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要想语文课堂更加有效,教师首先要了解语文教学低效的原因,是在于我们选择教学内容存在误区,主要表现在:揠苗助长,高估学生的阅读能力;一成不变,小看学生的阅读基础;本末倒置,模糊语文教学的本质;脱离主旨,教师文本解读不到位。在此基础上,教师要对症下药,找对合理选择教学内容的策略:基于年段特点与目标、语文本体特征、学生发展需要等合理选择教学内容、文本的正确解读,合理选择教学内容。与此同时。我们还需要明白合理选择教学内容的意义在于:给教师“教什么”有了明确的方向;学生“学什么”有了明确的方向;教材“写什么”有了明确的方向。总而言之,语文课堂都应该“以生为本”去选择教学内容。只有这样,我们的语文教学才能步步为营,扎实有效。
【关键词】合理选择 教学内容 以生为本
课改专家、华东师大崔允郭博士说过:“教学有没有效率,并不是指教师有没有教完内容或教得认真不认真,而是指学生有没有学到什么或学生学得好不好。如果学生不想学或者学习没有收获,即使教师教得很辛苦也是无效教学。同样,如果学生学得很辛苦,但没有得到应有的发展,也是无效或低效教学。”郭博士的这一段,其实就是在告诉我们,我们的语文教学没有选择合理的教学内容,才会使得语文教学低效,甚至无效。很多时候,师生实际付出的精力与收效差距甚远。所以,如此看来,语文教学低效的根源在于教学内容的不确定与不合理。
一、生本視野下,教学内容选择的误区
从目前的语文课堂现状来看,教师对课堂教学的内容选择还存在着许多误区。那么。我们的语文课堂到底存在着哪些误区呢?
1.揠苗助长,高估学生的阅读能力
教师想当然地认为学生很聪明,所以往往在教学设计的时候,忽略了循序渐进的道理。只追求成效,却忘记了过程是一个痛苦的回忆。我们常常会看到这些情况,学生们还未和文本有个“亲密接触”,老师就急着走教案。
如一个低年级的学生刚读了一次课文,老师就迫不及待地问:“这篇课文告诉了我们一个什么样的深刻道理?”揭题读题后,老师接着又问学生:“这篇课文讲了个什么故事?”
像这样,老师从懂得道理、大意概括等方面高估了学生的能力,忽视了学生阅读的一般规律。教学设计的点不是建立在学生的“最近发展区”上,而是直接给学生来了一个“终结”,让学生还没享受到学习的快乐过程,便已经结束了这一阶段的知识遨游。那么,无形中,教师成为了学生语文课堂残忍的“终结者”,自然给学生的学习增加了难度。
2.一成不变,小看学生的阅读基础
如果不顾课堂的效率,不顾学生的学情,不顾年段的目标,想当然地按照以往的思路或教学方式整理新的学习内容,必然会导致教学活动达不到预期的效果。甚至,会导致教学出现严重的拖沓与失误。
如六年级学习了《七步诗》,有的教师是这样导入的:
师:今天我们要学习古诗《七步诗》……
(教师话还没说完,几个学生已经开始背诵:煮豆持作羹……)
师:这首诗中这几个字的读音要注意:羹、漉、菽……(教师虽然采用多种形式让学生读记,但此时还是有许多学生看着窗外,有口无心地读着)
《七步诗》这首诗的缩减版,很多学生在学龄前已经能背诵,如果到了六年级,还在纠结于字词的读音识记的话,未免显得有些不妥。教师忽视了学生的现实起点,在组织教学时对教学内容和学生之间的实际关系不加研究而照本宣科,这如何能激起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呢?
3.本末倒置,模糊语文教学的本质
所谓“语文”,也就是“学语和习文”。对于学生情感的熏陶,是建立在“学语和习文”的基础之上自然而然形成的。
但是很多时候,教师可能是忽略了这一点,教学内容选择错误,认为语文课能让学生读懂课文,明白故事的思想感情,对学生有情感的熏陶才是重要的。往往这样的课堂,就容易上成一节思想品德课、美术课、音乐欣赏课。这样,就不是语文,也不是在语文的概念里面去完成语文课堂了。也就是我们所说的,非语文,或者语文的泛化了。
记得2007年的11月,我步入教师队伍的第一节公开课——三年级上册《给予树》,是这样设计的(导入与结尾部分):
【导入】
出示圣诞节相关图片,播放歌曲《铃儿响叮当》。
师:同学们,你们能从这些图片和歌曲中知道这是哪个节日吗?
生齐:圣诞节。
师:谁能来说说这个节日呢?
(生答,师补充总结)
师: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个发生在圣诞节前夕的感人故事。
【结尾】
小练笔:学了这篇课文,你想要给予别人什么?把它写进爱心卡。例如,我想给予妈妈一个吻,因为她总是无微不至地照顾着我。
我想给予……因为……再将爱心卡片贴在给予树上,赋予它新的意义。
当时上完这一课之后,听课老师点评道:“课堂闹哄哄,语文味全无。如果我们只是简单地去教内容,那这就不是真正的语文课,与思品课没什么区别。”现在学校有很多年轻的语文老师,常常会把语文课和其他课等同起来,如果那样的话,就本末倒置了,模糊了语文教学的本质了。
4.脱离主旨,教师对文本解读不到位
现在“多元解读”成为时髦的词语,执教者在课堂中让学生肆意的“思想驰骋”,导致很多时候学生对于文本的曲解与误读。这于学生而言是非常不利的,不利于其对教材的真实理解和对实事求是精神的追求。
如曾听过一位老师教《景阳冈》,课前他向学生提出这样一个问题:“同学们,过两天我们要学的《景阳冈》讲的就是武松打虎的片段,可是,现在提倡保护野生动物,有人说,不应该再读“武松打虎”这样的文章,你们怎么看呢?”老师话音刚落,教室里立即就像炸开了锅,到底该不该学这样的文章,学生的分歧很大。于是,老师把他们分成正反两组,让他们各自去作辩论的准备。两天后的课堂上。双方都带来了充分的资料,展开了唇枪舌剑的辩论,力图证明自己的观点是正确的。学生的发言一个比一个精彩。 在这堂课中,学生抛开文本进行所谓的辩论,虽然有很多不同的见解、甚至精彩的发言,或者也有自己的体验和理解。但这却不是《景阳冈》这篇文章所要传递给读者的真正内涵。难道说,武松在那个时候已经需要被冠上一个“破坏生态系统”的罪名了?这是这个文章真正需要表达的吗?全然不是!多角度的、有创意的阅读是应建立在文本的基础上,脱离文本,所谓的多元解读只能是一种空谈。这位老师对教材价值缺少应有的认知,也没有弄清楚教材的编写意图,所以教学也偏离了原有的价值取向。
二、生本视野下,合理选择教学内容的意义
1.给教师“教什么”有了明确的方向,让课程改革真正得到落实
合理选择教学内容,让语文教师选择重点突破,将目标清晰化、明朗化,备课时,能依据学生的学情分析,有中心,自然不会跑偏,不会揠苗助长和本末倒置。真正做到备课有的放矢,一针见血。在精心备课的前提下,也就是说教师已经合理选择了教学内容,不仅仅学生得到帮助,老师上课也会越来越有激情。课堂便会有效生动,有条不紊。
2.给学生的“学什么”有了明确的方向,让学生的“学”扎实有效
因此,在语文教学中,教师合理选择教学内容,能够让学生通过有效的教学内容,在认知和情感上均有所发展。
虽说现在大力推行素质教育,但是对学生的成绩也是十分看重的。教师要合理选择教学内容,让学生知道学什么。那么学生就会学得扎实有效了。考试是学生的一种评价方式,教师知道“教什么”,学生也知道“学什么”,这样教学一体化,也就能检测出学生的学习效果了。
吴忠豪在《外国小学语文教学研究》中指出:“中国的语文教学,历来是以阅读教学为中心开展的。所谓的中心,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第一,语文教学中识字、听说、写作都是围绕阅读开展,在阅读中识字;通过阅读学习写作,即读写结合;结合阅读进行口语交际练习等。在听、说、读、写四项任务中,阅读的中心地位不可动摇。第二,我们的语文教材主要是阅读教材,听话写作和说话写作没有独立的教材。第三,阅读课时数占绝对优势,超过70%。由此可见,合理地选择教学内容,就是要围绕教学中心对学生展开有效教学。
3.给教材的“写什么”有了明确的方向,让课程的改革不走形式化
语文课程目标化,课程目标内容化,课程内容教材化,是教材编写的趋势。如果我们一直这样走下去,学会了合理选择教学内容,也就是等同于我们把“语文课程目标化,课程目标内容化,课程内容教材化”了,这是教材编写的趋势,同时也会减少无数语文教师的痛苦。
三、生本视野下,合理选择教学内容的策略
1.基于年段的特点与目标,合理选择教学内容
当前阅读教学存在诸多问题的原因之一就是教师对阅读教学的目标把握不准。我们要清楚总目标和年段目标。然后再照着课程目标去做。
就教学的有效性而言,“教什么”比“怎么教”更重要。语文教学教的应该是“课程内容”,而不是“课文内容”。针对不同的年段,目标不同,应该有不同的教学内容。例如,低段以读书识字为主,教学内容应该立足字词教学,立足学生读书习惯的养成;中段以阅读能力的培养为主,训练学生的各方面能力,教学能力指向朗读能力、理解词句能力;高段以把握主要内容,了解布局谋篇,领悟言语形式为主,教学内容指向揣摩表达,学习言语形式,重在语言实践运用。
例如,苏教版五年级上册《莫高窟》一文。放在低段,我们就要让学生去读通课文,读熟课文,教学内容应该立足在对“窟、凛、啧、翩”和“断崖绝壁、威风凛凛、惟妙惟肖、啧啧称赞”等字词的教学;放在中段,就应要求学生把握课文主要内容,理解文中出现的“断崖绝壁、威风凛凛、惟妙惟肖、啧啧称赞、精妙绝伦、宏伟瑰丽、漫天邀游、腐败无能”等词语的意思,并要有技巧地进行朗读;放在高段,就要注意文章的篇章结构,如首尾呼应、总分总结构,还要注意排比、联想、比喻等修辞手法的运用,让语言变得生动形象……并让学生能在自己的习作中加以运用。
所以,我们语文教师当常常拿起语文课标翻一翻,看一看,对准课程目标备课,并选择合理的教学内容。
2.基于语文的本体特征,合理选择教学内容
在2011中国小学语文特级教师高端论坛上,辽宁省特级教师李亚东在高端论坛上提出“两本两先”的观点,值得我们去思考。他说:“不管三十年前,还是三十年后,这个观点依然不变。那就是‘以生为本不会变,以读为本不会变;以情为先,以美为先。’”
刚才也讲到,语文就是“学语习文”,就要关注语言、情感和形象。所谓的语言就是“字、词、句、段、篇、章”;而我们在语言文字的基础上去体会的就是“情感”。每个人可用不同的语言表达不同的意思,这是毋庸置疑的;不同的语言也可表达相同的意思,这也是不足为奇的:而相同的语言可以表达不同的意思,如茶壶诗“清心也可以”就是一个好例子,停顿的不同,会导致相同内容也会有不同的含义。“形象”的构建,同样是建立在语言文字的理解的基础上,让学生能想象文章是如何将生活融入文字当中,又怎样通过词语在脑海里构建一个生活中的形象,如课文《琥珀》的描写所展现出来的,可以让我们在脑海中构建“琥珀”的形象。所以,我们语文学习的重点在于积累语言、丰富情感和构建形象等方面。只有坚定地立足于语文本体。才能语文教语文,通过语文学语文。
3.基于学生的发展需要,合理选择教学内容
小学语文新课标指出:阅读是學生的个性化行为,应引导学生钻研文本,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要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不应完全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也要防止用集体讨论代替个人阅读,或远离文本过度发挥。
着眼于未来,学生需要怎样的素质?从社会交际的角度而言,学生应该具备怎样的语文素养?我们培养出来的学生,应该是会“听、说、读、写”的,是全面的。小学语文的学习,就是为了培养学生们的听说读写的能力。我们通过语文课堂训练学生们的表达能力,让他们明白怎么说话能得体一些。通过积累经典的语句,使学生们长大成人之后在生活当中,与人交流时不自然地流露出,体现着人文素养的高水平。 例如,教学四年级上册《颐和园》一文时,其教学目标之一是学习作者按游览顺序有序观察,抓住景物特点准确描写的写作方法。学习课文之后,学生应当具备一种能够叙述或者描写一处景物并言之有物、条理清晰的能力。所以,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引导学生通过朗读重点的移步换景的句子。感受从不同角度欣赏到的不同景物的特点和作者简洁准确的表达方式,从而有效地学习游记的写法。,反之,如果脱离了学生的语言运用的需求,刻意地去追求文章如何去描写颐和园的美丽景色,纠结与字词本身的特点。我想这就与学生发展的需要相悖了。例如,“葱郁的树丛,掩映着黄的绿的琉璃瓦屋顶和朱红的宫墙。”课堂中花大力气去着重分析画线的词句,来感受作者语言运用的精巧,从而忽略了前面的需求。
4.基于文本的正确解读,合理选择教学内容
执教者对于文本的解读不到位,就会在教学内容选择上出现偏差,所以对引导者而言,每一篇课文都应该有一个正确的、普世的解读。基于此,每拿到一篇课文就应当去潜心阅读,品味语文。
王崧舟老师有言:语文是一种感性的存在。语文不用概念和命题说话,这就有别于数学。它用形象作词、用感情谱曲。语文看上去是一幅幅多姿多彩、形象鲜明的画,读出来是一首首情真意切、感人肺腑的歌。笔者相信:驱逐功利,放松心态去阅读,定能收获一路美景!
古人有云:“故书不嫌百回读,熟读深思子自知”。叶圣陶在《语文教学二十韵》中指出“陶不求甚解,疏狂不可循。甚解岂难致?潜心会本文。”“一字未宜忽,语语悟其神,唯文通彼此,譬如梁与津。”品味语言是语文教师的基本功,作为学习的引导者,教师更要品味、体悟文章中的重点词句。在咬文嚼字中揣摩作者的语言,把握作者的思路,感悟作者的情感。深入人物的内心世界,置身于繁花似锦中,与主人公同呼吸,共命运!
如果要落实到具体的操作层面,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一是细致地读,带着放大镜读,读得仔细。二是细密地读,带着望远镜读,读得周到。三是反复地读,带着透视镜读,读得深入。不仅要看到“显文本”,还要看到“潜文本”,例如,《一夜的工作》中有这样一个语句:“那是一家高大的宫殿式的房子。室内陈设极其简单,一张不大的写字台,两把小转椅。一盏台灯,如此而已。”蔣军晶老师在处理这句话的教学时,准确地抓住“宫殿式”一词引导学生细读文本:你见到过宫殿吗?宫殿式是怎样的?大家想象一下“高大的宫殿式的房子”会是什么样子?让“高大的宫殿式的房子”与“室内陈设极其简单”形成鲜明的对比,加大反差感,更耐人寻味。这与下文描写周总理仔细地审阅文件的内容相互照应、相互映衬,将一个生活勤俭朴素,工作认真仔细,肩负国家使命的总理形象刻画得细致入微。
为什么蒋老师能抓住这个教学内容来引导学生呢?而且又是如此的契合。笔者认为就是蒋老师去读了,而且细读、反复读、透彻读了。教师在拿到一篇文章时,可以借鉴以上方法,在这个过程中,当你体验到“柳暗花明又一春”之时,就是可以思考怎么去上课的时候了。
生本视野下,选择合理的教学内容,才能成就真正高效的语文课堂。语文教师应该执着自己的语文教学,坚定自己的教学选择,肯定自己的教学意义!只有这样有选择地正确地走下去,语文课程的改革的春天自然而然会越来越近,改革的成效才会越来越好!
【关键词】合理选择 教学内容 以生为本
课改专家、华东师大崔允郭博士说过:“教学有没有效率,并不是指教师有没有教完内容或教得认真不认真,而是指学生有没有学到什么或学生学得好不好。如果学生不想学或者学习没有收获,即使教师教得很辛苦也是无效教学。同样,如果学生学得很辛苦,但没有得到应有的发展,也是无效或低效教学。”郭博士的这一段,其实就是在告诉我们,我们的语文教学没有选择合理的教学内容,才会使得语文教学低效,甚至无效。很多时候,师生实际付出的精力与收效差距甚远。所以,如此看来,语文教学低效的根源在于教学内容的不确定与不合理。
一、生本視野下,教学内容选择的误区
从目前的语文课堂现状来看,教师对课堂教学的内容选择还存在着许多误区。那么。我们的语文课堂到底存在着哪些误区呢?
1.揠苗助长,高估学生的阅读能力
教师想当然地认为学生很聪明,所以往往在教学设计的时候,忽略了循序渐进的道理。只追求成效,却忘记了过程是一个痛苦的回忆。我们常常会看到这些情况,学生们还未和文本有个“亲密接触”,老师就急着走教案。
如一个低年级的学生刚读了一次课文,老师就迫不及待地问:“这篇课文告诉了我们一个什么样的深刻道理?”揭题读题后,老师接着又问学生:“这篇课文讲了个什么故事?”
像这样,老师从懂得道理、大意概括等方面高估了学生的能力,忽视了学生阅读的一般规律。教学设计的点不是建立在学生的“最近发展区”上,而是直接给学生来了一个“终结”,让学生还没享受到学习的快乐过程,便已经结束了这一阶段的知识遨游。那么,无形中,教师成为了学生语文课堂残忍的“终结者”,自然给学生的学习增加了难度。
2.一成不变,小看学生的阅读基础
如果不顾课堂的效率,不顾学生的学情,不顾年段的目标,想当然地按照以往的思路或教学方式整理新的学习内容,必然会导致教学活动达不到预期的效果。甚至,会导致教学出现严重的拖沓与失误。
如六年级学习了《七步诗》,有的教师是这样导入的:
师:今天我们要学习古诗《七步诗》……
(教师话还没说完,几个学生已经开始背诵:煮豆持作羹……)
师:这首诗中这几个字的读音要注意:羹、漉、菽……(教师虽然采用多种形式让学生读记,但此时还是有许多学生看着窗外,有口无心地读着)
《七步诗》这首诗的缩减版,很多学生在学龄前已经能背诵,如果到了六年级,还在纠结于字词的读音识记的话,未免显得有些不妥。教师忽视了学生的现实起点,在组织教学时对教学内容和学生之间的实际关系不加研究而照本宣科,这如何能激起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呢?
3.本末倒置,模糊语文教学的本质
所谓“语文”,也就是“学语和习文”。对于学生情感的熏陶,是建立在“学语和习文”的基础之上自然而然形成的。
但是很多时候,教师可能是忽略了这一点,教学内容选择错误,认为语文课能让学生读懂课文,明白故事的思想感情,对学生有情感的熏陶才是重要的。往往这样的课堂,就容易上成一节思想品德课、美术课、音乐欣赏课。这样,就不是语文,也不是在语文的概念里面去完成语文课堂了。也就是我们所说的,非语文,或者语文的泛化了。
记得2007年的11月,我步入教师队伍的第一节公开课——三年级上册《给予树》,是这样设计的(导入与结尾部分):
【导入】
出示圣诞节相关图片,播放歌曲《铃儿响叮当》。
师:同学们,你们能从这些图片和歌曲中知道这是哪个节日吗?
生齐:圣诞节。
师:谁能来说说这个节日呢?
(生答,师补充总结)
师: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个发生在圣诞节前夕的感人故事。
【结尾】
小练笔:学了这篇课文,你想要给予别人什么?把它写进爱心卡。例如,我想给予妈妈一个吻,因为她总是无微不至地照顾着我。
我想给予……因为……再将爱心卡片贴在给予树上,赋予它新的意义。
当时上完这一课之后,听课老师点评道:“课堂闹哄哄,语文味全无。如果我们只是简单地去教内容,那这就不是真正的语文课,与思品课没什么区别。”现在学校有很多年轻的语文老师,常常会把语文课和其他课等同起来,如果那样的话,就本末倒置了,模糊了语文教学的本质了。
4.脱离主旨,教师对文本解读不到位
现在“多元解读”成为时髦的词语,执教者在课堂中让学生肆意的“思想驰骋”,导致很多时候学生对于文本的曲解与误读。这于学生而言是非常不利的,不利于其对教材的真实理解和对实事求是精神的追求。
如曾听过一位老师教《景阳冈》,课前他向学生提出这样一个问题:“同学们,过两天我们要学的《景阳冈》讲的就是武松打虎的片段,可是,现在提倡保护野生动物,有人说,不应该再读“武松打虎”这样的文章,你们怎么看呢?”老师话音刚落,教室里立即就像炸开了锅,到底该不该学这样的文章,学生的分歧很大。于是,老师把他们分成正反两组,让他们各自去作辩论的准备。两天后的课堂上。双方都带来了充分的资料,展开了唇枪舌剑的辩论,力图证明自己的观点是正确的。学生的发言一个比一个精彩。 在这堂课中,学生抛开文本进行所谓的辩论,虽然有很多不同的见解、甚至精彩的发言,或者也有自己的体验和理解。但这却不是《景阳冈》这篇文章所要传递给读者的真正内涵。难道说,武松在那个时候已经需要被冠上一个“破坏生态系统”的罪名了?这是这个文章真正需要表达的吗?全然不是!多角度的、有创意的阅读是应建立在文本的基础上,脱离文本,所谓的多元解读只能是一种空谈。这位老师对教材价值缺少应有的认知,也没有弄清楚教材的编写意图,所以教学也偏离了原有的价值取向。
二、生本视野下,合理选择教学内容的意义
1.给教师“教什么”有了明确的方向,让课程改革真正得到落实
合理选择教学内容,让语文教师选择重点突破,将目标清晰化、明朗化,备课时,能依据学生的学情分析,有中心,自然不会跑偏,不会揠苗助长和本末倒置。真正做到备课有的放矢,一针见血。在精心备课的前提下,也就是说教师已经合理选择了教学内容,不仅仅学生得到帮助,老师上课也会越来越有激情。课堂便会有效生动,有条不紊。
2.给学生的“学什么”有了明确的方向,让学生的“学”扎实有效
因此,在语文教学中,教师合理选择教学内容,能够让学生通过有效的教学内容,在认知和情感上均有所发展。
虽说现在大力推行素质教育,但是对学生的成绩也是十分看重的。教师要合理选择教学内容,让学生知道学什么。那么学生就会学得扎实有效了。考试是学生的一种评价方式,教师知道“教什么”,学生也知道“学什么”,这样教学一体化,也就能检测出学生的学习效果了。
吴忠豪在《外国小学语文教学研究》中指出:“中国的语文教学,历来是以阅读教学为中心开展的。所谓的中心,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第一,语文教学中识字、听说、写作都是围绕阅读开展,在阅读中识字;通过阅读学习写作,即读写结合;结合阅读进行口语交际练习等。在听、说、读、写四项任务中,阅读的中心地位不可动摇。第二,我们的语文教材主要是阅读教材,听话写作和说话写作没有独立的教材。第三,阅读课时数占绝对优势,超过70%。由此可见,合理地选择教学内容,就是要围绕教学中心对学生展开有效教学。
3.给教材的“写什么”有了明确的方向,让课程的改革不走形式化
语文课程目标化,课程目标内容化,课程内容教材化,是教材编写的趋势。如果我们一直这样走下去,学会了合理选择教学内容,也就是等同于我们把“语文课程目标化,课程目标内容化,课程内容教材化”了,这是教材编写的趋势,同时也会减少无数语文教师的痛苦。
三、生本视野下,合理选择教学内容的策略
1.基于年段的特点与目标,合理选择教学内容
当前阅读教学存在诸多问题的原因之一就是教师对阅读教学的目标把握不准。我们要清楚总目标和年段目标。然后再照着课程目标去做。
就教学的有效性而言,“教什么”比“怎么教”更重要。语文教学教的应该是“课程内容”,而不是“课文内容”。针对不同的年段,目标不同,应该有不同的教学内容。例如,低段以读书识字为主,教学内容应该立足字词教学,立足学生读书习惯的养成;中段以阅读能力的培养为主,训练学生的各方面能力,教学能力指向朗读能力、理解词句能力;高段以把握主要内容,了解布局谋篇,领悟言语形式为主,教学内容指向揣摩表达,学习言语形式,重在语言实践运用。
例如,苏教版五年级上册《莫高窟》一文。放在低段,我们就要让学生去读通课文,读熟课文,教学内容应该立足在对“窟、凛、啧、翩”和“断崖绝壁、威风凛凛、惟妙惟肖、啧啧称赞”等字词的教学;放在中段,就应要求学生把握课文主要内容,理解文中出现的“断崖绝壁、威风凛凛、惟妙惟肖、啧啧称赞、精妙绝伦、宏伟瑰丽、漫天邀游、腐败无能”等词语的意思,并要有技巧地进行朗读;放在高段,就要注意文章的篇章结构,如首尾呼应、总分总结构,还要注意排比、联想、比喻等修辞手法的运用,让语言变得生动形象……并让学生能在自己的习作中加以运用。
所以,我们语文教师当常常拿起语文课标翻一翻,看一看,对准课程目标备课,并选择合理的教学内容。
2.基于语文的本体特征,合理选择教学内容
在2011中国小学语文特级教师高端论坛上,辽宁省特级教师李亚东在高端论坛上提出“两本两先”的观点,值得我们去思考。他说:“不管三十年前,还是三十年后,这个观点依然不变。那就是‘以生为本不会变,以读为本不会变;以情为先,以美为先。’”
刚才也讲到,语文就是“学语习文”,就要关注语言、情感和形象。所谓的语言就是“字、词、句、段、篇、章”;而我们在语言文字的基础上去体会的就是“情感”。每个人可用不同的语言表达不同的意思,这是毋庸置疑的;不同的语言也可表达相同的意思,这也是不足为奇的:而相同的语言可以表达不同的意思,如茶壶诗“清心也可以”就是一个好例子,停顿的不同,会导致相同内容也会有不同的含义。“形象”的构建,同样是建立在语言文字的理解的基础上,让学生能想象文章是如何将生活融入文字当中,又怎样通过词语在脑海里构建一个生活中的形象,如课文《琥珀》的描写所展现出来的,可以让我们在脑海中构建“琥珀”的形象。所以,我们语文学习的重点在于积累语言、丰富情感和构建形象等方面。只有坚定地立足于语文本体。才能语文教语文,通过语文学语文。
3.基于学生的发展需要,合理选择教学内容
小学语文新课标指出:阅读是學生的个性化行为,应引导学生钻研文本,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要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不应完全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也要防止用集体讨论代替个人阅读,或远离文本过度发挥。
着眼于未来,学生需要怎样的素质?从社会交际的角度而言,学生应该具备怎样的语文素养?我们培养出来的学生,应该是会“听、说、读、写”的,是全面的。小学语文的学习,就是为了培养学生们的听说读写的能力。我们通过语文课堂训练学生们的表达能力,让他们明白怎么说话能得体一些。通过积累经典的语句,使学生们长大成人之后在生活当中,与人交流时不自然地流露出,体现着人文素养的高水平。 例如,教学四年级上册《颐和园》一文时,其教学目标之一是学习作者按游览顺序有序观察,抓住景物特点准确描写的写作方法。学习课文之后,学生应当具备一种能够叙述或者描写一处景物并言之有物、条理清晰的能力。所以,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引导学生通过朗读重点的移步换景的句子。感受从不同角度欣赏到的不同景物的特点和作者简洁准确的表达方式,从而有效地学习游记的写法。,反之,如果脱离了学生的语言运用的需求,刻意地去追求文章如何去描写颐和园的美丽景色,纠结与字词本身的特点。我想这就与学生发展的需要相悖了。例如,“葱郁的树丛,掩映着黄的绿的琉璃瓦屋顶和朱红的宫墙。”课堂中花大力气去着重分析画线的词句,来感受作者语言运用的精巧,从而忽略了前面的需求。
4.基于文本的正确解读,合理选择教学内容
执教者对于文本的解读不到位,就会在教学内容选择上出现偏差,所以对引导者而言,每一篇课文都应该有一个正确的、普世的解读。基于此,每拿到一篇课文就应当去潜心阅读,品味语文。
王崧舟老师有言:语文是一种感性的存在。语文不用概念和命题说话,这就有别于数学。它用形象作词、用感情谱曲。语文看上去是一幅幅多姿多彩、形象鲜明的画,读出来是一首首情真意切、感人肺腑的歌。笔者相信:驱逐功利,放松心态去阅读,定能收获一路美景!
古人有云:“故书不嫌百回读,熟读深思子自知”。叶圣陶在《语文教学二十韵》中指出“陶不求甚解,疏狂不可循。甚解岂难致?潜心会本文。”“一字未宜忽,语语悟其神,唯文通彼此,譬如梁与津。”品味语言是语文教师的基本功,作为学习的引导者,教师更要品味、体悟文章中的重点词句。在咬文嚼字中揣摩作者的语言,把握作者的思路,感悟作者的情感。深入人物的内心世界,置身于繁花似锦中,与主人公同呼吸,共命运!
如果要落实到具体的操作层面,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一是细致地读,带着放大镜读,读得仔细。二是细密地读,带着望远镜读,读得周到。三是反复地读,带着透视镜读,读得深入。不仅要看到“显文本”,还要看到“潜文本”,例如,《一夜的工作》中有这样一个语句:“那是一家高大的宫殿式的房子。室内陈设极其简单,一张不大的写字台,两把小转椅。一盏台灯,如此而已。”蔣军晶老师在处理这句话的教学时,准确地抓住“宫殿式”一词引导学生细读文本:你见到过宫殿吗?宫殿式是怎样的?大家想象一下“高大的宫殿式的房子”会是什么样子?让“高大的宫殿式的房子”与“室内陈设极其简单”形成鲜明的对比,加大反差感,更耐人寻味。这与下文描写周总理仔细地审阅文件的内容相互照应、相互映衬,将一个生活勤俭朴素,工作认真仔细,肩负国家使命的总理形象刻画得细致入微。
为什么蒋老师能抓住这个教学内容来引导学生呢?而且又是如此的契合。笔者认为就是蒋老师去读了,而且细读、反复读、透彻读了。教师在拿到一篇文章时,可以借鉴以上方法,在这个过程中,当你体验到“柳暗花明又一春”之时,就是可以思考怎么去上课的时候了。
生本视野下,选择合理的教学内容,才能成就真正高效的语文课堂。语文教师应该执着自己的语文教学,坚定自己的教学选择,肯定自己的教学意义!只有这样有选择地正确地走下去,语文课程的改革的春天自然而然会越来越近,改革的成效才会越来越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