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当前,舆论环境、媒体格局、传播方式都发生了深刻变化,突发事件应急报道必须适应这种变化,主流媒体要抢占舆论引导先机,完善快速反应机制,创新方法手段,准确把握时、度、效,及时发布权威信息,及时回应社会关切,促进社会和谐稳定。在2020年8月甘肃陇南暴洪泥石流灾害新闻报道中,新甘肃客户端“端、微、网、报”全方位集中发力,文字、图片、视频、声音、动图、海报等立体式呈现,发挥主流媒体的传播力、引导力、影响力、公信力,展现出全媒体时代突发应急报道中主流媒体的责任与担当。
关键词 全媒体时代;突发应急;舆论引导
中图分类号 G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6-0360(2021)03-0101-03
一直以来,做好突发事件应急报道是新闻工作者保持高度的政治责任感,社会责任心,努力践行“四力”的必然要求,是主流新闻媒体责任与担当的集中体现,更是对媒体综合运用各种传播手段、增强舆论引导力的实战检验[1]。
2020年8月,甘肃省陇南市多县(区)连续出现暴雨、大暴雨和多次强降雨过程,直接引发暴洪、泥石流灾害,给当地的水利、交通、电力、通信等造成严重影响。特别是8月14日至17日,短期内累计降水量突破陇南市气象历史极值纪录。据陇南市政府通报,暴洪泥石流灾害造成直接经济损失达到81.86亿元,陇南市9个县区40.75万人受灾,紧急转移安置72 181人。灾情牵动人心,灾情就是命令。面对突如其来的暴洪泥石流灾情,全媒体时代主流媒体该如何做好突发事件的舆论引导,如何第一时间发布客观准确的灾情信息,如何创新手段做好应急报道,如何在这场灾情报道中展现媒体的责任和担当显得尤为重要[2]。
作为甘肃第一新闻党端的新甘肃客户端,闻“汛”而动,第一时间启动应急采访报道机制,主要领导靠前指挥,全面部署灾情报道工作。第一时间选派政治素质好、业务能力强的记者赶赴暴洪灾区采访。记者在交通电力中断,通讯不畅的艰苦条件下,冒着生命危险徒步进入“孤岛”采访,第一时间将镜头对准营救被困群众、安置受灾群众、打通受阻道路、恢复通信电力设施等救灾现场,第一时间用图文、视频等形式准确报道灾情。8月20日下午2时许,在国道212线陇南市文县玉垒乡马家沟段塌方路段,记者用镜头记录下最后一块拦路巨石被机械凿碎,一段长约50米、塌方量超过500立方米的塌方路段被打开半幅通道的激动人心的场面。抢险救援在推进,记者采访的脚步也在跟进,当天深夜,经过公路部门各支救援力量的齐心鏖战,国道212线碧口至文县县城的“生命通道”终于打通。记者连夜采写的新闻通讯《挺进文县》,用文字、图片、视频相结合的详实内容,客观真实地记录和再现了公路抢险队伍不惧危险、迎难而上、无私奉献的拼搏精神,这篇含真情、沾泥土的报道被广泛转载,感动和鼓舞了很多人。
随着防洪抢险工作的持续推进,记者冒着山体滑坡、河堤塌陷等危险,奔波在抗洪救灾最前线,用脚丈量险情,用眼抓住细节,用心感受温度,用情做好报道,先后采写了《给力!救援直升机累计飞行34架次,转移75名陇南文县被困群众》《安置点,第一批救灾物资来了》《抢通“生命通道”,陇南5条高速公路全部恢复通行》《大数据赋能,多部门联动,陇南防汛救灾这样做!》《八方驰援,爱心救援物资陆续运抵文县》《10部对讲机,灾情中的“顺风耳”》《灾情面前,文县305个驻村帮扶工作队变身防汛抢险救援队》等数十篇稿件(如图1所示),采制短视频新闻《陇南防汛抢险救灾一线见闻:闻“汛”而动 “新甘肃”直击陇南抗洪一线》《陇南防汛抢险救灾一线见闻:武都区两水镇清淤有序展开》《陇南防汛抢险救灾一线见闻:连夜支起19顶救灾帐篷》等20余条。在灾区采访期间,新甘肃客户端记者总共采访原创稿件累计260余篇,真实地反映了在党和政府领导关怀下,灾区人民众志成城、不等不靠、抗灾救灾的精神风貌,报道如同号角一样,鼓舞士气,催人奋进。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抓住时机、把握节奏、讲究策略,从时度效着力,体现时度效要求。”时,就是时机、节奏,精准把握时机、节奏,对做好舆论引导至关重要。时效决定成效,速度赢得先机,突发事件的舆论引导,贵在早、贵在快,要在真实准确的前提下,完善快速反应机制,及时回应社会关切[3]。特别是在新媒体海量传播的条件下,“第一时间原则”是对新闻传播规律的深刻把握,也是任何主流媒体赢得公信力、引导力的基本条件和前提。把握好时间、节奏,重视“首发效应”,做好“早”和“快”的文章,舆论引导就能事半功倍。
在暴洪泥石流灾害报道中,新甘肃客户端开设专题《人民至上 生命至上——聚焦甘肃防汛抢险救灾》及直播《持续关注甘肃防汛抢险救灾最新进展》,并在首页突出位置凍结,及时转载推送关于甘肃汛情各类稿件,发挥主流媒体的传播力、引导力、影响力、公信力,全天候、全方位、全过程、零时差、零距离为广大人民群众及时报道最新、最权威的灾情信息,牢牢占据舆论引导的主动地位。
在突发事件采访报道中,因为受环境等因素的影响,对于新闻工作者和新闻单位而言,掌握好新闻舆论引导的“度”,是做好突发应急报道的一项基本功[4]。
度,就是力度、分寸。新闻报道该造势的要造势,但不能在个别用词上大造其势;该突出的要突出,但不能渲染过头,都搞成排浪式宣传;该有力度的要有力度,但不能大轰大嗡,不能为取悦受众而“失向”、因盲目介入而“失准”、为吸引眼球而“失真”、为过分渲染而“失范”、为刻意迎合而“失态”。要因事制宜、因时制宜,精准研判舆情,恰如其分掌握舆论引导的密度和尺度。 新甘肃客户端在准确报道灾情和救灾的同时,积极做好舆情精准研判,精准发力,始终准确把握新闻报道的火候和分寸。前方一线记者在做好灾情采访报道的同时,深入挖掘救灾过程中涌现出的感人故事,记录灾区人民守望相助的感动和一方有难八方支援的温暖,强信心、暖人心、聚民心,采写了《山水相连 风雨同舟,四川志愿者来了》《“别怕,我们来救你!”武都消防紧急疏散受灾群众400多人》《心安处,就是家》《战友!请放心,家里有我们在》《特别的七夕 难忘的早餐》《连夜紧急转移,一场10小时的生命大救援》《重现繁华,熟悉的碧口中街又回来了》《文县洪灾安置点里,一场特别的露天电影》等大量图文并茂、充满温暖和正能量的新闻稿件,报道凝聚起强大防洪救灾正能量,极大地鼓舞了陇南人民战胜灾害的决心和士气,引起社会各界的广泛好评。
在新闻实践中,度,是解决新闻舆论的传播方式及方法问题,度的把握是舆论引导的大学问,精心把控、精准拿捏,恰如其分,宣传报道才能取得良好的效果[5]。新甘肃客户端后方编辑紧紧围绕甘肃防汛抢险救灾报道主题,以抗洪一线的感人镜头为主,用一幅幅视觉冲击力强、震撼人心的画面设计制作海报83张。设计制作“聚焦甘肃防汛抢险救灾,这组数字有力量”系列海报9张,海报用一组组数据向奋战在抗洪一线的英雄们致敬。特别值得一提的是,主创人员还对抢险救灾期间最感人的图片进行收集,以时间轴进行串联,设计制作长图——《闻“汛”而动 生命至上》,立体展现了万众一心、众志成城、全力抗洪的抗灾决心和一方有难、八方支援的强大力量,以及面对灾难勇往直前的坚定信念。
作为甘肃第一新闻党端的新甘肃客户端,自2018年10月28日正式上线以来,以“新闻+党建+政务+服务”为核心,集政务发布、新闻资讯、生活服务、在线广播、线上线下互动等于一体,发挥好全省宣传思想文化战线主阵地作用,更好地讲述甘肃好故事、传递甘肃好声音、树立甘肃好形象,努力打造具有强大传播力、引导力、影响力、公信力的新型主流媒体,为甘肃省经济社会发展营造良好舆论氛围。
全媒体时代,做好新闻舆论工作,要讲求艺术、改进方法,要以宣传效果为最终目的,改进方法手段,实现传播效果最大化[6]。效,就是效果、实效,新闻舆论工作最终要看效果。新闻舆论工作者应以赢得群众口碑为追求,以凝聚社会共识为宗旨。主流媒体要坚持全局视野、百姓视角,把宏观叙事和新闻故事结合起来,让新闻报道更轻快、更活泼、更亮眼,新闻传播方式更鲜活生动、更接地气、更有活力,不断增强新闻报道的贴近性和吸引力,让群众爱听、爱看、爱传,取得最佳报道效果。
从2020年8月16日开始,新甘肃客户端及负责运维的各第三方平台累计发布关于防汛减灾稿件1 150篇(条)。制作原创视频稿件共44条,其中视频轻新闻13条,竖版海报31条。开设的《人民至上 生命至上——聚焦甘肃防汛抢险救灾》专题,下设“防汛救灾”“一线特稿”“媒体聚焦”“应急预警”“新闻海报”等8个栏目,累计转载稿件635篇稿件。直播《持续关注甘肃防汛抢险救灾最新进展》,一直持续到9月,每天及时跟进报道,直播阅读量累计达55万人次(如图2所示)。
截至2020年9月9日,新甘肃客户端音视频中心报道发布汛情原创视频稿件总共44条;视频轻新闻13条,在自有媒体网站发布推送,同时在今日头条、央视频、搜狗号、微博第三方平台发布;竖版海报31条,同时在抖音、微视、西瓜视频、腾讯视频号等第三方平台发布;据不完全统计,点击量达80万人次,转发量达上万人次。
与此同时,甘肃发布、每日甘肃网、甘肃日报双微及新甘肃头条号、企鹅号、快手号等第三方平台入驻号共发布汛情相关主题图文稿件、短视频496篇,阅读量580万。设置微博互动话题#关注陇南防汛抢险救灾#,阅读量达400.6万。防洪救灾期间通过“新甘肃云”省级平台云端稿库,为各县(区)提供相关稿件160篇,甘肃省76个县(区)融媒体中心通过“新甘肃云”云端稿库选用、发布稿件12 160篇。
综上所述,在2020年8月陇南暴洪泥石流灾害的应急报道工作中,新甘肃客户端记者向洪而行,逆行出征,到一线去,发扬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的精神,爬山沟、蹚泥浆、涉激流、过险滩,哪里有危险,哪里就有记者的身影,表现出了崇高的职业精神和过硬的职业素质,在一个个艰难险阻的采访环境中,用实际行动坚定理想信念,锤炼党性修养,在践行“四力”中守初心担使命。
新甘肃客户端坚决贯彻党中央决策部署,严格按照工作安排,切实发挥主力军、主渠道、主阵地的作用,充分利用覆盖全省新闻和政务信息系统的全媒体融合平台优势,打破传统传播平台的固有限制,甘肃发布、每日甘肃网等平台同向发力、互融共享、同频共振,深度聚焦抗洪抢险一线。通过文字、图片、音视频等形式全媒体呈现,端、网、报全平台推送,全方位、多视角、立体式报道了广大干部群众、人民子弟兵身先士卒、冲锋在前、无私奉献的精神风貌,新闻报道振奮精神,凝聚人心,鼓舞斗志,为战胜灾害提供了强有力的舆论支持,取得最佳效果,引发广泛好评,展现出全媒体时代突发应急报道中主流媒体的责任与担当。
参考文献
[1]本书编写组.习近平新闻思想讲义(2018年版)[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8.
[2]段振宇.突发性公共事件的网络新闻报道探讨[J].记者摇篮,2020(5):82-83.
[3]婷婷.浅谈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中融媒体舆论导向作用[J].记者观察,2020(12):56.
[4]刘书哲.公共突发事件报道中新闻记者应具备的素养[J].科技传播,2019(24):43-44.
[5]林嘉.突发事件报道中新媒体的内容生产和分发优势[J].传媒论坛,2019(8):107-109.
[6]申虹.浅析新媒体与突发事件的报道[J].新闻知识,2017(4):39-41.
关键词 全媒体时代;突发应急;舆论引导
中图分类号 G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6-0360(2021)03-0101-03
1 掌握时机节奏,牢牢占据舆论引导主动地位
一直以来,做好突发事件应急报道是新闻工作者保持高度的政治责任感,社会责任心,努力践行“四力”的必然要求,是主流新闻媒体责任与担当的集中体现,更是对媒体综合运用各种传播手段、增强舆论引导力的实战检验[1]。
2020年8月,甘肃省陇南市多县(区)连续出现暴雨、大暴雨和多次强降雨过程,直接引发暴洪、泥石流灾害,给当地的水利、交通、电力、通信等造成严重影响。特别是8月14日至17日,短期内累计降水量突破陇南市气象历史极值纪录。据陇南市政府通报,暴洪泥石流灾害造成直接经济损失达到81.86亿元,陇南市9个县区40.75万人受灾,紧急转移安置72 181人。灾情牵动人心,灾情就是命令。面对突如其来的暴洪泥石流灾情,全媒体时代主流媒体该如何做好突发事件的舆论引导,如何第一时间发布客观准确的灾情信息,如何创新手段做好应急报道,如何在这场灾情报道中展现媒体的责任和担当显得尤为重要[2]。
作为甘肃第一新闻党端的新甘肃客户端,闻“汛”而动,第一时间启动应急采访报道机制,主要领导靠前指挥,全面部署灾情报道工作。第一时间选派政治素质好、业务能力强的记者赶赴暴洪灾区采访。记者在交通电力中断,通讯不畅的艰苦条件下,冒着生命危险徒步进入“孤岛”采访,第一时间将镜头对准营救被困群众、安置受灾群众、打通受阻道路、恢复通信电力设施等救灾现场,第一时间用图文、视频等形式准确报道灾情。8月20日下午2时许,在国道212线陇南市文县玉垒乡马家沟段塌方路段,记者用镜头记录下最后一块拦路巨石被机械凿碎,一段长约50米、塌方量超过500立方米的塌方路段被打开半幅通道的激动人心的场面。抢险救援在推进,记者采访的脚步也在跟进,当天深夜,经过公路部门各支救援力量的齐心鏖战,国道212线碧口至文县县城的“生命通道”终于打通。记者连夜采写的新闻通讯《挺进文县》,用文字、图片、视频相结合的详实内容,客观真实地记录和再现了公路抢险队伍不惧危险、迎难而上、无私奉献的拼搏精神,这篇含真情、沾泥土的报道被广泛转载,感动和鼓舞了很多人。
随着防洪抢险工作的持续推进,记者冒着山体滑坡、河堤塌陷等危险,奔波在抗洪救灾最前线,用脚丈量险情,用眼抓住细节,用心感受温度,用情做好报道,先后采写了《给力!救援直升机累计飞行34架次,转移75名陇南文县被困群众》《安置点,第一批救灾物资来了》《抢通“生命通道”,陇南5条高速公路全部恢复通行》《大数据赋能,多部门联动,陇南防汛救灾这样做!》《八方驰援,爱心救援物资陆续运抵文县》《10部对讲机,灾情中的“顺风耳”》《灾情面前,文县305个驻村帮扶工作队变身防汛抢险救援队》等数十篇稿件(如图1所示),采制短视频新闻《陇南防汛抢险救灾一线见闻:闻“汛”而动 “新甘肃”直击陇南抗洪一线》《陇南防汛抢险救灾一线见闻:武都区两水镇清淤有序展开》《陇南防汛抢险救灾一线见闻:连夜支起19顶救灾帐篷》等20余条。在灾区采访期间,新甘肃客户端记者总共采访原创稿件累计260余篇,真实地反映了在党和政府领导关怀下,灾区人民众志成城、不等不靠、抗灾救灾的精神风貌,报道如同号角一样,鼓舞士气,催人奋进。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抓住时机、把握节奏、讲究策略,从时度效着力,体现时度效要求。”时,就是时机、节奏,精准把握时机、节奏,对做好舆论引导至关重要。时效决定成效,速度赢得先机,突发事件的舆论引导,贵在早、贵在快,要在真实准确的前提下,完善快速反应机制,及时回应社会关切[3]。特别是在新媒体海量传播的条件下,“第一时间原则”是对新闻传播规律的深刻把握,也是任何主流媒体赢得公信力、引导力的基本条件和前提。把握好时间、节奏,重视“首发效应”,做好“早”和“快”的文章,舆论引导就能事半功倍。
在暴洪泥石流灾害报道中,新甘肃客户端开设专题《人民至上 生命至上——聚焦甘肃防汛抢险救灾》及直播《持续关注甘肃防汛抢险救灾最新进展》,并在首页突出位置凍结,及时转载推送关于甘肃汛情各类稿件,发挥主流媒体的传播力、引导力、影响力、公信力,全天候、全方位、全过程、零时差、零距离为广大人民群众及时报道最新、最权威的灾情信息,牢牢占据舆论引导的主动地位。
2 把握力度分寸,凝聚起强大的防洪救灾正能量
在突发事件采访报道中,因为受环境等因素的影响,对于新闻工作者和新闻单位而言,掌握好新闻舆论引导的“度”,是做好突发应急报道的一项基本功[4]。
度,就是力度、分寸。新闻报道该造势的要造势,但不能在个别用词上大造其势;该突出的要突出,但不能渲染过头,都搞成排浪式宣传;该有力度的要有力度,但不能大轰大嗡,不能为取悦受众而“失向”、因盲目介入而“失准”、为吸引眼球而“失真”、为过分渲染而“失范”、为刻意迎合而“失态”。要因事制宜、因时制宜,精准研判舆情,恰如其分掌握舆论引导的密度和尺度。 新甘肃客户端在准确报道灾情和救灾的同时,积极做好舆情精准研判,精准发力,始终准确把握新闻报道的火候和分寸。前方一线记者在做好灾情采访报道的同时,深入挖掘救灾过程中涌现出的感人故事,记录灾区人民守望相助的感动和一方有难八方支援的温暖,强信心、暖人心、聚民心,采写了《山水相连 风雨同舟,四川志愿者来了》《“别怕,我们来救你!”武都消防紧急疏散受灾群众400多人》《心安处,就是家》《战友!请放心,家里有我们在》《特别的七夕 难忘的早餐》《连夜紧急转移,一场10小时的生命大救援》《重现繁华,熟悉的碧口中街又回来了》《文县洪灾安置点里,一场特别的露天电影》等大量图文并茂、充满温暖和正能量的新闻稿件,报道凝聚起强大防洪救灾正能量,极大地鼓舞了陇南人民战胜灾害的决心和士气,引起社会各界的广泛好评。
在新闻实践中,度,是解决新闻舆论的传播方式及方法问题,度的把握是舆论引导的大学问,精心把控、精准拿捏,恰如其分,宣传报道才能取得良好的效果[5]。新甘肃客户端后方编辑紧紧围绕甘肃防汛抢险救灾报道主题,以抗洪一线的感人镜头为主,用一幅幅视觉冲击力强、震撼人心的画面设计制作海报83张。设计制作“聚焦甘肃防汛抢险救灾,这组数字有力量”系列海报9张,海报用一组组数据向奋战在抗洪一线的英雄们致敬。特别值得一提的是,主创人员还对抢险救灾期间最感人的图片进行收集,以时间轴进行串联,设计制作长图——《闻“汛”而动 生命至上》,立体展现了万众一心、众志成城、全力抗洪的抗灾决心和一方有难、八方支援的强大力量,以及面对灾难勇往直前的坚定信念。
3 力求实效,为战胜灾害提供有力舆论支持
作为甘肃第一新闻党端的新甘肃客户端,自2018年10月28日正式上线以来,以“新闻+党建+政务+服务”为核心,集政务发布、新闻资讯、生活服务、在线广播、线上线下互动等于一体,发挥好全省宣传思想文化战线主阵地作用,更好地讲述甘肃好故事、传递甘肃好声音、树立甘肃好形象,努力打造具有强大传播力、引导力、影响力、公信力的新型主流媒体,为甘肃省经济社会发展营造良好舆论氛围。
全媒体时代,做好新闻舆论工作,要讲求艺术、改进方法,要以宣传效果为最终目的,改进方法手段,实现传播效果最大化[6]。效,就是效果、实效,新闻舆论工作最终要看效果。新闻舆论工作者应以赢得群众口碑为追求,以凝聚社会共识为宗旨。主流媒体要坚持全局视野、百姓视角,把宏观叙事和新闻故事结合起来,让新闻报道更轻快、更活泼、更亮眼,新闻传播方式更鲜活生动、更接地气、更有活力,不断增强新闻报道的贴近性和吸引力,让群众爱听、爱看、爱传,取得最佳报道效果。
从2020年8月16日开始,新甘肃客户端及负责运维的各第三方平台累计发布关于防汛减灾稿件1 150篇(条)。制作原创视频稿件共44条,其中视频轻新闻13条,竖版海报31条。开设的《人民至上 生命至上——聚焦甘肃防汛抢险救灾》专题,下设“防汛救灾”“一线特稿”“媒体聚焦”“应急预警”“新闻海报”等8个栏目,累计转载稿件635篇稿件。直播《持续关注甘肃防汛抢险救灾最新进展》,一直持续到9月,每天及时跟进报道,直播阅读量累计达55万人次(如图2所示)。
截至2020年9月9日,新甘肃客户端音视频中心报道发布汛情原创视频稿件总共44条;视频轻新闻13条,在自有媒体网站发布推送,同时在今日头条、央视频、搜狗号、微博第三方平台发布;竖版海报31条,同时在抖音、微视、西瓜视频、腾讯视频号等第三方平台发布;据不完全统计,点击量达80万人次,转发量达上万人次。
与此同时,甘肃发布、每日甘肃网、甘肃日报双微及新甘肃头条号、企鹅号、快手号等第三方平台入驻号共发布汛情相关主题图文稿件、短视频496篇,阅读量580万。设置微博互动话题#关注陇南防汛抢险救灾#,阅读量达400.6万。防洪救灾期间通过“新甘肃云”省级平台云端稿库,为各县(区)提供相关稿件160篇,甘肃省76个县(区)融媒体中心通过“新甘肃云”云端稿库选用、发布稿件12 160篇。
4 利用平台优势,充分发挥主力军、主渠道、主阵地作用
综上所述,在2020年8月陇南暴洪泥石流灾害的应急报道工作中,新甘肃客户端记者向洪而行,逆行出征,到一线去,发扬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的精神,爬山沟、蹚泥浆、涉激流、过险滩,哪里有危险,哪里就有记者的身影,表现出了崇高的职业精神和过硬的职业素质,在一个个艰难险阻的采访环境中,用实际行动坚定理想信念,锤炼党性修养,在践行“四力”中守初心担使命。
新甘肃客户端坚决贯彻党中央决策部署,严格按照工作安排,切实发挥主力军、主渠道、主阵地的作用,充分利用覆盖全省新闻和政务信息系统的全媒体融合平台优势,打破传统传播平台的固有限制,甘肃发布、每日甘肃网等平台同向发力、互融共享、同频共振,深度聚焦抗洪抢险一线。通过文字、图片、音视频等形式全媒体呈现,端、网、报全平台推送,全方位、多视角、立体式报道了广大干部群众、人民子弟兵身先士卒、冲锋在前、无私奉献的精神风貌,新闻报道振奮精神,凝聚人心,鼓舞斗志,为战胜灾害提供了强有力的舆论支持,取得最佳效果,引发广泛好评,展现出全媒体时代突发应急报道中主流媒体的责任与担当。
参考文献
[1]本书编写组.习近平新闻思想讲义(2018年版)[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8.
[2]段振宇.突发性公共事件的网络新闻报道探讨[J].记者摇篮,2020(5):82-83.
[3]婷婷.浅谈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中融媒体舆论导向作用[J].记者观察,2020(12):56.
[4]刘书哲.公共突发事件报道中新闻记者应具备的素养[J].科技传播,2019(24):43-44.
[5]林嘉.突发事件报道中新媒体的内容生产和分发优势[J].传媒论坛,2019(8):107-109.
[6]申虹.浅析新媒体与突发事件的报道[J].新闻知识,2017(4):39-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