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新课标明确指出:真正的学习并不是由教师传给学生,而是学生本身主动发现的过程,教师不应该将知识硬塞给学生,而应该找出能引起学生兴趣的材料,然后让学生自己去解决问题。但是,音乐教学中以教师为中心,学生被动接受的课堂教学现状仍然没有得到根本的转变;音乐教学中如何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还没有得到充分的重视。
只有在课堂教学中真正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注重课堂中的师生互动、情感交融,切实提升学生的主体地位,音乐教学的目标才能实现。下面就如何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谈几点认识。
一、注重创设情境
情境是指师生心境和教学情景,是教学的内部环境与师生心理状态的总和,对教师而言,要调整心态,进入角色,以自身的“投入”激发学生的学习激情,努力营造一种民主、和谐的课堂气氛。心理学表明,情感是最具有感染功能的,它能提高课堂情绪的兴奋性和对所学内容的接受性。音乐教师如果能在教学中创设感染的情境,教之生情,授之生趣,充分发挥音乐教学的感染力,让自己的言行举止于不经意间感染学生,达到“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的境地。
创设音乐情景的常用方法有:①通过艺术语言创设情境(可通过教师提问制造悬念或学生发问等方法创设情境);②通过实践活动创设音乐情境(可通过音乐游戏、表演等方法创设情境);③通过教具创设情境(可通过实物、挂图或录像、多媒体等方法创设情境)。例如,在上《给未来一片绿色》这堂课时,教师可以轻轻的用语言导入:“春天来了,万物苏醒,燕子报喜,青蛙鸣春,一切都欣欣然象刚睡醒的样子,充满了活力(多媒体课件同步展示一幅副美丽的春景图)。通过情境导入,将学生带进一个春色满园的世界,使学生不知不觉的进入情境之中。
二、注重激发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习的效果和学生的学习兴趣紧密相关。因而音乐教师要十分重视学生学习兴趣的激发,正如叶圣陶先生所言,让学生“高高兴兴地学,有滋有味地学”。根据本人这几年的观察总结,以下方法能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运用多媒体课件多媒体技术声、图、文字等并茂,有着其他教学手段无法替代的代用。以听觉为主的音乐教学,可以充分利用自身丰富的音频资源优势,巧妙地融入影像、动画、照片、图画、文字等综合资源,制作出精美绝伦的视听艺术作品。当学生在视觉和听觉上带来美的享受时,谁还会怀疑学生主体作用没有发挥?
运用激励的手段在教学过程中,如能恰如其分地运用激励手段,同样能够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如:教七年级《十送红军》一课,教师要求学生给几段歌词创编歌谱,并辅导学生配上优美的旋律,然后让学生自己唱出来,选出其中编得较好的在班上推广。这样,课堂中就会形成竞争性的现场气氛,而成果的展示既强化了学生积极向上的心理取向,又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
三、注重目标定位,桥梁架设
教学中,当学生进入教师精心设计的情景之中并积极思考的时候,教师应及时展示适合的教学目标,这有利于学生将已激发起的学习热情跟所要完成的教学目标之间建立起有机的联系,从而保证教与学双方在情感和目标上的一致。教学目标的定位要根据学生的知识、能力,定在学生努力一跳就能摘到果子为宜。例如,综合实践课《济公》这一堂课上,根据学生的不同特点,来分工参与表演,有的学生活泼热情,表现能力强,对待这类学生,教师应该充分发掘他们的表演才能,让学生扮演“济公”的角色,摆造型,进行表演创造;有的学生基础知识扎实,节奏感好,教师应该让他们充分使用各种打击乐器为歌曲伴奏;有的学生性格稳定,协调能力非常好,教师应该让其发挥肢体的功能,让他们用拍手、跺脚、捻指等肢体语言为歌曲进行伴奏。使学生既能人人参与又能完成既定不同层次的目标。
教学中的架设探究桥梁环节,就是对技能、信息进行组织。好的教师善于在新旧知识、信息之间铺设适合的坡度,设置必要的台阶,并且创设与之相匹配的学习情境。因此,架设探究桥梁与创设情境、激发动机直接有关,这三个环节间存在相互渗透,相互强化的关系;情境好、动机强,桥梁就易于架设;桥梁架设得好又可以进一步优化情境、强化动机。例如,用口风琴学习《阿西里西》这首歌曲时,教师先弹奏一个乐句,学生通过模仿弹出后,增加难度,将两个乐句加以组合演奏,最后再将三个乐句加以组合演奏。通过引导,学生发现自己已将这首歌曲的所有乐句完成时,自信大增,特别有满足感。在练习句和句之间的连接时也可采用同样的方法。这样既降低了难度,增强了合作意识,又能避免练习时的枯燥乏味,同学间、师生间的信息交流、沟通会因此而加强,从而形成良好的教学情境。
四、注重问题解决的策略
解决问题是教学过程中的中心环节,通过该环节,学生将学得新知识、获得新技能。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单一的课堂教学格局不可避免地要受到冲击,并必然会被现代的教学技术所取代。采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能使教学内容由平面到立体,由静止到运动,由文字到声音图像,可以培养学生主动获取知识、运用知识的能力,可以创造超时空的课堂,给课堂教学带来的将是教学领域突破性的变革。例如,在上《非洲的灵感》这一堂课上,运用多媒体教学对非洲的服饰、建筑、风土人情、生活方式进行了展示,这样极大地增加课堂教学的直观性、主动性和趣味性,极大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突出教学中重点,突破教学中的难点。
教学中要重视适当的提问和点拨,只有这样才能达到变学生被动学习为积极参与,变教师的讲课为主动指导学生自己学习与探索,变以学生的静听为积极思维,变师生的单身交流为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的多向交流。
组织问题解决,重要的是让学生有机会直接参与、亲自尝试,让学生与新学习材料之间发生相互作用。教师则应该理解学生的学习心理活动,师生角色互换,在这里要得到最大程度的贯彻。此外,在实施新学习材料的教学时,要注意教学手段和方法的适时变换、优化组合,以取得教学的高效益。
总之,课堂教学中学生主体作用能否真正发挥,关键在于教师。教师只有真正地转变教学观念,注重创设教学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确立适合的教学目标,提供必要的准备,架设好解决问题的桥梁,并在实践中探索、创新,学生的主体地位才能得以实现,学生的创新意识与实践能力培养才能得到真正的落实。
只有在课堂教学中真正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注重课堂中的师生互动、情感交融,切实提升学生的主体地位,音乐教学的目标才能实现。下面就如何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谈几点认识。
一、注重创设情境
情境是指师生心境和教学情景,是教学的内部环境与师生心理状态的总和,对教师而言,要调整心态,进入角色,以自身的“投入”激发学生的学习激情,努力营造一种民主、和谐的课堂气氛。心理学表明,情感是最具有感染功能的,它能提高课堂情绪的兴奋性和对所学内容的接受性。音乐教师如果能在教学中创设感染的情境,教之生情,授之生趣,充分发挥音乐教学的感染力,让自己的言行举止于不经意间感染学生,达到“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的境地。
创设音乐情景的常用方法有:①通过艺术语言创设情境(可通过教师提问制造悬念或学生发问等方法创设情境);②通过实践活动创设音乐情境(可通过音乐游戏、表演等方法创设情境);③通过教具创设情境(可通过实物、挂图或录像、多媒体等方法创设情境)。例如,在上《给未来一片绿色》这堂课时,教师可以轻轻的用语言导入:“春天来了,万物苏醒,燕子报喜,青蛙鸣春,一切都欣欣然象刚睡醒的样子,充满了活力(多媒体课件同步展示一幅副美丽的春景图)。通过情境导入,将学生带进一个春色满园的世界,使学生不知不觉的进入情境之中。
二、注重激发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习的效果和学生的学习兴趣紧密相关。因而音乐教师要十分重视学生学习兴趣的激发,正如叶圣陶先生所言,让学生“高高兴兴地学,有滋有味地学”。根据本人这几年的观察总结,以下方法能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运用多媒体课件多媒体技术声、图、文字等并茂,有着其他教学手段无法替代的代用。以听觉为主的音乐教学,可以充分利用自身丰富的音频资源优势,巧妙地融入影像、动画、照片、图画、文字等综合资源,制作出精美绝伦的视听艺术作品。当学生在视觉和听觉上带来美的享受时,谁还会怀疑学生主体作用没有发挥?
运用激励的手段在教学过程中,如能恰如其分地运用激励手段,同样能够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如:教七年级《十送红军》一课,教师要求学生给几段歌词创编歌谱,并辅导学生配上优美的旋律,然后让学生自己唱出来,选出其中编得较好的在班上推广。这样,课堂中就会形成竞争性的现场气氛,而成果的展示既强化了学生积极向上的心理取向,又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
三、注重目标定位,桥梁架设
教学中,当学生进入教师精心设计的情景之中并积极思考的时候,教师应及时展示适合的教学目标,这有利于学生将已激发起的学习热情跟所要完成的教学目标之间建立起有机的联系,从而保证教与学双方在情感和目标上的一致。教学目标的定位要根据学生的知识、能力,定在学生努力一跳就能摘到果子为宜。例如,综合实践课《济公》这一堂课上,根据学生的不同特点,来分工参与表演,有的学生活泼热情,表现能力强,对待这类学生,教师应该充分发掘他们的表演才能,让学生扮演“济公”的角色,摆造型,进行表演创造;有的学生基础知识扎实,节奏感好,教师应该让他们充分使用各种打击乐器为歌曲伴奏;有的学生性格稳定,协调能力非常好,教师应该让其发挥肢体的功能,让他们用拍手、跺脚、捻指等肢体语言为歌曲进行伴奏。使学生既能人人参与又能完成既定不同层次的目标。
教学中的架设探究桥梁环节,就是对技能、信息进行组织。好的教师善于在新旧知识、信息之间铺设适合的坡度,设置必要的台阶,并且创设与之相匹配的学习情境。因此,架设探究桥梁与创设情境、激发动机直接有关,这三个环节间存在相互渗透,相互强化的关系;情境好、动机强,桥梁就易于架设;桥梁架设得好又可以进一步优化情境、强化动机。例如,用口风琴学习《阿西里西》这首歌曲时,教师先弹奏一个乐句,学生通过模仿弹出后,增加难度,将两个乐句加以组合演奏,最后再将三个乐句加以组合演奏。通过引导,学生发现自己已将这首歌曲的所有乐句完成时,自信大增,特别有满足感。在练习句和句之间的连接时也可采用同样的方法。这样既降低了难度,增强了合作意识,又能避免练习时的枯燥乏味,同学间、师生间的信息交流、沟通会因此而加强,从而形成良好的教学情境。
四、注重问题解决的策略
解决问题是教学过程中的中心环节,通过该环节,学生将学得新知识、获得新技能。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单一的课堂教学格局不可避免地要受到冲击,并必然会被现代的教学技术所取代。采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能使教学内容由平面到立体,由静止到运动,由文字到声音图像,可以培养学生主动获取知识、运用知识的能力,可以创造超时空的课堂,给课堂教学带来的将是教学领域突破性的变革。例如,在上《非洲的灵感》这一堂课上,运用多媒体教学对非洲的服饰、建筑、风土人情、生活方式进行了展示,这样极大地增加课堂教学的直观性、主动性和趣味性,极大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突出教学中重点,突破教学中的难点。
教学中要重视适当的提问和点拨,只有这样才能达到变学生被动学习为积极参与,变教师的讲课为主动指导学生自己学习与探索,变以学生的静听为积极思维,变师生的单身交流为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的多向交流。
组织问题解决,重要的是让学生有机会直接参与、亲自尝试,让学生与新学习材料之间发生相互作用。教师则应该理解学生的学习心理活动,师生角色互换,在这里要得到最大程度的贯彻。此外,在实施新学习材料的教学时,要注意教学手段和方法的适时变换、优化组合,以取得教学的高效益。
总之,课堂教学中学生主体作用能否真正发挥,关键在于教师。教师只有真正地转变教学观念,注重创设教学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确立适合的教学目标,提供必要的准备,架设好解决问题的桥梁,并在实践中探索、创新,学生的主体地位才能得以实现,学生的创新意识与实践能力培养才能得到真正的落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