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创作缘起
这是一部毕业作品
网络上每天都会更新许许多多的微电影作品,而学生的短片作品则占到这当中相当大的比例。 《微风一页》是我大学时期的毕业作品。而作为一部毕业作品,它同样拥有像大多数毕业作品一样,剧作上的真诚和制作上的稚嫩。
浅谈微电影项目启动的几种情况
“微电影”作为近年才兴起的名词,探究其本质,其实就是“短片”。“短片”这个概念早在上世纪90年代就已在各大影视院校形成,“短”的概念是相较于长片电影的“长”而言的,旨在篇幅长短,但是对于“电影”的本质,是没有太多区别的。这与网络上“随便一视频就叫做微电影”是有本质区别的。
在“微电影”一词诞生之前,“短片”仍然是大多数影视类专业的学生们创作的主要形式。
后来,网络视频的兴起让这种易于传播的“节目形式”开始走入大众的视野,而筷子兄弟的短片《老男孩》更是直接让“微电影”走入了千家万户。
这一切变革紧紧围绕的是摄录设备的普及和电影制作在器材成本上的降低。伴随着这场改变加之市场的需求,国内开始出现了种类繁多的“微电影”。而针对一个微电影项目的几种情况,给大家例举一下:
学生短片式
学生短片作为“微电影”的主流群体,特点是作品数量的巨大和制作质量的参差不齐,创作主要以日常习作为主。
剧情广告片式
即广告商根据自己的企业文化定制的微电影,特点是剧情易懂,主题鲜明。这类微电影往往预算不菲,制作也相对精良。这类作品中也不乏植入广告式的赞助。
理想创作式
指的是创作者(业余电影爱好者或者从业人员)因为热爱电影而自费投拍的作品,特点是纯粹:这里面没有植入广告、没有产品宣传,有的只是表达。然而与学生创作短片相似的是资金的限制和技术设备的局限,使得作品同样存在着质量参差不齐的问题。
量化生产式
指的是专为公共媒体的栏目或者受邀而创作的短片,特点是自身的商品属性浓厚。
其他
为了配合电影宣传而拍摄的微电影,如华谊兄弟为电影《太极1、2》的宣传而拍摄的微电影《伦敦魅影》,以及传媒公司为了展现实力而摄制的样片,还有一些公司目的明确地为了冲击电影节而摄制的作品等等,这些因为各种不同的目的而发起的微电影项目,基本都能囊括在以上几类创作模式中。
策划筹备
人员
一个完善的微电影剧组,可以没有雄厚资金,可以没有高端设备,但是对于每一个职能部门人所将起到的作用,却一点也不能含糊。
除了制片、导演、摄影、录音以外,美术以及灯光也是每一个剧组在开拍之前,都应该有所准备的,虽然对于很多资金拮据的小组来说,能顺利建组已经不易,但是这两个岗位在提高影片质感方面,却能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
遗憾的是《微风一页》限于当时创作资金的限制,加之辗转北京、厦门拍摄,无法做到尽善尽美。
器材
技术的革新往往会影响一个行业甚至是一个时代,正如技术门槛的降低改变了电影产业的制作模式并推动了“微电影”的盛行一样。朋友常开玩笑地说,佳能公司促进了中国电影的发展,而这当中最引人注目的当属佳能 EOS 5D Mark Ⅱ所带来的高清设备普及之风。
它的高画质甚至被应用到了许多院线电影上,就连著名摄影师吕乐老师在谈《1942》的时候都说,在拍摄难民逃荒路上乘坐的那列火车的车轮时,为了降低设备风险,也使用了5D Mark Ⅱ进行拍摄。
《微风一页》全片使用了佳能EOS 5D Mark Ⅱ机身,配合佳能17-40mm广角、50mm/F1.4、100-400mm长焦镜头以及由派虎影艺提供的电影套件和LED灯进行拍摄,这些基本囊括一般拍摄当中所需要的设备,对于很多“零预算”的作品来说,成本的降低才是继续前进的保证。器材方面由派虎影艺科技公司提供套件支持,套件的支持使得那些习惯使用摄影机或摄像机拍摄的人在使用单反相机拍摄时,仍可以大多数的保留“大机器”的使用习惯,在长途旅行中也可以最大限度地降低来自器材方面的拍摄难度。
制片管理
一部短片的制作中,如果没有人安排日程、吃饭、交通、场地协调、演员协调等行政工作,那直接影响到的是这个剧组的正常运作,这个概念可以简单理解为制片在剧组里相当于一个公司的经理。所以,有一个好的制片显得尤为重要。
《微风一页》的制片兼制片人柯智辉很完美地完成了这个任务,让剧组所有人都能很安心地工作,除了在本职工作上安排得井井有条外,在拍摄之余,还带我们顺便游览了鼓浪屿。
拍摄
影片的导演把握
一部电影在筹备之初,导演在创作剧本或者拿到剧本之后,必然要对这个片子的影像风格有一个整体的构想,大到影片风格,小到道具、场景、演员造型,直至每一个镜头的运动或加什么样的混响,都会有一个风格上的把握,虽然具体的创作是由每一个职能部门完成的,但是导演必然要做一个舵手,把握整体方向。
《微风一页》创作之初我们在每一个场景绘制了一张手绘分镜头,主要目的在于用一个画面的“感觉”在明确一个场景的风格,进而用它跟剧组其他人讨论。虽然这有点儿偷工减料,但是对于自己创作来说,减少程序上的繁琐而更多地遵循自己感觉,也显得尤为重要。
摄影
与我后来的商业式微电影只花了几天时间进行前期拍摄的“迅速”不同,《微风一页》从我在微博发布第一张手绘分镜头到最后成片发布,整整耗费了我两个月的时间。这么长的时间让我有机会去更多的场景转转,也有时间在美术上下更多的工夫。
北京部分的室内景取了四惠社区里一个带有落地窗的朋友的房间里,这个场景灯光起到的作用主要是对环境布光,因为场地狭小活动不便,但在这种场景下,轻巧的LED灯可以隐藏在一些不易被发现的角落,从而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室外主要在沙子口的胡同和四惠地铁周边,人物的补光主要是由反光板完成的。 由于剧情需要,北京部分的色调基本是以冷调为主,除了整体色温,背景色基本采用蓝绿色调。
值得一提的是,椰风寨的海滩拍摄难度远不是成片当中看到的艰难。当时剧组驱车在下午3点钟到达海滩时,海滩上据目测大约有60个拍婚纱的小分队,为了营造“空空的沙滩”“蓝蓝的海水”的感觉,我们神经紧张地注视着有可能入画的每一个人,常常是对着百米开外的行人大喊着“喂喂,你好……”之类的话。也正是因为如此,这些场景的声音全部重做。
演员表演
我不是一个喜欢控制演员表演的导演,因为我觉得在演员表演部分,导演在选角之初就应该已经预见到会是什么样子了。我这么说并没有把演员当成模特的意思,虽然事实上有很多演员被当成了模特,而是强调在与一个人接触当中,主创应该去了解的是演员本身的气质类型和他有可能给我带来的惊喜。
习惯上我会去创造一个情绪环境,而怎么让角色在这个场景中诞生,就是演员和导演接下来的工作了。虽然平时工作中很少有人有时间和预算再去“软磨硬泡”了,但还是回到《微风一页》:这是一部没有任何功利色彩的“理想创作型”的作品,这让一些很多事情成为可能。
录音的经验教训
在剧本创作初期,我们就已在声音方面做了相关处理。因为本片篇幅较短,为了呈现一个更大的故事架构,我只能利用声音方面来营造更大的时空,譬如在本片开始不久,男主人公画画时我们加入了一段画外的旁白对话,从对话中我们介绍了主人公与其父亲的关系,加上诸如“摔碗”和“摔门”这样的声效,用于控制影片的节奏。
片中故事的女主角是山西太原人,但是前期选角的时候遭遇了换角风波,原定的女主角是一位太原姑娘,后来我们将太原的故事搬到了厦门的嘉庚学院执行,女主角也请了厦门大学的一位广东姑娘。由此产生的问题便是换声。
换声要求录下每一个镜头的对话当参考声,同时要收录每一场戏的环境音。如果是典型环境,最好还能单独录下那个环境特有的一些声音,如农场会有鸡叫,或者猪叫。后期补录时最好能找一些条件较好的录音棚。另外就是要控制好演员对话的间隙,如两个人物的对话,我只换掉其中一个而保留另一个,这种时候就需要控制好演员说话的语速和节奏,避免出现后期配音演员在完成了情绪表达后却跟不上语速和保留的声音部分出现人声重叠的状况发生。
本片在录音棚内的台词因为混响过大和前期那些我没有注意到的问题,导致后期我在听样片声音的时候,都不免直呼:“坑爹啊!”
最后,执行的效果基本符合故事的需要,无奈有那么几场戏在慌忙赶场中犯了一些致命错误,导致最后有一场戏的声音处理得实在差强人意, 还好有后来诸如让录音师颇为满意的海浪声,成了本片仅有的几个可能被观众记住的声音了。
后期制作
剪辑
由于题材的原因,全片的节奏都是相对较慢的。软件使用了Final cut pro 7 进行剪辑,在最初生成的格式是 H.264。
调色
在表现两个不同人物方面,调色除了在画面上的一些修整,还有就是在对比度和饱和度的调整了。北京部分与影调对应的是较高的对比度和较低的色彩饱和度,女生角色的部分采用了较低的对比度和较高的色彩饱和度,而在最后两人交汇的场景,颜色基本都是比较亮的。
特效
影片有一个在火车上水瓶掉下来的高速摄影镜头,是用后期软件加前期拍摄制作的。
这是一部毕业作品
网络上每天都会更新许许多多的微电影作品,而学生的短片作品则占到这当中相当大的比例。 《微风一页》是我大学时期的毕业作品。而作为一部毕业作品,它同样拥有像大多数毕业作品一样,剧作上的真诚和制作上的稚嫩。
浅谈微电影项目启动的几种情况
“微电影”作为近年才兴起的名词,探究其本质,其实就是“短片”。“短片”这个概念早在上世纪90年代就已在各大影视院校形成,“短”的概念是相较于长片电影的“长”而言的,旨在篇幅长短,但是对于“电影”的本质,是没有太多区别的。这与网络上“随便一视频就叫做微电影”是有本质区别的。
在“微电影”一词诞生之前,“短片”仍然是大多数影视类专业的学生们创作的主要形式。
后来,网络视频的兴起让这种易于传播的“节目形式”开始走入大众的视野,而筷子兄弟的短片《老男孩》更是直接让“微电影”走入了千家万户。
这一切变革紧紧围绕的是摄录设备的普及和电影制作在器材成本上的降低。伴随着这场改变加之市场的需求,国内开始出现了种类繁多的“微电影”。而针对一个微电影项目的几种情况,给大家例举一下:
学生短片式
学生短片作为“微电影”的主流群体,特点是作品数量的巨大和制作质量的参差不齐,创作主要以日常习作为主。
剧情广告片式
即广告商根据自己的企业文化定制的微电影,特点是剧情易懂,主题鲜明。这类微电影往往预算不菲,制作也相对精良。这类作品中也不乏植入广告式的赞助。
理想创作式
指的是创作者(业余电影爱好者或者从业人员)因为热爱电影而自费投拍的作品,特点是纯粹:这里面没有植入广告、没有产品宣传,有的只是表达。然而与学生创作短片相似的是资金的限制和技术设备的局限,使得作品同样存在着质量参差不齐的问题。
量化生产式
指的是专为公共媒体的栏目或者受邀而创作的短片,特点是自身的商品属性浓厚。
其他
为了配合电影宣传而拍摄的微电影,如华谊兄弟为电影《太极1、2》的宣传而拍摄的微电影《伦敦魅影》,以及传媒公司为了展现实力而摄制的样片,还有一些公司目的明确地为了冲击电影节而摄制的作品等等,这些因为各种不同的目的而发起的微电影项目,基本都能囊括在以上几类创作模式中。
策划筹备
人员
一个完善的微电影剧组,可以没有雄厚资金,可以没有高端设备,但是对于每一个职能部门人所将起到的作用,却一点也不能含糊。
除了制片、导演、摄影、录音以外,美术以及灯光也是每一个剧组在开拍之前,都应该有所准备的,虽然对于很多资金拮据的小组来说,能顺利建组已经不易,但是这两个岗位在提高影片质感方面,却能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
遗憾的是《微风一页》限于当时创作资金的限制,加之辗转北京、厦门拍摄,无法做到尽善尽美。
器材
技术的革新往往会影响一个行业甚至是一个时代,正如技术门槛的降低改变了电影产业的制作模式并推动了“微电影”的盛行一样。朋友常开玩笑地说,佳能公司促进了中国电影的发展,而这当中最引人注目的当属佳能 EOS 5D Mark Ⅱ所带来的高清设备普及之风。
它的高画质甚至被应用到了许多院线电影上,就连著名摄影师吕乐老师在谈《1942》的时候都说,在拍摄难民逃荒路上乘坐的那列火车的车轮时,为了降低设备风险,也使用了5D Mark Ⅱ进行拍摄。
《微风一页》全片使用了佳能EOS 5D Mark Ⅱ机身,配合佳能17-40mm广角、50mm/F1.4、100-400mm长焦镜头以及由派虎影艺提供的电影套件和LED灯进行拍摄,这些基本囊括一般拍摄当中所需要的设备,对于很多“零预算”的作品来说,成本的降低才是继续前进的保证。器材方面由派虎影艺科技公司提供套件支持,套件的支持使得那些习惯使用摄影机或摄像机拍摄的人在使用单反相机拍摄时,仍可以大多数的保留“大机器”的使用习惯,在长途旅行中也可以最大限度地降低来自器材方面的拍摄难度。
制片管理
一部短片的制作中,如果没有人安排日程、吃饭、交通、场地协调、演员协调等行政工作,那直接影响到的是这个剧组的正常运作,这个概念可以简单理解为制片在剧组里相当于一个公司的经理。所以,有一个好的制片显得尤为重要。
《微风一页》的制片兼制片人柯智辉很完美地完成了这个任务,让剧组所有人都能很安心地工作,除了在本职工作上安排得井井有条外,在拍摄之余,还带我们顺便游览了鼓浪屿。
拍摄
影片的导演把握
一部电影在筹备之初,导演在创作剧本或者拿到剧本之后,必然要对这个片子的影像风格有一个整体的构想,大到影片风格,小到道具、场景、演员造型,直至每一个镜头的运动或加什么样的混响,都会有一个风格上的把握,虽然具体的创作是由每一个职能部门完成的,但是导演必然要做一个舵手,把握整体方向。
《微风一页》创作之初我们在每一个场景绘制了一张手绘分镜头,主要目的在于用一个画面的“感觉”在明确一个场景的风格,进而用它跟剧组其他人讨论。虽然这有点儿偷工减料,但是对于自己创作来说,减少程序上的繁琐而更多地遵循自己感觉,也显得尤为重要。
摄影
与我后来的商业式微电影只花了几天时间进行前期拍摄的“迅速”不同,《微风一页》从我在微博发布第一张手绘分镜头到最后成片发布,整整耗费了我两个月的时间。这么长的时间让我有机会去更多的场景转转,也有时间在美术上下更多的工夫。
北京部分的室内景取了四惠社区里一个带有落地窗的朋友的房间里,这个场景灯光起到的作用主要是对环境布光,因为场地狭小活动不便,但在这种场景下,轻巧的LED灯可以隐藏在一些不易被发现的角落,从而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室外主要在沙子口的胡同和四惠地铁周边,人物的补光主要是由反光板完成的。 由于剧情需要,北京部分的色调基本是以冷调为主,除了整体色温,背景色基本采用蓝绿色调。
值得一提的是,椰风寨的海滩拍摄难度远不是成片当中看到的艰难。当时剧组驱车在下午3点钟到达海滩时,海滩上据目测大约有60个拍婚纱的小分队,为了营造“空空的沙滩”“蓝蓝的海水”的感觉,我们神经紧张地注视着有可能入画的每一个人,常常是对着百米开外的行人大喊着“喂喂,你好……”之类的话。也正是因为如此,这些场景的声音全部重做。
演员表演
我不是一个喜欢控制演员表演的导演,因为我觉得在演员表演部分,导演在选角之初就应该已经预见到会是什么样子了。我这么说并没有把演员当成模特的意思,虽然事实上有很多演员被当成了模特,而是强调在与一个人接触当中,主创应该去了解的是演员本身的气质类型和他有可能给我带来的惊喜。
习惯上我会去创造一个情绪环境,而怎么让角色在这个场景中诞生,就是演员和导演接下来的工作了。虽然平时工作中很少有人有时间和预算再去“软磨硬泡”了,但还是回到《微风一页》:这是一部没有任何功利色彩的“理想创作型”的作品,这让一些很多事情成为可能。
录音的经验教训
在剧本创作初期,我们就已在声音方面做了相关处理。因为本片篇幅较短,为了呈现一个更大的故事架构,我只能利用声音方面来营造更大的时空,譬如在本片开始不久,男主人公画画时我们加入了一段画外的旁白对话,从对话中我们介绍了主人公与其父亲的关系,加上诸如“摔碗”和“摔门”这样的声效,用于控制影片的节奏。
片中故事的女主角是山西太原人,但是前期选角的时候遭遇了换角风波,原定的女主角是一位太原姑娘,后来我们将太原的故事搬到了厦门的嘉庚学院执行,女主角也请了厦门大学的一位广东姑娘。由此产生的问题便是换声。
换声要求录下每一个镜头的对话当参考声,同时要收录每一场戏的环境音。如果是典型环境,最好还能单独录下那个环境特有的一些声音,如农场会有鸡叫,或者猪叫。后期补录时最好能找一些条件较好的录音棚。另外就是要控制好演员对话的间隙,如两个人物的对话,我只换掉其中一个而保留另一个,这种时候就需要控制好演员说话的语速和节奏,避免出现后期配音演员在完成了情绪表达后却跟不上语速和保留的声音部分出现人声重叠的状况发生。
本片在录音棚内的台词因为混响过大和前期那些我没有注意到的问题,导致后期我在听样片声音的时候,都不免直呼:“坑爹啊!”
最后,执行的效果基本符合故事的需要,无奈有那么几场戏在慌忙赶场中犯了一些致命错误,导致最后有一场戏的声音处理得实在差强人意, 还好有后来诸如让录音师颇为满意的海浪声,成了本片仅有的几个可能被观众记住的声音了。
后期制作
剪辑
由于题材的原因,全片的节奏都是相对较慢的。软件使用了Final cut pro 7 进行剪辑,在最初生成的格式是 H.264。
调色
在表现两个不同人物方面,调色除了在画面上的一些修整,还有就是在对比度和饱和度的调整了。北京部分与影调对应的是较高的对比度和较低的色彩饱和度,女生角色的部分采用了较低的对比度和较高的色彩饱和度,而在最后两人交汇的场景,颜色基本都是比较亮的。
特效
影片有一个在火车上水瓶掉下来的高速摄影镜头,是用后期软件加前期拍摄制作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