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信息化教学手段运用的若干思考

来源 :博览群书·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ushli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在目前教学信息化的大环境下,课件、教学视频、微课等现代教学手段以及传统的板书该如何合理运用,值得广大教育工作者深入研究。本文就结合笔者的经验,进行了粗线思考,期待与读者交流学习。
  关键词:信息化;教学手段;运用 ;思考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新的信息化教学手段不断涌现,信息化教学问题也越来越受到广大教师和教育行政主管部门的高度重视,在各类教学比赛、教学质量评估中均把信息化教学手段的运用作为一项重要指标,从而不断催生出对信息化教学的盲从和跟风现象。下面笔者就结合教学和工作实际,针对信息化教学手段运用问题谈几点看法。
  一、关于课件
  多媒体课件是继视听媒体之后课堂教学信息化的重要标志,也是目前教学中运用最普遍的教育技术手段。课件在激发学生兴趣,引起学生注意,提高教学效果等方面的确有很大优势,其功不可没。但随着课件的不断普及和运用,它的作用也逐渐被盲目夸大,某些教师、专家甚至将课件作为评价一节好课的重要标准。但笔者认为,课件只是辅助教学的一种手段,并不是所有课程、课程中的所有内容均必须使用课件才能取得更好的教学效果。换句话说,课件并不是万能的,它的使用是有针对性的,只有合理恰当运用,才能产生良好的教学效益。
  关于制作、使用课件问题,我认为尤其要注意五个方面:一是要充分考虑学生的特点(包括年龄特点和个性心理特征),换位思考,从学生出发,制作出符合学生认知规律、能够吸引学生、便于学生接受新知的课件。二是要充分体现出课件的“交互”特性。要根据教学内容合理设计交互,灵活组织教学内容,避免将学生的思维限定在课件的预先设计之中,让课件牵着学生鼻子走,禁锢学生思维,抹杀学生的探索和创新精神。课件制作再精美、再逼真,但终究只是一种演示、仿真,一种呈现现象或规律的手段,是一种虚拟行为,不同于真实场景,用虚拟代替真实,用现象代替行为是不可取的。
  对教师而言,要充分认识课件的工具特性,它既不能代替教师教,也不能代替学生学。教师要重视专业发展,提高专业素质和业务能力,将课件与传统教学手段、技术有机结合,充分发挥课件集视、听、感知、想象等于一体的优势,合理组织教学。同时,教师还要区分教案和课件的区别,不能用课件替代教案,培养惰性。
  二、关于教学视频
  教学视频是信息化教学的一个方面,包括教学录像、工艺流程、教学内容相关影像资料等。如何在教学过程中恰当运用视频这一教学媒体,实在需要深入研讨。在现实教学中,存在这样一种现象——教师为提高学生兴趣,活跃课堂气氛,挖空心思,通过各种渠道搜集视频资料,凡是与教学内容沾边的都拿到课堂上播放。例如,《普通话》课上播放《新闻联播》视频,教学重点内容播放优质课视频或网络教学视频。这样做的效果确实比较明显——学生活跃了,思想不开小差了,注意力集中了,但对学生学习知识究竟有多大帮助呢?我们深入思考了吗?
  总之,个人认为,视频资料仅是教学过程中的一种调味品,对于提高教学效率、产生效益的作用并没有我们想象的那样大。如果课堂实录、课件等能代替教师教学,我们还有必要让学生到校学习吗?——大力建设网络课堂,让学生在家学习即可。
  三、关于微课
  微课是近年来比较流行的信息化教学“产品”,各类培训、讲座和比赛对它的传播和流行起着推波助澜、煽风点火的作用,目前已走在信息化教学的前沿,可能还会成为今后一段时间内的潮流。微课对辅助教学,提高教学效果的作用是显而易见的,这一点我比较赞赏。但它存在有致命缺陷:制作成本大,技术含量高,人员投入多,制作周期长。需要教师和专业人士前期精心设计,中期现场录像,后勤剪辑处理。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务,制作出攻克教学中一个小小难点的产品,其性价比不言而喻。
  微课要发展,必须改变目前大家都在做的局面,教育主管部门要合理规划,建立专业的研发、制作、推广团队,形成产业链。否则,对一般教师而言,心有余而力不足,其后果可想而知。
  四、关于板书
  在教学信息化的今天,随着课件、网络等现代教学手段的应用与普及,板书设计一般不再被我们所重视。但当你听一节优质课,注意到授课教师没有板书、板书太少或板书设计不尽合理时,可能就会去思考一个问题:究竟还要不要板书?
  我们经常会遇到这样的情况:某某老师课件制作多么精美呀,知识点都在课件上展示了,还要板书干什么?那么,究竟要不要板书呢?我认为,板书是无声的语言,是教师口头讲述的辅助手段,是知识的高度凝集与集中,是课堂教学的重要环节,是课件所不能替代的。具体来说,一是板书能引导和控制学生的思路,帮助学生树立知识结构,提高教师的课堂驾驭能力,体现教师在课堂上的主导地位。二是通过板书能提高学生的注意力,引导学生由形象思维逐步向抽象思维发展。六是精美的板书设计能创造良好课堂艺术氛围,形成师生心理相容的良好局面,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实现课堂教学的最优化控制。
  在教学中,我们既要发挥传统教学手段的优势,又要积极探索现代教学手段的应用,使二者有机结合,实现和谐统一,向课堂45分钟求质量,要效益。
  参考文献:
  [1]王宏伟 全吉成 刘宇 赵秀颖.关于信息化教学手段的几点思考[J].教育教学论坛,2012,(32).
  [2]沈荃 郑辉昌.课堂教学手段信息化改革的探讨[J].重庆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11).
  [3]刘飞.浅谈课堂教学中多媒体课件的有效运用 [J].佳木斯教育学院学报,2012,(10).
其他文献
摘 要:伴随着新常态的出现,中小学校园安全管理面临巨大的挑战,近些年,中小学校园中经常出现暴力事件,学生管理和教育越来越难,各种安全事故频繁出现。因此,我们要对中小学加大监管力度,让中小学根据实际状况,制定相关的安全管理措施,并使这些措施落实到管理过程中,这样才能提升校园安全感,并在此基础上开展正常的教育教学活动,促进学生健康成长。  关键词:中小学;校园;安全管理  “安全第一,生命至上。”校园
期刊
中小学校园安全是关系社会稳定、家庭幸福、促进基础教育和谐发展的一件大事。 学校安全教育,应从实际出发,坚持“以人为本”、“安全第一”的教育理念,树立“安全重于泰山”的意识,加大安全宣传教育力度,完善各项安全管理制度,积极推进安全预防深度,倡导全社会成员共同参与,做到各尽所能、各负其责。充分利用学校教育阵地,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开展多种形式的教育工作,用“润物细无声”的方式将安全意识渗透到学生的
期刊
朱熹集注引宋程颐曰:“子游能养而或失于敬,子夏能直义而或少温润之色,各因其材之高下与其所失而告之,故不同也。”这句话源于《论语·为政》子游问孝、子夏问孝,阐述了“因材施教”的道理,即针对学习者的志趣、能力等情况进行不同的教育。用在教师身上,可以在此基础上详细阐述为:教师要从学生的实际情况、个别差异出发,有的放矢地进行有差别的教学,使每个学生都能扬长避短,从而获得最佳的发展。作为一名当班主任,最重要
期刊
摘 要:和谐是当今社会的需求,小学音乐课堂需要愉悦的教学氛围。音乐课堂中最能调动学生兴趣的教学方法是情境教学法。利用语言交流,创设情境;运用多媒体,再现情境 ;联系生活,感受情境;通过表演,体会情境。  关键词:愉悦;语言;多媒体;生活;表演;情境  和谐是当今社会的需求,小学音乐课堂需要愉悦的教学氛围。《义务教育音乐课程标准》指出:“音乐是一门极富创造性的艺术,它是以兴趣为动力。”音乐课堂中最能
期刊
当今时代教育改革势在必行。学校要通过教育改革求发展。教学工作是学校教育的中心环节,课堂教学是实施新课程改革和素质教育的主阵地。广大教师已广泛关注课堂教学领域的改革,不断研究探索新的课堂教学模式,不断更新旧的教育理念,树立新的教学理念。  传统的教学观是“为考而教”,课堂上,教师只注重考什么教什么,死板地把知识灌输给学生,学生时常处于被动学习的地位,学生学习主体地位的发挥不能得到充分发挥,固守“教师
期刊
摘 要:语文课堂应注重实践性,让学生在言语实践中学语文。学生的语文能力是不可能在观赏表演中培养起来的,而必须通过学生自己的积极参与、身体力行来“习得”,别无他法。因此,教师应将平时的课堂阅读教学与写作训练结合起来,在文本细读中找准读写的结合点,鼓励学生把对文章内容的多元解读通过习作表现出来。这样既充分挖掘了文本的资源价值,又在训练中培养了学生的写作能力。  关键词:文本细读;读写结合;感悟提炼;情
期刊
摘 要:在素质教育这一主旋律奏响的当今时代,教育改革突飞猛进,教育的发展是日新月异。新课程背景下的农村教育受到极大的挑战。在新课改的这场革命中,本已落后的农村教育能否在这场革命的洪流中奋起急追,农村教育管理者要具备怎样的素质,才能快速地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充分扮演好多样化的角色,本文进行简要的探讨说明。  关键词:农村中小学;教学管理;干部专业素质  随着时代的不断进步,人们对教育越来越重视。尽管
期刊
摘 要:利用射频磁控溅射技术,选用靶材为ZnO陶瓷靶材,在石英衬底上制备ZnO 薄膜。并且制备了叉指电极,指宽分别为 3μm、5μm、8μm的金属-半导体-金属型紫外光电探测器,研究了不同指宽对探测器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指宽为3 um的探测器响应性能明显高于其它两种类型探测器。  关键词:ZnO薄膜;射频磁控溅射;不同电极宽度;MSM型紫外光电探测器  近年来, 由于紫外光电子器件广阔的应用前景
期刊
摘 要:数学史在数学教育中的应用早在19世纪就受到众数学家的关注。在数学课程改革背景下,在推行素质教育的浪潮下,数学史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学生数学思维等方面的教育价值逐渐被人们所认同,但是在教学实践中数学史的应用却十分局限,或只停留于单纯加入和简单介绍的层面,教师和学生也没有足够地重视数学史料的应用.因此,本文特别介绍了数学史融入中学数学的教学设计案例,尝试分析与探讨数学史融于教学实践的重要性
期刊
摘 要:有人曾说过:学习任何知识的最佳途径是由学生自己去发现。只有让学生参与到教学活动中并成为真正的教学主体,才能使课堂教学成为一系列学生主体性活动的展开与整合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既可以让学生学到知识和技能,又可以让学生体验探究的乐趣,同时培养学生初步的探究能力。通过多年的教学实践,我发现:一些日常信息能激发学生强烈的探究兴趣和学习的激情,而浓厚的兴趣能激励人不断的进行探索,从而产生探究的动力。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