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发展多层次股权融资市场,既是宏观经济转型升级、中观产业均衡发展和微观企业融资的必然,也是推进注册制改革的重要抓手。
“十三五”时期,我国资本市场将坚持服务实体经济转型升级这一根本目标,在关键领域改革中做出进一步突破与创新,资本市场供给侧改革的重中之重就是加强多层次资本市场建设。与“十二五”相比,“十三五”的提法有所变化,将“加快多层次金融市场体系建设”改为“发展多层次股权融资市场”。发展多层次股权融资市场,既是宏观经济转型升级、中观产业均衡发展和微观企业融资的必然,也是推进注册制改革的重要抓手。
中国资本市场的塔形结构:多层次资本市场
目前,在股权市场建设方面,我国已初步形成以主板、中小板、创业板、新三板的多层次格局, 其中,主板、中小板、创业板等交易所场内市场位于金字塔的顶端,新三板、区域股权市场、券商柜台交易等场外市场位于底层,再往下一级还涵盖了众多PE、VC等股权投资机构,以及越来越多的天使投资者,它们与多层次资本市场体系形成良性互动(图)。资本市场的多层次性及不同层级间的差异化定位与转板机制,有效契合了企业的生命周期,为小微企业从孵化到成长再至成熟的不同阶段,提供了资金融通、股权流转、并购重组、股权激励等全程化、立体式的服务与支持。这种多层次的资本市场能够对不同风险特征的筹资者和不同风险偏好的投资者进行分层分类管理,以满足不同性质的投资者与融资者的金融需求,并最大限度地提高市场效率与风险控制能力。
从我国现状来看,相比于沪深主板的蓝筹市场,无论从挂牌数量还是市值规模来说,中小企业板和创业板市场都远远落后,三板和四板市场的规模则更小,其他场外市场的挂牌公司数量和交易则相距甚远,这显然不能满足“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迫切要求。
新三板市场的发展极为迅速,自2013年年底新三板大幅扩容以来,大量中小微企业挂牌新三板,并通过新三板开展持续融资与资本运作。伴随2014年下半年新三板做市商制度的引入,新三板市场流动性明显提升,正逐步发展成为一个全国性证券交易场所,为企业股权流转、融资拓展及并购重组提供了重要平台。2015年,多层次资本市场的最大变化来自新三板的快速发展,年内3557家新三板企业挂牌,使得中国资本市场长久以来形成的结构发生逆转。相比美国等成熟资本市场,中国多层次资本市场从企业数量分布来看已经形成“正金字塔”形结构。值得注意的是,新三板市场2015年发行融资额高达1213.37亿元,超过同期创业板发行融资额,发展之快令人瞠目。很多中小企业和一些战略新兴企业,通过新三板实现股份制改造,并且实现现代企业治理结构,进入资本市场,这对主板和注册制发展也是很好的铺垫。
作为多层次资本市场的有机组成部分,区域股权交易中心可以有效改善区域内中小微高新企业的投融资环境,建立支持各类社会资金投资高新技术企业的顺畅通道,缓解企业融资难的问题,但目前区域股权交易市场服务小微企业的能力有待提升:区域股权交易中心是多层次资本市场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促进小微企业股权流转和持续融资、鼓励科技创新和激活民间资本、加强对实体经济薄弱环节的支持具有积极作用。自2012年中央提出要规范发展区域股权交易中心以来,全国已有30个省市陆续成立了区域股权交易中心,累计挂牌企业近2.5万家,涵盖信息科技、医药生物、食品饮料、金融等多个行业。虽然股权交易中心挂牌企业众多,但多数存在流动性不足问题,缺乏广泛投资者参与,且融资功能并未有效发挥,多数企业仅是挂牌展示,尚未增发融资。
多层次资本市场发展与注册制改革的关系
健全的多层次资本市场体系与推进注册制改革不是孤立进行的,而是相互递进的关系,把多层次资本市场建设好,就可以为注册制改革创造极为有利的条件。
一是为注册制改革积累经验。注册制改革是一项十分复杂的系统性工程,多层次资本市场建设是推进这项系统性工程的一条主线和抓手。股票发行注册制改革会落实,但目前仍在创造条件中。当前,我国还不具备实施股票发行注册制的条件,因此,发行注册制并未被纳入2016年的《政府工作报告》里;在《“十三五”规划纲要(草案)》里也提出创造条件而非直接实施股票发行注册制多层次资本市场建设取得重要突破性进展后,注册制改革才会水到渠成、瓜熟蒂落。实施股票发行注册制改革在我国尚缺少经验,需要通过实践探索积累经验。例如,新三板坚持以信息披露为核心的审查理念,推动市场各类主体归位尽责。这与注册制改革的理念和方式有很多相似之处,就可以作为借鉴。
二是为注册制改革储备合格的发行人和中介机构。企业通过在新三板、区域性股权市场等其他层次市场挂牌并履行信息披露义务,提高规范运作水平,为企业及其中介机构满足注册制下对于信息披露齐备性、一致性和可理解性的要求,奠定了基础。
三是为监管方式的转变赢得时间。注册制改革不是简单的下放审核权力,而是监管方式的根本转变。
“十三五”时期,我国资本市场将坚持服务实体经济转型升级这一根本目标,在关键领域改革中做出进一步突破与创新,资本市场供给侧改革的重中之重就是加强多层次资本市场建设。与“十二五”相比,“十三五”的提法有所变化,将“加快多层次金融市场体系建设”改为“发展多层次股权融资市场”。发展多层次股权融资市场,既是宏观经济转型升级、中观产业均衡发展和微观企业融资的必然,也是推进注册制改革的重要抓手。
中国资本市场的塔形结构:多层次资本市场
目前,在股权市场建设方面,我国已初步形成以主板、中小板、创业板、新三板的多层次格局, 其中,主板、中小板、创业板等交易所场内市场位于金字塔的顶端,新三板、区域股权市场、券商柜台交易等场外市场位于底层,再往下一级还涵盖了众多PE、VC等股权投资机构,以及越来越多的天使投资者,它们与多层次资本市场体系形成良性互动(图)。资本市场的多层次性及不同层级间的差异化定位与转板机制,有效契合了企业的生命周期,为小微企业从孵化到成长再至成熟的不同阶段,提供了资金融通、股权流转、并购重组、股权激励等全程化、立体式的服务与支持。这种多层次的资本市场能够对不同风险特征的筹资者和不同风险偏好的投资者进行分层分类管理,以满足不同性质的投资者与融资者的金融需求,并最大限度地提高市场效率与风险控制能力。
从我国现状来看,相比于沪深主板的蓝筹市场,无论从挂牌数量还是市值规模来说,中小企业板和创业板市场都远远落后,三板和四板市场的规模则更小,其他场外市场的挂牌公司数量和交易则相距甚远,这显然不能满足“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迫切要求。
新三板市场的发展极为迅速,自2013年年底新三板大幅扩容以来,大量中小微企业挂牌新三板,并通过新三板开展持续融资与资本运作。伴随2014年下半年新三板做市商制度的引入,新三板市场流动性明显提升,正逐步发展成为一个全国性证券交易场所,为企业股权流转、融资拓展及并购重组提供了重要平台。2015年,多层次资本市场的最大变化来自新三板的快速发展,年内3557家新三板企业挂牌,使得中国资本市场长久以来形成的结构发生逆转。相比美国等成熟资本市场,中国多层次资本市场从企业数量分布来看已经形成“正金字塔”形结构。值得注意的是,新三板市场2015年发行融资额高达1213.37亿元,超过同期创业板发行融资额,发展之快令人瞠目。很多中小企业和一些战略新兴企业,通过新三板实现股份制改造,并且实现现代企业治理结构,进入资本市场,这对主板和注册制发展也是很好的铺垫。
作为多层次资本市场的有机组成部分,区域股权交易中心可以有效改善区域内中小微高新企业的投融资环境,建立支持各类社会资金投资高新技术企业的顺畅通道,缓解企业融资难的问题,但目前区域股权交易市场服务小微企业的能力有待提升:区域股权交易中心是多层次资本市场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促进小微企业股权流转和持续融资、鼓励科技创新和激活民间资本、加强对实体经济薄弱环节的支持具有积极作用。自2012年中央提出要规范发展区域股权交易中心以来,全国已有30个省市陆续成立了区域股权交易中心,累计挂牌企业近2.5万家,涵盖信息科技、医药生物、食品饮料、金融等多个行业。虽然股权交易中心挂牌企业众多,但多数存在流动性不足问题,缺乏广泛投资者参与,且融资功能并未有效发挥,多数企业仅是挂牌展示,尚未增发融资。
多层次资本市场发展与注册制改革的关系
健全的多层次资本市场体系与推进注册制改革不是孤立进行的,而是相互递进的关系,把多层次资本市场建设好,就可以为注册制改革创造极为有利的条件。
一是为注册制改革积累经验。注册制改革是一项十分复杂的系统性工程,多层次资本市场建设是推进这项系统性工程的一条主线和抓手。股票发行注册制改革会落实,但目前仍在创造条件中。当前,我国还不具备实施股票发行注册制的条件,因此,发行注册制并未被纳入2016年的《政府工作报告》里;在《“十三五”规划纲要(草案)》里也提出创造条件而非直接实施股票发行注册制多层次资本市场建设取得重要突破性进展后,注册制改革才会水到渠成、瓜熟蒂落。实施股票发行注册制改革在我国尚缺少经验,需要通过实践探索积累经验。例如,新三板坚持以信息披露为核心的审查理念,推动市场各类主体归位尽责。这与注册制改革的理念和方式有很多相似之处,就可以作为借鉴。
二是为注册制改革储备合格的发行人和中介机构。企业通过在新三板、区域性股权市场等其他层次市场挂牌并履行信息披露义务,提高规范运作水平,为企业及其中介机构满足注册制下对于信息披露齐备性、一致性和可理解性的要求,奠定了基础。
三是为监管方式的转变赢得时间。注册制改革不是简单的下放审核权力,而是监管方式的根本转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