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当前,我国的教育体系得到了进一步完善,各学科的教学理念、教学目标也发生了显著变化,更加倾向于培养全面发展的高素质人才。与此同时,对学生人格、价值观的培养也逐渐成为了一项重要的工作,要求教师在完成知识教育目标的基础上,采用情感教育策略对学生的内在修养进行培养,以便推动其可持续发展。笔者以小学语文课程为例,结合新时代的育人要求以及现代化教育技术,在本文中分析了情感教育活动的实施策略,仅供参考。
关键词:小学语文;情感教育;教学策略
引言:
对小学阶段的学生而言,适当的情感教育可以陶冶其情操、完善其个性,并为其提供鲜明的道德标杆,促使他们不断向上、向善、向好发展,进而推动其健康成长。为此,小学语文教师要结合本学科的特点,依托日常教学活动实施情感教育,以便丰富教学内容和形式,让学生感受到语文学科的人文魅力,同时使他们在学习文化理论的过程中吸收和内化更多优质情感,同时能够对照自身,在反思和改进中完善个人的道德观念、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一、优化朗读策略增强情感教育的效果
学生在朗读课文的时候,不仅需要调动个人思维从中获取关键信息,分析作者的创作意图,还要将自己代入到文章中,去品味人物的喜怒哀乐,学会区分对错、明辨善恶,同时借助不同的节奏、语气将相应的情感外化,因此该环节可作为情感教育活动的载体。具体来讲,小学语文教师可以先通过范读使学生掌握基本的朗读技巧,引导他们揣摩字里行间的情感,然后可组织配乐朗读活动,让学生在特定氛围中更加专注、有效地理解文章中蕴含的情感,再借助有声语言将其表达出来,还可以设计分角色表演活动,促使学生在演绎过程中顺利完成朗读任务,设身处地地品味各种情感,并受到美好情感的感染与熏陶,同时获得更多积极的体验,以此不断提升情感教育的效果。
二、设计讨论活动落实情感教育目标
结合所讲内容,小学语文教师可以设计一个与情感有关的话题引导学生讨论,使他们在思考、互动的过程中挖掘真、善、美,进而树立正确的价值取向,切实增强情感教育的有效性。比如,教师在讲解描写景物的文章时,可以给出这样一个话题:这么美的景色,要怎样才能延续下去呢?从而使学生在讨论的过程中树立保护环境、爱护大自然的意识,同时主动将话题延伸到实际生活中,结合个人经历分享各种环保方法,有利于潜移默化地唤醒其内在的积极情感。此外,教师也可以围绕课文中的人物设计情感话题:假如你是主人公,你会怎么做?据此引导学生换位思考,使之通过深入讨论领会文章的思想情感,同时把握主人公的闪光点,有助于完善其情感世界。
三、适时拓展补充促进情感教育活动顺利实施
在教学实践中,小学语文老师还可以根据所教内容进行拓展和补充,让学生从更加全面的角度分析阅读文、认识相关人物,从而引发他们的情感共鸣,使情感教育活动顺利实施。比如,教材中常常会有以真实人物、真实案例为原型的文章,语文教师就可以在讲课过程中利用多媒体补充相关的背景资料,让学生立足当下分析人物心理、揣摩人物情感,或是归纳事件中折射出来的人性光辉,从而满足他们对于美好事物、美好品质的向往,以此强化情感教育效果。教师还可以设计拓展写作活动,鼓励学生将自己的所思所感表达出来,促使他们不断积聚正能量,依托学过的语言知识和表达技巧来传递正确的价值观和情感认知,从而在提升其综合素养的同时,不断凸显情感教育的有效性。
四、依托实践活动创造良好的情感教育氛围
自新课改实施以来,小学语文教师逐渐意识到了实践教学的重要性,并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开展实践工作,旨在全面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为其终身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在此过程中,教师也可适时渗透情感教育,使学生在亲身经历和体验中不断完善自我。比如,语文教师可以在端午前夕组织学生一起包粽子,同时为他们讲解屈原的故事,使之了解包粽子、赛龙舟这些习俗的由来,也可播放比较写实的历史剧片段,让学生更加直观地感受屈原对国家的热爱之情,从而使之在实践中品味传统节日美食、真正理解端午节的内涵,并能够从先辈身上汲取力量,受到情感上的鼓舞,有利于增强他们的文化认同感、自信心,同时激发他们的爱国情感、引导其树立远大理想,在良好的氛围中强化情感教育的效果。
总的来说,语文学科中不仅包含了丰富的知识,还蕴含了多彩的情感,对学生具有积极的导向作用。在新时期的教育背景下,要想真正发挥出语文课程的人文教育优势,教师必须积极挖掘课本中的美好情感,并借助有效的途径将其与学生联系起来,促使他们主动思考、分析,在积累文化知识的同时,将各种优质的情感纳入到學生的认知体系中,然后以此为参照规范自身言行,从而顺利提高情感教育的质量,促使学生德智双修,为他们的终身发展提供强大的助力。
参考文献:
[1]陈亚娟.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情感教育及其实施策略[J].当代家庭教育,2021(07):141-142.
[2]王学院.浅谈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情感教育的实施策略[J].新课程,2020(38).
[3]史丽娟. 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情感教育及其实施策略初探[J]. 东西南北:教育, 2020(1):0215-0215.
[4]吴妍英. 浅谈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渗透情感教育的策略[J]. 读书文摘, 2016, 000(027):91.
关键词:小学语文;情感教育;教学策略
引言:
对小学阶段的学生而言,适当的情感教育可以陶冶其情操、完善其个性,并为其提供鲜明的道德标杆,促使他们不断向上、向善、向好发展,进而推动其健康成长。为此,小学语文教师要结合本学科的特点,依托日常教学活动实施情感教育,以便丰富教学内容和形式,让学生感受到语文学科的人文魅力,同时使他们在学习文化理论的过程中吸收和内化更多优质情感,同时能够对照自身,在反思和改进中完善个人的道德观念、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一、优化朗读策略增强情感教育的效果
学生在朗读课文的时候,不仅需要调动个人思维从中获取关键信息,分析作者的创作意图,还要将自己代入到文章中,去品味人物的喜怒哀乐,学会区分对错、明辨善恶,同时借助不同的节奏、语气将相应的情感外化,因此该环节可作为情感教育活动的载体。具体来讲,小学语文教师可以先通过范读使学生掌握基本的朗读技巧,引导他们揣摩字里行间的情感,然后可组织配乐朗读活动,让学生在特定氛围中更加专注、有效地理解文章中蕴含的情感,再借助有声语言将其表达出来,还可以设计分角色表演活动,促使学生在演绎过程中顺利完成朗读任务,设身处地地品味各种情感,并受到美好情感的感染与熏陶,同时获得更多积极的体验,以此不断提升情感教育的效果。
二、设计讨论活动落实情感教育目标
结合所讲内容,小学语文教师可以设计一个与情感有关的话题引导学生讨论,使他们在思考、互动的过程中挖掘真、善、美,进而树立正确的价值取向,切实增强情感教育的有效性。比如,教师在讲解描写景物的文章时,可以给出这样一个话题:这么美的景色,要怎样才能延续下去呢?从而使学生在讨论的过程中树立保护环境、爱护大自然的意识,同时主动将话题延伸到实际生活中,结合个人经历分享各种环保方法,有利于潜移默化地唤醒其内在的积极情感。此外,教师也可以围绕课文中的人物设计情感话题:假如你是主人公,你会怎么做?据此引导学生换位思考,使之通过深入讨论领会文章的思想情感,同时把握主人公的闪光点,有助于完善其情感世界。
三、适时拓展补充促进情感教育活动顺利实施
在教学实践中,小学语文老师还可以根据所教内容进行拓展和补充,让学生从更加全面的角度分析阅读文、认识相关人物,从而引发他们的情感共鸣,使情感教育活动顺利实施。比如,教材中常常会有以真实人物、真实案例为原型的文章,语文教师就可以在讲课过程中利用多媒体补充相关的背景资料,让学生立足当下分析人物心理、揣摩人物情感,或是归纳事件中折射出来的人性光辉,从而满足他们对于美好事物、美好品质的向往,以此强化情感教育效果。教师还可以设计拓展写作活动,鼓励学生将自己的所思所感表达出来,促使他们不断积聚正能量,依托学过的语言知识和表达技巧来传递正确的价值观和情感认知,从而在提升其综合素养的同时,不断凸显情感教育的有效性。
四、依托实践活动创造良好的情感教育氛围
自新课改实施以来,小学语文教师逐渐意识到了实践教学的重要性,并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开展实践工作,旨在全面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为其终身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在此过程中,教师也可适时渗透情感教育,使学生在亲身经历和体验中不断完善自我。比如,语文教师可以在端午前夕组织学生一起包粽子,同时为他们讲解屈原的故事,使之了解包粽子、赛龙舟这些习俗的由来,也可播放比较写实的历史剧片段,让学生更加直观地感受屈原对国家的热爱之情,从而使之在实践中品味传统节日美食、真正理解端午节的内涵,并能够从先辈身上汲取力量,受到情感上的鼓舞,有利于增强他们的文化认同感、自信心,同时激发他们的爱国情感、引导其树立远大理想,在良好的氛围中强化情感教育的效果。
总的来说,语文学科中不仅包含了丰富的知识,还蕴含了多彩的情感,对学生具有积极的导向作用。在新时期的教育背景下,要想真正发挥出语文课程的人文教育优势,教师必须积极挖掘课本中的美好情感,并借助有效的途径将其与学生联系起来,促使他们主动思考、分析,在积累文化知识的同时,将各种优质的情感纳入到學生的认知体系中,然后以此为参照规范自身言行,从而顺利提高情感教育的质量,促使学生德智双修,为他们的终身发展提供强大的助力。
参考文献:
[1]陈亚娟.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情感教育及其实施策略[J].当代家庭教育,2021(07):141-142.
[2]王学院.浅谈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情感教育的实施策略[J].新课程,2020(38).
[3]史丽娟. 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情感教育及其实施策略初探[J]. 东西南北:教育, 2020(1):0215-0215.
[4]吴妍英. 浅谈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渗透情感教育的策略[J]. 读书文摘, 2016, 000(027):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