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12年的中国金融市场,最为引人争议的话题,就是中国银行业的走向,这一话题的分歧,最为典型地体现在银行业的股价上:一方面是中国银行业的盈利持续上升、资产质量保持稳定;一方面则是银行业的股价不断回落,估值持续处于低位。在这种环境下,2013年的中国银行业发展必然需要通过推进转型来实现综合竞争能力的提升和服务实体经济能力的提高。
经济增速放缓要求银行提升全面风险管理能力
当前中国经济运行虽总体趋于平稳并已出现触底回升迹象,但仍面临诸多挑战。在未来一段时间内,中国经济增速可能已难以重现前10年的高增长态势。
商业银行的风险防范压力也可能会相应加大,银行提升风险管理能力迫在眉睫。需要加强风险排查,针对目前风险暴露相对较多的钢贸融资、光伏等行业和逾期、不良贷款等指标有所上升的部分地区进行风险排查,关注重点企业资产负债率、流动性、周转率等财务指标变化,拟定风险预案和处置计划。同时,相应地根据经济下行阶段的特点,建设全面风险管理体系,优化银行风险治理架构,扩大风险管理范围,在信用风险、市场风险和操作风险等的覆盖范围之外,继续将流动性风险、法律风险、声誉风险、国别风险等纳入统一风险管理体系当中,同时加强对各类风险之间交叉感染可能性的防范。
监管标准提高需要银行加强资本管理约束并提高资本配置效率
国际金融危机后,中国的银行业监管机构结合国际监管改革发展方向,在微观、中观、宏观层面出台了一系列审慎监管政策,从建立逆周期动态资本缓冲、制定前瞻性拨备安排、加强对杠杆率和流动性监管、强化系统重要性金融机构监管等多个方面对商业银行加强监管和约束。
在具体的经营管理过程中,面临资本约束,商业银行需要调整业务结构和客户结构,转变以往片面追求“贷长、贷大、贷集中”的业务模式,调整信贷资产结构,加大力度发展中小企业、个人金融、消费信贷、中间业务等资本节约型业务,以尽可能少的资本消耗获得尽可能多的效益与价值。同时,还需要创新资本补充工具,积极探索除普通股之外的新型资本工具,通过发行符合监管标准的新型次级债等方式,灵活补充非核心一级资本和二级资本;同时,积极参与信贷资产证券化试点工作,提高资本流动性,释放存量资本。
利率市场化推进、金融脱媒加速促使中国的商业银行加快金融创新进程
利率市场化可能会造成银行息差受到压缩,对银行的风险定价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金融脱媒加速也会造成银行优質客户分流、储蓄资金不稳定性增加,促使商业银行加快转型创新步伐,加快发展中间业务,多元化拓展盈利渠道。具体来说,商业银行需要创新业务产品,主动调整业务结构,发展贴近市场的中间业务、表外业务、金融市场业务,稳步提升非信贷资产占比,降低对资产业务的过度依赖。也需要创新服务方式,从“信用中介”向“服务中介”转变。为了配合这些转型,商业银行必然需要创新组织架构,推进流程银行建设,理顺总行与分支结构之间的权、责、利关系,通过扁平化管理缩短决策流程,快速对客户需求进行回应,通过事业部制机构为客户提供更加细分更加专业的服务;并创新风险管理模式,提高风险定价能力,通过在资本市场上发行金融债、次级债等方式进行主动负债,通过参与资产证券化试点优化存量资产结构,降低流动性风险。
经济增速放缓要求银行提升全面风险管理能力
当前中国经济运行虽总体趋于平稳并已出现触底回升迹象,但仍面临诸多挑战。在未来一段时间内,中国经济增速可能已难以重现前10年的高增长态势。
商业银行的风险防范压力也可能会相应加大,银行提升风险管理能力迫在眉睫。需要加强风险排查,针对目前风险暴露相对较多的钢贸融资、光伏等行业和逾期、不良贷款等指标有所上升的部分地区进行风险排查,关注重点企业资产负债率、流动性、周转率等财务指标变化,拟定风险预案和处置计划。同时,相应地根据经济下行阶段的特点,建设全面风险管理体系,优化银行风险治理架构,扩大风险管理范围,在信用风险、市场风险和操作风险等的覆盖范围之外,继续将流动性风险、法律风险、声誉风险、国别风险等纳入统一风险管理体系当中,同时加强对各类风险之间交叉感染可能性的防范。
监管标准提高需要银行加强资本管理约束并提高资本配置效率
国际金融危机后,中国的银行业监管机构结合国际监管改革发展方向,在微观、中观、宏观层面出台了一系列审慎监管政策,从建立逆周期动态资本缓冲、制定前瞻性拨备安排、加强对杠杆率和流动性监管、强化系统重要性金融机构监管等多个方面对商业银行加强监管和约束。
在具体的经营管理过程中,面临资本约束,商业银行需要调整业务结构和客户结构,转变以往片面追求“贷长、贷大、贷集中”的业务模式,调整信贷资产结构,加大力度发展中小企业、个人金融、消费信贷、中间业务等资本节约型业务,以尽可能少的资本消耗获得尽可能多的效益与价值。同时,还需要创新资本补充工具,积极探索除普通股之外的新型资本工具,通过发行符合监管标准的新型次级债等方式,灵活补充非核心一级资本和二级资本;同时,积极参与信贷资产证券化试点工作,提高资本流动性,释放存量资本。
利率市场化推进、金融脱媒加速促使中国的商业银行加快金融创新进程
利率市场化可能会造成银行息差受到压缩,对银行的风险定价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金融脱媒加速也会造成银行优質客户分流、储蓄资金不稳定性增加,促使商业银行加快转型创新步伐,加快发展中间业务,多元化拓展盈利渠道。具体来说,商业银行需要创新业务产品,主动调整业务结构,发展贴近市场的中间业务、表外业务、金融市场业务,稳步提升非信贷资产占比,降低对资产业务的过度依赖。也需要创新服务方式,从“信用中介”向“服务中介”转变。为了配合这些转型,商业银行必然需要创新组织架构,推进流程银行建设,理顺总行与分支结构之间的权、责、利关系,通过扁平化管理缩短决策流程,快速对客户需求进行回应,通过事业部制机构为客户提供更加细分更加专业的服务;并创新风险管理模式,提高风险定价能力,通过在资本市场上发行金融债、次级债等方式进行主动负债,通过参与资产证券化试点优化存量资产结构,降低流动性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