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合理使用学具,既能让学生的学习技能得到培养,又使教师的教学意图层层递进,环环相扣。所以,教师要充分发挥学具在教学中的作用,满足学生的好奇心,激发他们学知识、用知识的兴趣,进一步改善学生的认知结构,培养他们动手、观察、创新等方面的能力。
关键词 学具 效率 算理 操作 思想方法 创新能力
数学学科的逻辑性比较强,所以,作为数学教师平时应该更注重直观教学,因为它不像其他学科那么易于理解和消化,如果能通过具体动手操作,那么消化知识将更加有效。科学有效地操作学具,不仅可以大大地调动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而且还能更好地激发学生的直觉形象思维,这样,就能将抽象的数学知识变得直观形象,学生理解和掌握起来就得心应手了。结合平时教学的实际需要,笔者有以下几点做法:
一、使用学具,理解数学算理
在平时教学中,我们可以利用小学生好奇好动的年龄特点,恰当地指导他们动手操作,让他们能积极主动地参与到教学过程中来,从而在操作中获取新知,同时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起到良好的效果。很多时候,我们发现数学算理对于学生来说是比较抽象的,只有善于用数形结合的方法,通过学具的操作,促进这一过程的完成,比传统的说教要形象得多。如我为了让学生充分探究圆周率,课前让学生都去收集圆形图片以及测量长度的工具。课中给学生以充分的时间讨论测量的方法,以他们的生活经验,选择既方便正确率又高的方法。如测量之后,总结了“滚动法”“拉直法”“绳测法”等等,整个操作活动创设了开放的空间,不同的圆形实物采用不同的测量方法,有利于学生学习方式的构建,以及数学算理的形成。
二、使用学具,提高实际操作能力
“我听见的已忘了;我看见得就记住了;我做过的就理解了。”华盛顿图书馆墙壁上就挂着这三句醒目的话,它形象地诠释了学生动手操作的重要性。学生的智慧往往跳动于他们的指尖。学生通过自主操作、动手实践,经历建构知识的过程,深化了理解,牢固了记忆,同时也严密了推理。我们在课堂教学中,正是要重视学生的操作,落实“活动化”教学,结合实际的教学内容,审时度势地为学生创设动手、动口、动脑的机会,通过让他们看一看、摆一摆、拿一拿、分一分、讲一讲,使他们在玩中积累,玩中思考,玩中内化,主动地获取新知。利用操作材料、操作活动的特点,变“教数学”为“学数学”,便于小学生想象生成现实的情境,使学生更有效地获取建构概念、探索规律的机会和途径。学生的操作活动,使以往教师一人演、众人看的被动枯燥的接受式学习,转变为人人亲自动手、做学习主人的探索式学习。并充分利用好这些有利因素,真正实现由讲懂、教会向弄懂、学会的转变。
我在教学《圆锥的体积》一课时,课前为每个小组准备了圆柱容器、等底等高的圆锥容器、等底不等高的圆锥容器、等高不等底的圆锥容器以及沙子等学具。课上,每个小组通过实验、比较,终于得出了圆锥的体积推导公式。让学生亲身经历,建构了知识点,培养了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
三、使用学具,渗透数学思想方法
在小学阶段有意识地向学生渗透一些最基本的数学思想方法是有必要的,可以加深学生对数学概念、公式、定理、定律的理解,同时也是提高学生数学能力和思维品质的重要手段。数学活动的支配形式之一就是数学思想,数学思想是学生能够解决新的问题的前提条件,只有学生能掌握这种技能,才能适应新时代对于数学教育的要求,走出课本教育的局域,面对生活中的具体问题选择合适的解法。因此数学思想是小学数学教学的灵魂。这也是数学教学改革的新视角,是进行数学素质教育的突破口之一。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充分利用学具,可有助于加强数学思想方法的渗透。我在教学梯形的面积计算时,通过学生剪、拼等操作活动,把两个同样的梯形拼成平行四边形,从而推导出梯形的面积公式,就渗透了转化的数学思想;通过学具的操作,推导出圆面积的计算公式,就渗透了等积变换的思想。
四、使用学具,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重视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师就要通过学具,给学生提供更多实践的机会、更大的思维空间,引导学生把操作与思维联系起来,就可让操作成为培养学生创新意识的源泉,就可通过操作使学生对新知识“再发现”。如在学习正方形的特征时,为了让学生充分地认识正方形四条边一样长的特点,我课前为每组学生准备了正方形的纸片,然后分小组让学生进行用各种方法来探索正方形边的特征。有的学生通过量,有的学生通过对折、邻边折的方法寻求到了答案,从而培养了学生创新的意识和能力。
合理地使用学具,既能让学生的学习技能得到培养,又使教师的教学意图层层递进,环环相扣,同时也让学生通过对新旧知识的整合与联想,组成新的信息体系。所以,教师要充分发挥学具在教学中的作用,尤其是低中年级,使其满足学生的好奇心,激发他们学知识、用知识的兴趣,进一步改善学生的认知结构,培养他们动手、观察、分析、创新等方面的能力。
关键词 学具 效率 算理 操作 思想方法 创新能力
数学学科的逻辑性比较强,所以,作为数学教师平时应该更注重直观教学,因为它不像其他学科那么易于理解和消化,如果能通过具体动手操作,那么消化知识将更加有效。科学有效地操作学具,不仅可以大大地调动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而且还能更好地激发学生的直觉形象思维,这样,就能将抽象的数学知识变得直观形象,学生理解和掌握起来就得心应手了。结合平时教学的实际需要,笔者有以下几点做法:
一、使用学具,理解数学算理
在平时教学中,我们可以利用小学生好奇好动的年龄特点,恰当地指导他们动手操作,让他们能积极主动地参与到教学过程中来,从而在操作中获取新知,同时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起到良好的效果。很多时候,我们发现数学算理对于学生来说是比较抽象的,只有善于用数形结合的方法,通过学具的操作,促进这一过程的完成,比传统的说教要形象得多。如我为了让学生充分探究圆周率,课前让学生都去收集圆形图片以及测量长度的工具。课中给学生以充分的时间讨论测量的方法,以他们的生活经验,选择既方便正确率又高的方法。如测量之后,总结了“滚动法”“拉直法”“绳测法”等等,整个操作活动创设了开放的空间,不同的圆形实物采用不同的测量方法,有利于学生学习方式的构建,以及数学算理的形成。
二、使用学具,提高实际操作能力
“我听见的已忘了;我看见得就记住了;我做过的就理解了。”华盛顿图书馆墙壁上就挂着这三句醒目的话,它形象地诠释了学生动手操作的重要性。学生的智慧往往跳动于他们的指尖。学生通过自主操作、动手实践,经历建构知识的过程,深化了理解,牢固了记忆,同时也严密了推理。我们在课堂教学中,正是要重视学生的操作,落实“活动化”教学,结合实际的教学内容,审时度势地为学生创设动手、动口、动脑的机会,通过让他们看一看、摆一摆、拿一拿、分一分、讲一讲,使他们在玩中积累,玩中思考,玩中内化,主动地获取新知。利用操作材料、操作活动的特点,变“教数学”为“学数学”,便于小学生想象生成现实的情境,使学生更有效地获取建构概念、探索规律的机会和途径。学生的操作活动,使以往教师一人演、众人看的被动枯燥的接受式学习,转变为人人亲自动手、做学习主人的探索式学习。并充分利用好这些有利因素,真正实现由讲懂、教会向弄懂、学会的转变。
我在教学《圆锥的体积》一课时,课前为每个小组准备了圆柱容器、等底等高的圆锥容器、等底不等高的圆锥容器、等高不等底的圆锥容器以及沙子等学具。课上,每个小组通过实验、比较,终于得出了圆锥的体积推导公式。让学生亲身经历,建构了知识点,培养了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
三、使用学具,渗透数学思想方法
在小学阶段有意识地向学生渗透一些最基本的数学思想方法是有必要的,可以加深学生对数学概念、公式、定理、定律的理解,同时也是提高学生数学能力和思维品质的重要手段。数学活动的支配形式之一就是数学思想,数学思想是学生能够解决新的问题的前提条件,只有学生能掌握这种技能,才能适应新时代对于数学教育的要求,走出课本教育的局域,面对生活中的具体问题选择合适的解法。因此数学思想是小学数学教学的灵魂。这也是数学教学改革的新视角,是进行数学素质教育的突破口之一。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充分利用学具,可有助于加强数学思想方法的渗透。我在教学梯形的面积计算时,通过学生剪、拼等操作活动,把两个同样的梯形拼成平行四边形,从而推导出梯形的面积公式,就渗透了转化的数学思想;通过学具的操作,推导出圆面积的计算公式,就渗透了等积变换的思想。
四、使用学具,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重视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师就要通过学具,给学生提供更多实践的机会、更大的思维空间,引导学生把操作与思维联系起来,就可让操作成为培养学生创新意识的源泉,就可通过操作使学生对新知识“再发现”。如在学习正方形的特征时,为了让学生充分地认识正方形四条边一样长的特点,我课前为每组学生准备了正方形的纸片,然后分小组让学生进行用各种方法来探索正方形边的特征。有的学生通过量,有的学生通过对折、邻边折的方法寻求到了答案,从而培养了学生创新的意识和能力。
合理地使用学具,既能让学生的学习技能得到培养,又使教师的教学意图层层递进,环环相扣,同时也让学生通过对新旧知识的整合与联想,组成新的信息体系。所以,教师要充分发挥学具在教学中的作用,尤其是低中年级,使其满足学生的好奇心,激发他们学知识、用知识的兴趣,进一步改善学生的认知结构,培养他们动手、观察、分析、创新等方面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