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外语教学的最终目标是让学生用外语进行交际,这意味着要全面培养学习者的外语听说读写能力,而掌握外语最有效的途径就是通过交际实践。本文旨在从教师的角色以及师生关系问题谈起,探讨交际性原则在英语写作教学,尤其是在启发式写作教学中的有效运用。
一、教师的角色
要做一名有尊严的现代教师,就要改变传统的教师形象,尤其是改变传统的教学方法,教师应是教育专家和交际专家。
作为外语教师,笔者曾经以“If I Were a Teacher”为题布置了一篇作文,目的在于了解学生对教师这一职业的看法以及他们对教师的期望。命题对象是高三上学期两个班的学生。从学生的作文来看,学生的普遍观点是,不满意目前的教学模式,对教师作为输出者而学生作为被动输入者的传统教学模式提出挑战。对教师的主要期望是:(1)友好;(2)与学生沟通;(3)表扬和鼓励学生;(4)有学识且要不断学习;(5)根据学生的需要改进教学方法;(6)有耐心;(7)课堂上把更多的时间留给学生的实践活动;(8)做学生的指导者,引导学生“如何学”,而不仅仅是“学什么”;(9)与学生共同学习、共同提高;⑽因材施教。
二、写作课教学应用交际性原则的可行性
外语教学的最终目标是让学生用外语进行交际,而外语写作教学亦必须是一种交际实践。教师具备交际能力是培养学生交际能力的先决条件。在写作教学中,教师的交际能力除了语言能力和对与语言使用密切相关的社会文化的充分了解和掌握以外,还应该包括对学习者学习情况的了解和掌握。这对于指导学习者写作准备或构思具有积极意义。
在写作教学过程中,教师应着重提高写作者的悟性和开启他们的创造性。教师要指导学生准备阶段和构思阶段要做的事。教师可考虑把有效交际(即与学生沟通)和命题艺术相结合,挖掘学生的写作潜能,以达到教学目标。
三、达到有效交际的方法
要达到有效交际,教师至少要在以下几方面下工夫:关注研究学生的特点和需要;分析教师角色的特点;营造良好的交际环境。
1.关注研究学生的特点和需要
无论是在课前、课上,还是课后,教师都要注意观察和了解学生的特点和需要。教师要视具体情况来制定具体的教学方法。以高三学生为例,他们虽然功课繁重,但都有近六年的基础英语的学习经验;有多年的汉语写作练习经验;有一定的观察问题和分析问题的能力;对于英语在日后工作及社会竞争中的重要作用有较为深刻的认识;正处于世界观的形成阶段,可塑性很大。因此,教师可以考虑对学生写作提出适当的要求。在教学中不以常规的语言语法教学为主,即不以单词、词组、段落教学为主,而应创造条件,让学生写适当篇幅的文章。这样既可以作为语言文字方面的练习,也可以让他们有更多的空间学习,深刻思考和表达对事物的观点。
2.分析教师角色的特点
要培养知识经济时代有创新意识的人才,教师的责任无疑是重大的。这需要教师全身心地投入教学工作。因此外语教师应具有以下特点:有奉献精神;关心和爱护学生;能赢得学生的信任;具有良好的语言能力;勇于承认错误。
教师的角色是多重的。教师既是教学的设计者、指导者和信息源,同时也是反思者和研究者。师生关系也可能是同伴关系,组织者与参与者以及帮助者与被帮助者之间的关系。针对写作这一具体课程,教师的多重角色应贯穿于课前准备、课上观察和反馈以及课后反思这一全过程。在帮助学生进入写作准备或构思阶段前,教师应致力于:选择适合学生特点的题材;激发学生的创作思路,拓宽学生的思维;帮助提高学生的自信心;提出有效命题。
3.营造良好的交际环境
交际能力的培养有赖于良好的交际环境。师生之间的关系、学生与学生之间的关系以及由此形成的集体气氛是教学交际环境中的主要因素。良好的师生关系是达成有效交际的桥梁。交际过程牵涉到的各方都可能成为相互之间的信息源。让学生就某一主题写演说稿并组织演讲比赛是让学生展示其综合素质包括性格魅力的良好途径。因为演讲是正面展现“自我形象”的机会,即便为了不丢面子,学生们都会尽力做到最好。当我们读一篇文章时,我们看到的是个别写作者呈现的个别观点;但当他与其他人分享成果并从他人那里学到新知识和新视角时,个体就会大大地丰富起来。以写作内容为基础而进行的演讲起的正是这样的作用。
审阅阶段亦可视为营造良好交际环境的契机。把交际性原则引入这一阶段,可以相对简化这项工作。传统的作文批改方法通常是指出错误并帮其改正。但这种方法不可能用于审阅数量很大的作文。笔者比较赞同的做法是:鼓励学生运用所学语言知识,在不打击学生积极性的前提下,只批不改;较为普遍的错误则进行集体更正;主要着眼于表扬和鼓励创新,找出学生作文中的闪光点加以赞扬;鼓励学生相互传阅作文,由学生来找出同学作文中的闪光点并给出肯定的评语。总的原则还是营造交际环境,促进相互学习。
(责任编辑 周侯辰)
一、教师的角色
要做一名有尊严的现代教师,就要改变传统的教师形象,尤其是改变传统的教学方法,教师应是教育专家和交际专家。
作为外语教师,笔者曾经以“If I Were a Teacher”为题布置了一篇作文,目的在于了解学生对教师这一职业的看法以及他们对教师的期望。命题对象是高三上学期两个班的学生。从学生的作文来看,学生的普遍观点是,不满意目前的教学模式,对教师作为输出者而学生作为被动输入者的传统教学模式提出挑战。对教师的主要期望是:(1)友好;(2)与学生沟通;(3)表扬和鼓励学生;(4)有学识且要不断学习;(5)根据学生的需要改进教学方法;(6)有耐心;(7)课堂上把更多的时间留给学生的实践活动;(8)做学生的指导者,引导学生“如何学”,而不仅仅是“学什么”;(9)与学生共同学习、共同提高;⑽因材施教。
二、写作课教学应用交际性原则的可行性
外语教学的最终目标是让学生用外语进行交际,而外语写作教学亦必须是一种交际实践。教师具备交际能力是培养学生交际能力的先决条件。在写作教学中,教师的交际能力除了语言能力和对与语言使用密切相关的社会文化的充分了解和掌握以外,还应该包括对学习者学习情况的了解和掌握。这对于指导学习者写作准备或构思具有积极意义。
在写作教学过程中,教师应着重提高写作者的悟性和开启他们的创造性。教师要指导学生准备阶段和构思阶段要做的事。教师可考虑把有效交际(即与学生沟通)和命题艺术相结合,挖掘学生的写作潜能,以达到教学目标。
三、达到有效交际的方法
要达到有效交际,教师至少要在以下几方面下工夫:关注研究学生的特点和需要;分析教师角色的特点;营造良好的交际环境。
1.关注研究学生的特点和需要
无论是在课前、课上,还是课后,教师都要注意观察和了解学生的特点和需要。教师要视具体情况来制定具体的教学方法。以高三学生为例,他们虽然功课繁重,但都有近六年的基础英语的学习经验;有多年的汉语写作练习经验;有一定的观察问题和分析问题的能力;对于英语在日后工作及社会竞争中的重要作用有较为深刻的认识;正处于世界观的形成阶段,可塑性很大。因此,教师可以考虑对学生写作提出适当的要求。在教学中不以常规的语言语法教学为主,即不以单词、词组、段落教学为主,而应创造条件,让学生写适当篇幅的文章。这样既可以作为语言文字方面的练习,也可以让他们有更多的空间学习,深刻思考和表达对事物的观点。
2.分析教师角色的特点
要培养知识经济时代有创新意识的人才,教师的责任无疑是重大的。这需要教师全身心地投入教学工作。因此外语教师应具有以下特点:有奉献精神;关心和爱护学生;能赢得学生的信任;具有良好的语言能力;勇于承认错误。
教师的角色是多重的。教师既是教学的设计者、指导者和信息源,同时也是反思者和研究者。师生关系也可能是同伴关系,组织者与参与者以及帮助者与被帮助者之间的关系。针对写作这一具体课程,教师的多重角色应贯穿于课前准备、课上观察和反馈以及课后反思这一全过程。在帮助学生进入写作准备或构思阶段前,教师应致力于:选择适合学生特点的题材;激发学生的创作思路,拓宽学生的思维;帮助提高学生的自信心;提出有效命题。
3.营造良好的交际环境
交际能力的培养有赖于良好的交际环境。师生之间的关系、学生与学生之间的关系以及由此形成的集体气氛是教学交际环境中的主要因素。良好的师生关系是达成有效交际的桥梁。交际过程牵涉到的各方都可能成为相互之间的信息源。让学生就某一主题写演说稿并组织演讲比赛是让学生展示其综合素质包括性格魅力的良好途径。因为演讲是正面展现“自我形象”的机会,即便为了不丢面子,学生们都会尽力做到最好。当我们读一篇文章时,我们看到的是个别写作者呈现的个别观点;但当他与其他人分享成果并从他人那里学到新知识和新视角时,个体就会大大地丰富起来。以写作内容为基础而进行的演讲起的正是这样的作用。
审阅阶段亦可视为营造良好交际环境的契机。把交际性原则引入这一阶段,可以相对简化这项工作。传统的作文批改方法通常是指出错误并帮其改正。但这种方法不可能用于审阅数量很大的作文。笔者比较赞同的做法是:鼓励学生运用所学语言知识,在不打击学生积极性的前提下,只批不改;较为普遍的错误则进行集体更正;主要着眼于表扬和鼓励创新,找出学生作文中的闪光点加以赞扬;鼓励学生相互传阅作文,由学生来找出同学作文中的闪光点并给出肯定的评语。总的原则还是营造交际环境,促进相互学习。
(责任编辑 周侯辰)