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在课程改革的大背景下,新的教学观认为数学应具有多方面的功能,它既要传授知识,又要发展学习的多种能力,因此我们应该提高学生的想、做、试、议、读等各种能力。让数学课堂活跃起来,让学生自信起来,使高效的数学课堂教学行之有效。
【关键词】想 做 试 议 读
【中图分类号】G62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5)10-0135-01
《新课程标准》提出“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不能单纯地依赖模仿与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有效的教学模式必须把“想、做、试、议、读”紧密的结合起来。
一、“想”开启学生智慧天窗。
《新课程标准》提出学生应该“主动参与特定的数学活动,通过观察、实验、推理等活动发现对象的某些特征或与其他对象的区别和联系。”如教学圆柱的侧面积时,我通过实验班和比较班进行了这样的实验:在实验班,让学生自己摸索、探讨,日常生活中的圆柱的表面由哪些平面图形组成,实际应用中是否都要计算圆柱体的所有的面?学生经过慎密分析比较立体图形的表面由哪些面组成,了解到不是所有的立体图形都需要计算它的表面积。在比较班,直接告诉学生求侧面积公式、表面积公式,学生虽然掌握了本题的计算方法,但是他们没有经过分析、比较、判断、思考,不知道解题思路来龙去脉,再做其他题型,就措手不及,不会灵活应变。
二、“做”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新课程标准》提出“经历观察、操作、归纳等学习数学的过程,感受数学思考过程的合理性。”如在教学“几个大小相同的小正方形可以拼成较大的正方形?”,可以让学生用学具摆一摆或者在纸上画一画,学生通过摆一摆或画一画,他们就更来劲,他们还会摆再大一点的正方形,从而在动手操作中,知识链接在无形中产生。学生不仅记住了4个大小相同的小正方形可以拼成较大的正方形,还知道了“4”怎么得来,用“2×2=4”,以此类推再大一点用“3×3=9”, “4×4=16” ……关键看“边长有几个”,就需要“几的平方”个。为今后学习“几个大小相同的小正方体可以拼成较大的正方体?”打下铺垫。因此,在课堂上让学生动手操作提高课堂效率是行之有效的方法。
三、“试”增强学生学习自信。
《新课程标准》提出“对数学学习的评价要关注学生学习的结果,更要关注他们学习的过程;要关注学生数学学习的水平,更要关注他们在数学活动中所表现出来的情感与态度,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建立信心。”通过“试一试”以增强学生探索问题的欲望,展现数学形成的过程,满足不同层次学生发展的需求,让学生经历真正“做数学”“用数学”的过程。如在教学解比例,在新授课前,可以让学生尝试解比例。大部分学生不仅能准确解答,还能利用旧知识过渡衔接。如解比例,学生根据比例的基本性质x=8×3÷2.4,x=10; 有的学生根据除法算式中各部分间的关系,用x=3÷, X=10。可见,在教学过程中,该放手要放手,学生学起来更加自如,有自信!
四、“议 ”促进学生合作交流。
《新课程标准》提出“学生是数学学习的主人,教师是数学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要把课堂还给学生,学生才是课堂的主角。在教学“把一条绳子分成2段,第一段占这条绳子的■,第二段长■米,哪段长?”学生答案不统一,教师此时趁热打铁,让学生进行讨论、各抒己见,在这次讨论中,学生明白了:分数不仅可以表示具体的量,还可以表示分率;率和量不能相加减,因此不能直接比较,即■≠■米;通过画线段图把“这条绳子的全长”看着“单位1”,第一段占3份,第二段占5份,因此得出结论第二段长。三个臭皮匠顶个诸葛亮,学生在讨论过程中,取长补短,同龄人的语言浅显易懂,容易达成共识,印象深刻。
五、“读”提升学生数学感悟。
“读”是语文课的“利器”,数学课同样缺它不可。许多学生往往在题目没看清楚的情况下就开始答题,导致审题不透彻,对题目的要求理解不透彻,离题千里,做出来的答案自然而然就错了。因此,在课堂上培养学生读题能力,也是数学课堂教学必不可少的教学环节。
每个数学原理的出现,看起来简单,听起来容易,可是让学生再复述一遍就不是那么简单。在教学“AB两条同样长的绳子,A条截去米,B条截去,两条绳子哪条剩下的长?”如果没有告诉我们绳子的具体长度,无法比较哪条剩下的长;如果知道绳子的具体长度,就会出现三种情况:当两条绳子都是1米时,两条绳子剩下的一样长;当两条绳子大于1米时, A条剩下的长;当两条绳子小于1米时,A条剩下的短。通过讨论分析,在老师的引导下,学生知道这三种情况的存在,但是让学生复述一遍,学生就容易混淆。此时通过学生复述,可以把在课堂上学习的知识进行整理、归纳和巩固,它的作用远远大于课后作业的功效。学生通过“复述”,可以把课堂上理解得不够清晰的内容,变得更加清晰;通过“复述”,学生可以很好地锻炼自己的语言表达能力;通过“复述”,学生可以在与师生间的互动中感受到老师与同学对自己学习的持续关注。
总之,在数学课堂上综合应用“想、做、试、议、读”,可让让抽象的数学形象起来;让深奥的数学浅显起来;让机械的数学生动起来;让怕数学的学生自信起来;让枯燥的数学课堂教学润泽起来!
【关键词】想 做 试 议 读
【中图分类号】G62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5)10-0135-01
《新课程标准》提出“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不能单纯地依赖模仿与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有效的教学模式必须把“想、做、试、议、读”紧密的结合起来。
一、“想”开启学生智慧天窗。
《新课程标准》提出学生应该“主动参与特定的数学活动,通过观察、实验、推理等活动发现对象的某些特征或与其他对象的区别和联系。”如教学圆柱的侧面积时,我通过实验班和比较班进行了这样的实验:在实验班,让学生自己摸索、探讨,日常生活中的圆柱的表面由哪些平面图形组成,实际应用中是否都要计算圆柱体的所有的面?学生经过慎密分析比较立体图形的表面由哪些面组成,了解到不是所有的立体图形都需要计算它的表面积。在比较班,直接告诉学生求侧面积公式、表面积公式,学生虽然掌握了本题的计算方法,但是他们没有经过分析、比较、判断、思考,不知道解题思路来龙去脉,再做其他题型,就措手不及,不会灵活应变。
二、“做”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新课程标准》提出“经历观察、操作、归纳等学习数学的过程,感受数学思考过程的合理性。”如在教学“几个大小相同的小正方形可以拼成较大的正方形?”,可以让学生用学具摆一摆或者在纸上画一画,学生通过摆一摆或画一画,他们就更来劲,他们还会摆再大一点的正方形,从而在动手操作中,知识链接在无形中产生。学生不仅记住了4个大小相同的小正方形可以拼成较大的正方形,还知道了“4”怎么得来,用“2×2=4”,以此类推再大一点用“3×3=9”, “4×4=16” ……关键看“边长有几个”,就需要“几的平方”个。为今后学习“几个大小相同的小正方体可以拼成较大的正方体?”打下铺垫。因此,在课堂上让学生动手操作提高课堂效率是行之有效的方法。
三、“试”增强学生学习自信。
《新课程标准》提出“对数学学习的评价要关注学生学习的结果,更要关注他们学习的过程;要关注学生数学学习的水平,更要关注他们在数学活动中所表现出来的情感与态度,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建立信心。”通过“试一试”以增强学生探索问题的欲望,展现数学形成的过程,满足不同层次学生发展的需求,让学生经历真正“做数学”“用数学”的过程。如在教学解比例,在新授课前,可以让学生尝试解比例。大部分学生不仅能准确解答,还能利用旧知识过渡衔接。如解比例,学生根据比例的基本性质x=8×3÷2.4,x=10; 有的学生根据除法算式中各部分间的关系,用x=3÷, X=10。可见,在教学过程中,该放手要放手,学生学起来更加自如,有自信!
四、“议 ”促进学生合作交流。
《新课程标准》提出“学生是数学学习的主人,教师是数学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要把课堂还给学生,学生才是课堂的主角。在教学“把一条绳子分成2段,第一段占这条绳子的■,第二段长■米,哪段长?”学生答案不统一,教师此时趁热打铁,让学生进行讨论、各抒己见,在这次讨论中,学生明白了:分数不仅可以表示具体的量,还可以表示分率;率和量不能相加减,因此不能直接比较,即■≠■米;通过画线段图把“这条绳子的全长”看着“单位1”,第一段占3份,第二段占5份,因此得出结论第二段长。三个臭皮匠顶个诸葛亮,学生在讨论过程中,取长补短,同龄人的语言浅显易懂,容易达成共识,印象深刻。
五、“读”提升学生数学感悟。
“读”是语文课的“利器”,数学课同样缺它不可。许多学生往往在题目没看清楚的情况下就开始答题,导致审题不透彻,对题目的要求理解不透彻,离题千里,做出来的答案自然而然就错了。因此,在课堂上培养学生读题能力,也是数学课堂教学必不可少的教学环节。
每个数学原理的出现,看起来简单,听起来容易,可是让学生再复述一遍就不是那么简单。在教学“AB两条同样长的绳子,A条截去米,B条截去,两条绳子哪条剩下的长?”如果没有告诉我们绳子的具体长度,无法比较哪条剩下的长;如果知道绳子的具体长度,就会出现三种情况:当两条绳子都是1米时,两条绳子剩下的一样长;当两条绳子大于1米时, A条剩下的长;当两条绳子小于1米时,A条剩下的短。通过讨论分析,在老师的引导下,学生知道这三种情况的存在,但是让学生复述一遍,学生就容易混淆。此时通过学生复述,可以把在课堂上学习的知识进行整理、归纳和巩固,它的作用远远大于课后作业的功效。学生通过“复述”,可以把课堂上理解得不够清晰的内容,变得更加清晰;通过“复述”,学生可以很好地锻炼自己的语言表达能力;通过“复述”,学生可以在与师生间的互动中感受到老师与同学对自己学习的持续关注。
总之,在数学课堂上综合应用“想、做、试、议、读”,可让让抽象的数学形象起来;让深奥的数学浅显起来;让机械的数学生动起来;让怕数学的学生自信起来;让枯燥的数学课堂教学润泽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