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13年,资本管制日益严格、利率市场化实质性推进、金融脱媒趋势愈加明显、银行同业间竞争日趋激烈,都将使银行经营环境更为严峻。中国式影子银行繁荣为中国金融业增加了创新的活力,但也成为中国银行业未来风险的渊薮和监管的重点。从经济环境看,中国经济未来10年面临两大主题:经济转型和老龄化,将在多方面重构中国经济发展路径,从而将会深刻改变中国的产业格局。同时互联网经济正在潜移默化地改变人们的生活生产方式,银行的经营模式不得不随之改变。
银行传统经营模式遭遇冲击
随着资本市场的快速发展,“金融脱媒”现象日渐突出。在分业管理与分业经营的制度背景下,资金储蓄者和资金短缺者不通过银行等金融中介而直接进行资金交易的行为就是金融脱媒。2012年以来,随着利率市场化进一步延续和深化,对商业银行依靠传统存贷款增长的方式形成较大挑战。
(一)息差收窄
2012年末,商业银行实现净利润12386亿元,增长18.96%。与美欧银行业的普遍萎缩态势相比,中国银行业的增长令人鼓舞。然而,全行业息差收窄的情况也越来越明朗。经过2012年金融机构人民币存贷款基准利率及其浮动区间经历两次调整的铺垫,2013年7月20日,央行宣布取消贷款利率的下限管制,我国利率市场化迈出重要一步。
未来的经济转型和人口老龄化都将导致中国总储蓄率下降,从而抬升经济中自然利率水平。金融自由化的本质是去金融压抑的过程。如果逐步放松对金融要素价格管制(利率市场化),价格一定会呈现出追随经济中自然价格(影子价格)的趋势,故此银行负债成本存在刚性上升的压力。但银行是否能提高生息资产的回报水平,这取决于银行的风险控制和定价能力,即银行能否通过细分市场、细分客户并进行精细定价。中国的银行主要是靠抵押品和担保投放信用,在人民币升值趋势中依靠抵押品价格不断上升来实现信用的扩张,所以普遍缺乏风险甄别和定价能力。因此面对负债成本中长期上升的趋势,必然要承受息差收窄的阵痛。2012年年报显示,17家全国性商业银行中,有11家净息差下降。
这一过程可能刚刚开始。这意味着商业银行对资本使用效率的要求提高,商业银行将寻求更高的资产回报,从而在配置资本时更加谨慎。息差压力可能会促使银行将更多贷款投向之前不够重视的私人和消费领域,而减少对基建贷款的支持。未来调整资产负债结构,加强成本的精细化管理,拓展盈利渠道将成为银行业的普遍共识。
(二)银行资本补充压力和资本充足率虚高
近几年来我国商业银行资产规模实现高速增长,仅2012年城商行资产规模增长率超过40%的就有18家。虽然经历了几次再融资热潮,但银行业的资本消耗实在惊人,资本充足率出现普遍下降。随着银监会《商业银行资本管理办法(试行)》2013年初开始实行,银行表内资产扩张面临越来越大的资本补充压力,依靠表内资产扩张的粗放经营方式已不可持续。
银监会公布的当前中国商业银行体系的核心资本充足率高达9.85%,但实际上这个数字可能虚高。根据其他存款性公司的资产负债表,截至2013年7月底,商业银行体系总资产144.7万亿元,对企业和居民部门传统信贷投放75.4万亿元,余下的资产若剔除掉储备资产(20.3万亿元)、对央行和政府的债权(6.9万亿元)、国外资产(2.9万亿元)以及其他资产(7万亿元),剩下的是银行通过“票据+非银”方式(同业资产)投放的信用,再加上表外资产部分,我们估计大约有19万亿元的资产低估了风险权重。
(三)坏账压力增大
2012年中国银行业不良率普遍上升,股份制商业银行不良率增加最为明显。真实的不良率可能比账面显现的要高得多。因为过剩产能的企业和政府平台通过债务滚动、展期以及弹性化的五级分类标准将呆账暂时掩盖起来;近年来迅猛膨胀的影子银行体系的抵押品和担保条件比正规信贷系统要低得多,一旦发生风险,都会以表内不良资产的形式呈现出来。经济下行和未来资产价格可能下行将带来的巨大坏账冲销压力。
(四)银行业表内表外统一管理模式普遍化
随着资金来源、资金运用和利润空间面临金融市场和其他金融机构的巨大竞争,传统业务经营走入困境,商业银行开始在同业业务和资产负债表以外做文章,不断地进行金融工具的创新,“中国式影子银行”出现,可以说是利率管制和金融脱媒背景下的必然产物。这些银行影子业务的开展,大大提高了银行服务的质量和范围,创造了信用,弥补了资金缺口,降低了商业银行的运营成本,但以金融创新为特征的表内表外统一管理策略在导致银行资产流动性提高的同时,也要求银行敢于承担更多的风险,对银行的流动性风险管理要求也更高了。由于金融结构多元化、金融产品复杂化、银行头寸管理高度依赖于资金市场,特定事件冲击可能造成流动性风险的牵扯面更加广大。
(五)流动性风险凸显
2013年6月底出现的银行间市场震动把银行的流动性风险问题推到了风口浪尖。银行间市场利率价格狂飙,连续多日的股债齐跌,上证指数在6月24日大跌5.13%,至6月25日午盘更探至1849点。随即市场上展开了一次关于当前广义货币供给处于较高水平与资金偏紧之间矛盾原因的大讨论。商业银行流动性问题部分可能是银行基于利润考核,贷款冲动较大,信贷扩张较快,银行体系资金备付水平低,超额准备金率下降,造成银行体系流动性的边际承受力下降,受资金供需变化的冲击较大。但更为重要的原因是,金融脱媒下商业银行同业业务大幅扩张,以短期资金特别是货币市场融资投向长期资产,通过期限错配赚钱的盈利模式使得流动性问题比较严重,容易出现大的现金流缺口。
深化转型应对金融脱媒
如果说2012年银行对于改革感受还没有那么深的话,目前银行已经到了不改革,就会成为恐龙灭亡的境地,谁觉醒得慢,谁就会掉队。以往作为政府宠儿的金融业,在利率市场化條件下金融脱媒不断演进和互联网金融袭来的条件下,必须参与到市场竞争中去。一是转变发展理念,突破传统银行依靠外延扩张、依赖存贷利差的经营模式,从整个金融市场的发展变化中寻找市场机会,更加强化服务功能,强化以客户为中心,在不断开发服务功能的过程中赢得发展。二是转变管理体制,新的金融市场发展格局需要银行业提供全能的多样化金融服务,银行要从体制上、机制上进行创新,建立与市场需求相适应的内部管理体制,做到条线清晰、组织有序、服务专业。三是加快金融产品创新,实施客户导向战略,从跨市场的组合拓展视野,以提供差异化产品和服务为核心,把握市场细分带来的机会,开发多样化产品、适应买方市场的金融市场格局,以客户需求为导向开展金融产品和服务。四是提高风险控制能力,新的金融市场发展格局和新的发展方式要求银行要以全新的风险管理理念和手段技术,不断支撑新的管理体制机制、新的业务模式和服务模式。在风险识别、度量、监控、补偿等方面不断创新,全面提高风险控制和管理能力,有效应对金融脱媒带来的负面影响。当前中国经济转型的方向较为清晰,即促使经济增长由主要依靠投资和出口拉动,向消费与投资、内需与外需协调拉动转变,增强产业创新和竞争力,提升效率,实现集约化发展。金融行业作为配置资金资源的核心环节,应当在推动经济转型过程中发挥关键性作用。 (一)顺应经济发展趋势找准转型定位
银发时代已经来临。我国已经是老龄化国家,老龄产业或迎来快速发展。根据中国国家统计局统计数据,到2012年末中国大陆总人口为135404万人,60周岁及以上人口19390万人,占总人口的14.3%。面对银发时代来袭,中国养老保障体系缺口巨大。中国家庭的保障型保险(放心保)不到家庭总资产10%,而西方国家这一数字是30%-40%。银发时代将迎来养老产业的大发展,并引致医疗、家庭护理和金融体系(保险和资产证券化)的重新设计。满足老年人金融理财需求的产品,包括老年储蓄、投资理财产品、倒按揭等金融产品,寿险、长期护理险等保险产品,寿险产品的证券化产权产品,老年融资等将应运而生。
新型城镇化引领需求结构变化。未来一段时间,中国仍将继续处于城镇化快速发展阶段,这也给我们提出了新挑战。2012年中国城镇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为51.27%,首次超过农村人口。然而,这仅仅是中国城镇化进程加速的中期阶段。到本世纪中叶,中国城镇化率将达到70%以上,这意味着还将有数亿人口陆续离开繁衍生息的农村土地,走向城镇生活。城镇化的深入推进,一方面带动城镇基础设施建设加快发展和居民消费水平的大幅提高,另一方面带来的是产业结构的变迁。城镇化进程对于产业的带动存在明显顺序,整体呈现“先硬体、后软体”的规律。这对金融体系的进一步丰富多元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一是基于目前的金融结构和金融体制的约束,如何通过多样化的融资手段满足城镇基础设施建设的资金需求;二是过去重点围绕大机构、大城市的金融体系要更多向满足小城镇发展、小微金融发展的金融需求所倾斜。
产业格局的改变。未来我国将从经济增加值快速增长转向附加值的快速增长,经济对重资产部门(重化工和房地产)依赖性显著减低,轻资产部门(轻工业和服务业,特别是生产性服务业)将获得长足的发展动力。随着青壮劳动力供给会出现净减少,会自然刺激替代劳力的精密机器的增加,以提升生产率消化工资成本的上升,柔性制造、智能化生产和个性化生产(3D打印)的概念会逐步在工业部门普及,精密设备和新型材料的制造部门将获得快速成长的机会。更高的可支配收入以及人口结构的边际消费倾向提升为居民的需求充分释放提供了前提条件,新兴的消费理念和消费形态则将推动消费不断升级。
(二)创新盈利模式提升竞争力
在利率市场化、金融脱媒的倒逼下,银行危机感日益强烈,这也加大了银行克服阻力、启动改革的决心。民生银行提出了“做民营企业的银行、小微企业的银行、高端客户的银行”的战略定位,并全面推进战略转型,在民营企业贷款、私人银行业务和产业链金融上取得不错成绩。在整个中国银行业中,民生银行的这种做法尚属首次,而其背后的最大原因在于,利用专营机构的优势,通过“商行+投行”的产品组合打通整个产业链条。借此,民生银行不但能抓住产业链上的核心大企业,更为重要的是开拓了上下游的小微企业客户群。
兴业银行打造出整合同业金融服务资源的平台,获得了资产规模的快速增长。兴业银行发现了中国银行层次的差异性,通过科技输出,构建了一个将各小银行、农村信用合作社等金融机构接入其IT清算系统,以实现柜面互通等业务功能的银银平台。兴业银行通过吸收利率较低的短期同业负债,放出期限略长,利率较高的同业资产,来赚取其中的差价,即“借短配长”。2012年兴业银行总资产比年初增长34.96%,2011年比2010年总资产增长30%,2010年较2009年增长38%,这么快的资产增长率,就是源于兴业银行的同业资产巨额增长。
(三)发展互联网金融应对支付脱媒
我国银行业长久以来一直存在重视“对公”,忽视“对私”的业务倾向,由于日常居民生活中的支付结算或缴费等业务的非利息利润少,导致商业银行往往忽视这些业务的重要程度。正是我国商业银行在客户服务上的这种“歧视”导致了对公民个人业务发展在前些年一度出现缓慢,给第三方支付行业提供了良机。
支付脱媒凸显的是互联网技术的进步、科技的发展以及在金融领域的应用,正在冲击着银行业的传统业态,最直接的结果将是削弱银行传统业务在现代金融业竞争中的作用,进而对银行经营业绩产生负面影响。因此,对于银行机构来说,如何提供更安全、更便利、更快捷的服务,给客户更好的服务体验,提高客户的粘合度,是银行在互联网金融竞争中能否胜出的关键。与非金融支付机构合作,利用其高成长性和创新性,推出更多贴近市场的产品和服务,拓展更多的行业和平台客户,也是银行寻求提升客户服务能力和核心竞争能力的有效途径。
另外,社交和移动技术正在对人们的生活社交方式和消费习惯产生巨大的影响。金融机构能否带来在任何网点、任何终端设备上的无缝体验决定了客户的取向。截至2013年6月底,中国网民数量达到5.38亿,其中,手机网民规模达到3.88亿。手机首次超越台式电脑,成为第一大上网终端。网上银行市场规模不断上升,2013年3月达到291.6万亿元。在信息革命的影响下,移动支付潜力巨大,如果银行能够适应这一发展趋势,就会面临非常广阔的市场。
(四)加快国际化步伐推动实体经济不断走出去
中国对外投资进入了快速增长期。根据公开数据,2012年中国境内投资者共对全球141個国家和地区的4425家境外企业进行了直接投资,累计实现非金融类直接投资772.2亿美元,同比增长28.6%。在全球跨国并购下跌41%的形势下,中国企业实现海外并购370多亿美元,增长7.8%。
加入世贸组织之后,中国银行业市场就已成为国际市场,但受国内制度的特色规定,实际上,银行业市场国际化程度并不成熟。这对于要加入国际竞争的中国银行业来说,不能不说是“遗憾”。面对实体经济不断走出去的现实,如何建立中国银行业的国际操作团队,为中资企业提供包括海外融资、现金集中管理、大宗商品交易、投行以及市场风险管理等多元化的跨境金融服务,将有力推动银行业的国际化发展。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中,中资企业在海外的惨重损失证明了缺乏中资金融机构服务的中资企业在抵御国际风险方面有着严重缺陷。此外,人民币国际化也将为中国银行业带来重大机遇。自2009年央行推出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试点以来,人民币在国际市场的接受程度越来越高,跨境使用迅速增加,以香港为中心的人民币离岸市场也快速发展。未来,随着中国综合国力的进一步增强,境外人民币存贷款、结算、托管等业务需求势必快速增长,为中国银行业带来新机遇。
银行传统经营模式遭遇冲击
随着资本市场的快速发展,“金融脱媒”现象日渐突出。在分业管理与分业经营的制度背景下,资金储蓄者和资金短缺者不通过银行等金融中介而直接进行资金交易的行为就是金融脱媒。2012年以来,随着利率市场化进一步延续和深化,对商业银行依靠传统存贷款增长的方式形成较大挑战。
(一)息差收窄
2012年末,商业银行实现净利润12386亿元,增长18.96%。与美欧银行业的普遍萎缩态势相比,中国银行业的增长令人鼓舞。然而,全行业息差收窄的情况也越来越明朗。经过2012年金融机构人民币存贷款基准利率及其浮动区间经历两次调整的铺垫,2013年7月20日,央行宣布取消贷款利率的下限管制,我国利率市场化迈出重要一步。
未来的经济转型和人口老龄化都将导致中国总储蓄率下降,从而抬升经济中自然利率水平。金融自由化的本质是去金融压抑的过程。如果逐步放松对金融要素价格管制(利率市场化),价格一定会呈现出追随经济中自然价格(影子价格)的趋势,故此银行负债成本存在刚性上升的压力。但银行是否能提高生息资产的回报水平,这取决于银行的风险控制和定价能力,即银行能否通过细分市场、细分客户并进行精细定价。中国的银行主要是靠抵押品和担保投放信用,在人民币升值趋势中依靠抵押品价格不断上升来实现信用的扩张,所以普遍缺乏风险甄别和定价能力。因此面对负债成本中长期上升的趋势,必然要承受息差收窄的阵痛。2012年年报显示,17家全国性商业银行中,有11家净息差下降。
这一过程可能刚刚开始。这意味着商业银行对资本使用效率的要求提高,商业银行将寻求更高的资产回报,从而在配置资本时更加谨慎。息差压力可能会促使银行将更多贷款投向之前不够重视的私人和消费领域,而减少对基建贷款的支持。未来调整资产负债结构,加强成本的精细化管理,拓展盈利渠道将成为银行业的普遍共识。
(二)银行资本补充压力和资本充足率虚高
近几年来我国商业银行资产规模实现高速增长,仅2012年城商行资产规模增长率超过40%的就有18家。虽然经历了几次再融资热潮,但银行业的资本消耗实在惊人,资本充足率出现普遍下降。随着银监会《商业银行资本管理办法(试行)》2013年初开始实行,银行表内资产扩张面临越来越大的资本补充压力,依靠表内资产扩张的粗放经营方式已不可持续。
银监会公布的当前中国商业银行体系的核心资本充足率高达9.85%,但实际上这个数字可能虚高。根据其他存款性公司的资产负债表,截至2013年7月底,商业银行体系总资产144.7万亿元,对企业和居民部门传统信贷投放75.4万亿元,余下的资产若剔除掉储备资产(20.3万亿元)、对央行和政府的债权(6.9万亿元)、国外资产(2.9万亿元)以及其他资产(7万亿元),剩下的是银行通过“票据+非银”方式(同业资产)投放的信用,再加上表外资产部分,我们估计大约有19万亿元的资产低估了风险权重。
(三)坏账压力增大
2012年中国银行业不良率普遍上升,股份制商业银行不良率增加最为明显。真实的不良率可能比账面显现的要高得多。因为过剩产能的企业和政府平台通过债务滚动、展期以及弹性化的五级分类标准将呆账暂时掩盖起来;近年来迅猛膨胀的影子银行体系的抵押品和担保条件比正规信贷系统要低得多,一旦发生风险,都会以表内不良资产的形式呈现出来。经济下行和未来资产价格可能下行将带来的巨大坏账冲销压力。
(四)银行业表内表外统一管理模式普遍化
随着资金来源、资金运用和利润空间面临金融市场和其他金融机构的巨大竞争,传统业务经营走入困境,商业银行开始在同业业务和资产负债表以外做文章,不断地进行金融工具的创新,“中国式影子银行”出现,可以说是利率管制和金融脱媒背景下的必然产物。这些银行影子业务的开展,大大提高了银行服务的质量和范围,创造了信用,弥补了资金缺口,降低了商业银行的运营成本,但以金融创新为特征的表内表外统一管理策略在导致银行资产流动性提高的同时,也要求银行敢于承担更多的风险,对银行的流动性风险管理要求也更高了。由于金融结构多元化、金融产品复杂化、银行头寸管理高度依赖于资金市场,特定事件冲击可能造成流动性风险的牵扯面更加广大。
(五)流动性风险凸显
2013年6月底出现的银行间市场震动把银行的流动性风险问题推到了风口浪尖。银行间市场利率价格狂飙,连续多日的股债齐跌,上证指数在6月24日大跌5.13%,至6月25日午盘更探至1849点。随即市场上展开了一次关于当前广义货币供给处于较高水平与资金偏紧之间矛盾原因的大讨论。商业银行流动性问题部分可能是银行基于利润考核,贷款冲动较大,信贷扩张较快,银行体系资金备付水平低,超额准备金率下降,造成银行体系流动性的边际承受力下降,受资金供需变化的冲击较大。但更为重要的原因是,金融脱媒下商业银行同业业务大幅扩张,以短期资金特别是货币市场融资投向长期资产,通过期限错配赚钱的盈利模式使得流动性问题比较严重,容易出现大的现金流缺口。
深化转型应对金融脱媒
如果说2012年银行对于改革感受还没有那么深的话,目前银行已经到了不改革,就会成为恐龙灭亡的境地,谁觉醒得慢,谁就会掉队。以往作为政府宠儿的金融业,在利率市场化條件下金融脱媒不断演进和互联网金融袭来的条件下,必须参与到市场竞争中去。一是转变发展理念,突破传统银行依靠外延扩张、依赖存贷利差的经营模式,从整个金融市场的发展变化中寻找市场机会,更加强化服务功能,强化以客户为中心,在不断开发服务功能的过程中赢得发展。二是转变管理体制,新的金融市场发展格局需要银行业提供全能的多样化金融服务,银行要从体制上、机制上进行创新,建立与市场需求相适应的内部管理体制,做到条线清晰、组织有序、服务专业。三是加快金融产品创新,实施客户导向战略,从跨市场的组合拓展视野,以提供差异化产品和服务为核心,把握市场细分带来的机会,开发多样化产品、适应买方市场的金融市场格局,以客户需求为导向开展金融产品和服务。四是提高风险控制能力,新的金融市场发展格局和新的发展方式要求银行要以全新的风险管理理念和手段技术,不断支撑新的管理体制机制、新的业务模式和服务模式。在风险识别、度量、监控、补偿等方面不断创新,全面提高风险控制和管理能力,有效应对金融脱媒带来的负面影响。当前中国经济转型的方向较为清晰,即促使经济增长由主要依靠投资和出口拉动,向消费与投资、内需与外需协调拉动转变,增强产业创新和竞争力,提升效率,实现集约化发展。金融行业作为配置资金资源的核心环节,应当在推动经济转型过程中发挥关键性作用。 (一)顺应经济发展趋势找准转型定位
银发时代已经来临。我国已经是老龄化国家,老龄产业或迎来快速发展。根据中国国家统计局统计数据,到2012年末中国大陆总人口为135404万人,60周岁及以上人口19390万人,占总人口的14.3%。面对银发时代来袭,中国养老保障体系缺口巨大。中国家庭的保障型保险(放心保)不到家庭总资产10%,而西方国家这一数字是30%-40%。银发时代将迎来养老产业的大发展,并引致医疗、家庭护理和金融体系(保险和资产证券化)的重新设计。满足老年人金融理财需求的产品,包括老年储蓄、投资理财产品、倒按揭等金融产品,寿险、长期护理险等保险产品,寿险产品的证券化产权产品,老年融资等将应运而生。
新型城镇化引领需求结构变化。未来一段时间,中国仍将继续处于城镇化快速发展阶段,这也给我们提出了新挑战。2012年中国城镇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为51.27%,首次超过农村人口。然而,这仅仅是中国城镇化进程加速的中期阶段。到本世纪中叶,中国城镇化率将达到70%以上,这意味着还将有数亿人口陆续离开繁衍生息的农村土地,走向城镇生活。城镇化的深入推进,一方面带动城镇基础设施建设加快发展和居民消费水平的大幅提高,另一方面带来的是产业结构的变迁。城镇化进程对于产业的带动存在明显顺序,整体呈现“先硬体、后软体”的规律。这对金融体系的进一步丰富多元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一是基于目前的金融结构和金融体制的约束,如何通过多样化的融资手段满足城镇基础设施建设的资金需求;二是过去重点围绕大机构、大城市的金融体系要更多向满足小城镇发展、小微金融发展的金融需求所倾斜。
产业格局的改变。未来我国将从经济增加值快速增长转向附加值的快速增长,经济对重资产部门(重化工和房地产)依赖性显著减低,轻资产部门(轻工业和服务业,特别是生产性服务业)将获得长足的发展动力。随着青壮劳动力供给会出现净减少,会自然刺激替代劳力的精密机器的增加,以提升生产率消化工资成本的上升,柔性制造、智能化生产和个性化生产(3D打印)的概念会逐步在工业部门普及,精密设备和新型材料的制造部门将获得快速成长的机会。更高的可支配收入以及人口结构的边际消费倾向提升为居民的需求充分释放提供了前提条件,新兴的消费理念和消费形态则将推动消费不断升级。
(二)创新盈利模式提升竞争力
在利率市场化、金融脱媒的倒逼下,银行危机感日益强烈,这也加大了银行克服阻力、启动改革的决心。民生银行提出了“做民营企业的银行、小微企业的银行、高端客户的银行”的战略定位,并全面推进战略转型,在民营企业贷款、私人银行业务和产业链金融上取得不错成绩。在整个中国银行业中,民生银行的这种做法尚属首次,而其背后的最大原因在于,利用专营机构的优势,通过“商行+投行”的产品组合打通整个产业链条。借此,民生银行不但能抓住产业链上的核心大企业,更为重要的是开拓了上下游的小微企业客户群。
兴业银行打造出整合同业金融服务资源的平台,获得了资产规模的快速增长。兴业银行发现了中国银行层次的差异性,通过科技输出,构建了一个将各小银行、农村信用合作社等金融机构接入其IT清算系统,以实现柜面互通等业务功能的银银平台。兴业银行通过吸收利率较低的短期同业负债,放出期限略长,利率较高的同业资产,来赚取其中的差价,即“借短配长”。2012年兴业银行总资产比年初增长34.96%,2011年比2010年总资产增长30%,2010年较2009年增长38%,这么快的资产增长率,就是源于兴业银行的同业资产巨额增长。
(三)发展互联网金融应对支付脱媒
我国银行业长久以来一直存在重视“对公”,忽视“对私”的业务倾向,由于日常居民生活中的支付结算或缴费等业务的非利息利润少,导致商业银行往往忽视这些业务的重要程度。正是我国商业银行在客户服务上的这种“歧视”导致了对公民个人业务发展在前些年一度出现缓慢,给第三方支付行业提供了良机。
支付脱媒凸显的是互联网技术的进步、科技的发展以及在金融领域的应用,正在冲击着银行业的传统业态,最直接的结果将是削弱银行传统业务在现代金融业竞争中的作用,进而对银行经营业绩产生负面影响。因此,对于银行机构来说,如何提供更安全、更便利、更快捷的服务,给客户更好的服务体验,提高客户的粘合度,是银行在互联网金融竞争中能否胜出的关键。与非金融支付机构合作,利用其高成长性和创新性,推出更多贴近市场的产品和服务,拓展更多的行业和平台客户,也是银行寻求提升客户服务能力和核心竞争能力的有效途径。
另外,社交和移动技术正在对人们的生活社交方式和消费习惯产生巨大的影响。金融机构能否带来在任何网点、任何终端设备上的无缝体验决定了客户的取向。截至2013年6月底,中国网民数量达到5.38亿,其中,手机网民规模达到3.88亿。手机首次超越台式电脑,成为第一大上网终端。网上银行市场规模不断上升,2013年3月达到291.6万亿元。在信息革命的影响下,移动支付潜力巨大,如果银行能够适应这一发展趋势,就会面临非常广阔的市场。
(四)加快国际化步伐推动实体经济不断走出去
中国对外投资进入了快速增长期。根据公开数据,2012年中国境内投资者共对全球141個国家和地区的4425家境外企业进行了直接投资,累计实现非金融类直接投资772.2亿美元,同比增长28.6%。在全球跨国并购下跌41%的形势下,中国企业实现海外并购370多亿美元,增长7.8%。
加入世贸组织之后,中国银行业市场就已成为国际市场,但受国内制度的特色规定,实际上,银行业市场国际化程度并不成熟。这对于要加入国际竞争的中国银行业来说,不能不说是“遗憾”。面对实体经济不断走出去的现实,如何建立中国银行业的国际操作团队,为中资企业提供包括海外融资、现金集中管理、大宗商品交易、投行以及市场风险管理等多元化的跨境金融服务,将有力推动银行业的国际化发展。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中,中资企业在海外的惨重损失证明了缺乏中资金融机构服务的中资企业在抵御国际风险方面有着严重缺陷。此外,人民币国际化也将为中国银行业带来重大机遇。自2009年央行推出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试点以来,人民币在国际市场的接受程度越来越高,跨境使用迅速增加,以香港为中心的人民币离岸市场也快速发展。未来,随着中国综合国力的进一步增强,境外人民币存贷款、结算、托管等业务需求势必快速增长,为中国银行业带来新机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