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培育工匠精神是培育大国工匠和能工巧匠的重要基础和有效途径。目前很多高职院校师生对工匠精神的内涵和培育方法还不够明确,企业对培育工匠精神的重视程度也不够。本文概述了高职院校工匠精神培育的现状,分析了问题产生的原因,指出了培育路径和方法。
关键词: 工匠精神 高职院校 路径与方法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工匠精神是一丝不苟的敬业精神加之求精尚巧的创造精神,灌以天人合一的人文精神。天人合一即是道技合一,将技术提高到自然大“道”的境界。
由于多方面原因,目前我国高职院校在工匠精神培育方面存在一些不尽人意的地方。
一、高职院校学生工匠精神培育现状
1、师生对工匠精神的内涵理解不深入
不少教师对工匠精祌内涵的理解多停留在爱岗敬业、精益求精等内容上,对德技兼修、道技合一的内涵不是很了解和确定,部分教师将职业道德与工匠精神混为-谈。学生对工匠精祌一知半解,没有意识到到工匠精祌的重要性。
2、培育工匠精神的方法不清晰
老师在课堂上只是偶尔提及工匠精神,很少有意识将工匠精神的培育融合到理论教学和实践操作的每个环节。学生对所学内容和操作环节一知半解,浅尝辄止,缺乏刨根问底精神。
3校园工匠精神宣传报道缺失
校园内主要传播媒介内容丰富多彩,形式五彩斑斓,但涉及工匠精祌的内容很少,甚至
空缺。学生们日常浏览的网站、公众号等站很少有介绍大国工匠、杰出劳模的突出事迹,学生缺乏感悟工匠精神的机会和平台。
4、企业工匠精神传承断档。现在不少企业面临生存压力,企业不得不专注效益的提升和安全管控,无暇从财力和人力方面保障工匠精神培育的长期稳定开展。
二、高职院校学生工匠精神培育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1、部分高职教师自身工匠精神缺失
教师是传道、授业、解惑的工匠,对学生的影响不仅仅在知识和技能的传授,更是在工作态度、职业操守、行为规范、理想信念等关乎工匠精神培育的方方面面,都对学生起到潜
移默化的作用。当前有些教师治学不严谨,对学生的技能操作和实习实训作品的要求只要差不多就行,很少引导学生培育技近乎艺的精神,没有做到言传身教,工匠精神缺失,导致学生在工匠精神的成长道路中渐行渐远。
2、校园弘扬工匠精神氛围不浓
高职院校校园很少传播“技能宝贵 劳动光荣”的价值理念,很少有介绍劳模、工匠的光荣事迹,学生们很难认识到社会前进的动力在于工业的发展,工匠们是保障社会进步的根基。他们很难体会到拥有工匠精神是值得骄傲的。
3、企业忽视工匠精神传承
我国不少企业缺乏耐心持久的战斗力,具有急功近利的色彩,过于重视利润最大化,忽略了产品品质和服务的质量,无暇关注工匠精神传承。
4社会媒体导向误导
网络媒体高速发达,学生每天都接触到各种各样海量信息,其中不乏虚假浮躁信息,这些浮躁的信息让学生对工匠精神失去追求的信心和耐心。
三、工匠精神培育的有效对策
工匠精神培育是一个系统工程,非一朝一夕可以完成。高职院校学生工匠精神培育需要整合学校、企业、政府的力量,齐心协力共同推动高职院校学生工匠精神的培育。
(一)学校为工匠精神培育奠定基础
1、科学制定工匠精神培育目标
不同年级的学生制定不同的工匠精神培育目标。结合每个年级的具体课程任务,理论阶段和实训实习阶段分时制定不同的培育目标,最终将每个时段获得的结果结合在一起,形成一个系统的工匠精神培育链。
2、强化课程思政落地
首先通过思想政治教育将工匠精神理论化、系统化、直观化,促进工匠精神扎根在学生的思想意识中;其次落实工匠精神全面渗透,无论是专业课、基础课还是公共课,所有课程都要根据课程自身特点融入工匠精神培育元素,达到工匠精神培育全员化、全程化、全方位。
3、提髙教师的师德水平
强化师德师风考核,教育和引导教师争做“德艺双馨”的工匠。鼓励双师型教师将自身对工匠精神有更深层次的感悟融入到实训和实操中,有效激发学生对知识的渴求欲,在潜移默化中加深学生对工匠精神的理解。
(二)企业发挥工匠精神培育主战场作用
1、完善企业工匠精神培育相关机制建设。每个企业都应建立合理的奖惩机制,对那些始终如一、追求卓越、坚守品质的员工应给予相对应的表彰和嘉奖,同时鼓励其他工匠秉承工匠精神,耐得住寂寞,坚守十年磨一剑。相反,对于专于投机取巧、假冒伪劣的行为应给予严厉惩罚,以儆效尤。
2、将工匠精神融入企业文化核心理念,让每一个员工对自身职业产生认同感、责任感、
荣誉感和使命感,培养出严谨、细致、专注、负责的工作态度,脚踏实地的贯彻工匠精神。
(三)政府发挥主导作用
1、给予企业政策支持
落实“金融+财政+土地+信用”组合式奖励,推动企业和学校之间的合作协调稳健进行。
同时给予企业一定的资金支持和法律保障,降低企业风险,切切实实为企业减轻负担。
2、加强宣传引导
各类媒体共同出击,形成形成宣传合力。电视广播和各类网络信息中都应弘扬工匠精神。成功地唤醒人们内心深处对工匠精神的渴望,为培育工匠精神提供丰富的社会环境。
参考文献
[1] 俞发仁,王秋宏.构建“产教融合”专业群,提升高职人才培养质量的专业建设机制研究与实践[J].现代职业教
育,2018(9).[3] 吴康林.校企合作产教融合与高职院校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路径探索[J].现代职业教育,2018(32).
[2] 刘海明,谢志远,刘燕楠.高职教育人才转型的战 略思考:推进产教融合,服务产业发展—兼谈 高职院校“新技术应用”人才培养方略[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8(2):182-188
[3] 庄西真.多维视角下的工匠精神:内涵剖析与解读[J].职教论坛,2017(22):92-97.
[4] 刘少华,胡春亮.德国工匠精神培育对我国高职课程改革的借鉴研究[J].职教论坛,2018(6)
[5]董显辉.工匠精神视野下的工匠之师培养探析[J].职教论坛,2018(2):86-90.
[6]张天华,孙傲.立德树人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机理与機 制研究[J].渤海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9(1):137.
[7] 李力,金昕.新时代高校立德树人的内涵、难点及实现路 径[J].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9(2):153
基金项目:湖北技能型人才培养研究中心基金项目:健全高职院校德技兼修、工学结合的育人机制研究,项目编号19BDJN039
作者简介:刘宏文(1969——),男,副教授,主要研究方向:高职教育改革研究
关键词: 工匠精神 高职院校 路径与方法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工匠精神是一丝不苟的敬业精神加之求精尚巧的创造精神,灌以天人合一的人文精神。天人合一即是道技合一,将技术提高到自然大“道”的境界。
由于多方面原因,目前我国高职院校在工匠精神培育方面存在一些不尽人意的地方。
一、高职院校学生工匠精神培育现状
1、师生对工匠精神的内涵理解不深入
不少教师对工匠精祌内涵的理解多停留在爱岗敬业、精益求精等内容上,对德技兼修、道技合一的内涵不是很了解和确定,部分教师将职业道德与工匠精神混为-谈。学生对工匠精祌一知半解,没有意识到到工匠精祌的重要性。
2、培育工匠精神的方法不清晰
老师在课堂上只是偶尔提及工匠精神,很少有意识将工匠精神的培育融合到理论教学和实践操作的每个环节。学生对所学内容和操作环节一知半解,浅尝辄止,缺乏刨根问底精神。
3校园工匠精神宣传报道缺失
校园内主要传播媒介内容丰富多彩,形式五彩斑斓,但涉及工匠精祌的内容很少,甚至
空缺。学生们日常浏览的网站、公众号等站很少有介绍大国工匠、杰出劳模的突出事迹,学生缺乏感悟工匠精神的机会和平台。
4、企业工匠精神传承断档。现在不少企业面临生存压力,企业不得不专注效益的提升和安全管控,无暇从财力和人力方面保障工匠精神培育的长期稳定开展。
二、高职院校学生工匠精神培育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1、部分高职教师自身工匠精神缺失
教师是传道、授业、解惑的工匠,对学生的影响不仅仅在知识和技能的传授,更是在工作态度、职业操守、行为规范、理想信念等关乎工匠精神培育的方方面面,都对学生起到潜
移默化的作用。当前有些教师治学不严谨,对学生的技能操作和实习实训作品的要求只要差不多就行,很少引导学生培育技近乎艺的精神,没有做到言传身教,工匠精神缺失,导致学生在工匠精神的成长道路中渐行渐远。
2、校园弘扬工匠精神氛围不浓
高职院校校园很少传播“技能宝贵 劳动光荣”的价值理念,很少有介绍劳模、工匠的光荣事迹,学生们很难认识到社会前进的动力在于工业的发展,工匠们是保障社会进步的根基。他们很难体会到拥有工匠精神是值得骄傲的。
3、企业忽视工匠精神传承
我国不少企业缺乏耐心持久的战斗力,具有急功近利的色彩,过于重视利润最大化,忽略了产品品质和服务的质量,无暇关注工匠精神传承。
4社会媒体导向误导
网络媒体高速发达,学生每天都接触到各种各样海量信息,其中不乏虚假浮躁信息,这些浮躁的信息让学生对工匠精神失去追求的信心和耐心。
三、工匠精神培育的有效对策
工匠精神培育是一个系统工程,非一朝一夕可以完成。高职院校学生工匠精神培育需要整合学校、企业、政府的力量,齐心协力共同推动高职院校学生工匠精神的培育。
(一)学校为工匠精神培育奠定基础
1、科学制定工匠精神培育目标
不同年级的学生制定不同的工匠精神培育目标。结合每个年级的具体课程任务,理论阶段和实训实习阶段分时制定不同的培育目标,最终将每个时段获得的结果结合在一起,形成一个系统的工匠精神培育链。
2、强化课程思政落地
首先通过思想政治教育将工匠精神理论化、系统化、直观化,促进工匠精神扎根在学生的思想意识中;其次落实工匠精神全面渗透,无论是专业课、基础课还是公共课,所有课程都要根据课程自身特点融入工匠精神培育元素,达到工匠精神培育全员化、全程化、全方位。
3、提髙教师的师德水平
强化师德师风考核,教育和引导教师争做“德艺双馨”的工匠。鼓励双师型教师将自身对工匠精神有更深层次的感悟融入到实训和实操中,有效激发学生对知识的渴求欲,在潜移默化中加深学生对工匠精神的理解。
(二)企业发挥工匠精神培育主战场作用
1、完善企业工匠精神培育相关机制建设。每个企业都应建立合理的奖惩机制,对那些始终如一、追求卓越、坚守品质的员工应给予相对应的表彰和嘉奖,同时鼓励其他工匠秉承工匠精神,耐得住寂寞,坚守十年磨一剑。相反,对于专于投机取巧、假冒伪劣的行为应给予严厉惩罚,以儆效尤。
2、将工匠精神融入企业文化核心理念,让每一个员工对自身职业产生认同感、责任感、
荣誉感和使命感,培养出严谨、细致、专注、负责的工作态度,脚踏实地的贯彻工匠精神。
(三)政府发挥主导作用
1、给予企业政策支持
落实“金融+财政+土地+信用”组合式奖励,推动企业和学校之间的合作协调稳健进行。
同时给予企业一定的资金支持和法律保障,降低企业风险,切切实实为企业减轻负担。
2、加强宣传引导
各类媒体共同出击,形成形成宣传合力。电视广播和各类网络信息中都应弘扬工匠精神。成功地唤醒人们内心深处对工匠精神的渴望,为培育工匠精神提供丰富的社会环境。
参考文献
[1] 俞发仁,王秋宏.构建“产教融合”专业群,提升高职人才培养质量的专业建设机制研究与实践[J].现代职业教
育,2018(9).[3] 吴康林.校企合作产教融合与高职院校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路径探索[J].现代职业教育,2018(32).
[2] 刘海明,谢志远,刘燕楠.高职教育人才转型的战 略思考:推进产教融合,服务产业发展—兼谈 高职院校“新技术应用”人才培养方略[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8(2):182-188
[3] 庄西真.多维视角下的工匠精神:内涵剖析与解读[J].职教论坛,2017(22):92-97.
[4] 刘少华,胡春亮.德国工匠精神培育对我国高职课程改革的借鉴研究[J].职教论坛,2018(6)
[5]董显辉.工匠精神视野下的工匠之师培养探析[J].职教论坛,2018(2):86-90.
[6]张天华,孙傲.立德树人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机理与機 制研究[J].渤海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9(1):137.
[7] 李力,金昕.新时代高校立德树人的内涵、难点及实现路 径[J].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9(2):153
基金项目:湖北技能型人才培养研究中心基金项目:健全高职院校德技兼修、工学结合的育人机制研究,项目编号19BDJN039
作者简介:刘宏文(1969——),男,副教授,主要研究方向:高职教育改革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