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本文深度剖析2018年至2020年三年的中考化学(北京卷)科普阅读理解题的特征,从知识内容、能力体系、实测难度变化三个维度对科普阅读理解题评价进行探究。同时结合具体试题,从价值导向、学科特征、开放题的设计、对基础的重视四个方面详细阐述科普阅读理解题评价改革成效。
【关键词】中考化学;科普阅读;评价;改革成效
【中图分类号】G633.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8437(2021)22-0046-02
北京市自2018年开始实施中考整体改革方案,其明确要求在各科目考试内容中融入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内容的考查,扩大选材范围,突出首都特色,贴近生活,注重实践,重视发挥考试的教育功能,这对初中化学考试改革产生了重要影响[1]。
科学阅读作为学习的重要途径和方法,是学生的必备能力。中考化学(北京卷)通过设置科普阅读理解题,引导学生科学阅读,渗透科学研究方法,传播科学知识,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
基于上述背景,本文展开中考选考改革方案下中考化学(北京卷)科普阅读理解题评价改革实践探究与效果分析。
1 科普阅读理解题评价改革实践探究
1.1 知识内容评价探究
统计科普阅读理解题考查的知识内容(见表1),结合《义务教育化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以下简称《课标》)中5个一级主题进行分析[2]。2018年,化学与社会发展占比40%,物质构成的奥秘占比40%,物质的化学变化占比20%;2019年,科学探究占比40%,化学与社会发展占比40%,物质构成的奥秘占比20%;2020年,身边的化学物质占比50%,科学探究占比25%,物质构成的奥秘占比25%。可见,近几年中考化学(北京卷)考查知识内容广,覆盖面全。
科普阅读理解题情境素材选材广泛,文本丰富,包含化学与生活、科技前沿研究、教材内容深度延伸等,常以文字、图、表等形式展示科学知识和科学概念,素材来源于教材读物、专业期刊杂志等。分析表1可知,2018年及2019年考查化学与社会发展、科学探究知识较多,试题选取学生熟悉的生活素材,展现直观的数据,考查学生文本理解能力,帮助学生建构科学观念。2020年考查身边的化学物质较多,以氢能源科技研究为素材,结合学生熟悉的化学反应,在激发学生想象力的同时,启发学生对科学研究的探索。
1.2 能力体系评价探究
根据科普阅读理解题型能力考查情(见表2),结合《课标》中能力要求分析可知,2018年,初步运用观察方法获取信息(文字)的能力考查占比60%,初步运用归纳和概括的方法对获取的信息进行加工的能力考查占比40%;2019年,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占比60%,初步运用归纳和概括的方法对获取的信息进行加工的能力占比20%,初步运用观察方法获取信息(文字)的能力占比20%;2020年,分析和解决化学问题的能力占比60%,初步运用观察方法获取信息(文字)能力占比20%,基本的化学实验与科学探究能力占比20%。
科普阅读理解题重视考查学生的阅读素养与科学素养,要求学生能够理解、使用、反思文本,能够针对科学问题提出科学见解,具体包括依据事实科学解释现象、依据事实现象探究科学原理、依据信息及所学知识解释现象。
分析表2可知,科普阅读理解题能力考查较为全面,2018年,侧重初步运用观察方法获取信息(文字)的能力考查,需要学生结合所学知识,提取、整合、解释文本信息,引领学生深入思考。2019年及2020年侧重分析和解决化学问题的能力考查,利用试题的开放性和灵活性,融合多种能力的考查,帮助学生形成批判性思维,引导学生依据科学事实解释现象。
1.3 实测难度变化评价探究
统计科普阅读理解题难度数据(见表3),难度基本维持在0.75~0.95,属于较易试题。2018年难度在0.80以上的试题占比100%,2019年难度在0.80以上的试题占比60%,2020年难度在0.80以上的试题占比75%。
合理控制试题难度是实现考查目标的有效途径,以信息呈现方式、信息利用方式、情境的陌生度等为代表的问题表征方式,以知识的综合性、思维的层次性等为代表的问题解决过程,以答案表达形式、开放度等为代表的结果输出形式,均对试题难度有重要影响。
分析表3可知,科普阅读理解题大部分小题的难度都在0.80以上,整题难度均在0.80以上。试题力图降低情境的陌生度,从学生熟悉的情境出发,引领学生根据问题情境中的复杂信息,运用学科知识及学科活动经验[3],迅速找到有效信息,保证学生能够理解问题的表征。同时提供多样的问题解决途径,设置答案形式多元的问题。
2 科普阅读理解题评价改革效果分析
中考选考改革方案经过三年的实践,基本上达到改革目标。中考化学(北京卷)科普阅读理解题也取得了一定的改革成效。
2.1 凸显立德树人,厚植爱国情怀
试题从生活、生产中选取素材,关注我国科技前沿问题,体现化学给社会带来的变化与影响[4]。2020年以氢能的研究为背景,整合复杂多变的情境素材,结合学生对情境的理解,考查其对知识的迁移与运用能力,同时展现我国的科研实力,厚植爱国情怀。
2.2 凸显学科特色,关注科学探究
试题以考查学科思维为核心,以培养能力为目标,考查学生对知识本质的理解,凸显学科特色。2019年以土豆的科学食用为情境,以表格的形式研究营养物质含量,以柱状图的形式研究食用品质项目,以折线图的形式研究营养物质含量与浸泡时间的关系,把科学研究的方法融入试题素材情境,让学生在科学阅读的同时,拓展知识,学习研究方法,思考科学原理。
2.3 设计开放性试题,体现创新精神
创新科普阅读理解题的考查角度和形式,设计开放性试题,考查学生处理复杂文本信息的能力,充分发挥学生的潜能,从解题路径、思考策略等方面考查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高阶思维能力。同时,鼓励学生将所学基础知识及核心活动经验与试题中的文本信息结合,自主构建答案,从而考查学生的科学思维。
2.4 重视基础,关注学习过程
试题通过学科化情境,重视基础知识和核心活动经验的考查。2018年以能源的开发与利用为研究素材,以分析型能力活动为设问情境,考查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第(1)小题学生只需结合所学基础知识分析饼状图信息即可解决问题,第(4)小题需要学生结合所学基础知识关联分析全文信息完成能力活动,第(2)、(3)小题则是以文本信息为情境,考查学生对基础内容的辨识记忆能力。
总之,中考化学(北京卷)科普阅读理解题重视立德树人,贯彻改革精神,体现课标理念。试题以学科素养为导向,突出学科特色,重视基础性要求的落实。整合科学与生活情境,厚植爱国情怀,考查学生解决实际应用中问题的能力。设计学科化情境,将知识与能力的考查放在阅读情境中,考查学生的科学素养。设计开放性试题,将科学探究的方法及能力考查融入到情境中,实现对基本知识、关键能力和必备素养的考查。
【参考文献】
[1]臧铁军.北京市中考改革的实践探索与启示[J].中国考试,2019(6).
[2]中化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义务教育化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M].北京:北京師范大学出版社,2012.
[3]王磊.学科能力构成及其表现研究——基于学习理解、应用实践与迁移创新导向的多维整合模型[J].教育研究,2016(9).
[4]王磊,支瑶.化学学科能力及其表现研究[J].教育学报,2016(4).
【作者简介】
闫振(1991~),男,汉族,河南周口人,硕士,实习研究员。研究方向:化学教育管理研究。
【关键词】中考化学;科普阅读;评价;改革成效
【中图分类号】G633.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8437(2021)22-0046-02
北京市自2018年开始实施中考整体改革方案,其明确要求在各科目考试内容中融入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内容的考查,扩大选材范围,突出首都特色,贴近生活,注重实践,重视发挥考试的教育功能,这对初中化学考试改革产生了重要影响[1]。
科学阅读作为学习的重要途径和方法,是学生的必备能力。中考化学(北京卷)通过设置科普阅读理解题,引导学生科学阅读,渗透科学研究方法,传播科学知识,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
基于上述背景,本文展开中考选考改革方案下中考化学(北京卷)科普阅读理解题评价改革实践探究与效果分析。
1 科普阅读理解题评价改革实践探究
1.1 知识内容评价探究
统计科普阅读理解题考查的知识内容(见表1),结合《义务教育化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以下简称《课标》)中5个一级主题进行分析[2]。2018年,化学与社会发展占比40%,物质构成的奥秘占比40%,物质的化学变化占比20%;2019年,科学探究占比40%,化学与社会发展占比40%,物质构成的奥秘占比20%;2020年,身边的化学物质占比50%,科学探究占比25%,物质构成的奥秘占比25%。可见,近几年中考化学(北京卷)考查知识内容广,覆盖面全。
科普阅读理解题情境素材选材广泛,文本丰富,包含化学与生活、科技前沿研究、教材内容深度延伸等,常以文字、图、表等形式展示科学知识和科学概念,素材来源于教材读物、专业期刊杂志等。分析表1可知,2018年及2019年考查化学与社会发展、科学探究知识较多,试题选取学生熟悉的生活素材,展现直观的数据,考查学生文本理解能力,帮助学生建构科学观念。2020年考查身边的化学物质较多,以氢能源科技研究为素材,结合学生熟悉的化学反应,在激发学生想象力的同时,启发学生对科学研究的探索。
1.2 能力体系评价探究
根据科普阅读理解题型能力考查情(见表2),结合《课标》中能力要求分析可知,2018年,初步运用观察方法获取信息(文字)的能力考查占比60%,初步运用归纳和概括的方法对获取的信息进行加工的能力考查占比40%;2019年,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占比60%,初步运用归纳和概括的方法对获取的信息进行加工的能力占比20%,初步运用观察方法获取信息(文字)的能力占比20%;2020年,分析和解决化学问题的能力占比60%,初步运用观察方法获取信息(文字)能力占比20%,基本的化学实验与科学探究能力占比20%。
科普阅读理解题重视考查学生的阅读素养与科学素养,要求学生能够理解、使用、反思文本,能够针对科学问题提出科学见解,具体包括依据事实科学解释现象、依据事实现象探究科学原理、依据信息及所学知识解释现象。
分析表2可知,科普阅读理解题能力考查较为全面,2018年,侧重初步运用观察方法获取信息(文字)的能力考查,需要学生结合所学知识,提取、整合、解释文本信息,引领学生深入思考。2019年及2020年侧重分析和解决化学问题的能力考查,利用试题的开放性和灵活性,融合多种能力的考查,帮助学生形成批判性思维,引导学生依据科学事实解释现象。
1.3 实测难度变化评价探究
统计科普阅读理解题难度数据(见表3),难度基本维持在0.75~0.95,属于较易试题。2018年难度在0.80以上的试题占比100%,2019年难度在0.80以上的试题占比60%,2020年难度在0.80以上的试题占比75%。
合理控制试题难度是实现考查目标的有效途径,以信息呈现方式、信息利用方式、情境的陌生度等为代表的问题表征方式,以知识的综合性、思维的层次性等为代表的问题解决过程,以答案表达形式、开放度等为代表的结果输出形式,均对试题难度有重要影响。
分析表3可知,科普阅读理解题大部分小题的难度都在0.80以上,整题难度均在0.80以上。试题力图降低情境的陌生度,从学生熟悉的情境出发,引领学生根据问题情境中的复杂信息,运用学科知识及学科活动经验[3],迅速找到有效信息,保证学生能够理解问题的表征。同时提供多样的问题解决途径,设置答案形式多元的问题。
2 科普阅读理解题评价改革效果分析
中考选考改革方案经过三年的实践,基本上达到改革目标。中考化学(北京卷)科普阅读理解题也取得了一定的改革成效。
2.1 凸显立德树人,厚植爱国情怀
试题从生活、生产中选取素材,关注我国科技前沿问题,体现化学给社会带来的变化与影响[4]。2020年以氢能的研究为背景,整合复杂多变的情境素材,结合学生对情境的理解,考查其对知识的迁移与运用能力,同时展现我国的科研实力,厚植爱国情怀。
2.2 凸显学科特色,关注科学探究
试题以考查学科思维为核心,以培养能力为目标,考查学生对知识本质的理解,凸显学科特色。2019年以土豆的科学食用为情境,以表格的形式研究营养物质含量,以柱状图的形式研究食用品质项目,以折线图的形式研究营养物质含量与浸泡时间的关系,把科学研究的方法融入试题素材情境,让学生在科学阅读的同时,拓展知识,学习研究方法,思考科学原理。
2.3 设计开放性试题,体现创新精神
创新科普阅读理解题的考查角度和形式,设计开放性试题,考查学生处理复杂文本信息的能力,充分发挥学生的潜能,从解题路径、思考策略等方面考查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高阶思维能力。同时,鼓励学生将所学基础知识及核心活动经验与试题中的文本信息结合,自主构建答案,从而考查学生的科学思维。
2.4 重视基础,关注学习过程
试题通过学科化情境,重视基础知识和核心活动经验的考查。2018年以能源的开发与利用为研究素材,以分析型能力活动为设问情境,考查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第(1)小题学生只需结合所学基础知识分析饼状图信息即可解决问题,第(4)小题需要学生结合所学基础知识关联分析全文信息完成能力活动,第(2)、(3)小题则是以文本信息为情境,考查学生对基础内容的辨识记忆能力。
总之,中考化学(北京卷)科普阅读理解题重视立德树人,贯彻改革精神,体现课标理念。试题以学科素养为导向,突出学科特色,重视基础性要求的落实。整合科学与生活情境,厚植爱国情怀,考查学生解决实际应用中问题的能力。设计学科化情境,将知识与能力的考查放在阅读情境中,考查学生的科学素养。设计开放性试题,将科学探究的方法及能力考查融入到情境中,实现对基本知识、关键能力和必备素养的考查。
【参考文献】
[1]臧铁军.北京市中考改革的实践探索与启示[J].中国考试,2019(6).
[2]中化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义务教育化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M].北京:北京師范大学出版社,2012.
[3]王磊.学科能力构成及其表现研究——基于学习理解、应用实践与迁移创新导向的多维整合模型[J].教育研究,2016(9).
[4]王磊,支瑶.化学学科能力及其表现研究[J].教育学报,2016(4).
【作者简介】
闫振(1991~),男,汉族,河南周口人,硕士,实习研究员。研究方向:化学教育管理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