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痞”俞敏洪

来源 :恋爱婚姻家庭·青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vl24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他究竟是一个不错的教师,还是一个偶然成功的商人?抑或是一个被逼无奈的“痞子”?俞敏洪在当代中国知识分子的“下海”潮中,有着标志性意义。
  2006年,新东方在美国上市,作为新东方的创始人和校董,俞敏洪的财富陡增,成为“中国最富有的老师”。
  俞敏洪这个名字,相信当今大多数年轻人都知道。在一些大学生、留学人员以及白领的心目中,俞敏洪的形象就像神一般,他们“崇拜”俞敏洪。有人估算,在海外的中国留学生中,有70%是新东方的学生。在国内,大学生要是没听过俞敏洪的演讲,更被看作是落伍。
  在这个“神话”背后,俞敏洪究竟扮演着一个怎样的角色?一个真实的俞敏洪是怎样的?
  
  被北大逼上梁山
  “北大是一个令我百感交集的地方。”俞敏洪对北大的情感,可以用“五味杂陈,爱恨交织”来形容。
  北大给予了俞敏洪什么?老俞每每讲起北大,似乎都是苦大仇深。俞敏洪有一段精彩的自我控诉:“进了大学,没有一个女孩爱上过我,我是个Loser(失败者);在北大教了七年书没有什么成就,我还是个Loser;在北大十年没参加过任何活动、加入过任何团体,我是个Loser……”
  当然,俞敏洪也承认北大对他的熏陶:“没有北大,就没有新东方。现在新东方的一些精神,或者是一些做事情的方法,坦率地说是融入了北大精神的。”
  很多时候,屈辱和压抑会使一个人爆发,俞敏洪的经历就是这样。据说,当年他常常一天背十几个小时的英语,因为英语老师当众说他讲的英语“只有俞敏洪三个字能让人听懂”。
  俞敏洪在北大教书四年后,终于分到10平方米的房子,这让他决定要把一辈子献给北大。但后来,看到同学、朋友都相继出国,俞敏洪忍不住了。他也开始紧锣密鼓地准备出国。在北大成绩并不优异的他,在努力了三年半后,留学梦断。为了生计,也为赚点钱继续他的出国梦,他在校外办起了托福班,为自己的出国学费快乐地忙碌着。
  上帝也常常戏弄那些刚刚燃起希望的人。这次,俞敏洪受到的打擊可谓是毁灭性的:1990年的一个秋夜,细雨溅落在静谧的未名湖上,激起阵阵涟漪,在夜色中蔓延开去。俞敏洪和朋友高兴地喝着小酒,聊着家常,描绘着他渐渐清晰的出国梦。北大的高音喇叭,此时一如既往地放着校园晚间广播。
  “你听你听。老俞,在说你呢!”同伴惊呼。
  原来,广播里正在播送对俞敏洪的处分决定。其中说了四五条处分理由,最重要的是打着北大的旗号私自办学。这个处分决定被大喇叭连播三天,北大有线电视台连播半个月,处分布告在北大著名的三角地橱窗里锁了一个半月。处分突然袭来,方式和程度如此激烈,表明了校方的震怒。
  颜面扫地的俞敏洪,只得选择离开。“北大踹了我一脚。当时我充满了怨恨,现在却充满了感激。”俞敏洪如此解释,“如果一直混下去,我现在可能是北大英语系的一个副教授。”但当时,这个被赶出家门的北大教师,选择了做一个“个体户”。
  俞敏洪同事、新东方的李杜讲得幽默而到位:“老俞被北大处分,作为三流文人,既想保留文人的体面,又缺乏一流文人的风骨,不敢自沉未名湖,于是退而求其次,惟有辞职,落草为寇。此谓置之死地而后生。”
  但正是这“落草为寇”,激发出了他的“痞子”精神。
  被北大“逼上梁山”的俞敏洪,从此走上了不归路。
  
  “痞子”演绎新东方
  离开北大后,俞敏洪首先面临的是如何进行自我调适,转变“眼睛朝下,鼻子朝上”的北大姿态。被逼到悬崖边的他,义无反顾地甩掉了北大这个包袱,开始相信商业的力量。他开始思考如何营销自己以及自己的培训班,学会与社会、政府的各色人打交道。
  一介书生,就此迈进江湖。
  在北京冬日的寒风中,俞敏洪是这样起家的:一间10平方米的破屋、一张破桌子、一把烂椅子、一堆用毛笔写的小广告、一个刷广告的胶水桶。北京寒风怒号的冬夜,俞敏洪骑着自行车在北京的大街小巷刷广告。手冻麻了,拿起二锅头喝两口暖暖身子。寒风中喝二锅头贴小广告,这时候的俞敏洪,显出了痞子的狠劲。
  新东方人都有一种电线杆情结,因为新东方是靠老俞在电线杆上一张一张贴广告贴出来的。曾经因为市政建设,来人要拆新东方外面的两根电线杆,老俞急了,死活不让拆,最后花了7万元才保下那两根电线杆。
  教师出身的俞敏洪渐渐显露出他的经商才能,只靠三招,就打下了自己的江山。一是价格战,当时基本收费都在300~400元,俞敏洪只要160元,而且还是在20次免费授课之后,不满意可以不交钱。二是推出核心产品,他赖以成名的“红宝书”——《GRE词汇精选》。三是情感营销,向学生讲人生哲理,进行成功学式的励志教育,再加上他幽默的授课方式,深深地吸引了学生。
  俞敏洪认为自己的成功与做过老师有关:“老师做企业家是比较容易成功的。因为我们理解人性,知道如何满足学生的要求。”确实,他对学生心理的理解是深刻的,并且充分利用了学生对老师的信任、崇拜心理,而获得别人的信任。
  枪打出头鸟。很快,江湖的险恶就让俞敏洪有了深刻体会。俞敏洪的名声响了,招的学生越来越多,但也断了别人的财路。中国的培训市场一直是一个充满杀伐的江湖,地盘的争夺战蔓延到了贴广告的电线杆,先是俞敏洪的广告被对手覆盖,后来当场就给撕了,并把老俞的员工给一刀捅进了医院,对手情急之下使出了狠招。俞敏洪只能求助于公安,为了和公安兄弟拉上关系,俞敏洪豁了出去,一气喝下一斤多五粮液,直接被抬进了医院。
  创业路上几多艰辛。此时的俞敏洪,完全没有了北大的书生气。除了他那瘦瘦的身材和厚厚的眼镜,“痞子”精神附身了,一个企业家的身影渐次清晰。
  一个人创业是孤单的。俞敏洪想起了海外的“兄弟”徐小平、王强和包凡一。于是,他不远万里,前去邀请他们回来一起办新东方。他们来新东方,怀着理想主义的激情和对自由的憧憬。靠着这种梁山聚义的草寇方式,借着当时英语学习热和出国热,新东方开始如野草般疯狂生长。
  
  “痞子”精神的悖论
  创业者成事,要有点置之死地而后生的“痞子”精神。但是,事业做大之后,痞子的自由放任必须向企业家的严谨转变。2000~2004年,是新东方最困难的时期,俞敏洪备受煎熬。他要完成从一个老师到一个企业家的转变,并将一班聚义兄弟变成一个管理团队。
  “这个过程很痛苦。从原来梁山聚义的做事方式,变成按部就班、层次分明的做事模式;从原本激情狂热的做事风格,变成冷静而有判断力的做事规则。这种改变,需要把自己个性中的一些东西丢掉。”这种改变对俞敏洪来说,并不轻松。
  此时,外部打击也接踵而至。先是“9•11”事件,赴美签证大幅减少,新东方的留学市场受到极大影响;接着是“非典”袭击,停课四个月,新东方损失过亿元。此外,还有ETS(美国教育考试中心)对新东方偷题的诉讼,新东方为此赔付了600多万元。
  外患是暂时的,内忧则可能致命。“哥们义气一起做,做到最后就没有规矩了。”利益、情感、人性纠缠在一起,新东方上演了一出人性搏杀大戏,俞敏洪这个主角在其中充分发挥了自己的表演才能。
  最主要的是利益问题,做大了,股份怎么分?新进入的市场怎么分?“创业之初的伙伴们在新东方日进斗金后,不再像以前一样安于自己的分成,逐渐产生了利益纠葛。由于以前没有一套机制来规定剩余利益的归属,大家开始了争执和吵闹。”
  新东方三驾马车中的两驾要脱离组织,王强、徐小平先后向俞敏洪递交辞职书。此外,俞敏洪曾经的上铺兄弟包凡一也提出辞职,要求退股。2004年,另外两大支柱胡敏、江博也出走。曾经的“盟友”相继“造反”,眼见着新东方的核心团队就要瓦解。
  争斗的同时,这些知识分子型商人开始了对“痞子”精神的反思,开始了对商业规则的痛苦适应。俞敏洪说:“大家都惊慌失措了。因为我们之前从来没有学过商业规则,从来没有学过股份制,连有限公司和无限公司都搞不清楚是怎么回事。我们没有这个能力来拆分这种利益躯体。”
  王强回忆道:“大家一样痛苦。比如说利益问题,你要分股份,股份该怎么分?作为知识分子,我们必须在谈判桌上来谈这些,彼此间的情感确实经历了一个前所未有的挑战。”
  俞敏洪面临的困难,不仅仅是兄弟们“造反”,还有来自老婆、老妈的压力。就像很多民营企业一样,新东方是俞敏洪和他老婆一起创办起来的。后来,老妈、老婆的姐姐、老婆的姐夫都在新东方工作。不仅俞敏洪这样,其他创业元老也如此。而且,俞敏洪的老妈对公司管理的指指点点,引起了海归们的不满。
  为此,俞敏洪制定了一个回避原则:直系亲属一律不能在公司工作。
  这个规定首先就没有获得他老妈的同意:“你这个对我不管用。”俞敏洪还是强势执行了。结果是,老妈生气,老婆半年不理他。
  在这场轰轰烈烈的内争外斗中,俞敏洪扮演了一个“刘备”的角色。他自己也说:“我比较像刘备,常常用眼泪来赚取其他管理者的同情,我不擅长用严格的纪律来限制和管理人才。”
  
  上市真是救贖?
  新东方不缺钱,也无须圈钱。为什么还要上市?真实原因之一是上述问题的延续。俞敏洪希望用严厉的美国上市公司管理规则来规范内部,以制度说话,避免前面出现的人情和利益纠葛,从而实现自身的救赎,让企业顺利发展。
  现在的俞敏洪,成了守业者。而且,他必须成为一个守业者。
  上市能否实现新东方的救赎?还有待时间检验。
  那个曾经富有“痞子”精神的俞敏洪已开始远去。也许这就是宿命。
  新东方的成功,打造了俞敏洪神话。许多人称他为“留学教父”、“教师首富”。但万通董事局主席冯仑的一句话却颇有意味:“新东方的成长秘诀:三流文人+痞子精神”。特别是这个“痞子”精神,概括得尤为精到。
  俞敏洪的创业史,新东方的成长史,这种“痞子”精神充盈其间。但是,俞敏洪毕竟是北大高才生、北大教师,怎么也算个三流文人。所以,俞敏洪的“痞”不同于街头混混的低俗,不同于那种装着看透世界、自以为是的市井痞子,不同于那种没有是非原则的暴发户。他的“痞”是一种被逼无奈后显出的狠劲。
  我们姑且称之为“雅痞”。
  
  听俞敏洪上课
  
  俞敏洪商战兵法
  其实新东方那几步,某种意义上后来你回头看觉得是落后的,但是对新东方的发展全是必不可少的。
  第一步是新东方的家族制,导致新东方开始有了稳固的基础。
  第二步是新东方的分工制,或者叫做诸侯割据,或者说是你说的合伙制。就是我采取了一个特别简单的方法,我有一个原则,这辈子不能跟朋友们发生利益关系,但是大家在一起干,本身就是朋友,然后我采取什么原则呢,就像这个方块一样,一人分一块,互相前往别干涉。你做完这一块,把所有的费用弄完了,你国家的税收加完了,你就把它拿走,这就是你的。因为前面几年干这个合伙制干得很好,其实是一个有点像承包到户的这样一个方式一直干到了2000年。导致新东方由于每个人可以利益最大化,强有力地发展。
  第三步新东方的股份改造,导致最后大家明白在新东方,每一个人应该是什么位置。尽管经过了几年的上上下下,但是最后每一个人终于明白,我在新东方能做什么,我能得到什么利益。利益清晰化,权力清晰化,是任何一个机构发展的必然。
  
  俞敏洪为人处事绝招:不争
  我在北大确实没有太多的故事。因为没有谈过恋爱,也没有跟别人有利益上的纷争,成绩上也是与世无争,该第几名就第几名,我从来不会为成绩良好而努力,我还算是比较勤奋的一个人。 尽管没有好胜心,但还是比较勤奋的一个人,所以新东方现在就慢慢做出来了。到现在为止我还在新东方,没有跟谁比较过。凡是争得很厉害的人,一定是把眼前的东西当做最重要的东西,把亲情也给牺牲掉了,完了把精力也给牺牲掉了,把眼光也给牺牲掉了。
  比如说我给学生讲的时候,让他们改变心态的方法之一是什么呢?就是说你宁可跟一群优秀的人打交道,你是最后一名,向他们去学习,不管怎么被他们挤压,都不能是在一群没有出息的人中间你变成了第一名。要敢于向优秀的人学习,比如说在北大我的成绩是比较差的,毕业的时候是排在全班倒数第5名的,但是我交的朋友却是比较不错的,比如说现在新东方几位主要人物,王强当初是我的班长兼团支部书记,那么像徐小平当时是北大的老师。我跟他们交往的一个重要原因是因为他们在某方面比我优秀。我当时实际上这么想的,你们5年干好了,我就不信我干不好,我干10年,你若10年干好,我干20年。再实在不行,我想办法把身体弄得健康一点,你们到80岁拉倒了,我活到85岁,看着你们一个个拉倒。
其他文献
写下这个题目,我自己都有些吃惊。我喜爱的《士兵突击》,我喜爱的钢七连,我喜爱的许三多,他们的口号明明是“不抛弃、不放弃”呀,我怎么会篡改了人家的口号呢?  但回想自己的2007,虽有欣喜与开心,但太辛苦、太劳累,让快乐大大打了折扣。我的2008,如果继续“不抛弃、不放弃”的话,虽然可以继续高歌猛进,但也必定会将自己逼入一个无法停止的环境里,我不想要那样附加痛苦的快乐。所以,我的2008,不抛弃,但
期刊
惊天动地的故事往往都发生在山野荒郊,而见诸媒体铺天盖地的故事,大多经过文人墨客的加工提炼而成,震憾的同时,不免心存些许的疑惑。  而在山野荒郊,无意间让我碰上了一个惊天动地的故事。  送我到机场的驾驶员是新来的。  当我提着行李走出办公室,到大楼门口的时候,车子早已在门口等候了。驾驶员看见我从大楼里出来了,他从驾驶室走出来,笑着跟我问候并把行李箱打开。  这是一个新来的驾驶员,因为我是第一次见到他
期刊
2004年3月的一天,我怀揣着仅够半个月生活费用的400英镑踏上飞往英国的航班。我选修的是地产评估学,为了不落后,我每天凌晨四点就要起床背那些枯燥乏味的房产法律条规,一天只有四五个小时的睡眠时间。即使这样,我还需要每天抽出5个小时打零工,维持基本的生活费用。  我跟一个来自中国四川的女孩多多成了好朋友。她跟一个英国男孩子关系很好,有时会请我们去参加当地人家的聚会。我总是抓紧这种时刻多吃些蔬菜和水果
期刊
男人说:“亲爱的,俺的钱目前不够买房子,咱俩也老大不小了,我们还是先领证结婚吧!都是我赚钱少,没能耐,以后我会玩命赚钱的,行吗?”  以下是女方几个版本的回答:  (周星馳版)  你在跟我说话吗?不是跟我说的吧,认错人啦。我是一个感情很现实的人,一个感情很现实的人如果和一个没有房子的人结婚的话,将会变得感情有缺陷,一个感情有缺陷的人,你就算永远地拥有她,也是没用的,所以没房子我不结婚,走了先。  
期刊
职场上与人沟通很重要,但更重要的是与自己沟通。想搞清楚自己在干什么,干得值不值,开不开心,只能问自己,因为只有你才是自己最知心的朋友。找个没人的地方,或者找个树洞,把想说的都对自己说出来。然后转过身说:就按刚才说的去做吧!    要做事就会有气受  这几天天气很好,但娟娟的心里却有点烦。本来她在公司里也算是一个举足轻重的人物,带着几个人,专门负责重要客户的接待谈判。这次来了一笔大业务,要是谈成了,
期刊
我认识一个老板,做电器、建材、洁具、化工等生意,拥有两幢营业大楼,几千平方米的库房、门面房,每天的营业额很大,在这个县城,他是个很会做生意的老板。  老板已经五十多岁了,貌不惊人,言语也不多。他原先闯过东北,被人当成过盲流,干过木匠,做过油漆工,承包过土地,在海边搞过养殖,什么苦活、重活都干过,什么苦都吃过。后来,他到这个小县城租了一间门面房,卖起了油漆,慢慢发展,慢慢做大,终于成就了今天这样的规
期刊
当一个人、一个地区只顾眼前利益的时候,它将最终导致人生和事业的失败。《易经》中有一句话叫“动则得咎”,就是说只要你选择做事情,就会有得失。  如果你知道每一次失去的背后有一个更大的目标,有更多的考验,生命中还有太多太多的事情需要你去做,你就不再会为眼前失去的东西感到痛苦了。    1    在这个世界上,你要理解什么叫得到,什么叫失去,是非常困难的。因为有很多东西需要你一辈子的努力,并不是一天两天
期刊
■女生做完头发  甲:呀,你理发了!  乙:是呀,今天我男朋友来。  甲:真漂亮!  乙:还可以吧,我也不是很满意。  甲:相当不错的,你看你留这种头发就很好看的,我就不行了。  乙:不是呀,你可以试试的。  甲:我不行的了。我的脸太圆了。  乙:说得也是,你为什么不试试瘦脸霜呢?挺好使的。  甲:我试过了,也不行呀。  乙:那你用用**的,听说效果还是不错的。  甲:那个牌子的小丽用过了,没什么
期刊
一般中国人也许不太了解,美国是一个由清教徒建立起来的国家。新教认为,努力工作就是对上帝的侍奉。这些被称为“清教徒”的美国创始者,提倡禁欲,克己,节俭,敬畏上帝,辛苦工作,他们工作压力之大,劳动强度之高,敬业精神之强,不但远甚于中国人,也甚于欧洲人。大多数美国人是没有夜生活的。他們住在城郊,附近根本没有娱乐场所,一下班就赶紧开车回家,看一会儿书或电视,就早早洗洗睡了。有一次我们夜里从城中回到郊外朋友
期刊
记得小时候,我很憧憬长大。因为我觉得等长大了,父母就再也管不着我了。可以想喝凉水就喝凉水,中午想不睡觉就不睡觉,那一定很幸福。  等我真的长大,父母也的确管不着了,可当初认为的幸福并没有到来。因为,虽然没有人再管我喝凉水,但我发现当初那个理想太微不足道。而且,在得到这个微不足道的自由的同时,又有了新的更大的不自由。比如八点上班,哪怕迟到5分钟,领导也要给脸色看。而且那脸色,比小时候父母的难看得多。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