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农发行贷款风险分类管理

来源 :金融视点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uyanan50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贷款风险分类是风险管理工作的基础,是制定各项信贷风险管理制度和内控制度的重要依据。农发行的贷款风险分类从“一逾两呆”的四级分类到按贷款占用形态的八级分类,又到与国际接轨的五级分类再到五级分类的细化---十二级分类,有效地杜绝了不良贷款认定迟缓问题,准确及时地揭示了贷款真实质量,有效防范了信贷风险。本文就贷款分类管理谈的粗浅认识。
  一、贷款质量分类现状及成效
  贷款风险分类是指按照风险程度将贷款划分为不同档次的过程,其实质是判断借款人及时足额偿还贷款本息的可能性。2002年,中国人民银行决定我国银行业全面推行贷款五级分类管理。贷款五级分类是巴塞尔资本协议倡导的信用风险管理的基本方法,与“一逾两呆”的四级分类相比,其更加注重分析借款人的还款意愿、还款能力,并在此基础上对贷款可能遭受损失的风险程度进行综合评判。贷款五级分类方法以动态监测与评估为基础,通过对借款人经营状况、财务指标以及贷款担保等因素的连续监测和分析,使银行能够更加准确、及时地识别贷款的潜在风险及其迁徙,以便采取更为有效的措施来防范和化解风险,切实提高信贷资产质量。农发行十二级分类,是指在贷款风险五级分类的基础上,按照客户的违约风险和债项特定的交易风险,将其细分为十二级,以客户信用等级为基础,以客户评价指标和债项评价指标为维度,运用农发行CM2006信贷管理系统中十二级分类模块为技术平台,采用“客户评价+债项调整”的二维评价方法,以数理分析和逻辑控制为基础,构建了较为科学的定量分析模型,并在系统控制中实现了参数化管理,使得认定标准更为清晰明确,分类准确度明显提高,有效降低了贷款分类偏离度。
  通过贷款五级分类的实施与精细化管理,不断提升风险管理水平、风险驾驭能力。一是先进的风险文化逐步形成。贷款风险分类要求不能仅通过贷款的到期偿付情况评价贷款风险,而是应该从贷款发放开始就进行全程的风险监控与评价,使信贷管理工作更具有独立性、主动性和前瞻性。二是关注贷款风险预警信息,实施積极的信贷组合管理。风险分类的实施使银行具备了监测贷款风险迁徙的有效工具,可以根据分类结果及其迁徙所反映的预警信息及时采取有效措施来缓释、控制或化解风险,进行积极主动的信贷组合管理。三是促进采用更先进的风险管理技术。通过实施贷款风险分类改善了信贷资产质量,增强了信贷风险管理能力,从而促进了其对先进风险管理技术、方法、工具的重视和引入。
  二、贷款风险分类的实行中存在的问题
  (一)分类方法缺乏对行业、区域、经济景气程度等宏观因素的有效分析
  借款人的违约概率与其外部经营环境息息相关,受到行业发展前景、区域经济水平、国家整体经济景气程度等宏观因素的直接影响。这些因素是否被纳入到分类评价体系中,不仅关系到对单笔贷款的风险评价是否准确,还关系到信贷资产组合的合理性和安全性。目前的分类方法尚不能对这些重要的外部因素进行有效分析和考量,从而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对贷款风险的准确识别。
  (二)贷款分类管理存在重结果、轻过程的倾向
  贷款分类管理需要对贷款的全程进行监测和评价。分类结果固然可以反映某一时点的信贷资产质量,但分类过程却更能反映银行的风险文化和管理水平。从风险监测的角度看,有效的分类过程不仅是确保分类结果客观、准确的必要条件,同时也是风险识别、风险评价和风险管理的过程。
  (三)贷款分类模型未充分考虑客户和债项的差异性
  按照巴塞尔新资本协议的有关要求,贷款分类至少要考量客户和债项两个维度。客户分类需要根据客户所在区域、行业、经营规模、管理能力、财务指标等多个维度进行分组,分组越细,贷款分类结果的准确性就越高。债项分类是在客户分类基础上综合担保、债项余期、还款记录以及交易对手信誉、交易产品风险度等因素确定的分类结果。应该说不同区域、行业、规模、债项的贷款评价模型是存在一定甚至较大差别的,而目前全行在进行分类时基本上使用同一个模型、同一套方法、同一组参数。由于缺乏对客户和债项的细分,因此贷款分类结果也仅对部分客户和债项有效,从而影响了分类结果的准确性。
  (四)信息质量较低
  随着定量分析技术和统计模型在贷款分类中的应用,对数据质量的要求也越来越高。目前农发行在贷款五级分类中还受到数据质量的制约:一是建立信贷数据库时间比较短,加上期间政策变动导致统计口径不统一,使得能够达到建模要求的有效数据样本较少;二是部分企业现行会计报表和信息披露还不够规范,为获得贷款往往人为调整自身的经营数据和财务数据,对于那些对经营有重大影响的事件、重要的关联关系等会有选择地提供,造成银行获取的数据缺乏真实性和完整性;三是由于缺乏社会信息共享平台,无法及时获取有关企业的外部数据。
  三、强化贷款风险分类管理的措施
  (一)深度挖掘贷款分类数据,有效整合相关信息
  数据信息的质量与时效性直接关系到贷款分类的管理效率。应进一步完善信息管理体系,从宏观层面和微观层面对客户及其贷款的相关信息进行深度挖掘,同时通过信息系统实现信息的快速处理、整合与共享,给分类工作提供足够的信息支持。
  (二)改进和完善考核机制,力求真实反映贷款质量
  信贷分类人员的专业技能和职业操守是决定贷款分类结果的关键因素,应围绕“确保分类准确”这一核心目标来进一步完善考核激励机制。实施必要的制度性约束,以确保贷款分类过程的独立性和分类结果的准确性。
  (三)加强督导检查,规范质量分类操作
  二级分行要加强质量分类基础信息质量管理,及时收集齐全各类信贷档案资料,认真甄别分类要素的完整性和真实性,主观评价指标要真实反映客户和债项的实际状况,确保系统分类资料录入及时、准确、完整;开户行要严格执行分类标准,客观分析判断客户生产经营、资金收支、外部经营环境变化等可能影响客户还本付息能力和债务偿还意愿的风险因素,科学审慎评估借款人的还款能力及第二还款来源,准确反映贷款风险状况分类定性结果,对借款人财务状况或贷款偿还因素发生变化的贷款,及时进行动态调整分类;上级行要加大资产质量分类监测监督力度,加强对辖属机构信贷资产质量分类工作的事中控制和事后监督,定期对质量分类认定工作的开展情况进行监测分析,对分类操作不合规和分类结果认定不准确等问题,及时予以纠正。
  (四)进一步提高信息技术在贷款分类中的应用
  尽管目前已引入开发了分类操作系统,但很多工作仍要靠手工完成,随着信贷业务的发展和待处理信息规模的不断扩大,应进一步提高贷款分类的信息化改造进程,提高信息处理效率、增强系统控制能力、完善贷款分类的风险预警功能。
  (五)提高员工素质,科学掌握贷款分类理念和操作标准
  无论银行的信息化系统和分类技术多么先进,人的因素仍是非常重要的。针对贷款分类流程中的不同岗位要求制定简单明晰的操作标准,辅以相应的培训计划,确保相关人员正确理解、全面掌握规定要求,熟练操作系统,全面提升员工对贷款风险分类的执行力。
  (作者单位:中国农业发展银行东营市分行)
其他文献
祁阳县农信社高度重视抗旱救灾金融服务工作,切实加强领导,转变工作作风,组织信贷人员了解抗旱资金需求情况,及时做好贷款规模安排和信贷投放计划,对救灾贷款有求必应,开设抗旱救灾服务专柜,简化贷款审批手续,优先办理救灾资金来源和财政直补资金的发放业务,重点支持受灾农民修建水渠、塘坝、打水井、购买抗旱物资,支持农民购买生产资料,及时改种补种,开展生产自救。对因灾还款困难的农户给予放宽催款时间、办理贷款展期
期刊
高青农商行严格落实安全保卫标准化管理要求,健全完善安全保卫制度、流程,将安保工作与各条线检查联系,实现关口前移、防患于未然,确保安全运营零风险。一是领导重视,执法必严。该行坚持一把手亲自抓、分管领导具体抓、层层抓落实的管理格局,把任务逐项分解,明确职责,细化标准。二是立足实际,统筹兼顾。该行对内加大教育力度,强化防范意识;对外推进“普及金融知识万里行”活动,发放宣传折页和设立流动讲台,向群众宣讲安
期刊
泗水联社为进一步加强计算机设备管理,实现设备信息电子化,提高设备管理水平,积极创新并成功研发计算机设备管理系统。依托该管理系统,管理人员可依据设备编号、使用部门、管理责任人等关键词对设备信息进行模糊查询和智能检索,还可通过设备新增、资料修改、维护记录新增等功能实现设备管理信息的及时更新。止8月中旬,该联社已完成全辖营业网点的系统推广工作。该系统的成功投入使用,极大提高了计算机设备管理水平,为进一步
期刊
永州农信社为加大信息宣传工作,8月1日,省联社永州办事处召开了全市农村信用社宣传信息工作会议。要求加强信息宣传工作管理和考核,各县级行社上交一定的经费作为专项考核,对县级行社董、理事长、分管领导、办公室负责人、综合员和通讯员进行分级考核;每个县级行社必须为办公室配齐A、B角两名综合员;办事处从每个县级行社抽调5人组建一支稳定的通讯员队伍,明确每个通讯员的投稿、发稿任务数,并以此作为奖惩依据。
期刊
农发行平邑县支行会计结算部按照总省市行的要求,采取灵活多样的方式,确保通过自查发现问题、纠正问题,促进财会工作和管理水平的不断提高。一是始终按内控要求做到了不兼容岗位绝不混岗,狠抓了印、押、证三分管,严格按职责管理业务印章,严格落实IC卡 “一卡一人”和谁的卡谁使用保管制度,遇有柜员离岗及时办理交接手续;二是坚持对账岗与临柜记账岗分离,库房(保险柜)钥匙分管分用等各项内控制度规定;三是坚持坐班主任
期刊
今年的夏季达沃斯论坛似乎与往年不同,中国总理李克强的出场提早了许多。在很多与会代表和媒体尚未到达会场进行注册的这一天,李克强便出席了国际企业家座谈。而此前,李克强在英国金融时报撰文《中国将继续持续发展之路》文中提到“本周即将在中国大连举行的夏季达沃斯论坛吸引了世界的目光,人们期待从这里获得中国政府的信号,感受正处于转型关键阶段的中国经济的力量。”达沃斯论坛无疑又是一个釋放中国政府关于坚持改革,尤其
期刊
进入2013年5月,银行间同业拆借市场利率持续飙升,部分银行出现流动性短缺,导致人民银行大额支付系统延迟关机,以避免银行同业违约。此次银行同业流动性支付危机,是银行间同业拆借市场成立以来史无前例的,在国际上也极为罕见。这次危机发生的市场表现、成因、可预见的未来影响及如何预防,是值得银行业深入考量和认真应对的重大问题。  6月24日和25日,央行在其网站先后发布《中国人民银行办公厅关于商业银行流动性
期刊
2008年金融危机后,加强金融消费权益保护与宏观审慎管理、微观审慎监管已成为国际金融监管改革的三条主线。金融消费者教育作为一种预防性保护,是金融消费权益保护框架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一、建立健全金融消费者教育 的工作机制  (一)制定金融消费者教育工作规划。金融机构要结合本机构特点,制定具体的金融消费者教育工作规划,明确各阶段的工作目标、各条线的工作重点、教育效果的评估方式等,建立长效工作机制
期刊
当前,以宽带传输、移动互联、云计算、大数据和社交网络为标志,互联网进入了新时代,拉近了人与人、商家与客户的距离,缓解了信息不充分、不对称的影响,深刻改变着人们的生产生活方式和社会组织与商业运作模式。就像当年的蒸汽机和电力一样,互联网已成为一种新的经济发展引擎。越来越多的人类活动从线下向线上迁移,网络化、虚拟化、信息化程度不断加深。互联网新技术催生的新兴产业和商业生态方兴未艾,成为各国技术赶超和产业
期刊
包容性金融发展的关键是要有平等的待遇与竞争机会。因此,要真正推进包容性金融,必须抓紧推进一系列金融改革。先要放宽银行业准入门槛,这不妨就从民营银行的建设开始。另外,还需要改变社会融资体系过度依赖银行信贷的现状,降低间接融资比重,大力发展债券市场,推动金融市场的创新,分散经济体系系统性风险。  中国人民银行行长周小川在最新一期《求是》杂志发表《践行党的群众路线 推进包容性金融发展》的署名文章,提出要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