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以大滩移民安置区为例,从总体构思、规划布局、生活安置、生产安置等方面闡述了水电站移民安置规划,并浅谈了规划认识。
关键词:移民安置 规划 认识
Abstract: the big beach resettlement area as an example, the general conception, layout, the life settlement, the production settlement, this paper describes hydropower station resettlement plan, and discuss the planning know.
Keywords: resettlement plan know
中图分类号:G322.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背景介绍
大滩移民安置区为积石峡水电站库区移民安置区之一。其隶属于青海省X县。规划水平年安置规模为546人。安置区分台上马尔坡安置区、台下尕庄安置区以及大滩生产安置区三部分。
2 移民安置区现状
大滩移民安置区位于黄河右岸、改线清关公路以北,现状村社附近,距离县城约7km。
马尔坡安置区紧邻改线清关公路。场地现状高程主要分布在1864m~1891m之间,地势相对比较平缓,局部有深坑洼地。台地四周较低,台地内整体呈南高北低、东高西低,同时,场地的东、南两侧分别有冲沟穿过。场地现状为未利用地。
尕庄安置区位于黄河右岸,紧邻上庄村尕庄社,地处积石峡水电站水库淹没区,场地现状高程在1850m~1856m之间,现状为耕地、园地,原清关公路从安置区场地穿过。
生产安置区位于两大生活区周边,主要为待开发土地。
3 总体构思
本次规划结合现状,充分利用现有水域、土地资源,规划鱼塘、耕地等各类产业用地。以采取多渠道、多形式落实生产措施,妥善安置移民。
马尔坡、尕庄安置区位于交通便捷的改线清关公路北侧、地质较好地段,且满足居民合理耕作半径要求。
结合安置区实际情况,采用土方开挖、回填等工程措施,以创造生活安置区良好的场地条件,同时,于黄河浅水区,修建防护堤,围水造塘,在为当地居民开发新产业的同时,亦可保护恢复更多耕地。再者,综合现状地形、地质条件,于缓坡区开垦新耕地,并修建农田灌溉设施,作为安置区居民的生产安置用地,于陡坡段、沟道两侧规划防护林地,使之在创造经济效益的同时,达到水土保持,美化人居环境的效果。
4生活安置区
4.1马尔坡安置区
马尔坡安置区场地位于330kV高压走廊(走廊宽度以40m控制)以南,改线清关公路以北(住宅后退道路红线10m控制),其西侧、南侧各以自然地形(陡坎)为界。
规划结构:”一带、两区、两中心”
“一带”:以改线清关公路为依托规划的景观绿化带,使之在形成景观视线的同时,更为安置区居民的安全提供了保障。
“两区”:以安置区主要道路为界而划分成的南区(汉族)和北区(撒拉族)两个移民生活区。
“两心”:结合宗教设施场所和安置区入口处的公共建筑所形成的公共活动中心。
结合现状地形,规划以主要道路作为连通安置区内部与改线清关公路的链接带,并以此将场地划分为南区(汉族)和北区(撒拉族),使之在保护民族特色的同时又有机的联系在一起。同时,结合布局于安置区入口处规划公共建筑,并于北区中心规划宗教设施场所,以更好的服务于安置区居民。公共绿地则结合场地,分散布置。规划住宅坐北朝南,联排式布置,以创造良好的日照和通风条件。
对临近安置区两侧的冲沟,规划后期进行防护治理。
4.2尕庄安置区
尕庄安置区位于现上庄尕庄社东侧,现状为耕园地。安置区场地东、西两侧以自然地形(冲沟)为界,南侧以积石峡库区征地线为界。
规划结构“一带、两区、两中心”
“一带”:以防护堤为依托,于安置区北侧规划滨河绿化带,
“两区”:由主要道路划分的东区(上庄尕庄社)和西区(下庄尕庄社)两个移民生活区。
“两中心”:以各生活区为依托而规划的公共活动中心。
结合现状,规划一主要道路与现清关公路相接,形成安置区的对外交通。安置区则结合主要道路带状布置。其东侧以一道路为界,划分成东区(上庄尕庄社)和西区(下庄尕庄社)两个生活区,并于各生活区中部规划公共设施和活动场所,以服务安置区居民。住宅规划依山旁水,联排式布置。
5基础设施
(1)道路规划
①道路格局:枝状路网。
②道路等级:干路、巷路。
a.干路红线宽度控制在10m,路面为6m,规划采用混凝土路面。
b.巷路路面为4m,规划采用混凝土路面。
③交通组织方式:人车混行。
④附属设施规划:规划主要道路栽种行道树,并配备路灯,同时,结合公共建筑规划停车场地。
(2)给水、排水规划
①给水规划
安置区生活用水初步规划采用黄河水作为水源。规划结合布局,实行分区供水,采用枝状供水管网配水到户。
表1安置区给水规模预测
序号 名称 人口(2026年) 用水量预测 蓄水池 备注
1 马尔坡安置区 244人 26.8m3 30 m3
2 尕庄安置区 407人 44.8m3 50 m3
②排水规划
规划安置区排水初步规划采用雨污分流制,通过污水管道排至污水处理设施进行处理。安置区雨水则结合道路修建雨水明沟排放至周边水域。
安置区防洪主要为安置区周边两条较大的沟道,规划进行防护处理,对于安置区周围其他较小的沟道,通过改向引入上述较大的两条沟道进行治理。
(3)电力、电信规划
由于安置区为本村组后靠,故本次规划安置区电力、电信均接入原驻居民电力、电信接入点。
电力线路与通讯线路采用合杆架设,电杆采用10m高混凝土电杆,杆间距40m,电力线缆位于杆顶部,通讯线缆位于电力线缆下部,电信线缆与电力线缆间距不得小于4m,电信线缆至地面的距离不得小于4m。
输电线路采用380V三相四线制低压线路到入户电表。
表2安置区供电规模预测
序号 名称 人口(2026年) 用电量预测 变压器 备注
1 马尔坡安置区 230人 107.5kVA 125kVA
2 尕庄安置区 407人 179.6kVA 125kVA
80kVA 分区供电
(4)环保、环卫规划
规划以“因地制宜、注重实效”为原则,把环境卫生设施建设项目落到实处,节约资金。保持环境卫生设施水平与村庄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相一致。采用“统一规划,分期实施”的方法,以保持规划的可操作性。
规划安置区结合公共绿地设置多处垃圾收集点,集中收集居民生活垃圾后作填埋处理。
6生产安置
立足长远、统筹考虑,由于马尔坡、尕庄移民安置区现状土地资源较为充足,且现状村庄后山均未被开垦利用,因此,初步规划开发其土地资源,通过技术措施改良土壤、设计配套农田水利设施,以开垦出更多土地,用于生产安置。同时由于所开垦土地现状均为未利用地,所以,本次生产安置所需流转的土地均未对当地居民生产、生活造成影响。
再者,结合现阶段国家政策,移民生产安置亦可采用逐年补偿的方式。以保证被安置移民的生活水平。
在上述安置方式的同时,加强农业技术培训,提高土地的产出率。并结合实际进行产业结构调整,发展养殖业、农家乐等。增加移民收入。加之当地村民及干部具有外出务工的习惯和经验,故可加大移民劳动力的培训力度,增加技能知识的学习,鼓励剩余劳动力外出务工,以提高移民的生活水平。
7规划认识
随着社会的进步,国家政策的不断完善,现阶段移民安置规划工作已经有了很大的进步,以下谈几点个人的认识:
(1)移民安置规划须做好与村镇规划的衔接
移民安置是一个政策性、社会性课题。移民安置规划是以国家政策为前提,以地方政策为指导。规划应结合当地近、远期发展,并与新农村建设规划相结合。
(2)移民安置区生活污水处理、垃圾处理
移民安置区多位于农村集镇,其基础设施的改善中,道路、供水、供电、通讯都已取得
了很大的进步,仅污水处理与垃圾处理是现阶段规划仍需进一步探讨研究的。
(3)移民生产安置
移民生产安置是为了让移民“搬得出、稳得住、富得起”。因此,移民生产安置,不应只局限于配置农田耕地,也可开发其自身资源潜力,调整产业结构、发展其他产业、进行技术培训等。
总之,移民安置规划是一个长期的过程,从生活安置到生产安置,彻底务实的安置好库区移民,是从事移民安置工作者的最终目标。
参考文献:
(1)王鄂豫,林彤,郭涛,冯筠,对水电工程移民规划工作汇总若干问题的认识【J】.人民长江, 2008.03
(2)《水电工程建设征地移民安置规划设计规范》(DL/T5064—2007)
(3)《青海省村庄规划编制导则》
注:文章内所有公式及图表请用PDF形式查看。
关键词:移民安置 规划 认识
Abstract: the big beach resettlement area as an example, the general conception, layout, the life settlement, the production settlement, this paper describes hydropower station resettlement plan, and discuss the planning know.
Keywords: resettlement plan know
中图分类号:G322.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背景介绍
大滩移民安置区为积石峡水电站库区移民安置区之一。其隶属于青海省X县。规划水平年安置规模为546人。安置区分台上马尔坡安置区、台下尕庄安置区以及大滩生产安置区三部分。
2 移民安置区现状
大滩移民安置区位于黄河右岸、改线清关公路以北,现状村社附近,距离县城约7km。
马尔坡安置区紧邻改线清关公路。场地现状高程主要分布在1864m~1891m之间,地势相对比较平缓,局部有深坑洼地。台地四周较低,台地内整体呈南高北低、东高西低,同时,场地的东、南两侧分别有冲沟穿过。场地现状为未利用地。
尕庄安置区位于黄河右岸,紧邻上庄村尕庄社,地处积石峡水电站水库淹没区,场地现状高程在1850m~1856m之间,现状为耕地、园地,原清关公路从安置区场地穿过。
生产安置区位于两大生活区周边,主要为待开发土地。
3 总体构思
本次规划结合现状,充分利用现有水域、土地资源,规划鱼塘、耕地等各类产业用地。以采取多渠道、多形式落实生产措施,妥善安置移民。
马尔坡、尕庄安置区位于交通便捷的改线清关公路北侧、地质较好地段,且满足居民合理耕作半径要求。
结合安置区实际情况,采用土方开挖、回填等工程措施,以创造生活安置区良好的场地条件,同时,于黄河浅水区,修建防护堤,围水造塘,在为当地居民开发新产业的同时,亦可保护恢复更多耕地。再者,综合现状地形、地质条件,于缓坡区开垦新耕地,并修建农田灌溉设施,作为安置区居民的生产安置用地,于陡坡段、沟道两侧规划防护林地,使之在创造经济效益的同时,达到水土保持,美化人居环境的效果。
4生活安置区
4.1马尔坡安置区
马尔坡安置区场地位于330kV高压走廊(走廊宽度以40m控制)以南,改线清关公路以北(住宅后退道路红线10m控制),其西侧、南侧各以自然地形(陡坎)为界。
规划结构:”一带、两区、两中心”
“一带”:以改线清关公路为依托规划的景观绿化带,使之在形成景观视线的同时,更为安置区居民的安全提供了保障。
“两区”:以安置区主要道路为界而划分成的南区(汉族)和北区(撒拉族)两个移民生活区。
“两心”:结合宗教设施场所和安置区入口处的公共建筑所形成的公共活动中心。
结合现状地形,规划以主要道路作为连通安置区内部与改线清关公路的链接带,并以此将场地划分为南区(汉族)和北区(撒拉族),使之在保护民族特色的同时又有机的联系在一起。同时,结合布局于安置区入口处规划公共建筑,并于北区中心规划宗教设施场所,以更好的服务于安置区居民。公共绿地则结合场地,分散布置。规划住宅坐北朝南,联排式布置,以创造良好的日照和通风条件。
对临近安置区两侧的冲沟,规划后期进行防护治理。
4.2尕庄安置区
尕庄安置区位于现上庄尕庄社东侧,现状为耕园地。安置区场地东、西两侧以自然地形(冲沟)为界,南侧以积石峡库区征地线为界。
规划结构“一带、两区、两中心”
“一带”:以防护堤为依托,于安置区北侧规划滨河绿化带,
“两区”:由主要道路划分的东区(上庄尕庄社)和西区(下庄尕庄社)两个移民生活区。
“两中心”:以各生活区为依托而规划的公共活动中心。
结合现状,规划一主要道路与现清关公路相接,形成安置区的对外交通。安置区则结合主要道路带状布置。其东侧以一道路为界,划分成东区(上庄尕庄社)和西区(下庄尕庄社)两个生活区,并于各生活区中部规划公共设施和活动场所,以服务安置区居民。住宅规划依山旁水,联排式布置。
5基础设施
(1)道路规划
①道路格局:枝状路网。
②道路等级:干路、巷路。
a.干路红线宽度控制在10m,路面为6m,规划采用混凝土路面。
b.巷路路面为4m,规划采用混凝土路面。
③交通组织方式:人车混行。
④附属设施规划:规划主要道路栽种行道树,并配备路灯,同时,结合公共建筑规划停车场地。
(2)给水、排水规划
①给水规划
安置区生活用水初步规划采用黄河水作为水源。规划结合布局,实行分区供水,采用枝状供水管网配水到户。
表1安置区给水规模预测
序号 名称 人口(2026年) 用水量预测 蓄水池 备注
1 马尔坡安置区 244人 26.8m3 30 m3
2 尕庄安置区 407人 44.8m3 50 m3
②排水规划
规划安置区排水初步规划采用雨污分流制,通过污水管道排至污水处理设施进行处理。安置区雨水则结合道路修建雨水明沟排放至周边水域。
安置区防洪主要为安置区周边两条较大的沟道,规划进行防护处理,对于安置区周围其他较小的沟道,通过改向引入上述较大的两条沟道进行治理。
(3)电力、电信规划
由于安置区为本村组后靠,故本次规划安置区电力、电信均接入原驻居民电力、电信接入点。
电力线路与通讯线路采用合杆架设,电杆采用10m高混凝土电杆,杆间距40m,电力线缆位于杆顶部,通讯线缆位于电力线缆下部,电信线缆与电力线缆间距不得小于4m,电信线缆至地面的距离不得小于4m。
输电线路采用380V三相四线制低压线路到入户电表。
表2安置区供电规模预测
序号 名称 人口(2026年) 用电量预测 变压器 备注
1 马尔坡安置区 230人 107.5kVA 125kVA
2 尕庄安置区 407人 179.6kVA 125kVA
80kVA 分区供电
(4)环保、环卫规划
规划以“因地制宜、注重实效”为原则,把环境卫生设施建设项目落到实处,节约资金。保持环境卫生设施水平与村庄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相一致。采用“统一规划,分期实施”的方法,以保持规划的可操作性。
规划安置区结合公共绿地设置多处垃圾收集点,集中收集居民生活垃圾后作填埋处理。
6生产安置
立足长远、统筹考虑,由于马尔坡、尕庄移民安置区现状土地资源较为充足,且现状村庄后山均未被开垦利用,因此,初步规划开发其土地资源,通过技术措施改良土壤、设计配套农田水利设施,以开垦出更多土地,用于生产安置。同时由于所开垦土地现状均为未利用地,所以,本次生产安置所需流转的土地均未对当地居民生产、生活造成影响。
再者,结合现阶段国家政策,移民生产安置亦可采用逐年补偿的方式。以保证被安置移民的生活水平。
在上述安置方式的同时,加强农业技术培训,提高土地的产出率。并结合实际进行产业结构调整,发展养殖业、农家乐等。增加移民收入。加之当地村民及干部具有外出务工的习惯和经验,故可加大移民劳动力的培训力度,增加技能知识的学习,鼓励剩余劳动力外出务工,以提高移民的生活水平。
7规划认识
随着社会的进步,国家政策的不断完善,现阶段移民安置规划工作已经有了很大的进步,以下谈几点个人的认识:
(1)移民安置规划须做好与村镇规划的衔接
移民安置是一个政策性、社会性课题。移民安置规划是以国家政策为前提,以地方政策为指导。规划应结合当地近、远期发展,并与新农村建设规划相结合。
(2)移民安置区生活污水处理、垃圾处理
移民安置区多位于农村集镇,其基础设施的改善中,道路、供水、供电、通讯都已取得
了很大的进步,仅污水处理与垃圾处理是现阶段规划仍需进一步探讨研究的。
(3)移民生产安置
移民生产安置是为了让移民“搬得出、稳得住、富得起”。因此,移民生产安置,不应只局限于配置农田耕地,也可开发其自身资源潜力,调整产业结构、发展其他产业、进行技术培训等。
总之,移民安置规划是一个长期的过程,从生活安置到生产安置,彻底务实的安置好库区移民,是从事移民安置工作者的最终目标。
参考文献:
(1)王鄂豫,林彤,郭涛,冯筠,对水电工程移民规划工作汇总若干问题的认识【J】.人民长江, 2008.03
(2)《水电工程建设征地移民安置规划设计规范》(DL/T5064—2007)
(3)《青海省村庄规划编制导则》
注:文章内所有公式及图表请用PDF形式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