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感情的事,是实在不好说的。
不过我可以告诉你,
我是一个喜欢爱情的人。
■“卡夫卡”,倔强女子的独立宣言
送走唐丹鸿一家三口,我才开始翻阅我们桌上散放着的书。书的首页有卡夫卡书店的刻章,原来这个书吧的主人也曾光顾过唐丹鸿昔日的书店。如果上一秒我翻开了这本书给她看,她心中会泛起怎样的遐想呢?
多年前还在小酒馆一带出没的唐丹鸿,还是个长发浓妆的女子,俨然没有褪却的先锋女性形象。而在这个晨光初露的周五,坐在书吧里的我就开始在心里盘算着,这个当了母亲嫁入异国他乡的女子到底又改变了多少呢?
眼前的她已经剪了一个齐肩的卷发,淡淡的妆容微卷的发梢掩映着洁白的面庞。一双灼灼的眼睛,她实在不像个四十多岁的女人,一张嘴就是很柔软的腔调。说起她曾经的书店,她缓缓的答道:那是很久以前的事了,前夫是个经济实力很强的人,而自己从来都不想被人养着。也许是从小的独立惯了的个性吧,总想做点什么。于是就有了书店。
曾经的卡夫卡书店,像翟永明的白夜一样,是昔日成都文化圈友人相聚的小沙龙。而不同的是,唐丹鸿是个停不下来的人,卡夫卡关门后她便跑去拍记录片了,从一个诗人到一个沙龙女主人再到记录片导演。这些看似一步步计划而为之的壮举,唐丹鸿却说:“那些其实也只是自己一时随性的举动罢了。”
“我并不是一个特别有计划的人,我只是觉得这个时候想做这个,便做了。”也许她的潜台词就是——我只是跟随我的心。
■生孩子不是多么困难的决定,它只是个认知的过程
女人从女孩到女人,再由女人成为一个母亲的角色应该是她人生最大的蜕变。我一直在想这是个很难的决定,而当我问道她经历了怎样的挣扎时。她笑答:“其实这并不是个多么困难的过程,我并非如你们想象中的那么为了要自由,而放弃做一个普通的女性,做一个普通的母亲。”
在我看来,诗人总是喜欢把自己置于一个孤独的境地,似乎孤独就是滋生美丽词藻的温床。而唐丹鸿却说,她是个特别害怕孤独的人。也许是从小严苛的家教,父母老式传统的观念,让这个从小向往自由的孩子养成了既坚强又脆弱的内心。她一直渴望亲情,渴望温暖安适的家庭,可又不想成为传统教育下标准统一化的牺牲品。
“你知道,这个世界很脏,有很多残酷的东西。我一直没想过要孩子就是害怕自己的孩子再去承受一遍这样的痛苦。”说到这里,她的眼里充满了慈爱。
“可又是什么让你改变了想法呢?”
“其实并不是改变了想法,只是找到了解决之道。大卫(唐的丈夫)让她意识到,自己的很多想法挺悲观的,他说虽然这个世界上有很多的不如意,但我们可以一起去爱孩子,一起努力让她感受到这个世界美好的一面。”
所以,在她四十岁的时候有了自己的第一个孩子。说到这个宝贝的诞生实在是上帝的神妙之笔,唐丹鸿当时的身体已经不太允许怀孕生子,医生对他们说像她这样的年纪和身体状况,要想怀上宝宝实在是希望渺茫的。而唐丹鸿知道大卫是多么喜欢孩子,希望有一个属于他们两个人的宝宝。这个果敢的女人毅然提出了分手,虽然她心里有着千万分的不舍,而她并不愿做一个自私的人,以爱的名义去捆绑住所爱之人。大卫经过几番挣扎之后,对唐丹鸿说:“没有孩子就没有孩子吧,我想我们依然可以很幸福的生活下去。”
于是,她们想到了旅行,以排解前些天因为孩子问题而郁结的情绪。而正是这次颠簸的徒步贡嘎之行让唐丹鸿意外地怀上了孩子。每每谈到这里,她的眼里都折射出熠熠的光彩。
“想想一路上山路崎岖,又是骑马又是攀岩,这孩子居然还是保住了。”
也许这对经历了半生才相遇的恋人也终于感动了上帝,天霓——成了上天赐给他们的最好的宝贝。
■中国人说天作之合,上帝说去找你的另一半。
柏拉图曾说,人类的祖先曾经是雌雄同体无性生殖的,由于受到神的惩罚才导致了雌雄分离。分离之后,双方一直在寻找对方,一方面是追求异性的冲动。而另一方面则是要把异性纳入自身的渴望。
在与唐丹鸿交谈的过程中,我每每总会感到一个女性的温柔和一个男性的强大相互协和地共存着。而当问及大卫第一次见到唐丹鸿的情景时,他说他总忘不了她那双眼睛——一双充满活力的眼睛,一种深深的东西柔软地把他吸引到了她的身边,便永远不能再离开了。
两人的相识是通过共同的朋友。唐丹鸿因为工作需要希望能找一位英文老师补习英文,而恰巧在成都生活了一年多的大卫在学习中医的同时又再从事英文家教的工作。于是两人相识了,虽然大卫最后笑称这样的目的就从来没有实现过。
在最初的交往中,唐丹鸿总喜欢叫上两三好友与大卫见面,也许是看惯了一些在中国的老外的油滑,她只想让他们的友谊单纯地持久下去。一天大卫终于忍不住问为什么她不喜欢和他单独见面呢?而唐丹鸿也被他单纯直率的个性所打动,终于敞开心胸地和他交往起来。
在唐丹鸿去西藏拍片的过程中她更是深切地感受到了这个犹太小伙子的款款深情。在一行西藏的队伍里,只有唐丹鸿一位女性。她又担任着这个纪录片的成败大任,高原反应和繁忙的工作让她屡屡感到头疼脑热,而在这个男人堆里只有大卫一个人默默地照顾着她,一会儿递水一会儿送上毛巾。虽然嘴上不说什么,可她心里的感动是无法用语言去表述许多的。她只是说,我们之间就这样简单地建立了一种信任。
她提到大卫时,她就用了几个词去描述这个犹太小伙子——单纯,温和,善良。也许是看过了太多的尔虞我诈,她更渴望和一个简单而乐观的人在一起。两个人不需要太多的金钱,只要好好生活就好。没有太多算计,就这样执子之手与子偕老。
大卫说起唐丹鸿时则掩不住他心中的幸福之情:“她是一个很特别的人。”他说这话时,特别的把重音落到了人字上,仿佛这就是世界上最鲜活的生命,最可爱的尤物。“你知道,以色列的女子都有着很强的女权意识,努力地让自己扮演起各种社会角色。这种很强硬的形象往往会让我这样的男人感到压力,我喜欢道家讲的自然。而一般意义上的中国女子则走向了这个的反面。而她(唐丹鸿)是介于两者之间的,她是如此自然,一种天然的活力让我觉得非常快乐,而我的家人也很喜欢她。”
■以色列的天空,一个犹太人的媳妇
说到结婚,唐丹鸿和大卫几乎异口同声地认为那是一次简单而让人舒服的回忆。没有我们想象中浪漫的求婚仪式,没有铺张的婚宴夸张的舞台布景。几乎就是一天早上,这个男人决定了和他爱的女人走进婚姻的殿堂,女人欣然同意了。两人办完手续之后,大卫说原本心中对未来的疑虑,就像一座大石突然在心中消失了一般,他一下子就轻松了,心里只有对未来生活的美好设想。晚间两人决定去不远的餐厅吃一顿西餐以示庆祝,到达地点从三轮车上下来时,大卫激动地掏出了一张20元的人民币塞到了车夫手里,本来车夫要补他钱,他乐呵呵地说:今天我结婚了,你不用补了。
这个有些孩子气的男人给了她无限的快乐,于是她决定了和他远走他乡。
虽然嫁到国外的中国人似乎很多,但嫁到以色列的中国女人似乎并不多。听到这个国度,你就会想到连天的战火,背负着深沉苦难却有着深沉信仰的犹太人。唐丹鸿说:也许大卫并不算是个十分典型的犹太人,他应该是属于比较世俗的那种人,这让我觉得很放松。也许因为长年在外面惯了,她也很快就习惯了在以色列的生活。
说起去以色列生宝宝,她说也只是因为当时大卫临时得到了一份在特拉维夫大学教授中医的工作,所以他们一家子才来到了以色列。在这里生下宝宝后,两人便住了下来。大卫在特拉维夫教授中医和道家文化,唐丹鸿教授中文。
说起与公婆的第一次碰面,她还说了一件趣事。
在以色列的礼仪里见面时总要拥抱和亲吻面颊。飞机快着陆的时候,大卫似乎觉得应该先给她打个招呼,就说:“不仅我妈,我爸爸肯定也会亲吻你哟。”这我倒是不意外,只是有些礼节我也应该明白。我就问那我要不要回亲呢?大卫赶紧摆手道:“别别,他是长辈,他亲吻你,你只需把两颊递给他就行了,可别回亲,会笑死人的。”
“为什么会笑死人?”
“反正……很奇怪。只有同辈的好朋友之间才是相互亲的。”
而在初到中国时,大卫也遭遇了握手还是亲吻的尴尬。他曾自作多情地张开双臂或伸直了脖子去拥抱亲吻过朋友,却闹得别人怔在那里,红着脸尴尬地大笑,最后他才弄明白了中国人没有拥抱亲吻的礼节。以后就一概握手了,只有吃准了是特别好的朋友,才真诚地和别人抱起来。几年下来他也习惯了中国式的“不好意思”。
■从热烈的诗人到真诚的记录生活者
“还写诗吗?”
“不了,已经很久不写诗了。不过我现在也会写些文章,关于我在以色列的生活。”
这个曾经的诗人,一个曾经用生命书写浪漫的女人。褪却了声色的繁华之后,走向了质朴生活的彼岸。她说起了她的先生还有她的孩子,给了她生命里所需的全部。我想是大卫给了她一颗更乐观的心,而她的孩子让那颗温暖的心更平添了几分柔软吧。
问及大卫觉得唐丹鸿当了母亲后有什么变化时,他说:“母亲的角色唤起了她对孩子,对弱势更多的保护意识。她从妻子到母亲的过程非常的自然,而对于我而言那是一个学习的过程。也许这种学习也还将继续进行下去,而我也乐在其中。”
说起唐丹鸿在以色列的生活时,她提到了另一件让她感慨的事。
在传统犹太人的光明节里要在家里靠窗的地方点上蜡烛,一共要点八天。那天,公婆来到了他们家并且留下了蜡烛台,并对我说:如果你愿意的话,就点上吧。一共要点八天。
公婆走后,大卫问我会不会点那些蜡烛,我说要不你点吧。大卫有些不好意思地说:“我也懒得点。哎,老年人……我妈妈难道想把你影响成一个犹太女人不成?”“我懂他的意思,我也很高兴他对我没有夫唱妇随的要求。其实我也理解他妈妈,老太太本是美国籍犹太人,40年前大学毕业就来到以色列,刚开始时连希伯来语都不会讲。那时以色列正处在建国不久,许多海外游子回国满怀着建设祖国的热情。她在这里成家生子,现在说一口流利的希伯来语,还是特拉维夫最大的医院的心理治疗专家,完全在这里生根开花了。她虽不是正统的犹太人,却有着很强的传统情感。我也喜欢“光明和自由”这个节日主题,只是我本人不是犹太人,若我每天在窗前点这些蜡烛总是有些不伦不类的。正如我和大卫还在成都时,每年除夕我都要去文殊院燃烛烧香讨个吉利,但若他这个老外也掺和着烧香拜佛就显得跟耍猴似的了。不过他对年夜饭和放烟花倒是热情洋溢的很呐。”
也许正是,两个人这种相恋相惜却又彼此尊重的生活态度才使得两人虽然来自完全不同的两个国度,却能够彼此长治久安的生活下来。
就像大卫说的,生活就像一次次考试。我们通过这些考试,所以我们走到了现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