占有主导地位。针对患儿实施闭合复位,可以对患儿的外骨膜进行有效保护,从而促进骨折的快速愈合【5】。
选择此种方法对患儿进行治疗发现,对患儿实施手术的时间较短,对患儿造成的创伤较小,于电透引导下实施复位,临床表现出较高的治疗成功率。此外,能够轻易取出,对患儿造成的创伤较小,通常在45d便会表现出明显骨痂的现象,无需对患儿实施麻醉处理,于门诊可以有效完成拔针。本次研究中,两组前臂双骨折患儿分别完成临床治疗后,在治疗优良率方面,C1组高于C2组患儿明显(P<0.05);在患者临床愈合时间方面,C1组短于C2组患儿明显(P<0.05)。有效证明闭合复位髓内固定的临床应用价值。
总而言之,针对小儿前臂双骨折患者,临床选择闭合复位髓内固定的方法进行治疗,对患儿造成的创伤较小,临床治疗优良率显著,凸显闭合复位髓内固定方法的临床应用价值。
参考文献:
[1]文朝,潘会琴,梁兴森等.小夹板改良外固定治疗小儿前臂双骨折的临床观察[J].中国骨伤,2013,23(8):624-625.
[2]李鼎斌.手法复位加宽掌背侧夹板固定治疗小儿前臂双骨折31例[J].广西中医药,2013,27(4):22-23.
[3]张中礼,杨建平,蔡少华等.弹性钉与钢板固定治疗大年龄儿童前臂双骨折的疗效比较[J].中华小儿外科杂志,2012,30(8):510-513.
[4]陈伯祥,裴生太,朱建明等.拔伸提按复位法治疗小儿前臂远端双骨折87例体会[J].甘肃中医,2013,16(12):15.
[5]吴欣乐,张德文,刘正全等.儿童桡骨头脱位伴前臂双骨折或多节段骨折[J].中华小儿外科杂志,2012,23(5):442-4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