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未来十年是我国节能与新能源汽车发展的黄金时期,国家将投入相当的资金来支持节能与新能源汽车有关核心技术的研发和推广应用,汽车节能技术将全面推广应用,新能源汽车将加速迎来新一轮的产业升级,产业化进程将大大向前。
在新能源汽车产业化发展的“前夜”,如何有效把握时机,抓住机遇,夺得头筹,引领未来的发展,成为当前许多地方政府思考的重要课题。
日前,针对节能与新能源汽车在地方示范运行中获得的经验和出现的问题,来自北京、济南、武汉、深圳、合肥等地的相关专家谈了各自的看法。
武汉市政府汽车产业发展办公室李林清主任告诉记者,作为国家“863”电动汽车成果产业化基地,早在“九五”期间,武汉市的东风汽车公司就研发了纯电动轿车、纯电动中巴和燃料电池中巴。2001年,武汉市又率先成立了东风电动车辆股份有限公司专门从事电动汽车及关键技术的研究开发,已获得了多项专利。虽然武汉市的发展重点是混合动力汽车,但也在积极推进纯电动汽车产业化。目前,武汉市共有581辆新能源汽车投入使用和在线运营,到2012年年底,武汉市计划在线运营示范的新能源汽车超过1000辆。武汉市的节能与新能源汽车已步入产业化阶段,8万辆纯电动轿车生产基地已于2011年12月动工建设,到2016年,纯电动轿车产能将达到8万辆。
与武汉市的思路不同,在新能源汽车发展方面,北京市的重点是发展纯电动汽车。作为北京新能源汽车发展的见证者,北京理工大学电动车辆工程技术中心副主任林程教授认为,在国际上趋于成熟的混合动力汽车已进入到商品化阶段,是未来重要的产业化方向,但混合动力技术的节能减排效果对发动机技术水平依赖较大,成本仍较高,如果传统的发动机技术本身就存在问题或者比较落后,混合动力就很难取得理想的效果。
他认为纯电动汽车的发展不仅是车的问题,也是体系建设问题。林程教授告诉记者,目前北京已经在奥运村充电站实现了电池的快速更换,预计到2012年年底,北京将形成1千辆纯电动公交的运营规模。
作为全国典型的节能与新能源汽车示范城市,合肥市近年来在示范推广方面做了很大的努力,也取得了很好的成效。目前,合肥市推广新能源汽车的总量在全国25个城市中排名靠前,纯电动客车和轿车排名总量第一,全市有26个充电站,电动公交车在14个公交线路上运营,总里程达到了600万公里,单车最高行驶的里程12万公里。合肥市集聚新能源汽车产业企业近30家,市政府支持试点示范资金1.66亿。合肥市科学技术局何江副局长表示,新能源汽车发展,还存在许多问题,如新能源汽车成本高的问题,多方面的系统安全问题等。此外,在新能源汽车体系发展方面、示范应用及产业应用发展方面,目前也存在比较突出的问题。在这些方面,合肥市正进行积极的探索。
济南市经济和信息化装备处岳双荣处长认为,企业的生存主要靠市场,市场是检验产品唯一的标准,但是任何新生事物,如新能源汽车,都有逐渐被认可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政府的公信力对新事物的推动是不可或缺的。岳双荣处长还透露,济南市计划到2015年,纯电动汽车产量达10万辆,争取实现电动汽车销售收入达到100亿。
深圳市是全国的首批13个节能与新能源汽车示范推广和首批6个私人购买新能源汽车补贴的城市之一。截至2011年底,深圳市示范推广的新能源汽车总数已达3035辆,其中公交车2050辆、纯电动出租车300辆,燃料电池车62辆,公务车20辆,私家车超过603辆,建设各类充电站62座,其中公交充电站57座,社会公共充电站5座,全市在居民小区和社会停车场一共建成慢速充电桩接近2400个。深圳市节能与新能源汽车领导小组办公室主任陆象桢认为,前两年可以说是在打基础,越往深处发展,新的问题和矛盾也会越突出,所以今年深圳市准备开展一些攻坚战,把一些突出的问题和矛盾梳理和解决,为以后推广新能源汽车积累经验和探索路径。
陆象桢主任表示,深圳市今后还将制定一些优惠幅度更大,更具吸引力的鼓励政策。在继续加大市场推广力度的基础上,深圳市还准备完善产业链,在平山新区规划了产业园,准备把产业链相关的企业整合进产业园里面。深圳市政府将出台相关政策把产业园打造成国内节能与新能源汽车研发制造和创新的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