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摘要随着“数字国土”向“智慧国土”的不断迈进,以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等为代表的新一代信息技术和理念正不断地融入到国土资源管理工作中。本文论述了大数据在国土空间规划领域的应用策略。
关键词:大数据;国土空间;规划;应用
中图分类号:TU984-39 文献标识码:A
引言
国土空间规划是根据社会经济总体发展目标对国土进行的地域性规划,包括国土空间的合理布局、整治保护和开发利用,其是我国国家规划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随着信息技术和互联网技术的迅猛发展,以大数据为代表的新兴技术正向社会各个层面不断地深入和融合,国土空间规划行业亦开始了转型调整和创新。
1 大数据的特征
大数据是一种超大规模的数据集合,它在获取、存储、管理、分析等方面大大超出了传统数据库软件工具能力范围,具有海量的数据规模、快速的数据流转、多样的数据类型和价值密度低四大特征。国土空间规划的编制涉及到人类赖以生存的自然资源集合的整体,需要统筹考虑城市经济社会发展需求和人口、城市区域条件等各种要素,从而对城市空间发展方向、产业发展重点、城市环境容量和空间发展规模作出预测和控制。传统的规划技术手段停留在小数据的模式上,无法对研究对象进行全样本的画像,大数据改变了这一模式,通过集成各类结构化、半结构化和非结构化的数据,可以对城市空间和居住在城市空间中人的行为进行时空化的画像和长期跟踪,通过各种标签识别全面了解城市空间发展特征并预测发展趋势。
2 大数据能有效应用于国土空间规划领域
2.1 大数据能提高城市空间管控的准度和精度
切实发挥国土空间规划对于自然资源的管控,以城乡空间信息为基础,归集、整合、关联各方面信息数据资源,构建大数据库,为实现精细化、智能化管理提供数据支撑。通过切实摸清自然资源现状,充分对环境承载力进行评估,明确合理开发利用目标,在掌握国土空间利用的主要矛盾的基础上,分别划定城镇开发边界、基本农田保护红线、生态保护红线等控制线,以此为基础划分用途管制分区,进而建立由功能主導的空间、管制主导的线、用途主导的区构成的国土空间管控体系。当今流行的手机信令数据、网络POI 数据、交通地理数据等能对城市中人的行为进行充分识别,对于人的生活空间进行充分刻画,从而通过大数据分析能够判断市域人口分布、组团间人口流动规律,识别城市空间结构,判断城市空间构成特征等,使得对于赖以生存的自然环境进行充分识别。
2.2 大数据能优化城市公共空间的配置
城市的公共空间主要指城市公共生活活动的空间,是城市空间体系中的核心组成部分,是提高城市空间环境、城市生活质量和活力的重要途径。利用大数据精准解读城市空间,为城市公共空间的精细布局和人性化设计提供参考,能充分提升城市活力,营造舒适的、便捷的、宜居的城市环境,满足居民对于美好生活的需要。良好城市公共空间应当包括人民生活必须的、关系到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各种服务设施,如教育、文化、体育、医疗、养老等。通过大数据研究指导公共空间布局,广泛收集居民的需求,捕捉优质生活圈的特征,促进优质服务的提升,将人民生活必须的市民中心、商业综合体、公共服务设施布局在居民喜爱、交通便宜的适宜位置。
当前,使用大数据资源研究公共空间的数据源多种多样,可以以空间地理信息为基础,整合空间规划数据、手机信令数据、POI 数据、统计数据等多源数据,通过综合分析和模型构建,结合人工智能等技术发现人员活动关联性,城市功能区、用户混合度、实现常住人口挖掘、通勤方式挖掘、OD 职住挖掘、揭示人地规律,研究公共空间供给与城市居民需求关系,分析良好公共空间布局、构成及周边配套等特征,判断公共空间发展趋势和潜在问题,提出公共空间供给及布局策略。
2.3 大数据提升了国土空间资源利用监控力度
以自然资源调查评价、确权登记为基础,综合数字影像、卫星遥感、人工智能等先进技术手段,融合政务、企业、网络等数据,能有效建立全面覆盖、全程监管、上传下导、实时预警的国土空间评估监测系统,实现对自然资源和空间用途的精准管控。自然资源领域涉及土地、规划、林业、海洋、测绘、矿产管理等工作,大数据能应用于资源监管的各项领域。例如,利用大数据建立智能地质资源调查体系,能够快速采集地质数据,及时发现地质资源利用与保护现状;利用卫星遥感及数字影像数据,能快速发现土地利用现状,及时了解实际用地功能、建设体量与规划用地功能、规划土地建设体量的差别,充分有效评估土地开发强度,及时发现违法违规用地图斑的情况并进行治理等;利用大数据建立森林资源监控体系,充分利用物联网等信息技术,实时与定期监测森林系统的发展状态,形成智慧化的林业管理体系等。
2.4 大数据扩展了规划公众参与
规划以提前安排的形式,在具体的空间资源发生利用之前对各种社会需求进行协调,既保证各群体的利益得以实现,也保证社会公众利益得以体现。公众参与是社会了解规划、参与规划、充分体现规划公共政策属性的重要一环。当前,公众参与机制仍然很不完善,公众参与被限定在规划公示等特定环节,公众反馈意见与建议的渠道有限,难以真正实现参与规划,使得公众参与的积极性大打折扣。同时,规划的组织编制部门难以真正听见群众的声音,难以实现真正意义上的交互,使得偶有出现新的规划出台和实施反而公众的幸福和满意指数下降的情况出现。大数据能对社会行为进行广泛的记录,可以客观体现公众行为、观点言论、思想智慧。
结束语
近年来,随着信息通信技术的迅速发展,大数据已成为重要的发展方向和研究领域,在多个学科都发挥着积极作用。在数据挖潜过程中,能够带动理念、模式、技术及应用实践的创新。相比其他传统行业,海量、高效的大数据带给国土空间规划研究的影响更为显著,其不仅对国土空间规划编制、评价和管理的方式产生影响,也通过对人的活动、移动和交流方式的改变。
参考文献
[1] 王映月,杜娜.大数据背景下的国土空间规划.农业科技与信息,2018(16):34~40.
[2] 李宗华.国土规划大数据整合与应用[J].中国建设信息,2014(21):30~31.
[3] 喻文承,茅明睿.大数据时代规划公众参与的机遇与应对[J].城乡建设,2015(11):35~37.
关键词:大数据;国土空间;规划;应用
中图分类号:TU984-39 文献标识码:A
引言
国土空间规划是根据社会经济总体发展目标对国土进行的地域性规划,包括国土空间的合理布局、整治保护和开发利用,其是我国国家规划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随着信息技术和互联网技术的迅猛发展,以大数据为代表的新兴技术正向社会各个层面不断地深入和融合,国土空间规划行业亦开始了转型调整和创新。
1 大数据的特征
大数据是一种超大规模的数据集合,它在获取、存储、管理、分析等方面大大超出了传统数据库软件工具能力范围,具有海量的数据规模、快速的数据流转、多样的数据类型和价值密度低四大特征。国土空间规划的编制涉及到人类赖以生存的自然资源集合的整体,需要统筹考虑城市经济社会发展需求和人口、城市区域条件等各种要素,从而对城市空间发展方向、产业发展重点、城市环境容量和空间发展规模作出预测和控制。传统的规划技术手段停留在小数据的模式上,无法对研究对象进行全样本的画像,大数据改变了这一模式,通过集成各类结构化、半结构化和非结构化的数据,可以对城市空间和居住在城市空间中人的行为进行时空化的画像和长期跟踪,通过各种标签识别全面了解城市空间发展特征并预测发展趋势。
2 大数据能有效应用于国土空间规划领域
2.1 大数据能提高城市空间管控的准度和精度
切实发挥国土空间规划对于自然资源的管控,以城乡空间信息为基础,归集、整合、关联各方面信息数据资源,构建大数据库,为实现精细化、智能化管理提供数据支撑。通过切实摸清自然资源现状,充分对环境承载力进行评估,明确合理开发利用目标,在掌握国土空间利用的主要矛盾的基础上,分别划定城镇开发边界、基本农田保护红线、生态保护红线等控制线,以此为基础划分用途管制分区,进而建立由功能主導的空间、管制主导的线、用途主导的区构成的国土空间管控体系。当今流行的手机信令数据、网络POI 数据、交通地理数据等能对城市中人的行为进行充分识别,对于人的生活空间进行充分刻画,从而通过大数据分析能够判断市域人口分布、组团间人口流动规律,识别城市空间结构,判断城市空间构成特征等,使得对于赖以生存的自然环境进行充分识别。
2.2 大数据能优化城市公共空间的配置
城市的公共空间主要指城市公共生活活动的空间,是城市空间体系中的核心组成部分,是提高城市空间环境、城市生活质量和活力的重要途径。利用大数据精准解读城市空间,为城市公共空间的精细布局和人性化设计提供参考,能充分提升城市活力,营造舒适的、便捷的、宜居的城市环境,满足居民对于美好生活的需要。良好城市公共空间应当包括人民生活必须的、关系到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各种服务设施,如教育、文化、体育、医疗、养老等。通过大数据研究指导公共空间布局,广泛收集居民的需求,捕捉优质生活圈的特征,促进优质服务的提升,将人民生活必须的市民中心、商业综合体、公共服务设施布局在居民喜爱、交通便宜的适宜位置。
当前,使用大数据资源研究公共空间的数据源多种多样,可以以空间地理信息为基础,整合空间规划数据、手机信令数据、POI 数据、统计数据等多源数据,通过综合分析和模型构建,结合人工智能等技术发现人员活动关联性,城市功能区、用户混合度、实现常住人口挖掘、通勤方式挖掘、OD 职住挖掘、揭示人地规律,研究公共空间供给与城市居民需求关系,分析良好公共空间布局、构成及周边配套等特征,判断公共空间发展趋势和潜在问题,提出公共空间供给及布局策略。
2.3 大数据提升了国土空间资源利用监控力度
以自然资源调查评价、确权登记为基础,综合数字影像、卫星遥感、人工智能等先进技术手段,融合政务、企业、网络等数据,能有效建立全面覆盖、全程监管、上传下导、实时预警的国土空间评估监测系统,实现对自然资源和空间用途的精准管控。自然资源领域涉及土地、规划、林业、海洋、测绘、矿产管理等工作,大数据能应用于资源监管的各项领域。例如,利用大数据建立智能地质资源调查体系,能够快速采集地质数据,及时发现地质资源利用与保护现状;利用卫星遥感及数字影像数据,能快速发现土地利用现状,及时了解实际用地功能、建设体量与规划用地功能、规划土地建设体量的差别,充分有效评估土地开发强度,及时发现违法违规用地图斑的情况并进行治理等;利用大数据建立森林资源监控体系,充分利用物联网等信息技术,实时与定期监测森林系统的发展状态,形成智慧化的林业管理体系等。
2.4 大数据扩展了规划公众参与
规划以提前安排的形式,在具体的空间资源发生利用之前对各种社会需求进行协调,既保证各群体的利益得以实现,也保证社会公众利益得以体现。公众参与是社会了解规划、参与规划、充分体现规划公共政策属性的重要一环。当前,公众参与机制仍然很不完善,公众参与被限定在规划公示等特定环节,公众反馈意见与建议的渠道有限,难以真正实现参与规划,使得公众参与的积极性大打折扣。同时,规划的组织编制部门难以真正听见群众的声音,难以实现真正意义上的交互,使得偶有出现新的规划出台和实施反而公众的幸福和满意指数下降的情况出现。大数据能对社会行为进行广泛的记录,可以客观体现公众行为、观点言论、思想智慧。
结束语
近年来,随着信息通信技术的迅速发展,大数据已成为重要的发展方向和研究领域,在多个学科都发挥着积极作用。在数据挖潜过程中,能够带动理念、模式、技术及应用实践的创新。相比其他传统行业,海量、高效的大数据带给国土空间规划研究的影响更为显著,其不仅对国土空间规划编制、评价和管理的方式产生影响,也通过对人的活动、移动和交流方式的改变。
参考文献
[1] 王映月,杜娜.大数据背景下的国土空间规划.农业科技与信息,2018(16):34~40.
[2] 李宗华.国土规划大数据整合与应用[J].中国建设信息,2014(21):30~31.
[3] 喻文承,茅明睿.大数据时代规划公众参与的机遇与应对[J].城乡建设,2015(11):35~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