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为抵抗细菌耐药性进展,使医学生认识到细菌耐药的严峻形势,建立起合理科学使用抗菌药物的意识,针对研究生开设《细菌耐药》课程。结合近几年的授课实践,谈谈《细菌耐药》课的开课意义和进展。
【关键词】研究生;细菌耐药;抗菌药物;课程
Thinking of the course about “antimicrobial drug resistance in bacteria”
Hu Lifen
Department of infection, the first affiliated hospital of Anhui medical university
【Abstract】To avoid the developments of antimicrobial drug resistance in bacteria, make the medical students to realize the serious situation of bacterial drug resistance and to establish awareness of a reasonable and scientific use of antibacterial drugs, the course about “antimicrobial drug resistance in bacteria” were carried out in medical postgraduates. Combining with teaching practice in recent years, the significance and progress of this course were recommended.
【Key words】postgraduates; Bacterial drug resistance; Antimicrobial drug; Course
随着抗菌药物在临床的长期使用,特别是滥用和误用导致了细菌耐药问题愈演愈烈。Karen Bush 等人在《Nature》发表文章指出,细菌耐药已经成为全球所面临的公共卫生问题[1]。细菌感染和细菌耐药是临床各科室患者不可逃避的问题,了解临床常用细菌耐药情况是合理选择抗感染方案的基础,对研究生开设细菌耐药这门课为他们以后进入临床面对细菌感染疾病可提供一定的基础知识。为适应临床需要,我校在医学研究生教育中连续十年开设了《细菌耐药》课程,在此就本课程的开设和教学谈几点体会。
1《细菌耐药》课的开设意义
20 世纪抗生素的诞生结束了细菌感染性疾病无药可医的历史,因此抗生素的发现与临床应用被公认为是人类医学史上重要的里程碑之一。但随着抗菌药物在临床的长期使用,特别是滥用和误用导致了细菌耐药问题愈演愈烈。细菌耐药最明显的病原菌主要院内感染细菌。2011年,世界卫生组织 (WHO) 将世界卫生日主题定为“抵抗抗生素耐药性-今天不采取行动,明天就无药可用”,更是引起全世界对细菌耐药的关注[2]。为此,世界卫生组织及各国制定了合理使用抗菌药物的措施[3]。目前在我国医学本科教育中,关于细菌耐药的知识介绍很少,高层次医学人才有必要掌握临床微生物学、细菌耐药及抗菌药物等相关知识。随着医学理论和医学技术的飞速发虔,细菌性疾病也有了新的变化,与细菌耐药相关的临床微生物学、感染性疾病和抗感染药物的新知识和新技术也不断更新。20世纪30年代青霉素和磺胺药物为代表的抗生素在临床首次使用,其后大量抗菌药物被发现、合成并在在临床广泛使用,不仅使细菌感染形式发生很大变化:存在了几千年的烈性细菌性感染病如炭疽、鼠疫及霍乱等基本消灭,目前感染主要以条件致病菌引起的感染为主;并且也筛选出了大量的多重耐药菌,而多重耐药菌主要来源于院内感染分离菌株。临床上不同科室、不同人群及不同标本来源分离的感染细菌分类比例及细菌耐药率有一定差异性,并且不同地区、不同医院细菌耐药的状况也不同,通过这些基本知识的熟练掌握,才能做出合理的用药决策。因此,对于缺乏临床经验的研究生在进入临床前通过《细菌耐药》课的学习,将为其进入临床后处理各种感染性疾病患者经验性的选择抗菌药物奠定一定的理论基础。因此,对研究生开设《细菌耐药》课程有很强的实用性和必要性。该课程开课10年来受到学生及其导师的普遍重视和欢迎,选修此课程的学生人数逐年增加。
2 授课内容的选择
近年来,世界各国都在采取立法、组建细菌耐药监测网和加强国际合作等措施控制细菌耐药。本学院早在2005年已成立省细菌耐药监控中心,该课程开课时间和细菌耐药监控中心成立的时间同步,本地区多年的临床分离细菌资料分析为这门课程提供了重要内容。该课程的开设本着立足临床的原则,总共24学时主要内容包括如下:①细菌的基本特性和临床感染;②抗菌药物的发现、发展和临床应用;③细菌耐药的发生、发展及主要的耐药机制;④多重耐药菌的流行情况及细菌耐药的检测方法;⑤全省各家医院临床分离细菌耐药资料数据分析;⑥防止细菌耐药突变发生的措施;⑦经验性抗感染治疗临床药物选择。授课教师不仅具有多年的临床抗感染经验并且在细菌耐药方面也有多年的研究经验。
通过本课程的教学,使医学生能认识到细菌耐药的严峻形势,建立起合理科学使用抗菌药物的观念,树立起控制细菌耐药进展的责任心。并且使学生能掌握细菌耐药机制和临床抗菌药物使用的理论依据和基本原则,对今后的临床工作或基础研究提供基础[4]。
3 教学效果检验形式
考试是教学过程中必不可少的一个重要环节,不同的考试形式从不同的角度对教学效果进行检验。闭卷考试对知识点过于教条,对知识点的综合应用较少,学生不愿系统看书、热衷于选做试题、甚至囫囵吞枣地背答案来应付考试的学习方式[5]。开卷考试是一种旨在反对死记硬背的学习方式和照本宣科的填鸭式教学方式的考试形式,不仅是对教学内容的有力强化,更是培养学生综合能力的重要手段[6]。临床综合能力评价是测试医学毕业生是否合格的一个重要手段,是评价医学生质量的客观依据,作为医生能否正确判断感染性疾病和合理地选用抗菌药物,将直接关系到病人的生命安全,因此该课程开课以来一直采用病例结合问答题的开卷形式评价学生学习效果,旨在锻炼学生的审题能力、理解能力、分析能力、综合运用能力、书面表达能力等。并且老师授课过程中注重课堂讨论,鼓励学生撰写本专业相关的细菌感染及耐药综述、专题等,根据综述或专题完成情况及质量,给与最后加分。旨在调动学生查阅文献资料的积极性,拓展学生细菌耐药知识的积累,为以后的临床工作打下强大的理论基础。课程结束后的学生问卷调查现示,此课程受到学生及其导师的普遍重视和欢迎。
4 存在问题和展望
医务工作者在临床抗菌药物的不合理使用是细菌耐药产生的重要原因之一[7],对于细菌耐药知识的全面掌握是临床合理使用抗菌药物的前提。医学生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为今后的基础研究和临床工作都打下了一定的理论基础。但该课程的教学主要以老师授课为主的理论教学,在今后的教学中,应进一步完善授课形式,如增加实验室细菌耐药分析的实验教学、临床多重耐药菌感染患者的病例讨论等。
5 参考文献
1 Bush K, Courvalin P, Dantas G, et al. Tackling antibiotic resistance. Nature reviews Microbiology. 2011, 9 (12): 894-6.
2 Sharma A. Antimicrobial resistance: No action today, no cure tomorrow. Indian J Med Microbiol. 2011, 29 (2): 91-2.
3 WHO Improving the conlainment of antimicrobial resistance[M] Geneva:World Health Assembly,2005:126
4 黎春辉.临床药师查房促进抗感染药物的合理应用[J]中国执业药师.2010,7(5):3-5
5 韦巧燕, 陶靖.高校考试制度改革的几点思考[ J] .高教论坛, 2006(1):53 -55.
6 曹荣誉.谈高校课程考试新模式的建构[ J] .教育与职业, 2007(9):182 -184.
7 肖永红开展细菌耐药监测,促进抗菌药物合理使用[ J]中国执业药师,2009,6(3):3-8
【作者简介】胡立芬,女,1982.8,皖.肥东,副主任医师,博士研究生,研究方向:细菌耐药,13855199430,[email protected]。
【课题项目】人体内感染嗜麦芽窄食单胞菌耐药性变迁及获得性耐药机制” 编号:81101313。
【关键词】研究生;细菌耐药;抗菌药物;课程
Thinking of the course about “antimicrobial drug resistance in bacteria”
Hu Lifen
Department of infection, the first affiliated hospital of Anhui medical university
【Abstract】To avoid the developments of antimicrobial drug resistance in bacteria, make the medical students to realize the serious situation of bacterial drug resistance and to establish awareness of a reasonable and scientific use of antibacterial drugs, the course about “antimicrobial drug resistance in bacteria” were carried out in medical postgraduates. Combining with teaching practice in recent years, the significance and progress of this course were recommended.
【Key words】postgraduates; Bacterial drug resistance; Antimicrobial drug; Course
随着抗菌药物在临床的长期使用,特别是滥用和误用导致了细菌耐药问题愈演愈烈。Karen Bush 等人在《Nature》发表文章指出,细菌耐药已经成为全球所面临的公共卫生问题[1]。细菌感染和细菌耐药是临床各科室患者不可逃避的问题,了解临床常用细菌耐药情况是合理选择抗感染方案的基础,对研究生开设细菌耐药这门课为他们以后进入临床面对细菌感染疾病可提供一定的基础知识。为适应临床需要,我校在医学研究生教育中连续十年开设了《细菌耐药》课程,在此就本课程的开设和教学谈几点体会。
1《细菌耐药》课的开设意义
20 世纪抗生素的诞生结束了细菌感染性疾病无药可医的历史,因此抗生素的发现与临床应用被公认为是人类医学史上重要的里程碑之一。但随着抗菌药物在临床的长期使用,特别是滥用和误用导致了细菌耐药问题愈演愈烈。细菌耐药最明显的病原菌主要院内感染细菌。2011年,世界卫生组织 (WHO) 将世界卫生日主题定为“抵抗抗生素耐药性-今天不采取行动,明天就无药可用”,更是引起全世界对细菌耐药的关注[2]。为此,世界卫生组织及各国制定了合理使用抗菌药物的措施[3]。目前在我国医学本科教育中,关于细菌耐药的知识介绍很少,高层次医学人才有必要掌握临床微生物学、细菌耐药及抗菌药物等相关知识。随着医学理论和医学技术的飞速发虔,细菌性疾病也有了新的变化,与细菌耐药相关的临床微生物学、感染性疾病和抗感染药物的新知识和新技术也不断更新。20世纪30年代青霉素和磺胺药物为代表的抗生素在临床首次使用,其后大量抗菌药物被发现、合成并在在临床广泛使用,不仅使细菌感染形式发生很大变化:存在了几千年的烈性细菌性感染病如炭疽、鼠疫及霍乱等基本消灭,目前感染主要以条件致病菌引起的感染为主;并且也筛选出了大量的多重耐药菌,而多重耐药菌主要来源于院内感染分离菌株。临床上不同科室、不同人群及不同标本来源分离的感染细菌分类比例及细菌耐药率有一定差异性,并且不同地区、不同医院细菌耐药的状况也不同,通过这些基本知识的熟练掌握,才能做出合理的用药决策。因此,对于缺乏临床经验的研究生在进入临床前通过《细菌耐药》课的学习,将为其进入临床后处理各种感染性疾病患者经验性的选择抗菌药物奠定一定的理论基础。因此,对研究生开设《细菌耐药》课程有很强的实用性和必要性。该课程开课10年来受到学生及其导师的普遍重视和欢迎,选修此课程的学生人数逐年增加。
2 授课内容的选择
近年来,世界各国都在采取立法、组建细菌耐药监测网和加强国际合作等措施控制细菌耐药。本学院早在2005年已成立省细菌耐药监控中心,该课程开课时间和细菌耐药监控中心成立的时间同步,本地区多年的临床分离细菌资料分析为这门课程提供了重要内容。该课程的开设本着立足临床的原则,总共24学时主要内容包括如下:①细菌的基本特性和临床感染;②抗菌药物的发现、发展和临床应用;③细菌耐药的发生、发展及主要的耐药机制;④多重耐药菌的流行情况及细菌耐药的检测方法;⑤全省各家医院临床分离细菌耐药资料数据分析;⑥防止细菌耐药突变发生的措施;⑦经验性抗感染治疗临床药物选择。授课教师不仅具有多年的临床抗感染经验并且在细菌耐药方面也有多年的研究经验。
通过本课程的教学,使医学生能认识到细菌耐药的严峻形势,建立起合理科学使用抗菌药物的观念,树立起控制细菌耐药进展的责任心。并且使学生能掌握细菌耐药机制和临床抗菌药物使用的理论依据和基本原则,对今后的临床工作或基础研究提供基础[4]。
3 教学效果检验形式
考试是教学过程中必不可少的一个重要环节,不同的考试形式从不同的角度对教学效果进行检验。闭卷考试对知识点过于教条,对知识点的综合应用较少,学生不愿系统看书、热衷于选做试题、甚至囫囵吞枣地背答案来应付考试的学习方式[5]。开卷考试是一种旨在反对死记硬背的学习方式和照本宣科的填鸭式教学方式的考试形式,不仅是对教学内容的有力强化,更是培养学生综合能力的重要手段[6]。临床综合能力评价是测试医学毕业生是否合格的一个重要手段,是评价医学生质量的客观依据,作为医生能否正确判断感染性疾病和合理地选用抗菌药物,将直接关系到病人的生命安全,因此该课程开课以来一直采用病例结合问答题的开卷形式评价学生学习效果,旨在锻炼学生的审题能力、理解能力、分析能力、综合运用能力、书面表达能力等。并且老师授课过程中注重课堂讨论,鼓励学生撰写本专业相关的细菌感染及耐药综述、专题等,根据综述或专题完成情况及质量,给与最后加分。旨在调动学生查阅文献资料的积极性,拓展学生细菌耐药知识的积累,为以后的临床工作打下强大的理论基础。课程结束后的学生问卷调查现示,此课程受到学生及其导师的普遍重视和欢迎。
4 存在问题和展望
医务工作者在临床抗菌药物的不合理使用是细菌耐药产生的重要原因之一[7],对于细菌耐药知识的全面掌握是临床合理使用抗菌药物的前提。医学生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为今后的基础研究和临床工作都打下了一定的理论基础。但该课程的教学主要以老师授课为主的理论教学,在今后的教学中,应进一步完善授课形式,如增加实验室细菌耐药分析的实验教学、临床多重耐药菌感染患者的病例讨论等。
5 参考文献
1 Bush K, Courvalin P, Dantas G, et al. Tackling antibiotic resistance. Nature reviews Microbiology. 2011, 9 (12): 894-6.
2 Sharma A. Antimicrobial resistance: No action today, no cure tomorrow. Indian J Med Microbiol. 2011, 29 (2): 91-2.
3 WHO Improving the conlainment of antimicrobial resistance[M] Geneva:World Health Assembly,2005:126
4 黎春辉.临床药师查房促进抗感染药物的合理应用[J]中国执业药师.2010,7(5):3-5
5 韦巧燕, 陶靖.高校考试制度改革的几点思考[ J] .高教论坛, 2006(1):53 -55.
6 曹荣誉.谈高校课程考试新模式的建构[ J] .教育与职业, 2007(9):182 -184.
7 肖永红开展细菌耐药监测,促进抗菌药物合理使用[ J]中国执业药师,2009,6(3):3-8
【作者简介】胡立芬,女,1982.8,皖.肥东,副主任医师,博士研究生,研究方向:细菌耐药,13855199430,[email protected]。
【课题项目】人体内感染嗜麦芽窄食单胞菌耐药性变迁及获得性耐药机制” 编号:811013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