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教育信息化的进程,多媒体辅助教学、网络环境下的教与学已成为越来越多的教师探究的课题,“班班通”工程的开发与应用,给我们带来了教育装备条件的改善,也带来了教师教育观念的更新和教学方式的改变,更为学生的学习方法找到一个新的途径,为建设“和谐高效”课堂注入了新的活力。
在历史教学的实践中,我深刻体会到“班班通”电教手段的合理应用,犹如架在学生和课本之间的一座桥梁,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极大提高课堂效率。下面我就运用电化教学指导学生学习《宋元时期的科学技术》,谈谈我对“班班通”辅助教学的认识。
1 应用“班班通”电教手段的优点
1.1 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求知欲。
美国教育学家布鲁纳认为学习的最好刺激,乃是对所学材料的兴趣。兴趣是学生学习的最好动力,是学习活动顺利进行的重要条件。历史学科的特点决定了要让学生了解过去的,已经不复存在的历史场景,这在传统的教学中只能靠语言的描述和丰富的想象才能完成。由于年龄和认识水平等诸多因素的影响,学生容易产生厌学心理。班班通电教手段以大量的视听信息,高科技的表现手段来冲击学生的思维兴奋点,加上虚拟现实技术和图形、图象、三维动画使教学内容表现得丰富多彩,形象生动,唤起学生的求知欲,探索精神,促进学生的思维。电教手段的运用可以最大限度地把学生的学习心态调节到最佳水平,使学生产生身临其境的逼真效果,让学生愿学、爱学,让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创造性的进行学习,加快和提高学习进程和效率。
比如,在指导学习《宋元时期的科学技术》一节时,开始我以导游的身份向同学们介绍:“五千年的黄河文明推动了世界历史进程,隋唐文化的繁盛,我们记忆犹新,宋元科技成果更是灿烂辉煌。今天,我们一起去参观一座宋元科技历史博物馆,好不好?”轻轻地点击鼠标,“看,博物馆的大门正向我们敞开。”伴随着悠扬古典的音乐,屏幕上一扇朱红色大门缓缓敞开,毕升、沈括、郭守敬依次从中“走”出,印刷术、指南针、火药诸项发明展现在同学们面前,同学们的视听一下子被牢牢吸引了,满脸满眼都流露出渴望、好奇、兴奋,产生了求知的强烈渴望。
1.2 有利于突出教材重难点,提高教学效率。
教师正确合理地处理教材,设计教法,突破本节课的重难点,是提高教学效率的重要因素。在传统的历史教学中,遇到的最大难题之一,莫过于一些知识远离学生生活,给学生理解带来较大难度。利用班班通电教手段,可以将抽象的内容化难为易,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的感观去感知知识,从而增强历史教学的直观性、生动性,为释疑解难创设巧妙的突破口。
如《宋元时期的科学技术》一节中,活字印刷术的发明是本节的重点和难点,印刷术的四道工序,若用口头表达非常干涩、枯燥,学生难以理解。这时我应用了电教手段,让学生当一回印刷工人,用动画的形式,一步步地将制字、排版、印刷、回收活字四道工序在大屏幕上演示出来,原本枯燥的过程鲜活起来,使学生对此有了形象的感知,一目了然,很好地解决了教学重、难点。
1.3 有利于因材施教,促进学生个性发展。
由于学生各自的能力,思维方式不同,造成在掌握和理解课堂教学内容上存在着差异,使课堂教学目标不能圆满完成。班班通电教手段采用文图交互界面,实现人机交互对话,进行问题讨论、答疑。这样可以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始终处于主体地位,能够根据自己的学习需求和能力状况,选择适当的学习进度,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去主动学习。这对于学生问题意识的确立,搜集、选择和运用信息能力的提高,无疑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同时,教师也可根据反馈的结果,迅速掌握每位学生的学习状况,为下一步教学提供参考,真正实现因材施教,个性化教学。
在指导学习《宋元时期的科学技术》时,针对学生的不同情况,除了课本知识外,我还搜集了大量的与本节内容有关的图片、文字材料。如学习指南针一目时,向学生展示战国时期的司南,黄帝时期的指南车,指南鱼;学习火药一目时,展示突火枪、火铳模型,并配以文字介绍。这种做法使一些爱好历史的同学在相同时间内更大量地接受了新知识,学到了课外知识,开拓视野,日积月累,学生的收益会越来越大;对一般同学来说,增长了见识,对其学习兴趣的培养起到了一定的作用。
1.4 有利于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提高教师综合素质。
班班通电教手段的应用,给教师带来了压力和动力。在备课过程中,不能单纯地依靠参考书,更要通过网上查询等现代化手段广泛搜集与本节内容有关的资料,科学地编辑教学课件;授课过程中,要熟练掌握运用班班通电教手段的操作方法,科学地设计和实施教学,并指导学生运用电教手段进行学习,充分发挥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组织者、指导者、帮助者和促进者的作用。
1.5 有利于提高教学质量,构建“和谐高效“课堂。
班班通电教手段的运用,在教学模式上走出一条新路,打破了传统的“满堂灌”、“填鸭式”的课堂授课模式。先进的教学手段,新颖的教学过程,动态的演示,都给学生耳目一新的感觉。合理地利用电教手段,可以有效节约课堂时间,增加课堂容量,提高传授与训练的速度,解决教学时数不断减少与教学信息量不断加大的矛盾,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教师的主导性,教与学的有效性,以适应现代教育的需要。
2 应用班班通电教手段,应注意以下问题
2.1 电教课件的制作必须有明确的目标性、科学性、艺术性。
课件内容要有助于解决教学中的重点、难点和关键,有利于学生知识和能力的增长,有利于学生个性和情感的健康发展。用常规教学手段就能达到同样效果的教学内容,就没有必要制成课件。课件的内容必须符合学生的生理和心理特征,课件内容要正确规范,不能刻意追求技术指标,分散学生的课堂注意力。课件制作要打破“硬件+软件”的简单模式,对界面精心设计是成功课件的重要一环。色彩搭配要合理,图形文字要简洁,大小适当且有表现力,界面风格要符合使用对象的特点,并与授课主题内容相吻合。
2.2 必须克服“计算机中心论”和“计算机教学软件至尊论的观念”。
在教学中选择什么样的教具,应该有一个原则,就是教学工具必须为教学服务。在应用班班通电教课件的同时,应充分体现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在呈现课件前,为了使学生充分理解教学内容,应告诉学生课件的大致内容,提醒学生观察的重点,并提出思考题,这样才能观察和思考有机结合起来。
2.3 电教课件的运用必须“适时、适度、适当”。
“适时”就是要选择最有利于学生掌握吸收教学要点,或使训练效果达到最佳的时机;“适度”就是要用在精彩之处,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有利于突破重点、难点之处;“适当”就是当用则用,不用则弃,不要为装饰课堂而用。
在教学中,教师一定要从实际出发,科学制作、运用班班通电教手段,促使学生仔细观察,锻炼学生的思维,培养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使教学目标得以实现,从而提高课堂效率,实现课堂结构的最优化,以取得历史学科教学的最佳效果。
在历史教学的实践中,我深刻体会到“班班通”电教手段的合理应用,犹如架在学生和课本之间的一座桥梁,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极大提高课堂效率。下面我就运用电化教学指导学生学习《宋元时期的科学技术》,谈谈我对“班班通”辅助教学的认识。
1 应用“班班通”电教手段的优点
1.1 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求知欲。
美国教育学家布鲁纳认为学习的最好刺激,乃是对所学材料的兴趣。兴趣是学生学习的最好动力,是学习活动顺利进行的重要条件。历史学科的特点决定了要让学生了解过去的,已经不复存在的历史场景,这在传统的教学中只能靠语言的描述和丰富的想象才能完成。由于年龄和认识水平等诸多因素的影响,学生容易产生厌学心理。班班通电教手段以大量的视听信息,高科技的表现手段来冲击学生的思维兴奋点,加上虚拟现实技术和图形、图象、三维动画使教学内容表现得丰富多彩,形象生动,唤起学生的求知欲,探索精神,促进学生的思维。电教手段的运用可以最大限度地把学生的学习心态调节到最佳水平,使学生产生身临其境的逼真效果,让学生愿学、爱学,让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创造性的进行学习,加快和提高学习进程和效率。
比如,在指导学习《宋元时期的科学技术》一节时,开始我以导游的身份向同学们介绍:“五千年的黄河文明推动了世界历史进程,隋唐文化的繁盛,我们记忆犹新,宋元科技成果更是灿烂辉煌。今天,我们一起去参观一座宋元科技历史博物馆,好不好?”轻轻地点击鼠标,“看,博物馆的大门正向我们敞开。”伴随着悠扬古典的音乐,屏幕上一扇朱红色大门缓缓敞开,毕升、沈括、郭守敬依次从中“走”出,印刷术、指南针、火药诸项发明展现在同学们面前,同学们的视听一下子被牢牢吸引了,满脸满眼都流露出渴望、好奇、兴奋,产生了求知的强烈渴望。
1.2 有利于突出教材重难点,提高教学效率。
教师正确合理地处理教材,设计教法,突破本节课的重难点,是提高教学效率的重要因素。在传统的历史教学中,遇到的最大难题之一,莫过于一些知识远离学生生活,给学生理解带来较大难度。利用班班通电教手段,可以将抽象的内容化难为易,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的感观去感知知识,从而增强历史教学的直观性、生动性,为释疑解难创设巧妙的突破口。
如《宋元时期的科学技术》一节中,活字印刷术的发明是本节的重点和难点,印刷术的四道工序,若用口头表达非常干涩、枯燥,学生难以理解。这时我应用了电教手段,让学生当一回印刷工人,用动画的形式,一步步地将制字、排版、印刷、回收活字四道工序在大屏幕上演示出来,原本枯燥的过程鲜活起来,使学生对此有了形象的感知,一目了然,很好地解决了教学重、难点。
1.3 有利于因材施教,促进学生个性发展。
由于学生各自的能力,思维方式不同,造成在掌握和理解课堂教学内容上存在着差异,使课堂教学目标不能圆满完成。班班通电教手段采用文图交互界面,实现人机交互对话,进行问题讨论、答疑。这样可以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始终处于主体地位,能够根据自己的学习需求和能力状况,选择适当的学习进度,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去主动学习。这对于学生问题意识的确立,搜集、选择和运用信息能力的提高,无疑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同时,教师也可根据反馈的结果,迅速掌握每位学生的学习状况,为下一步教学提供参考,真正实现因材施教,个性化教学。
在指导学习《宋元时期的科学技术》时,针对学生的不同情况,除了课本知识外,我还搜集了大量的与本节内容有关的图片、文字材料。如学习指南针一目时,向学生展示战国时期的司南,黄帝时期的指南车,指南鱼;学习火药一目时,展示突火枪、火铳模型,并配以文字介绍。这种做法使一些爱好历史的同学在相同时间内更大量地接受了新知识,学到了课外知识,开拓视野,日积月累,学生的收益会越来越大;对一般同学来说,增长了见识,对其学习兴趣的培养起到了一定的作用。
1.4 有利于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提高教师综合素质。
班班通电教手段的应用,给教师带来了压力和动力。在备课过程中,不能单纯地依靠参考书,更要通过网上查询等现代化手段广泛搜集与本节内容有关的资料,科学地编辑教学课件;授课过程中,要熟练掌握运用班班通电教手段的操作方法,科学地设计和实施教学,并指导学生运用电教手段进行学习,充分发挥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组织者、指导者、帮助者和促进者的作用。
1.5 有利于提高教学质量,构建“和谐高效“课堂。
班班通电教手段的运用,在教学模式上走出一条新路,打破了传统的“满堂灌”、“填鸭式”的课堂授课模式。先进的教学手段,新颖的教学过程,动态的演示,都给学生耳目一新的感觉。合理地利用电教手段,可以有效节约课堂时间,增加课堂容量,提高传授与训练的速度,解决教学时数不断减少与教学信息量不断加大的矛盾,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教师的主导性,教与学的有效性,以适应现代教育的需要。
2 应用班班通电教手段,应注意以下问题
2.1 电教课件的制作必须有明确的目标性、科学性、艺术性。
课件内容要有助于解决教学中的重点、难点和关键,有利于学生知识和能力的增长,有利于学生个性和情感的健康发展。用常规教学手段就能达到同样效果的教学内容,就没有必要制成课件。课件的内容必须符合学生的生理和心理特征,课件内容要正确规范,不能刻意追求技术指标,分散学生的课堂注意力。课件制作要打破“硬件+软件”的简单模式,对界面精心设计是成功课件的重要一环。色彩搭配要合理,图形文字要简洁,大小适当且有表现力,界面风格要符合使用对象的特点,并与授课主题内容相吻合。
2.2 必须克服“计算机中心论”和“计算机教学软件至尊论的观念”。
在教学中选择什么样的教具,应该有一个原则,就是教学工具必须为教学服务。在应用班班通电教课件的同时,应充分体现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在呈现课件前,为了使学生充分理解教学内容,应告诉学生课件的大致内容,提醒学生观察的重点,并提出思考题,这样才能观察和思考有机结合起来。
2.3 电教课件的运用必须“适时、适度、适当”。
“适时”就是要选择最有利于学生掌握吸收教学要点,或使训练效果达到最佳的时机;“适度”就是要用在精彩之处,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有利于突破重点、难点之处;“适当”就是当用则用,不用则弃,不要为装饰课堂而用。
在教学中,教师一定要从实际出发,科学制作、运用班班通电教手段,促使学生仔细观察,锻炼学生的思维,培养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使教学目标得以实现,从而提高课堂效率,实现课堂结构的最优化,以取得历史学科教学的最佳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