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小学阶段数学思考能力的培养对于一个人的一生的作用不言而喻。数学学习的起步阶段思考能力是数学思维的基础也是解决数学问题的根本所在。小学数学教学应注重数学思考能力的培养同时更要注重数理方法的渗透。
关键词:小学数学;思考能力;思维;培养;问题
传统的小学数学教学课堂,教师更多的是根据教学参考书结合各自的学情进行教学,课堂教学依赖教师的成分多,学生少有自己的思考尤其是中等以下学生。此种状况对于小学生的数学思考能力的培养是很不利的。长此以往,势必养成小学生不爱思考、不会思考的不良习惯从而影响学生的良好思维能力的形成。
那么,如何才能真正体现学生主体、教师主导的地位,使学生发挥主动求知的精神进而培养良好的数学思考能力呢?
1、情境创设法
2012《小学数学新课程标准》明确提出:“小学数学课程内容要贴近学生的生活,有利于学生经验、思考与探索。内容的组织要处理好过程与结果的关系,直观与抽象的关系,生活化、情境化与知识系统性的关系。”小学数学不同于初中阶段以上的数学内容,小学数学的学习内容与生活密切相关。换句话说,小学数学的课程安排本身就是积极创设情境,让小学生在生活中去接触与生活有关的现象,各界丰富的感性经验,从而获得对数学概念的最初认识。所以,我们在教学中就要注意善于运用情境创设法,让小学生在仿真的生活环境中愉快地学习数学并在有趣的活动情境中去交流、比较、争论、思考。这样的话,学生才有可能去主动学习、相互探索并完成从感性认识升华到理性认识的过程。
例如,在教学《周长的认识》时,我首先抛出了这样一个问题:“爸爸和小明沿着操场赛跑,爸爸沿着操场的里圈跑,小明沿着操场的外圈跑,谁先跑完一圈,谁就是冠军,猜猜谁会是冠军?”这个问题一提出来,教室里下一下子就炸开了锅,很多同学都发现了这样的比赛不合理,因为爸爸的是里圈,比较短;小明跑的是外圈,比较长。我及时肯定了同学们的发现,这样同学们就获得了“周长有长有短”的感性认识。接下来的学习中,我再引导学生运用“从一点开始又绕回原点”的知识点去测量出不同的周长。因为有了之前的铺垫,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就被较好地调动起来了,有了学生的主动热情参与,学生就在情境中愉快地完成了本来是一个教学难点的学习。从后来的检测结果来看,教学效果还是很不错的。
2、实际操作法
数学科是一个从生活中来,到生活中去的学科。这一点在小学数学表现得尤为明显。当我们从形象的生活情景中去总结归纳出抽象的概念和规律时,我们的本意肯定不是为了形而上学而是为了更好地解释服务于社会。所以,我们的小学数学教学就要重视学生的生活实践和已经有的知识中去学习、去理解的能力。在这个过程中,最好的方式莫过于学生的实际操作。只有让学生先充分地体验生活中的数学现象,才有可能激发学生把生活场景数学化的过程,才有可能完成从形象思维到抽象思维的过渡。这是一个符合学生认知规律的渐进过程。如果我们反其道行之的话,那么学生必然在抽象思维过程中迷失,久而久之,数学的学习积极性就会严重挫伤。
例如,在教学“可能性”的时候,我在讲台桌上准备了4个箱子,在第一号箱子里放了9个红球,在第二号箱子里放了10个绿球,在第三号箱子里放了12个白球,在第四号箱子里放了8个红球和4个白球。然后向学生提出问题,要求他们回答“可能、一定、不可能”三种情况。接下来,我让答错或是不确定的同学轮流上讲台桌去摸球。通过这样的动手操作,同学们就发现了第一号箱子、第二号箱子、第三号箱子都一定能摸到相应的色球而不可能摸到其他的色球,而第四号箱子就可能摸到不同颜色的色球。一堂课下来,学生的动作思维就通过动手实践得到了发展,感性猜测也得到了验证,“可能、一定、不可能”这一组概念自然也就清楚了。
3、观察归纳法
在数学教学过程中,我们发现,任何一个数学概念都是对客观事物的数量关系或是空间关系的概括、归纳的结果。因此,在教学数学概念时,我们就应该尽量地利用实物让学生去观察、去感知、去比较、去得出学生自己的第一印象。在此基础上再去引导学生找出它们的共同点,发现它们的本质特征最终形成正确的判断。尤其是在教学图形概念时,更是要注意让学生先观察各种图形的实物,在充分观察,发现边角特点的基础上再去抽象出图形,切莫直接在黑板上画一个图形,然后就在图形上圈画分析,告诉学生这就是什么什么图形。此外,在教学中我们也可以通过多举几个例子来巧妙地让学生去观察归纳,并在此基础上得出自己的结论。
例如,在教学“加法结合律”的时候,我就坚决避免以往只举一个例子导致教学效果不佳的不足。这堂课上,我一口气举出三个例子,然后让学生对黑板上的例子进行观察归纳。学生在观察归纳黑板上的三个例子后,很容易就发现了它们的共同点就是等号左端都是先把前两个数相加,然后再加上第三个数;而等号右端却是先把后两个数相加,然后再加上第一个数(附例一:(2+3)+4=2+(3+4))。在观察归纳的基础上,学生不仅得出了结论,同时也使得对加法结合律的理解更深入了,同时又学到了不完全归纳推理的方法。这堂课授完后,我发现教学效果比以前只举一个例子要好得多。
总之,培养学生的思考能力的方法是多种多样的,只要我们教师顺应学生认识发展的规律,积极创设问题情境,放手让学生去实践操作,引导学生去观察归纳;那么,学生的思考能力就会逐渐培养起来的。■
参考文献
1、《小学数学新课程标准》(人民教育出版社,2012年)
2、陈燕《小学数学情境教学初探》(《数学学习与研究》,2012年第18期)
关键词:小学数学;思考能力;思维;培养;问题
传统的小学数学教学课堂,教师更多的是根据教学参考书结合各自的学情进行教学,课堂教学依赖教师的成分多,学生少有自己的思考尤其是中等以下学生。此种状况对于小学生的数学思考能力的培养是很不利的。长此以往,势必养成小学生不爱思考、不会思考的不良习惯从而影响学生的良好思维能力的形成。
那么,如何才能真正体现学生主体、教师主导的地位,使学生发挥主动求知的精神进而培养良好的数学思考能力呢?
1、情境创设法
2012《小学数学新课程标准》明确提出:“小学数学课程内容要贴近学生的生活,有利于学生经验、思考与探索。内容的组织要处理好过程与结果的关系,直观与抽象的关系,生活化、情境化与知识系统性的关系。”小学数学不同于初中阶段以上的数学内容,小学数学的学习内容与生活密切相关。换句话说,小学数学的课程安排本身就是积极创设情境,让小学生在生活中去接触与生活有关的现象,各界丰富的感性经验,从而获得对数学概念的最初认识。所以,我们在教学中就要注意善于运用情境创设法,让小学生在仿真的生活环境中愉快地学习数学并在有趣的活动情境中去交流、比较、争论、思考。这样的话,学生才有可能去主动学习、相互探索并完成从感性认识升华到理性认识的过程。
例如,在教学《周长的认识》时,我首先抛出了这样一个问题:“爸爸和小明沿着操场赛跑,爸爸沿着操场的里圈跑,小明沿着操场的外圈跑,谁先跑完一圈,谁就是冠军,猜猜谁会是冠军?”这个问题一提出来,教室里下一下子就炸开了锅,很多同学都发现了这样的比赛不合理,因为爸爸的是里圈,比较短;小明跑的是外圈,比较长。我及时肯定了同学们的发现,这样同学们就获得了“周长有长有短”的感性认识。接下来的学习中,我再引导学生运用“从一点开始又绕回原点”的知识点去测量出不同的周长。因为有了之前的铺垫,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就被较好地调动起来了,有了学生的主动热情参与,学生就在情境中愉快地完成了本来是一个教学难点的学习。从后来的检测结果来看,教学效果还是很不错的。
2、实际操作法
数学科是一个从生活中来,到生活中去的学科。这一点在小学数学表现得尤为明显。当我们从形象的生活情景中去总结归纳出抽象的概念和规律时,我们的本意肯定不是为了形而上学而是为了更好地解释服务于社会。所以,我们的小学数学教学就要重视学生的生活实践和已经有的知识中去学习、去理解的能力。在这个过程中,最好的方式莫过于学生的实际操作。只有让学生先充分地体验生活中的数学现象,才有可能激发学生把生活场景数学化的过程,才有可能完成从形象思维到抽象思维的过渡。这是一个符合学生认知规律的渐进过程。如果我们反其道行之的话,那么学生必然在抽象思维过程中迷失,久而久之,数学的学习积极性就会严重挫伤。
例如,在教学“可能性”的时候,我在讲台桌上准备了4个箱子,在第一号箱子里放了9个红球,在第二号箱子里放了10个绿球,在第三号箱子里放了12个白球,在第四号箱子里放了8个红球和4个白球。然后向学生提出问题,要求他们回答“可能、一定、不可能”三种情况。接下来,我让答错或是不确定的同学轮流上讲台桌去摸球。通过这样的动手操作,同学们就发现了第一号箱子、第二号箱子、第三号箱子都一定能摸到相应的色球而不可能摸到其他的色球,而第四号箱子就可能摸到不同颜色的色球。一堂课下来,学生的动作思维就通过动手实践得到了发展,感性猜测也得到了验证,“可能、一定、不可能”这一组概念自然也就清楚了。
3、观察归纳法
在数学教学过程中,我们发现,任何一个数学概念都是对客观事物的数量关系或是空间关系的概括、归纳的结果。因此,在教学数学概念时,我们就应该尽量地利用实物让学生去观察、去感知、去比较、去得出学生自己的第一印象。在此基础上再去引导学生找出它们的共同点,发现它们的本质特征最终形成正确的判断。尤其是在教学图形概念时,更是要注意让学生先观察各种图形的实物,在充分观察,发现边角特点的基础上再去抽象出图形,切莫直接在黑板上画一个图形,然后就在图形上圈画分析,告诉学生这就是什么什么图形。此外,在教学中我们也可以通过多举几个例子来巧妙地让学生去观察归纳,并在此基础上得出自己的结论。
例如,在教学“加法结合律”的时候,我就坚决避免以往只举一个例子导致教学效果不佳的不足。这堂课上,我一口气举出三个例子,然后让学生对黑板上的例子进行观察归纳。学生在观察归纳黑板上的三个例子后,很容易就发现了它们的共同点就是等号左端都是先把前两个数相加,然后再加上第三个数;而等号右端却是先把后两个数相加,然后再加上第一个数(附例一:(2+3)+4=2+(3+4))。在观察归纳的基础上,学生不仅得出了结论,同时也使得对加法结合律的理解更深入了,同时又学到了不完全归纳推理的方法。这堂课授完后,我发现教学效果比以前只举一个例子要好得多。
总之,培养学生的思考能力的方法是多种多样的,只要我们教师顺应学生认识发展的规律,积极创设问题情境,放手让学生去实践操作,引导学生去观察归纳;那么,学生的思考能力就会逐渐培养起来的。■
参考文献
1、《小学数学新课程标准》(人民教育出版社,2012年)
2、陈燕《小学数学情境教学初探》(《数学学习与研究》,2012年第18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