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阅读教学是语文教学的关键,怎样上好阅读课,如何让学生真正 “读懂”?是我们语文教师长期以来束手无策的一个问题。本文结合作者语文阅读教学十年实践,尝试探寻教师如何做好学生阅读实践的引领。
一、不能漠视学生的阅读体验空白
我们的学生大多数情况下,阅读不可谓不花时间、不可谓不卖力气,但阅读的结果却往往不容乐观。究其原因是学生在阅读过程中,只是在机械地‘读’,没能与文本、作者实现对话,从而导致阅读体验空白。
例如,我在高一京版教材《故乡人》的授课中,学生有了初中写一个人的几件事,赞美其良好品质的训练,自读课文后大致能知道,金大力是乡村中一个笨拙的瓦匠,拙于言辞,但是却得到了乡亲的认可。因为他性格淳朴,甘愿为他人付出。也能读懂钓鱼的医生王淡人脱俗的生活方式,和他不求回报为人看病,以及家乡发水,他救人于危难的高尚品格。因为这两个人物是学生阅读套路中的见惯了的类型,作者喜爱赞美的态度又可在文中的叙述中明确找到。但一问到打鱼的,学生却集体失语了。
师:认真读打鱼的相关文本了吗?
生:读了好几遍,就是不懂。
……
面对这样的回答,我们不能苛责学生,更不能出现教师为了教学进度,用自己的讲授代替学生的自主阅读。学生简单地一两次速读,把故事读个大概齐,基本没什么印象。唯有逐字逐句,深入文本,才能形成有价值的对话机会。据此,我上课又给了学生充裕的时间,使之填上自我阅读体验的空白,学生大致能抓住“他们打了一天的鱼,却听不到他们说一句话。他们的脸上既看不出高兴,也看不出失望、忧愁,总是那样平平淡淡的,平淡得近于木然”等句子,体会到打鱼的在艰辛的生活中,默默地忍受着重压,不怨天尤人的生活态度。
学生从小学到高中,熟悉的只是简单的应试阅读材料,而一旦出现对人类个体生存状态不见喜忧的直视,出现对国民劣根性的讽刺等纯文艺的作品,我们的学生就无招架之力,就会出现习惯性囫囵吞枣式的读过,而根本读不懂的状态。面对学生这种读不懂的尴尬情况,教师一定不能以自我阅读体验,代替学生阅读体验,否则如果学生独立阅读行为缺失,阅读教学就只能像打水漂,学生不会获得什么真正收获。只有承认了学生读不懂这个阅读教学的起点,才能开始谈我们的语文阅读教学的开展。这是每一位对学生负责的语文教师,必须直视的现状。
二、有效激发学生阅读体验
我们在阅读教学中,既然无法回避学生阅读体验的空白,语文教师就必须积极调控,催生学生与文本展开对话,从而有效激发学生阅读体验。
第一,固定对话内容 ,有效激发学生阅读体验。
每种体裁、每种样式的文章,都应该有大致固定的阅读模式。我在教授高一小说单元时,先讲了小说文体知识,让学生养成读小说关注怎么样的一个人物,面对怎样的社会环境,在什么样的故事情节中有何表现?这样,要求学生形成与小说文本对话的“规定动作”,有了这样的规定,学生的对话就能够迅速上手,摆脱不知道从何读起,读些什么的问题了。
第二,调动生活经验 , 有效激发学生阅读体验。
如在教授《守财奴》一课时,学生对“要不要花很多的钱?要不要吃药呢?”这句话理解不到位。于是我提示学生,这句话是葛朗台的妻子已经命在旦夕,对医生说的第一句话。如果是你病了,你的父母对医生会说点啥?结合自己的生活经历再谈你对葛朗台这句话的理解。
第三,借助背景知识,有效激发学生阅读体验。
如在教授《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一课时,学生声称在早读时已自读了十多遍,但依然不懂。因为已经有了诗歌典故运用的相关介绍,所以我笑着让学生结合课文注释,按顺序写下诗歌的典故。过了三五分钟,大多数学生能够找出孙仲谋、寄奴、佛狸祠、元嘉、廉颇五个典故。但再追问“作者借这些典故到底想表达什么?”学生就再次沉默了。
从这一例中,我们能看出学生认真读诗了,也能在教师的点拨下找出所用典故,但在“作者借这些典故到底想想表达什么”这一问题上却失语了。究其缘由,是对相关背景知识了解不够,需要教师在阅读教学中给学生搭一个台阶,把相关背景知识补上,才能促成对话的生成。
第四,展开多重比较, 有效激发学生阅读体验。
如在教授《送杜少府之任蜀州》时,在学生抓住题目中“送”,归纳出是送别诗之后,就有学生开始背诵王维的《送元二使安西》。我灵机一动,要求学生比较同为送别题材的两首诗在情感的表达上有何不同。
生:“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写的应该是王维为友人饯别,频频的劝友人再喝一杯,再喝一杯的情景。
师:为何劝友人喝酒?
生:因为西出阳关就无故人了。
师:西出阳关是何时之景?作者关注友人西出阳关表达出何情?
生:表达了诗人对远行的友人未来处境的担心,从而希望友人多饮几杯酒,晚一点启程。表达了真挚的友情。
师:那《送杜少府之任蜀州》呢?劝酒了吗?
生:没劝酒,只告诉友人别怕,因为“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师:那我们是否可以理解王勃不停的劝他“走吧,走吧,没关系,只要有情,距离再远也没关系”,比起含泪劝酒说“晚点走,晚点走”的王维,情谊浅点吧?
生:应该不是,王维是去送远行的友人,所以不忍其离开。而王勃却和友人境遇相同,都是宦游人,都要奔赴异地,所以既是劝朋友,更是劝自己,我们不要伤心,只要彼此有情,再远也不怕;既有劝友人想开点,更有对情感的坚信。
在学生阅读体验出现空白时,运用删改、调序等方式,与原文比较,同篇课文相同情节比较,同篇课文不同人物比较,以及同题异构下不同课文比较等方式,打破学生对话失语的现状,能够激发学生的阅读体验,为他们的阅读搭建桥梁,促成学生的阅读由已知到未知,由浅显到复杂的发展与飞跃。
新课改提倡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教师作为语文课堂的“引导者”,读懂学生是必要的前提条件,帮助学生读懂则是课堂教学的重中之重。因为只有学生读懂了,才能谈阅读水平的提升,才能形成个性化阅读。
希望每一位语文教师,能积极引领学生进行阅读实践。让每一位学生都能从阅读实践中获取知识、提升能力、汲取快乐!
一、不能漠视学生的阅读体验空白
我们的学生大多数情况下,阅读不可谓不花时间、不可谓不卖力气,但阅读的结果却往往不容乐观。究其原因是学生在阅读过程中,只是在机械地‘读’,没能与文本、作者实现对话,从而导致阅读体验空白。
例如,我在高一京版教材《故乡人》的授课中,学生有了初中写一个人的几件事,赞美其良好品质的训练,自读课文后大致能知道,金大力是乡村中一个笨拙的瓦匠,拙于言辞,但是却得到了乡亲的认可。因为他性格淳朴,甘愿为他人付出。也能读懂钓鱼的医生王淡人脱俗的生活方式,和他不求回报为人看病,以及家乡发水,他救人于危难的高尚品格。因为这两个人物是学生阅读套路中的见惯了的类型,作者喜爱赞美的态度又可在文中的叙述中明确找到。但一问到打鱼的,学生却集体失语了。
师:认真读打鱼的相关文本了吗?
生:读了好几遍,就是不懂。
……
面对这样的回答,我们不能苛责学生,更不能出现教师为了教学进度,用自己的讲授代替学生的自主阅读。学生简单地一两次速读,把故事读个大概齐,基本没什么印象。唯有逐字逐句,深入文本,才能形成有价值的对话机会。据此,我上课又给了学生充裕的时间,使之填上自我阅读体验的空白,学生大致能抓住“他们打了一天的鱼,却听不到他们说一句话。他们的脸上既看不出高兴,也看不出失望、忧愁,总是那样平平淡淡的,平淡得近于木然”等句子,体会到打鱼的在艰辛的生活中,默默地忍受着重压,不怨天尤人的生活态度。
学生从小学到高中,熟悉的只是简单的应试阅读材料,而一旦出现对人类个体生存状态不见喜忧的直视,出现对国民劣根性的讽刺等纯文艺的作品,我们的学生就无招架之力,就会出现习惯性囫囵吞枣式的读过,而根本读不懂的状态。面对学生这种读不懂的尴尬情况,教师一定不能以自我阅读体验,代替学生阅读体验,否则如果学生独立阅读行为缺失,阅读教学就只能像打水漂,学生不会获得什么真正收获。只有承认了学生读不懂这个阅读教学的起点,才能开始谈我们的语文阅读教学的开展。这是每一位对学生负责的语文教师,必须直视的现状。
二、有效激发学生阅读体验
我们在阅读教学中,既然无法回避学生阅读体验的空白,语文教师就必须积极调控,催生学生与文本展开对话,从而有效激发学生阅读体验。
第一,固定对话内容 ,有效激发学生阅读体验。
每种体裁、每种样式的文章,都应该有大致固定的阅读模式。我在教授高一小说单元时,先讲了小说文体知识,让学生养成读小说关注怎么样的一个人物,面对怎样的社会环境,在什么样的故事情节中有何表现?这样,要求学生形成与小说文本对话的“规定动作”,有了这样的规定,学生的对话就能够迅速上手,摆脱不知道从何读起,读些什么的问题了。
第二,调动生活经验 , 有效激发学生阅读体验。
如在教授《守财奴》一课时,学生对“要不要花很多的钱?要不要吃药呢?”这句话理解不到位。于是我提示学生,这句话是葛朗台的妻子已经命在旦夕,对医生说的第一句话。如果是你病了,你的父母对医生会说点啥?结合自己的生活经历再谈你对葛朗台这句话的理解。
第三,借助背景知识,有效激发学生阅读体验。
如在教授《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一课时,学生声称在早读时已自读了十多遍,但依然不懂。因为已经有了诗歌典故运用的相关介绍,所以我笑着让学生结合课文注释,按顺序写下诗歌的典故。过了三五分钟,大多数学生能够找出孙仲谋、寄奴、佛狸祠、元嘉、廉颇五个典故。但再追问“作者借这些典故到底想表达什么?”学生就再次沉默了。
从这一例中,我们能看出学生认真读诗了,也能在教师的点拨下找出所用典故,但在“作者借这些典故到底想想表达什么”这一问题上却失语了。究其缘由,是对相关背景知识了解不够,需要教师在阅读教学中给学生搭一个台阶,把相关背景知识补上,才能促成对话的生成。
第四,展开多重比较, 有效激发学生阅读体验。
如在教授《送杜少府之任蜀州》时,在学生抓住题目中“送”,归纳出是送别诗之后,就有学生开始背诵王维的《送元二使安西》。我灵机一动,要求学生比较同为送别题材的两首诗在情感的表达上有何不同。
生:“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写的应该是王维为友人饯别,频频的劝友人再喝一杯,再喝一杯的情景。
师:为何劝友人喝酒?
生:因为西出阳关就无故人了。
师:西出阳关是何时之景?作者关注友人西出阳关表达出何情?
生:表达了诗人对远行的友人未来处境的担心,从而希望友人多饮几杯酒,晚一点启程。表达了真挚的友情。
师:那《送杜少府之任蜀州》呢?劝酒了吗?
生:没劝酒,只告诉友人别怕,因为“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师:那我们是否可以理解王勃不停的劝他“走吧,走吧,没关系,只要有情,距离再远也没关系”,比起含泪劝酒说“晚点走,晚点走”的王维,情谊浅点吧?
生:应该不是,王维是去送远行的友人,所以不忍其离开。而王勃却和友人境遇相同,都是宦游人,都要奔赴异地,所以既是劝朋友,更是劝自己,我们不要伤心,只要彼此有情,再远也不怕;既有劝友人想开点,更有对情感的坚信。
在学生阅读体验出现空白时,运用删改、调序等方式,与原文比较,同篇课文相同情节比较,同篇课文不同人物比较,以及同题异构下不同课文比较等方式,打破学生对话失语的现状,能够激发学生的阅读体验,为他们的阅读搭建桥梁,促成学生的阅读由已知到未知,由浅显到复杂的发展与飞跃。
新课改提倡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教师作为语文课堂的“引导者”,读懂学生是必要的前提条件,帮助学生读懂则是课堂教学的重中之重。因为只有学生读懂了,才能谈阅读水平的提升,才能形成个性化阅读。
希望每一位语文教师,能积极引领学生进行阅读实践。让每一位学生都能从阅读实践中获取知识、提升能力、汲取快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