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随着新课改的落实与发展,我国的教育体制由应试教育逐渐向素质教育转变,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培养建设性人才,成为了我国教育的主旋律。为此,各学科教师在开展教学课堂的时候,需要明确突出学生的教学主体地位,一切教学活动从学生的生活出发,以满足学生的身心发展需求为目标,让每一位学生都能够切实参与到教学活动中,实现自身的进步和发展,以此来构建以生为本的高效课堂。本文就小老师模式在生本课堂中的应用策略进行了初步的分析与探究。
关键词:小老师模式;生本课堂;应用策略
引言
新课程教学标准中强调学生才是教学的根本,这一理念彻底颠覆了传统的教学思想。基于此,小学语文教师可以采取“小老师”的教学模式,让学习成绩好、进步快、综合素质高的学生当老师,突出学生的课堂主体地位,同时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帮助学生树立学习的自信心,然后在此基础上高效的构建生本课堂,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与合作探究能力,全面促进学生的综合发展。
一、小老师模式的概述
“小老师”又称“小先生制”,是我国著名教育学家陶行知先生,在20世纪初,为了普及乡村教育而提出的一种教育形式,践行的是“即知即传人”的原则,在这一制度中,陶先生认为“小孩子队伍里最进步的小孩”也可以做老师,谁先体验了这种生活谁就有资格做这方面的老师,而这个老师无关乎年龄和职业。
在新时期的教学发展过程中,关于小老师模式,虽然依旧保留着学生担任小老师的形式,但在吸收了先进教学理念之后,衍生出了更具科学性和时代性的定义:小老师模式指的就是在教师的指导下,由学生担任老师,在遵循教师准则、借助教学工具的情况下,根据真实情境开展教学活动的一种教育方式,旨在实现“人传人”目的,促进学生的综合全面发展。
二、小老师模式在生本课堂中的应用策略
(一)课前准备:先学后教
所谓的先学后教,指的就是在以生为本教学理念下,小老师需要做好“课前准备”,即课前预习,对所教课文中的生字词、文章结构、主要内容、课后习题等有一个初步的把握,在此基礎上开始进行教学。
首先是关于课文中生字词的预习,主要可以分为三步:第一步,在朗读的过程中,将遇到的生字词圈出来,并将其抄写到一张纸上。第二步,借助字典等工具,对课文中不会写、不会读的生字词进行查询,并对其读音、含义等做好标注。第三步,想办法对难记的、容易混淆的生字词进行理解与掌握。
其次是关于文章内容的预习,同样分为三步:第一步,在初次阅读文章之后,自主搜集与之相关的背景资料。第二步,进行二次阅读时,用笔勾画出文章中的关键词句及精彩之处,并对自己存在疑问的地方作出标记。第三步,结合课后习题进行思考,通过精读课文尝试自行寻找问题的答案。
如此,在自身全面掌握的基础上,就做好了教授他人的准备工作。
(二)课上教学:即知即传
在“小老师”进行准备工作的时候,教师需要对其进行指导、检验和评价,鼓励学生自主设计预习成果的展示方案,争当“小老师”。
首先,在课堂教学刚开始的时候,随机抽选一味学生充当“小老师”,对其他同学关于生字词等基础知识的掌握进行听写和检查,根据检查的结果及时发现学生们在生字词等基础知识的学习中存在的普遍问题,然后以此为依据制定教学的内容和方案,实现“以学定教”。
其次,课文中的字词的读音是学生经常混淆的知识点,“小老师”可以从学生的思维角度出发,寻找更适合学生理解与记忆的方法,帮助学生纠正错误读音。例如,关于“酵”字的读音,很多学生会因为生活习惯将其当做多音字,读作“xiào”,而实际上这个字只有一个读音就是“jiào”,小老师可以分享自己想到的区分方法,如牢记“教堂里离不开教父,而家里离不开酵母”,以此来加深对“酵”字正确读音的记忆,达到即知即传人的目的。
(三)课后巩固:学以致用
新课改的教学要求转变了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主次关系,提高学生学习兴趣的同时,也激发了学生的展示欲望,为此,学校应该号召家长为学生创设更多施展才华的情境与机会,让学生真正能够做到学以致用。
例如,《弟子规》作为经典诵读的典范,是小学生的必读刊物之一。为了加深学生对《弟子规》内涵真谛的掌握,教师可以联合家长举办全员参与的诵读活动,由学生充当“小老师”,结合自己在学校学到的《弟子规》内容为家长进行讲解,并定期检查家长的诵读情况,确保家长的诵读水平达到合格标准。在这样的教学活动中,学生不仅体会到了诵读的乐趣,以及当老师的成就感,同时还真正领略了先贤圣人的智慧。
结语
综上所述,新课改提倡以生为本的教学理念,教师需要积极构建生本课堂,满足学生的发展需求。在此过程中,教师可以采取“小老师”的教学模式,为学生提供展示自己的机会和平台,在教师的指导和调节下,践行“即知即传人”的教学原则,调动学生积极性的同时,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全面提升课堂的教学质量与效率。
参考文献:
[1]范煜. 核心素养背景下“小老师制”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行动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9.
[2]何丽霞.小学语文课堂教学充分发挥“小老师”作用浅谈[J].中国校外教育,2016(S2):17.
陕西省西咸新区沣西新城实验学校
关键词:小老师模式;生本课堂;应用策略
引言
新课程教学标准中强调学生才是教学的根本,这一理念彻底颠覆了传统的教学思想。基于此,小学语文教师可以采取“小老师”的教学模式,让学习成绩好、进步快、综合素质高的学生当老师,突出学生的课堂主体地位,同时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帮助学生树立学习的自信心,然后在此基础上高效的构建生本课堂,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与合作探究能力,全面促进学生的综合发展。
一、小老师模式的概述
“小老师”又称“小先生制”,是我国著名教育学家陶行知先生,在20世纪初,为了普及乡村教育而提出的一种教育形式,践行的是“即知即传人”的原则,在这一制度中,陶先生认为“小孩子队伍里最进步的小孩”也可以做老师,谁先体验了这种生活谁就有资格做这方面的老师,而这个老师无关乎年龄和职业。
在新时期的教学发展过程中,关于小老师模式,虽然依旧保留着学生担任小老师的形式,但在吸收了先进教学理念之后,衍生出了更具科学性和时代性的定义:小老师模式指的就是在教师的指导下,由学生担任老师,在遵循教师准则、借助教学工具的情况下,根据真实情境开展教学活动的一种教育方式,旨在实现“人传人”目的,促进学生的综合全面发展。
二、小老师模式在生本课堂中的应用策略
(一)课前准备:先学后教
所谓的先学后教,指的就是在以生为本教学理念下,小老师需要做好“课前准备”,即课前预习,对所教课文中的生字词、文章结构、主要内容、课后习题等有一个初步的把握,在此基礎上开始进行教学。
首先是关于课文中生字词的预习,主要可以分为三步:第一步,在朗读的过程中,将遇到的生字词圈出来,并将其抄写到一张纸上。第二步,借助字典等工具,对课文中不会写、不会读的生字词进行查询,并对其读音、含义等做好标注。第三步,想办法对难记的、容易混淆的生字词进行理解与掌握。
其次是关于文章内容的预习,同样分为三步:第一步,在初次阅读文章之后,自主搜集与之相关的背景资料。第二步,进行二次阅读时,用笔勾画出文章中的关键词句及精彩之处,并对自己存在疑问的地方作出标记。第三步,结合课后习题进行思考,通过精读课文尝试自行寻找问题的答案。
如此,在自身全面掌握的基础上,就做好了教授他人的准备工作。
(二)课上教学:即知即传
在“小老师”进行准备工作的时候,教师需要对其进行指导、检验和评价,鼓励学生自主设计预习成果的展示方案,争当“小老师”。
首先,在课堂教学刚开始的时候,随机抽选一味学生充当“小老师”,对其他同学关于生字词等基础知识的掌握进行听写和检查,根据检查的结果及时发现学生们在生字词等基础知识的学习中存在的普遍问题,然后以此为依据制定教学的内容和方案,实现“以学定教”。
其次,课文中的字词的读音是学生经常混淆的知识点,“小老师”可以从学生的思维角度出发,寻找更适合学生理解与记忆的方法,帮助学生纠正错误读音。例如,关于“酵”字的读音,很多学生会因为生活习惯将其当做多音字,读作“xiào”,而实际上这个字只有一个读音就是“jiào”,小老师可以分享自己想到的区分方法,如牢记“教堂里离不开教父,而家里离不开酵母”,以此来加深对“酵”字正确读音的记忆,达到即知即传人的目的。
(三)课后巩固:学以致用
新课改的教学要求转变了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主次关系,提高学生学习兴趣的同时,也激发了学生的展示欲望,为此,学校应该号召家长为学生创设更多施展才华的情境与机会,让学生真正能够做到学以致用。
例如,《弟子规》作为经典诵读的典范,是小学生的必读刊物之一。为了加深学生对《弟子规》内涵真谛的掌握,教师可以联合家长举办全员参与的诵读活动,由学生充当“小老师”,结合自己在学校学到的《弟子规》内容为家长进行讲解,并定期检查家长的诵读情况,确保家长的诵读水平达到合格标准。在这样的教学活动中,学生不仅体会到了诵读的乐趣,以及当老师的成就感,同时还真正领略了先贤圣人的智慧。
结语
综上所述,新课改提倡以生为本的教学理念,教师需要积极构建生本课堂,满足学生的发展需求。在此过程中,教师可以采取“小老师”的教学模式,为学生提供展示自己的机会和平台,在教师的指导和调节下,践行“即知即传人”的教学原则,调动学生积极性的同时,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全面提升课堂的教学质量与效率。
参考文献:
[1]范煜. 核心素养背景下“小老师制”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行动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9.
[2]何丽霞.小学语文课堂教学充分发挥“小老师”作用浅谈[J].中国校外教育,2016(S2):17.
陕西省西咸新区沣西新城实验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