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留守儿童厌世自闭、社会逆反、空虚、自卑、胆怯、感情脆弱、没有精神寄托等, 轻者经常逃学上网、打架,重者违纪犯法, 心理健康、性格等方面出现偏差,学习受到严重影响。做好留守儿童的教育管理工作:建立健全符合本校的教育教学制度;建立健全留守儿童档案;为與留守儿童沟通提供方便;把爱放在重中之重的位置;分管和帮扶学生;多对留守儿童进行家访;多进行思想教育;多组织集体活动;加强对家长的指导和帮助;加强对家长的指导和帮助……
【关键词】留守儿童;管理教育
留守儿童现状
这20多年来,政治经济发展快速,越来越多的青壮年农民到外地谋生,在广大农村也随之产生了一个特殊的未成年人群体,即为留守儿童。调查发现,留守儿童大部分处于1—15周岁。
本人对武鸣县的留守儿童进行十三年的考察,并重点调查研究了留守儿童最多的马头镇中心学校的在校生(因为本人是这所学校中的一名教学管理人员。而这五年来,该校学生留守儿童占90.0%至94.6%)。调查发现留守儿童特有以下现状: 认为一个幸福的家庭应该和父母在一起 ;和(外)祖父母生活在一起,非常想父母,很少与父母联系 ;做错事被批评时当面顶撞;拉帮结派、打架斗殴;在学校里基本上没有朋友;害怕陌生人;遇到困难自己解决;觉得自己很一般;觉得身边得人不太关心自己,总是害怕被身边人欺负;觉得社会不公平、看不到希望;学习上不是很听老师的话,不很刻苦,成绩较差。
留守和非留守儿童在完成家庭作业方面也有非常明显的差别。父母在家的孩子,作业完成得比较及时、认真;父母不在家的,作业经常拖欠,甚至还会出现抄袭或不写的情况。
由于留守儿童长期无直接监护人在身边,在缺乏父爱母爱的环境中成长,他们生活在事实上的“单亲家庭”或“隔代家庭”中。由于长期情感缺失和心理失衡导致许多留守儿童心理不能健康发展:厌世自闭、社会逆反、空虚、自卑、胆怯、感情脆弱、没有精神寄托等。家庭生活和教育的缺陷使他们轻者经常逃学上网、打架,重者违纪犯法,给社会造成不良影响。面对留守儿童教育问题的严重性。留守儿童的教育问题已经成为农村学校教育教学的一个明显的挑战。
对留守儿童的教育管理
农村初中学校如何做好留守儿童的教育管理工作?
武鸣县马头镇中心学校在这方面的工作比较成功。下面我把该校关于留守儿童的教育管理工作的方法与自己的研究结果熔于一炉,供农村初中学校参考。
一、指导思想
坚持以人为本,以《国家教育方针》《关于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若干意见》和《关于加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三个代表”为指导思想。
二、工作方针:育人为本,促进公平,提高质量,稳定发展。
三、教育管理方法
1、建立健全符合本校的教育教学制度(包括对老师、学生的管理制度,帮扶制度,家访制度,生活补助制度等等)。
2、建立健全留守儿童档案。心理档案主要包括以下方面的内容:留守儿童个人的爱好特长;身体状况;家庭的经济状况,家庭气氛,家长的教育方式与态度,与父母和监护人的关系;学习成绩,学习态度,学习习惯;思想品德,行为习惯;师生关系,同伴关系;性格类型及特征,气质类型及特征,个性心理有哪些特征,个性心理中有哪些良好或不良的品质等。这样才能随时了解儿童的心理状况,有针对性的进行辅导。 并及时向监护人和外出务工家长通报其成长情况,形成学校、家庭共同教育的局面。教师要承担起家长或监护人的部分责任,多与留守儿童交流谈心,提高亲密信赖程度,给予更多关爱和正面引导。
3、为与留守儿童沟通提供方便。每个宿舍开通亲情热线电话,为外出务工家长与子女沟通提供方便,使亲情热度能保持,以弥补留守儿童感情上的需求。开设亲情电话,向留守儿童及其家长、监护人或委托监护人,公开校长、班主任和科任教师的电话号码,加强学生、家长、教师三者之间的联系交流,有条件的地方可开设专线电话或电子邮箱。借助“亲情热线”,让外出务工家长定期与子女通话,随时与班主任取得联系。权衡利弊,对学生都进行封闭式教育管理。
4、在教育教学中,老师把爱放在重中之重的位置。因为对留守儿童来说,他们更缺少的是关爱,在学习和生活中,他们更渴望得到老师、同学、社会的关爱,所以,作为班主任要努力从生活上、学习上给他们无微不至的关心、爱护,从小事上、细节上多关心他们。时刻留心、关注他们情绪、思想的变化,及时和他们进行沟通,给予心灵的向导。在平时的工作中,只要老师用慈母般的爱,有持之以恒的耐心,相信我们老师一定能走进他们的心里,使他们从心灵深处感受到亲切、温暖。
5、分管制度和帮扶制度,让留守学生得到学校和老师更多的关心与帮助。学校把留守儿童按比例分配给各个科任老师,由老师担任孩子们的“代理家长”,进行跟踪管理。“代理家长”要对所管孩子进行全方位的照顾,要“管学习”、“管生活”、“管身体”、“管心理”。 让科任老师从生活、学习等方面去关心他们,弥补他们失去的爱,使他们感到更多的爱,更多的温暖。帮助他们解决生活上,学习上的困难,使他们有被重视感和被关怀感。
孩子有了“代理家长”,学习成绩自然可以提高,人也就变得活泼了。
6、多对留守儿童进行家访,了解其在家的生活情况。对于留守儿童,老师多进行家访,及时了解他们的情况,与他们现有监护人进行交流,随时了解在家的一切情况,授予他们家教的方法,让这些没有父母在身边的孩子,能够享受到良好的家庭教育,又让他们认识到有老师在关爱着他们,从而使他们从心灵深处感受到爱的温暖。只有家庭、学校积极的配合起来,让他们形成一定的生活规律,对他们进行管教,从而才会达到更佳的教育效果。只有善于和他们交流、进行心灵沟通,让他们从监护人身上倍感亲情,他们才会在爱的滋润下,健康快乐地成长。
7、建立一个和谐的良好班集体。 班主任老师建立一个比较良好的班级学习氛围,因为和谐的班集体能让留守儿童感受到来自同学的关爱。平时在班上,积极号召全班同学都来关爱有困难的留守儿童,使他们感受到集体的温暖,感受到集体的关怀,以便增强他们能战胜困难的信心,激发其学习兴趣,使他们在德、智、体、美、劳等方面都得到较全面的发展。 8、多进行思想教育,使学生具有一定的法制意识。大多数留守儿童由于缺少父母的监督和管理,所以他们的自控能力较差,不论是在学校还是家里,他们的性格古怪、脾气暴躁,往往平时因为一点小事而与同学打架,严重影响了其他学生的安全,造成很多不良影响。而女生多缺乏自我保护意识。班主任利用每周的班会课,政治老师利用思想品德课,对学生进行法制教育,多列举一些生活实例对他们进行思想教育,以便帮助他们扭转一些不良行为和思想动机。另外,学校每学期请派出所来上两次法制教育课,使学生具有一定的法制意识。
9、多组织集体活动。集体活动内容及形式越丰富越好,如运动比赛、文娱晚会、为社区服务活动、外出野炊、以集体形式进行学科竞赛、劳动竞赛、游戏竞赛等等。通过丰富多彩的课余活动,增加生生互动、师生互动的机会。活动必须要考虑留守儿童的擅长的一方面 ,尽量让他们发挥自己的长处,以增强他们的信心,增加他们生活的光彩。集体活动中老师多鼓励留守儿童 。通过活动,老师尽量让留守儿童能得到几个有钱的孩子的认可。
10、加强对家长的指导和帮助。通过开家长会、家长座谈会、与家长电话联系、家长回家及时进行家访等方式,建立学校和家庭心理健康教育沟通的渠道,优化家庭教育环境,引导和帮助留守儿童家长树立正确的教育观,促进亲子关系的建立,让家长协同学校对留守儿童进行教育。
11、开展各种形式的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教育。首先,学校要加强对教师的素质培训,使教师具备良好的心理素质,充分发挥教育优势,公正、平等地对待每一个学生,给予心理上的体贴与温馨,及时疏导他们的心理压力,让孩子有一个稳定的情绪、积极的情感,营造和谐大家庭氛围满足孩子们的精神需求。教师本身应该注重身教多于言教,给孩子提供一个良好的榜样,成为孩子心目中心理健康的表率,引导孩子身心健康发展。每个教師还要充分利用教材中相关知识,对学生进行适时的心理健康教育,让心理健康教育无处不在,以更好地促进每个学生身心的健康成长。班主任建立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档案和跟踪管理档案,及时了解留守儿童的总体心理健康状况,对常见的心理和行为问题,进行有针对性的干预和管理。第二,学校设立专门的心理咨询室,配备专业的心理辅导和咨询老师,为全校教师和学生提供心理辅导和咨询服务。平时,积极开展心理资询活动,及时解答他们在生活中、学习中的疑惑,引导他们少走弯路。在时间允许的条件下,尽量鼓励、组织这部分留守儿童多参加一些课余兴趣活动小组(绘画小组、篮球小组、气排球小组、书法小组、歌舞小组等等),以此来填补父母不在自己身边的空虚。由于留守孩子的父母不在自己身边,他们平时就没有机会在自己父母身边撒娇,和父母一起享受天伦之乐,所以在他们的思想上难免会出现一些空虚,又由于他们有比别的孩子多出来的大量的时间无所事事,如果不对他们进行正确引导,他们很容易养成自闭的性格或进黑网吧迷上网络游戏、网上聊天等不良的嗜好。针对这种情况,我们应在平时多开展心理资询这一活动,以便能及时消除留守儿童心灵深处的疑惑。
12、学校强制学生在校内穿校服、运动服,尽量减少直观的贫富差别,以消除学生的自卑心理。
13、充分利用国家的“两免一补”政策、南宁市为民办实事之一——特困生补助、浩德儿童救助基金等,解决家庭困难的学生的生活问题。
管理成效
通过以上方法途径的管理,马头镇中心学校达到了以下良好的效果:
1、学生能安心在校生活,不再为生活无着落而忧虑。而且热爱集体,关心集体,乐于为学校、为社会作奉献。
2、贫困生不再悲观厌世,而是看到希望,充满信心。
3、学生不再因想念双亲而过度悲伤,感到在学校有了依靠,生活比较快乐。
4、大部分学生能按时完成作业,爱好学习,专心投入学习,学习成绩有明显提高,毕业班的学生比以前有了强烈的升学欲望。学风比以前浓厚。也很少顶撞老师了。
5、校风有明显好转,拉帮结伙、打架现象很少了,因生活水平悬殊而互相歧视的现象也没有了。违纪违法的事情比以前少得多了。互相帮助、团结友爱的风气也浓了。
6、学生懂得体谅父母,体谅老师;学会感恩父母,感恩老师;渴求报答父母,报答老师,当然也渴望报效祖国。
国家的希望在教育,教育的希望在教师。作为农村初中老师既要做思想道路的引路人,又要做孩子学习进步的引导者,生活的保护者。用关爱、亲情为留守儿童营造温馨的家园氛围,让留守儿童在远离父母的日子里也能茁壮成长,将来成为对国家、对社会的有用之才。
【关键词】留守儿童;管理教育
留守儿童现状
这20多年来,政治经济发展快速,越来越多的青壮年农民到外地谋生,在广大农村也随之产生了一个特殊的未成年人群体,即为留守儿童。调查发现,留守儿童大部分处于1—15周岁。
本人对武鸣县的留守儿童进行十三年的考察,并重点调查研究了留守儿童最多的马头镇中心学校的在校生(因为本人是这所学校中的一名教学管理人员。而这五年来,该校学生留守儿童占90.0%至94.6%)。调查发现留守儿童特有以下现状: 认为一个幸福的家庭应该和父母在一起 ;和(外)祖父母生活在一起,非常想父母,很少与父母联系 ;做错事被批评时当面顶撞;拉帮结派、打架斗殴;在学校里基本上没有朋友;害怕陌生人;遇到困难自己解决;觉得自己很一般;觉得身边得人不太关心自己,总是害怕被身边人欺负;觉得社会不公平、看不到希望;学习上不是很听老师的话,不很刻苦,成绩较差。
留守和非留守儿童在完成家庭作业方面也有非常明显的差别。父母在家的孩子,作业完成得比较及时、认真;父母不在家的,作业经常拖欠,甚至还会出现抄袭或不写的情况。
由于留守儿童长期无直接监护人在身边,在缺乏父爱母爱的环境中成长,他们生活在事实上的“单亲家庭”或“隔代家庭”中。由于长期情感缺失和心理失衡导致许多留守儿童心理不能健康发展:厌世自闭、社会逆反、空虚、自卑、胆怯、感情脆弱、没有精神寄托等。家庭生活和教育的缺陷使他们轻者经常逃学上网、打架,重者违纪犯法,给社会造成不良影响。面对留守儿童教育问题的严重性。留守儿童的教育问题已经成为农村学校教育教学的一个明显的挑战。
对留守儿童的教育管理
农村初中学校如何做好留守儿童的教育管理工作?
武鸣县马头镇中心学校在这方面的工作比较成功。下面我把该校关于留守儿童的教育管理工作的方法与自己的研究结果熔于一炉,供农村初中学校参考。
一、指导思想
坚持以人为本,以《国家教育方针》《关于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若干意见》和《关于加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三个代表”为指导思想。
二、工作方针:育人为本,促进公平,提高质量,稳定发展。
三、教育管理方法
1、建立健全符合本校的教育教学制度(包括对老师、学生的管理制度,帮扶制度,家访制度,生活补助制度等等)。
2、建立健全留守儿童档案。心理档案主要包括以下方面的内容:留守儿童个人的爱好特长;身体状况;家庭的经济状况,家庭气氛,家长的教育方式与态度,与父母和监护人的关系;学习成绩,学习态度,学习习惯;思想品德,行为习惯;师生关系,同伴关系;性格类型及特征,气质类型及特征,个性心理有哪些特征,个性心理中有哪些良好或不良的品质等。这样才能随时了解儿童的心理状况,有针对性的进行辅导。 并及时向监护人和外出务工家长通报其成长情况,形成学校、家庭共同教育的局面。教师要承担起家长或监护人的部分责任,多与留守儿童交流谈心,提高亲密信赖程度,给予更多关爱和正面引导。
3、为与留守儿童沟通提供方便。每个宿舍开通亲情热线电话,为外出务工家长与子女沟通提供方便,使亲情热度能保持,以弥补留守儿童感情上的需求。开设亲情电话,向留守儿童及其家长、监护人或委托监护人,公开校长、班主任和科任教师的电话号码,加强学生、家长、教师三者之间的联系交流,有条件的地方可开设专线电话或电子邮箱。借助“亲情热线”,让外出务工家长定期与子女通话,随时与班主任取得联系。权衡利弊,对学生都进行封闭式教育管理。
4、在教育教学中,老师把爱放在重中之重的位置。因为对留守儿童来说,他们更缺少的是关爱,在学习和生活中,他们更渴望得到老师、同学、社会的关爱,所以,作为班主任要努力从生活上、学习上给他们无微不至的关心、爱护,从小事上、细节上多关心他们。时刻留心、关注他们情绪、思想的变化,及时和他们进行沟通,给予心灵的向导。在平时的工作中,只要老师用慈母般的爱,有持之以恒的耐心,相信我们老师一定能走进他们的心里,使他们从心灵深处感受到亲切、温暖。
5、分管制度和帮扶制度,让留守学生得到学校和老师更多的关心与帮助。学校把留守儿童按比例分配给各个科任老师,由老师担任孩子们的“代理家长”,进行跟踪管理。“代理家长”要对所管孩子进行全方位的照顾,要“管学习”、“管生活”、“管身体”、“管心理”。 让科任老师从生活、学习等方面去关心他们,弥补他们失去的爱,使他们感到更多的爱,更多的温暖。帮助他们解决生活上,学习上的困难,使他们有被重视感和被关怀感。
孩子有了“代理家长”,学习成绩自然可以提高,人也就变得活泼了。
6、多对留守儿童进行家访,了解其在家的生活情况。对于留守儿童,老师多进行家访,及时了解他们的情况,与他们现有监护人进行交流,随时了解在家的一切情况,授予他们家教的方法,让这些没有父母在身边的孩子,能够享受到良好的家庭教育,又让他们认识到有老师在关爱着他们,从而使他们从心灵深处感受到爱的温暖。只有家庭、学校积极的配合起来,让他们形成一定的生活规律,对他们进行管教,从而才会达到更佳的教育效果。只有善于和他们交流、进行心灵沟通,让他们从监护人身上倍感亲情,他们才会在爱的滋润下,健康快乐地成长。
7、建立一个和谐的良好班集体。 班主任老师建立一个比较良好的班级学习氛围,因为和谐的班集体能让留守儿童感受到来自同学的关爱。平时在班上,积极号召全班同学都来关爱有困难的留守儿童,使他们感受到集体的温暖,感受到集体的关怀,以便增强他们能战胜困难的信心,激发其学习兴趣,使他们在德、智、体、美、劳等方面都得到较全面的发展。 8、多进行思想教育,使学生具有一定的法制意识。大多数留守儿童由于缺少父母的监督和管理,所以他们的自控能力较差,不论是在学校还是家里,他们的性格古怪、脾气暴躁,往往平时因为一点小事而与同学打架,严重影响了其他学生的安全,造成很多不良影响。而女生多缺乏自我保护意识。班主任利用每周的班会课,政治老师利用思想品德课,对学生进行法制教育,多列举一些生活实例对他们进行思想教育,以便帮助他们扭转一些不良行为和思想动机。另外,学校每学期请派出所来上两次法制教育课,使学生具有一定的法制意识。
9、多组织集体活动。集体活动内容及形式越丰富越好,如运动比赛、文娱晚会、为社区服务活动、外出野炊、以集体形式进行学科竞赛、劳动竞赛、游戏竞赛等等。通过丰富多彩的课余活动,增加生生互动、师生互动的机会。活动必须要考虑留守儿童的擅长的一方面 ,尽量让他们发挥自己的长处,以增强他们的信心,增加他们生活的光彩。集体活动中老师多鼓励留守儿童 。通过活动,老师尽量让留守儿童能得到几个有钱的孩子的认可。
10、加强对家长的指导和帮助。通过开家长会、家长座谈会、与家长电话联系、家长回家及时进行家访等方式,建立学校和家庭心理健康教育沟通的渠道,优化家庭教育环境,引导和帮助留守儿童家长树立正确的教育观,促进亲子关系的建立,让家长协同学校对留守儿童进行教育。
11、开展各种形式的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教育。首先,学校要加强对教师的素质培训,使教师具备良好的心理素质,充分发挥教育优势,公正、平等地对待每一个学生,给予心理上的体贴与温馨,及时疏导他们的心理压力,让孩子有一个稳定的情绪、积极的情感,营造和谐大家庭氛围满足孩子们的精神需求。教师本身应该注重身教多于言教,给孩子提供一个良好的榜样,成为孩子心目中心理健康的表率,引导孩子身心健康发展。每个教師还要充分利用教材中相关知识,对学生进行适时的心理健康教育,让心理健康教育无处不在,以更好地促进每个学生身心的健康成长。班主任建立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档案和跟踪管理档案,及时了解留守儿童的总体心理健康状况,对常见的心理和行为问题,进行有针对性的干预和管理。第二,学校设立专门的心理咨询室,配备专业的心理辅导和咨询老师,为全校教师和学生提供心理辅导和咨询服务。平时,积极开展心理资询活动,及时解答他们在生活中、学习中的疑惑,引导他们少走弯路。在时间允许的条件下,尽量鼓励、组织这部分留守儿童多参加一些课余兴趣活动小组(绘画小组、篮球小组、气排球小组、书法小组、歌舞小组等等),以此来填补父母不在自己身边的空虚。由于留守孩子的父母不在自己身边,他们平时就没有机会在自己父母身边撒娇,和父母一起享受天伦之乐,所以在他们的思想上难免会出现一些空虚,又由于他们有比别的孩子多出来的大量的时间无所事事,如果不对他们进行正确引导,他们很容易养成自闭的性格或进黑网吧迷上网络游戏、网上聊天等不良的嗜好。针对这种情况,我们应在平时多开展心理资询这一活动,以便能及时消除留守儿童心灵深处的疑惑。
12、学校强制学生在校内穿校服、运动服,尽量减少直观的贫富差别,以消除学生的自卑心理。
13、充分利用国家的“两免一补”政策、南宁市为民办实事之一——特困生补助、浩德儿童救助基金等,解决家庭困难的学生的生活问题。
管理成效
通过以上方法途径的管理,马头镇中心学校达到了以下良好的效果:
1、学生能安心在校生活,不再为生活无着落而忧虑。而且热爱集体,关心集体,乐于为学校、为社会作奉献。
2、贫困生不再悲观厌世,而是看到希望,充满信心。
3、学生不再因想念双亲而过度悲伤,感到在学校有了依靠,生活比较快乐。
4、大部分学生能按时完成作业,爱好学习,专心投入学习,学习成绩有明显提高,毕业班的学生比以前有了强烈的升学欲望。学风比以前浓厚。也很少顶撞老师了。
5、校风有明显好转,拉帮结伙、打架现象很少了,因生活水平悬殊而互相歧视的现象也没有了。违纪违法的事情比以前少得多了。互相帮助、团结友爱的风气也浓了。
6、学生懂得体谅父母,体谅老师;学会感恩父母,感恩老师;渴求报答父母,报答老师,当然也渴望报效祖国。
国家的希望在教育,教育的希望在教师。作为农村初中老师既要做思想道路的引路人,又要做孩子学习进步的引导者,生活的保护者。用关爱、亲情为留守儿童营造温馨的家园氛围,让留守儿童在远离父母的日子里也能茁壮成长,将来成为对国家、对社会的有用之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